稀世之宝《赵城金藏》 |
||
|
能进入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品,皆为国宝级的善本。其中《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和《赵城金藏》,更被誉为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1933年,《赵城金藏》在山西境内被发现,这是现代佛教文献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当时的文化界也引起很大的轰动。这部佛教全书,既是佛书,也是涉及哲学、历史、语言、文学等领域的古籍,被佛教界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笈”。 1934年10月,近代著名佛教居士欧阳渐派弟子蒋唯心从南京北上山西赵城广胜寺“检校”前一年刚刚发现的古版经卷,即《赵城金藏》。蒋唯心一路辗转到达广胜寺后,他连续工作40天,写成了《金藏雕印始末考》。此1.5万字的长文对《赵城金藏》的历史谜团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论述,至今仍是这方面最具权威性的考证文章。 根据蒋唯心的考证,山西赵城广胜寺发现的古版经卷《赵城金藏》,是由金代民间劝募,在山西解州(今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静林山天宁寺刻成的。发起人是潞州(今山西长治市)的崔法珍,相传她为募缘刻经毅然断臂,感动了很多善男信女,纷纷捐款资助。布施者以普通百姓为主体,地区遍及晋南和秦西各州县。约在金熙宗皇统九年(1149),崔法珍在天宁寺组成了“开雕大藏经版会”负责刻造,到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刻竣。明代刑部尚书陆光祖在万历十二年(1584)所作《嘉兴藏刻藏缘起》中描述:“昔有女子崔法珍,断臂募刻藏经,三十年始就绪,当时檀越有破产鬻儿应之者。”《永乐大典》与《金史记事本末》均详细记载了崔法珍化缘雕刻藏经一事。 大藏经也叫“藏经”,是中国古代对所有佛教典籍的总称,按内容分经、律、论三藏。大藏经的刊印始于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四年(971),派太监张从信到成都刊印藏经,至太平兴国八年(983),用了12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方主持刊印的藏经。因刊刻地在成都,后世把这部大藏经称为《蜀版大藏经》,因始刻于开宝年间,也称《开宝藏》。《赵城金藏》就是以《开宝藏》为蓝本复刻的。因《开宝藏》及其别的复刻本均已散佚,《赵城金藏》便成为我国第一部官方刊印大藏经之复刻本中的孤本,这对佛学、版本学以及在雕版史上,皆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和意义。 ■ |
|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20140726;本文作者:杜科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10-16 ) |
||
版权声明:本站是一家以弘扬三晋文化为目的的非赢利性个人公益网站,在转载选用部分文章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联系上作者,本站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请著作权人及时联系本站以沟通解决涉及的版权和相关事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