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再现历史辉煌,山西雕塑准备着——写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太原雕塑展区开展前夕

 

 

 

 

 

   350件雕塑作品,布满了太原美术馆一层展厅。最近一个月,太原美术馆很热闹,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雕塑展区落户太原,这是新中国成立65年以来,太原首次承办全国美展盛事。925日,这些代表了全国最高水准的雕塑作品将与观众见面。这350件作品通过了全国复评,其中包括山西作者的6件,这是山西雕塑家参展的最好成绩。

    张卫东和欧阳宁明,山西大学美术系雕塑专业1983届同班同学,我省著名雕塑家张熙玉的弟子。两人的作品,双双通过本次复评。开心之余,对于山西雕塑现状和发展,师生三人各有思考。

    欧阳宁明,1960年生人,比张卫东年长一岁。生在南京,16岁插队到山西,1979年考入山西大学美术系。自此,与雕塑不离不弃。

A 太原城雕院曾经很牛

    见到他时,欧阳宁明正带领自己的团队,在太原美术馆一个展厅丈量尺寸,检查灯光,为与全国美展同步开展的“太原城市雕塑回顾展”,进行紧张的布展准备。1983年毕业后,欧阳宁明先后在太原市园林局与规划局工作,“刚毕业时,还没有城市雕塑这一概念,叫园林小品,就归园林局、规划局管。”后来,他参与筹建太原城市雕塑研究院。

    太原城市雕塑研究院1985年初建,欧阳宁明是第一拨儿成员,“城雕院所在的老军营,那会儿还是郊区。政府给了我们15亩地,很大一块儿了,我喜欢马,当时特想弄一个养马场。”在他的记忆里,城雕院最牛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山大雕塑系的学生都喜欢过来,有工作室,有宿舍。在人员、规模上,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雕塑院。”现在,全国大部分城雕院散的散、转的转,太原市城雕院成为硕果仅存的几个。

    后来,欧阳宁明在无锡灵山大佛景区一呆十几年,“刚去的时候,那儿还是荒山,现在已经是著名旅游地。这十几年也是我个人的创作高峰。”2013年,欧阳宁明回到太原,担任太原城市雕塑研究院院长、总设计师。今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回来,是带着自豪感和使命感的,想振兴传统雕塑,申报一批文化遗产项目,准备申报彩塑彩绘制作的‘非遗’传承基地。”

B 三名“工人”守卫火车站

    在雕塑者眼里,山西是一块宝地。

    “山西古代雕塑无与伦比,首先是时代的连贯性,从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没有断过。山西雕塑以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瓷器、青铜器、陶等形式延续下来,数量大,占全国精品的90%。”欧阳宁明说,全国学绘画、建筑、雕塑的,没有不来山西的。

    在上世纪80年代,火车站前的那座《能源纪念碑》惹人注目。1984年,太原火车站站前广场要立一座雕塑,面向全国征稿,“张卫东、李晓阳和我,我们仨的方案被选中。”30年前的事,现在说起来,欧阳宁明的眼睛里依然闪着光芒。1986年,《能源纪念碑》完成。纪念碑是三个铁铸的工人形象,力量饱满,台座上刻着“发挥能源优势,振兴太原经济”。当年,全国首届城市雕塑展上,《能源纪念碑》获得优秀奖,《人民英雄纪念碑》也在同年获奖,“《能源纪念碑》是全国最早最大的不锈钢城市雕塑,在设计思路、创作手法和材料使用上,都走在前面。”

    三位主创得奖时都才二十多岁,是最年轻的获奖者,青春无敌。欧阳宁明说,城雕院正在做这个作品的模型,专供美术馆收藏。

    本届美展,欧阳宁明带领3个年轻人王春生、梁渊、苏德治创作的《山楂树》,通过了全国美展的初评、复评。“《山楂树》其实是系列作品,共4件,两件纯泥塑,两件纯草塑。一切生命都从泥土中来,送展的这件,是泥的,以拖斗机、女工、山楂树为意向,用最原始的材料表现最现实的题材,反映山西建设步伐。”这组作品,欧阳宁明构思了几年,制作过程半年以上。

C 《太行山上》用木头创作

    与欧阳宁明的现代题材不同,张卫东的入围作品《太行山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则属于革命历史题材。

    山西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张卫东留校教书,现任山西省雕塑家协会主席。他十几年前的铸钢雕塑《穿睡衣的少妇》,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后,成为山西唯一一件被中国美术馆馆藏的作品。

    从小就喜欢绘画、剪纸的张卫东,如今独爱木头,“近些年,一直在做木雕。到了这个年纪,喜欢干净的东西,不泥泥水水,喜欢更贴合自然的,喜欢树木散发出的香味,喜欢木头生长过程中的那种沉淀。”

    一连用了好几个喜欢,是真喜欢。《太行山上》就是木雕作品,“用松木雕的,松木木质软好处理。我偏爱有裂纹的木头,就像人一样,不可能那么完美,总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在木头裂纹的地方,张卫东使用了传统手法——锔,“任何东西在破坏之后重新修好,就不会再完美了,会留下痕迹。战争创伤再怎么修复,印记都不可能磨灭。这些手法都策应了战争主题。”

    骑在马上的战士,即将死去,眼睛闭着却还用枪指着敌人,“《太行山上》反思战争,从构思到完工,用了两个月。”

    做一件雕塑作品,一般先有手绘小稿,再捏一个泥塑小稿,然后再按小稿的样子做正式作品。张卫东直接跨过小稿环节,因为成竹在胸,“从全国看,雕塑艺术创作到了反思期。前些年都奔钱去了,我个人也在反思。现在手里做的东西无主题,肖像有一部分,传统的有一部分。”

D 回顾展带你回到昨天

    全国美展期间,太原美术馆会做3个平行展,分别是“太原城市雕塑回顾展”“山西省雕塑展”和“晋魂长歌——张熙玉从艺六十年雕塑展”,把太原市、山西省和全国的雕塑进行了横向展示。

    “雕塑是立体的,材料是雕塑的灵魂。”欧阳宁明说。“太原城市雕塑回顾展”依材料的发展脉络,分成四个部分:上世纪70年代的不锈钢时代,上世纪90年代的青铜时代,两千年的金石时代,近几年的泥土时代。山西省雕塑展,精选了山西各个时期参展全国的雕塑作品和一些新作。830日,《晋魂长歌——张熙玉从艺六十年雕塑展》先行在太原美术馆开展。展览的70多件作品,以反映山西历史人物为主,也有山西古代彩塑的临摹作品。山西雕塑家齐集开展仪式,向张熙玉先生致敬。

    张熙玉,1936年生于大连,24岁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1959年,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筑——全国农展馆”雕塑创作,与金克俭合作的石膏雕塑《毛主席和农民》,曾立于全国农展馆正厅。1960年毕业后,张熙玉到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1962年院系调整,调入山西大学艺术系。从山西走出来、或者仍旧活跃在山西的中青年雕塑家,过半都是他的学生。姚奠中曾评价张熙玉的作品,“张熙玉先生的人物塑像志在弘扬文化,为斯世树典型,深思熟虑……造像百余,各具风貌,如见其人。如此绝艺,当与前贤往哲同其不朽。”

E 追赶全国从现在开始

    将近80岁,张熙玉有着小伙子的精神头,“山西雕塑教育起步晚,作为内陆,接受艺术新思潮影响是间接的、缓慢的。我是山西第一个从事雕塑专业教育的,首批学生就是张卫东、欧阳宁明、李晓阳。”三人的作品,都入选过全国美展。

    之所以选择山西,张熙玉说,“当年进行全国十大雕塑创作时,参观过山西许多地方,喜欢上了山西雕塑,包括彩塑、石窟艺术等。毕业分配时就报名来了太原。”

    山西拥有久远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个雕塑家都得益于此,“山西传统雕塑大气、饱满、正统,出了不少雕塑人才。”看过山西入围全国美展复评的6件作品,张熙玉认为从精神内涵上有新突破。当然,山西雕塑与全国存在着差距,“我们还需要人才培养和水准提升上下工夫。雕塑不只是技术,在思维观念上,山西还不能与先进思潮同步,跟风的话会永远慢半拍。”

    张熙玉力主发挥山西本土文化特色,“把握住山西的根基和特色,就是自己的风格。再加上创新和突破,山西就能在全国树立起特色。”

    张卫东也认为,山西先天优势明显,但当代山西雕塑家没有很好地借力发力。山西雕塑作品与全国的差距主要是思想和认识上的差距,另外,本地与国内国际的交流太少。

    全国美展后,山西雕塑应该有一个新起点。“此次美展雕塑展落户太原,是山西雕塑家、艺术家的幸运,更是太原市民的幸运。”张卫东说。太原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全国一流的雕塑作品,“标准设定”了之后,在艺术欣赏上肯定会提高,“看到好的作品,这本身就很重要。”   

 

文来源:太原晚报20140909;本文作者:辛华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10-1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