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古交千年下石沟

 

 

 

 

 

  盘古开天,沧桑巨变。人类历史进程在混沌的岁月长河中交替更迭,不屈不挠地前行着,在不断的繁衍生息中,人类总是在塑造传统文化,创造历史文明。是我们的祖先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创造中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使我们自豪地生存于有浑厚文化积淀的屋檐下。因为,文化是人类赖于生存的价值观和精神信仰。

    文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

    因为,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如影随形,不刻意便不留意,不留意便不在意,就像生活在屯兰川的人们竟不知有下石沟古村落一样。

    的确,马兰镇下石沟村,一颗被尘土遮盖了光芒的明珠,一段被历史掩藏起来的辉煌,一群被岁月剥蚀了光环的明清建筑,一条被青苔杂草覆没了的士商之路!你无法想象,几百年前的下石沟有着无以言说的蕴藏和骄傲!

    缓缓走在下石沟古村落铺满石板的小路,细细品尝保留着明清建筑特色印记的一座座深宅大院,我仿佛看到了几百年前这里的欣欣向荣。我不知道这里究竟发生过多少辉煌的故事,但我却从这些印迹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仿佛听到了先民创造文明的脚步。

    沧桑下石沟,落寞的精神家园?丰盈的栖息庄园?

    关于下石沟的由来,有不同版本的传说。作家马国牌说,下石沟原名叫王家沟,是一个王姓后生与狐狸精斗智斗勇后,最终把吃人的狐狸精碾死在石碌上,后人为了纪念王姓后生,把村名改成了下石沟。文化学者郝天昌的说法是,下石沟原来叫下舍沟,村民们嫌其不详,后来改成了现名。

    既是传说,便有演义和虚构的成分,我们姑且不说她是怎么来的,大凡有过传说,便赋予了神秘的色彩。

    然而,当人们穿过干枯的屯兰川进入下石沟新村,看到的是一排排整齐而阔气的水泥砖瓦房,下石沟古村落被这些新居隐匿,像一个做错事的老妈子涩涩地呆在原地,默默地倾听着现代化机械的轰鸣与焦虑不安的人们的吵嚷。在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古村中心——歇马殿。说是殿,其实是一座小的寺庙。寺庙的对面是新修的宽敞的戏台。据说,原来的戏台有几百年历史,村民们嫌戏台小而且离歇马殿太近,所以拆了旧的又改建了新的。唏嘘之余,你又能说什么呢?全国人民都热衷于拆拆建建,村民拆一座戏台,而且拆的是他们的先人的遗产,谁又能说出不许拆的理由?

    拆就拆了吧,反正新建的戏台还将会上演《西厢记》,还将会上演《三岔口》,尽管戏台下的观众越来越少,但乡民们总算在传承戏曲文化,也许,这就是时代文明的又一次述说?

    歇马殿院中有一株古柏,据村人介绍有四五百年历史了。别小看了这株古柏,确是下石沟村的先人们在布置规划整个村落的标志。在随后村干部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村头的榆树、村后三人合围的千年古槐以及村南村北的松树和渠树。

    原来,先民们在这里居住,在规划村落时,按五行八卦布局讲究的是前榆后槐,南松北渠中柏树。这是典型的明清居住环境。北京城在朱棣定都时,以天安门为中轴线,规划了都城建筑,那是皇家气派,一国之基。在下石沟这个小小村落,人们竟也有这般设计理念。村民们说,什么是风水?这就是风水呀。

    据村里的人们讲,歇马殿平常不供神,只是在每年的村节里,才从对面的龙王庙里请来龙王、地藏王等六尊神佛。而龙王庙里供奉的六尊神佛总会被屯兰川的各个村子在过节的时候轮流请去供人们祭拜供奉。这个传统在过去一直施行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被渐渐淹没了。那六尊神佛也寂静地躺在龙王庙里,再也等不到虔诚的十里八乡的人们请来请去。他们在享受孤独,在承受时代进步带给他们的落寞与悲凉。

    好在歇马殿没有拆,村民们只是把偏殿向外扩移了少许,正殿建筑保存完好。令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殿门前的两株近3米长的石柱了,石柱取材于哪里,无从考证,但其光亮坚实的外形、厚重墩方的体质却非本地所有。正殿挑檐,龙凤呈祥,布局飞禽走兽,出檐瓦头,皆兽头造形,方形砖雕立于两墙与殿顶连接处,雕工精细优美,栩栩如生,具备了古寺庙建筑的陈设和格调。

    下石沟古村落以歇马殿为中轴,各家民居绕其而建。据说,古老的下石沟先是孙姓人家居住,之后又有游姓,现在居住最多的是马姓了,并陆续有郭姓、武姓、杜姓等“杂姓”了。几百年来,村民们相居而安,繁衍生息,从各姓所建的民居中可以看出,这里的祖先都有过极尽奢华。孙姓最早,恰恰留下的遗迹最少,倒是那口由孙姓祖先挖掘的古井现在被村民们保护了起来。古井深达几十米,尽管村民们现在不在此处取水了,但还是让人看一眼便心生敬意。那石板井沿,那辘轳上的岁月痕迹无一不在复制着周遭的鸡鸣狗叫和人欢马嘶。

    宏阔雅致的建筑得以保存下来并且尚能窥到当初堂皇富丽的莫过于马姓宅居了。在整个古村落里,马姓宅居留下的最多,有两进两院,有三进三院,有窑座楼建筑的,最不济也是四合院,统统都是高大的门楼,那雄浑壮阔虽逊于乔家大院,却在这深山沟里显得异常肃穆壮严、幽深典雅。各家高大的门楼上无一不木刻或是砖雕着各种传家匾额,如“谦受益”“松竹秀”“承启第”“耕读第”“蘭梅芳”,大概在中国人心中,多福多寿多男子是最高人生境界吧,最多的匾文便是“祝三多”了。字迹随着岁月的剥蚀已经不再有其光芒了,但是从这些美好的祝愿中,不难看出下石沟的先民们无一不是“书香门第”和商贾之家。这就不难应证古建筑中的“黄金法理”,即“金砖墁地粉墙壁,走马门楼羊角兽,金字牌匾黑大门,门墩鼓儿石狮子”。

    在那棵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大槐树旁,有一处“耕读第”的深宅大院,设计堪比王府,建筑类同殿宇,房屋虽有部分坍塌了,但从其规模来看,这座大宅院至少同时可容纳人丁五十口以上。门楼院墙砖雕竟具有欧式建筑的痕迹,可见主人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门前那棵大槐树,三个成人方能合围,苍老的虬枝至今荫盖乡里,福佑村民,她是下石沟的灵魂,镇村之宝。站在老槐树的树荫下,你心中油然脱口:千年下石沟,舍我当其谁!

    记得曾游过榆次后沟古村,那里的建筑也多为明清风格,村居面积略大于下石沟,但象下石沟这般民居的规模和文化底蕴,确是难以项背的。是的,后沟开发的较早,宣传幅射也广,若是下石沟得以开发,后沟焉能不后?

    在另一户马姓大宅院,三进三院的整个框架和房屋大都还在。在三院里还有人仍在居住。那一进街门的砖雕、土地爷以及正房及厢房的轮廓清晰,下马石、马栓、石槽、照壁、石条垒砌的台阶,明清范儿的窗棂等,无一不让人想起《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那个大宅院以及大宅院里发生的故事。

    在郭姓大宅院的门楼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尊砖雕的土地爷供像,完整一个庙宇建筑的微缩。供像共有四层,第一层基座;第二层庙门样状,两侧是“挡墙”,中间留有一方空洞,洞内安放有可移动彩妆“土地爷”。背景为四柱耸立的庙宇结构,四柱顶端为四尊龙头造像,许是四季平安之寓;第三层为三窟羊头造像,意即三羊开泰,窟的两侧雕刻着精美绝伦的葡萄;第四层为两侧莲花护佑着窟内一尊小土地爷雕像。整个佛座造像丰厚,别致精巧,寓意悠长深远,堪称砖雕精品,民间奇葩。

    最让人想入非非的莫过于马姓窑座楼大院了。据说,这是一户地主庄院,院子虽然小了些,却在大门口竖立着一块“太山石”。三孔窑洞璇口全部是青砖石雕砌就,虽说窑顶的绣楼如今被几根坍塌的房梁和丛丛杂草遮盖得看不见当年的风华了,但顺着石条铺就的台阶上到二楼,还是忍不住可以想象到裹着小脚的地主千金半倚窗户半遮面,郁闷地翘望着远方,期盼着一个俊美的后生来把她接走……于是,我同情那个年代的美少女,她们被封建礼教驳剥了人性,连爱的权利都没有。这时,我看到一个女孩从“楼下”的村道上经过,看到她穿的那么时尚,露出了青萝卜的胳膊,红萝卜的腿,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新旧社会两重天啊!

    在下石沟,年代最久远的一处房子就是村干部马金贵家的老宅院。据马金贵介绍,这处房子有超过250年的历史,仍有一半窗户保持原貌幸存下来,至今,房子里仍堆放着各种杂物,门窗有一半已换过,但其后墙呈现出的耐久性却让人怎么也与250年联系不起来,比之村民们现在修建的二层楼房,高低不相上下,气势与韵味却是陈香扑鼻,优厚绵长,像喝了一坛窖藏老酒,绕梁三日似有余香。

    行走在下石沟古村落里,每户宅居都是高门高墙,外房墙有形又有型,内院“土地”“天地”样样全,“太山石”“泰山石敢当”随处可见,门墩石鼓、下马石应有尽有,照壁、门楼、挑檐各种造像别具一格,堪称民间博物馆。难怪古老的屯兰川流传下来一句俚语叫“营立的穿戴南龙沟的铺盖;北社的烟袋下石沟的修盖”。

    这句话传承了不知道几百年,流传至今,显见下石沟的“修盖”由来已久了。

    我们惊叹,在这样的山沟里居然掩藏着明清建筑风格的一群宅院,尽管他们破败了,但破败得还有抢救的机会,更有无法估量的抢救价值。这里的先民创造了这一切,留下的是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显然,孙、游、马三大姓的祖先中有过辉煌、有过精彩,仅从三大姓的祖坟中就可看到,三姓祖先的墓地都有“皇赐登仕郎”的墓碑。最早的是游姓,清乾隆年,其余有清同治年和道光年御赐。登仕郎虽然官职不大,但与这群建筑联系起来看,古老下石沟,人才济济呀。难怪现在从下石沟走出的各级干部和成功的商人就有几十个,而且每年村里都有大学生生产出来,谁又能说,这不是地灵人杰?

    走出村口,不期而遇在外工作多年的下石沟“新居民”老杜,他指着马路下的干枯的河沟说,小时候这里的水很湍急,夏天游泳,冬天溜冰,如今,唉……老杜一声叹息有多少难以言表的无奈?

    然而,历史是人创造的,尽管现代化建设破坏了自然资源,但以下石沟的现状,如果把古村落得以开发,在引水上马漂流项目,二位一体,相映成趣,焉能不是一处绝佳的旅游胜地?

 

文来源:《太原日报》20140724;本文作者:王剑威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8-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