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老城回望 |
||
|
从祁县新城,到祁县旧城即昭馀古城,如同完成了一次穿越。观气势恢宏的五进城堡式古建渠家大院,看中西合璧的长裕川茶庄,独一无二的戏台,精美绝伦的石雕,叫人过目难忘。走过小巷,穿过圪道,瞧一处处卷棚式硬山顶建筑,看檐下一道道长廊,观一座座古典阳台,品味一款款寓意隽永的砖雕、木雕、石雕,古风扑面,古韵撩人。驻足一幅幅平仄相谐、耐人寻味的楹联,不断地用手机拍照留存。九如堂的楹联为:集义所生取有道,求仁而得源无疆。丹枫阁客栈的春联保存完好,都是特意为马年作的:马跃关山月,莺歌杨柳春;蛟舞长城雪,马嘶北国风。到底与丹枫阁相关联,确实与别处不同。 这里的门匾,有的清楚醒目,却不好理解,如“职思其居”“视履考祥”,后来又看到其他的匾,却可以互作注解,如“即安其居”仿佛是“职思其居”的补充解释。有的一时不解,走着走着,恍然顿悟,依稀玩了把穿越,与古人交了心。有一处匾额,题为“心即是天”,引得我们纷纷拍照,不仅因为字体苍劲,更因为它不俗的内涵和宏阔的寓意。其他门匾,有的斑驳脱落,难以辨识;有的被置换,写着“为人民服务”那熟悉的字体,加上偶尔一两座民国建筑或知青商店,分明就是一段历史的记录。一些字号被彻底翻新,如“这些、那些”“卡门1号”等颇具现代感,像是提醒你:别穿越太深,你还在当下。 早就听说祁县中学为当地名校,享誉一方。一人提议,众人相和。一打听,祁县人很是热情,指点得路清巷白,祁中已搬迁新址。旧址?南门楼右拐里许即到。 我们照行,果然直达目的地。路北一处叫做“文津门”的三楹建筑赫然眼前,上悬由沈鹏题写的“山西省祁县中学”校匾;两旁有楹联“润蕙滋兰春风荡漾三千树,握瑜怀瑾大业辉煌一百年”;山墙左为孟母教子,右为岳母刺字壁画;门背悬匾“绩古之绪”,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联——这便是校门了。 院东为“图书科教馆”,上写“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训;楼前南北墙面分别挂着武克鲁、渠本翘、祁奚等祁县名人,孔子、陶行知、诺贝尔等中外名人头像。 向前,北行,一处牌楼耀眼,上书“棂星门”,原来是祁县文庙。牌楼背面书“金声玉振”。走上状元桥,只见古柏森森,亭亭玉立。戟门悬匾“见贤思齐”,两侧楹联“贾岛重来蹇驴必阻达官道,相如尚在驷马定过状元桥”。殿背面悬“大道不器”匾,挂“立雪穿堂人重教,乘风破浪我扬帆”联。再行,一座七楹单檐歇山顶古建矗立,上悬“大成殿”,挂“睿智雅言光耀棂星凝圣典,鸿儒明训声扬宗庙沐遗风”,两侧又挂“仁义精髓沐浴百代,问学神气启迪万心”联。殿内,孔子一脸慈祥,一身金光闪耀。两边厢房有四间作校史陈列馆;其他曾用作学校的各处室,门牌都在。 祁县中学由渠本翘创建于1905年,原名祁县中学堂。被“功泽昭馀”墙浓墨重彩地记录着,让后人吃水不忘挖井人。 昭馀古城的民居,一些已被改建,有的正被翻新,但人们依然注重保留古城风格、风韵,不遗余力地守护着古城的协调美、沧桑美。祁县城管办楹联的上联一语中的:“修旧如旧古色古香”。 好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好一处昭馀古城,让人领略的不止是古风古韵,更是曾经的文明,曾经的精致,曾经的优雅,是让人难忘的历史。 返程路上,不知何故,昭馀古城的一些场景总在眼前闪现: 渠家造院,工匠一天只砌七块砖;长裕川的石雕,一琢就是三年;日常的家具,从孩子出生做起,一直到嫁娶的那一天方才完毕……信哉,精品从来都是用心来打造的。有怎样一颗心,就有怎样一个世界。 ■ |
|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20140702;本文作者:牛宝生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8-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