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晋军巾帼作品——系列丛书“三晋女书·2013”研讨会纪要 |
||
|
山西省女作家协会致力于山西女作家文学创作发展,近期又推出系列丛书“三晋女书·2013”(北岳文艺出版社)。6月14日,丛书研讨会在永和县召开。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占平,山西文学院院长、省作协副主席潞潞,省作协副主席李杜,《名作欣赏》执行主编傅书华和山西大学教授王春林对8位女作家的作品予以评价。现编选部分内容与读者共飨。 情感的魅力——读钟启元散文集《丁香之约》《丁香之约》是我的大学同窗钟启元的第二本散文集。客观地看,书中所写到的题材并不那么新鲜,没有特别的刺激性,也没有多少吸引读者眼球的陌生点;或者说,是许多作家写过无数次的关于亲情的感受,关于生存状态的思考,关于读书的体会,等等。但是,启元却能写出新意来,写出特点来,具备了吸引读者阅读的可能性。她把深刻的思想内涵、独特的文化感悟、熟练的艺术方式融会贯通为一体,表现出一个成熟散文作家的品格。 全书分四辑,一共收入作品61篇。第一辑“记忆岛”,从个人记忆的角度,用独特的感受,把自己50年人生中经历过的难忘的人与事作了生动的描述,从中可看出她是一位有情有义的知识女性。第二辑“亲情树”抒写了启元对祖父、父亲、婆婆、女儿及侄儿等亲人的真挚情感,读来特别动人心弦。这组文章所写的亲情,许多人可能都有感受,读她的文章,其实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次心灵感应过程。第三辑“四季歌”,从中传达出作者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评判,真切地展示了城市带给人们的复杂感受。第四辑“书香茶”,辑录了作者多年来发表的关于读书编书的评论性文章。每篇文章都不是作空泛的理论概括或抽象的讲解,而是有针对性地谈感受,对于许多文学爱好者不无启迪。 文学作品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是语言文字,钟启元将它们与题材和思考融化为一体,语言文字既是为题材和思想服务,同时又有自身的魅力。应当说,这种语言文字为作品的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在现场——读张建群的文化散文集《河东访古》 文化意识渗透在张建群《河东访古》整部作品的主导思想中,而且是一种现场式的文化意识。文章在选取素材、采访重点、主题思想、观念导向,等方面都非常“文化”,显现出接地气的文风。 《河东访古》文化意识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取材上的文化性。《河东访古》一共57篇文章,分为四辑——“贤达”“城事”“老宅”“风物”。从这些写作对象本身可以看出,是文化意味很突出、文化含量很丰富的社会人事现象和自然景观,是河东文化甚至于三晋文化的物质性代表。 第二是以明确的文化意识构思。文化散文的“文化”,绝不仅仅在取材方面走个“文化旅程”,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风流轶事趣闻或场景的传说故事,核心应当是作者显示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如何。张建群在这部作品中,文化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既深情地热爱河东文化,又能以一个文化记者的眼光和现代人的思维审视河东文化,并进行理性的分析,评判河东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时代局限,由此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 第三是文化的穿透力。阅读《河东访古》能够感觉到,作者张建群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客观地解剖历史人物与场景的特征,并且能够透过现象挖掘出本质来。比如在第一辑“贤达”中,书写河东历史文化名人时,阐发了河东文化对形成人物性格的重要性,河东文化的价值也就在这种讲述与评析中显现出来了。 第四是行文上富有文化韵味。《河东访古》作为一部文化散文集,在行文风格、叙述语言、描写手段、文史知识的运用等多方面,都富有文化韵味。我认为,虽然这些都属于技术性层面,但却是整部作品成功的重要环节。潞潞 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读王晓红诗集《目光取暖》王晓红生活在人杰地灵、传统文化深厚、被称之为“中国文化的活化石”的运城。读她的诗,首先解读到的信息是,王晓红的诗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她的诗是有“根”的。 不知作者本人意识到没有,她诗歌里面的男女之情特别“古典”,特别缠绵。人称几乎只有“你”“我”,倾诉者和聆听者都是唯一,这种诗歌上的“为悦己者容”,愈发显现出情感的强度。这种强度看似依靠的是诗性语言,实则以中国传统“从一而终”“白头偕老”的观念作为支撑。虽然,爱情从来都是诗歌的主题,但王晓红表达的这种一生一世的爱情,现代社会已经很稀缺了。唯其如此,爱情才更加超凡脱俗,也更接近了精神意义上的诗歌。 王晓红的诗歌在道德伦理上承接了传统的血脉,古典情怀和古典韵味无疑是她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王晓红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世代崇尚“耕读传家”,世道可以变,文化和风俗却可以超越世道,王晓红诗歌的“根”,也许就是这么延续过来的。 当然,王晓红今天的生活与《诗经》的时代相隔甚远,人们的生命价值观与古人早已迥异,尽管如此,古典语境在现代诗歌里的呈现并非不可实现,王晓红的诗做了很好的尝试。其作品对古典和现代诗歌的融汇,通过勇敢的探索已经有了成果。除了地域特有的文化传承和作者的秉赋气质外,她诗歌中流露的对语言的敏感以及对节奏的把握,都给人留下较深印象。她的诗歌给人启示:作为一个中国诗人,不管写古典诗还是现代诗,都应该能追溯到它们的源头,诗人的写作必须有“根”。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言。 追求专业的诗歌写作——读郝密雅诗集《掌心里的河流》我们是同龄人,最初的文学起步差不多,2000年后,当年的诗歌弄潮儿大都沉寂了,诗歌也日益被社会边缘化。环顾四周,一起写诗的同道能坚持下来的屈指可数,郝密雅是其中之一。她的进步超出我的想象,我由衷地为她高兴。 而我要说的郝密雅的进步,就是她这本诗集里出现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诗,也许她自己并没有理性认识,她只是靠直觉,凭借多年创作经验形成“量变到质变”,即使如此,也是值得令人探究一番的。郝密雅诗集里有若干这样的诗可以信手拈出分析。开篇的《掌心里的河》制造的语境,“杯中的水”“黑色的键盘”“冰冷的浪头打在脸上”这些在现实中不会关联的词语组合起来,造成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纯粹的臆语只能是诗歌的专利。尽管这首诗做得并不彻底,但它毕竟通过词语之间的非常规关联,突破了“再现式”写作的藩篱。 诗人的任务则是改变语言的实用性,把语言从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诗人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她是掌握了这个“魔法”的人。郝密雅确实掌握到了诗歌的某些“魔法”。李杜 “青花瓷”是中国的——读王美玉诗集《青花瓷》在这里,我谨想以12字来概括《青花瓷》:中国元素,古典意蕴,文人情怀。 近些年来,在现代招贴及现代标志设计、广告设计等诸多领域,对于中国元素的发掘和运用,似乎已成潮流,但在诗歌界,好像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唯此,当我在《青花瓷》中读到菱花镜、乌蓬船、团扇、蒲扇、箜篌、木鱼、荷包袋、汉字、宣纸、砚台、紫砂壶、红盖头,当然还有作为节令的清明、谷雨、小暑、秋分等等时,便不由得丛生感慨。我看重《青花瓷》在张扬中国元素上所作出的努力。 在上面所列举的美玉常用的意象中,大多既是中国的也是古典的自不必说,她常用的意象或喜欢的意境还有:青铜、繁体字、繁体诗经、酒旗、伊人、蓑衣、烟雨杏花、油纸伞、水墨丹青、唐诗宋词、元朝小令……这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事物被王美玉在诗歌中一一唤醒,并赋予它们高贵而又典雅的意义。 说王美玉的创作具有文人情怀,是因为她的诗歌中的“用典”。台湾学者黄永武先生在他的巨著《中国诗学》里说:“用典一次,等于将某个故事、某个象征重新获得认同一次。典故的普遍应用等于无数同类经验采用了同一反应,久而久之,变成潜藏在创作中的原始表达内容,也就成了集体无意识中的部分,形成了原型。”我欣赏这样的判断,也在王美玉的诗中读到了这样的“原型”,譬如世外桃源、梁祝化蝶、举案齐眉、青梅竹马、结草衔环、杜鹃啼血、鹊桥、红豆、梧桐、雨巷、丁香、南山、西窗、西楼……而所有这些,已经被太多的中国诗人所忘记。傅书华 女性之爱书写的意义——读金朝晖散文随笔集《风月无古今》 流淌在《风月无古今》字里行间的爱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这里有对父亲、生母、继母、姥姥、姥爷、女儿的爱,甚至对家中小狗“奶牛”的失踪,也牵肠挂肚,寄予了深切的情怀。这里也有对域外情景的爱,作者称赞俄罗斯人生活的悠闲,称赞瑞士人对工作的勤奋,向往意大利文化的辉煌,痴迷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风光,也对约书亚生态给予充分的认可,真可谓是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了。身边的人与事,在作者心目中留下的都是情意与感动。 流淌在《风月无古今》字里行间的爱,不是清纯的少女之爱,不是热烈的青春女性之爱,而是洞穿了人生世事的成熟的女性之爱。这种爱,不是冰心那建筑在彼岸世界的博爱,不是萧红那情深之爱,不是丁玲那变革世界的热烈之爱,也不是张爱玲那历尽繁华之爱。这种爱,似乎更家常,更平凡,在东邻西舍习焉不察。 这样的成熟女性之爱,也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成熟。在长久的困苦的历史中,无论是中国的传统社会,还是中国的革命历程,我们习惯于在逆境中奋斗,习惯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惯于把有钱人的生活作为批判的对象,如是,在经济、政治、文化丰裕的土壤上,如何开出多彩的精神之花,我们对此既缺少相应的精神资源,也还缺少着充分的准备。也正因此,当今天中国经济腾飞之时,当中国的物质生活有了大幅度提高之时,国人却不知道如何在比较丰裕的物质生活基础上,过一种丰富的健全的精神生活。所以,金朝晖的此类散文,在今天的中国有着非常迫切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行走在时间河流中的女人——读张勇耀《风中飘过村口的影子》读张勇耀的散文小说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作品中所体现的“时间”与人生的关系。这本书中各辑之间的关联,是以作者的人生成长的时间为顺序的。 在这样显在的人生时间的流动中,充溢在作者笔下字里行间的,是作者对时间的感悟。作者写了自己在家乡度过的少小时代,通过对家乡两条河的记述告诉人们,时光永在流逝,生命中的某一阶段,注定会在时光的流逝中成为过去,但流逝的时光及成为过去的某一生命阶段,却又具体而实在地成为我们今天人生的一部分,并影响着我们人生今后的走向。也因之,对流逝的时光及成为过去的生命形态的忆念,就具有了意义与价值。 但是,生命在时间中,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存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生命的存在形态有真正的认识,也才能对生命的过程倍加珍惜。孔夫子讲,不知生,焉知死。但其实,只有知道了死的存在,才能更深刻地知道生的价值。向死而生,并不是多么深奥的理论问题,它就实际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之中,就看你是否能够意识到了。作者用自己对此的反复言说,提醒着我们在习焉不察的时光流动中,不要忘记了这一点。王春林 人生风景的片断勾勒——读李润湘小说集《银丝花》细察这一套丛书的作者构成不难发现,大多数都属于基层的业余作者。从文学生态建设的角度来说,这些基层作者的写作,实际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大海中的鱼类生物做比,假若说那些体量巨大的大鱼可以被看作是大作家的话,那么,数量更为庞大的小鱼小虾,就可以被看作是基层的作家。毫无疑问,只有大鱼与小鱼小虾的共存共生,方才称得上是海洋生态的正态分布。同样的道理,在文学领域,也需要有类似于海洋生态的正态分布。一方面是成就突出的大作家,但为数更多的,恐怕却是不知名的基层作者。只有二者的同时共生共存,方才称得上是一种理想的文学生态。 在此意义上来阅读李润湘的小说集《银丝花》,自然会有特别的感受。作为基层作者的短篇小说集,这些作品大都源自于作者真切的人生感受,读来颇觉清新,完全可以被看作是对于一个个人生风景的片断勾勒。其中的心理小说《看病》,多多少少带有一点现代精神分析的意味。小说通篇展示的都是一位更年期女性去医院看病过程中有些下意识色彩的心理联想。此篇虽然篇幅简短,但对于一位现代女性病态心理的挖掘与表现却还是能够给读者留下一定的印象。 尽管李润湘的小说在情节的设定、场景的描写、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有所克服和提升,但从根本上说,作为一名基层作者,能够坚持不懈地从事于文学创作的行为本身,就能够赢得我们发自内心的充分理解与尊重。(陈威选编) ■ |
|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20140707;本文作者:杨占平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8-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