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大汖在喧嚣与负重中前行

 

 

 

 

 

    大汖(字典里读pin,当地方言读can),一座隐藏在盂县深山中的古村落。整个村子坐北朝南,石头垒砌的房屋依山就势,建筑在一整块巨大岩石上,自上而下,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游客称其为黄土高原上的“小布达拉宫”,专家称之为“挂坡村”。

    随着大汖村被外界所知,游客纷至沓来,打破了村民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平静生活:镇村之宝五尊石像被盗至今无迹可寻;村民们种植的瓜果蔬菜常常被“顺手牵羊”;游客们来了,走了,留下的是遍地的垃圾。

    大汖村的年轻人陆陆续续搬迁到了外面,如今,村里只有16位老人居住。村里的老房子由于多年无人居住缺乏修缮,有的破败坍塌,有的摇摇欲坠,多数房屋成危房。

    今年,游客骤增,大量涌入的游客更让这个小山村不堪重负。

20元的卫生清洁费

    大汖是座孤村,距离盂县县城60多公里。进入盂县梁家寨乡再走6公里蜿蜒曲折的山路才能到达大汖村。整条山路坑洼不平且到处是急弯陡坡。山路是狭窄的,只能容一辆车上下山,途中遇到几次错车,车辆在窄窄的盘山路上倒行了几十米。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是胆战心惊,一边是山体,一边是美景掩盖下的万丈深渊。

    或许正是这条艰险难行的山路,才使得大汖村的原始风貌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

    村口,是一个收费点。“每辆车收20元卫生清洁费。”收费的村民边解释边收钱,然后递给驾驶人一张上面印有“大汖古村落环境卫生清洁费”字样的浅绿色长方形纸条。“比起其他地方动辄上百元的景点门票,按车收费20元应该算是很便宜的了。”自驾车的游客大多会欣然付之。

    收费的村民介绍,卫生清洁费是从今年53日才开始收取的。“今年来的人特别多,仅五一一天就来了400辆车,垃圾扔得到处都是。垃圾需要处理,没办法村里才收费的。”

    大汖村村民小组长韩国印不讳言收费是村里决定的,“收取的费用用于维修道路和打扫卫生,往年游客只有几千人,今年截止到现在暴增到3万余人,谁来处理游客扔下的垃圾?村里面住的都是老人,卫生得雇人打扫。经全体村民研究决定,向所有来大汖的车辆每车收取20元。”

    2005年,这座建造在一整块巨石山坡上面积约22000平方米的村庄意外被人发现,大汖原生态的农耕生活与其独特的建筑构造,吸引着山外的人趋之若鹜。大汖不是景点,也谈不上任何管理,游客随意丢弃的垃圾困扰着留守在村里的老人。收费成为村里人“减负”的直接手段。

    站在村口,映入眼帘的便是依山就势、由下而上的居民建筑,房屋多以石垒房和土坯房为主,多为二层建筑,底层为当地常见的山石与黄泥垒砌的窑洞,上层是颇为讲究的木质构造房屋。雕花格子门窗,高翘耸立,很有几分南方古建筑吊脚楼的韵味。屋顶檐角或瓦或木,最高的楼房为三层。一间间屋子像一块块积木挂在半山腰上,层层叠叠的石屋在有限的岩体空间上合理布局,紧密排列。房靠房、屋依屋、肩并肩,错落有致。最高处的房子,海拔达800米。

    1999年,由于山洪暴发,大汖村很多房屋成为危房,当地政府为确保村民安全,帮助村民在山外安置,大部分村民就此迁往别处。只有部分老人,故土难离,留了下来。如今,全村只剩下了16个人。其中,年龄最大者80多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了。

    村口的广场是大汖最大的平地,广场南侧是村里的戏台。一株需要3个人才能合抱的古槐,成为村里人纳凉聊天的去处。

    广场一角放着个看上去使用不久的垃圾桶,垃圾桶上方挂着牌子“游客朋友们,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

    大汖村石头比土多,村里的山道小巷,是村民就地取材全部用石板或石头铺成的,干净无尘。近年来,到大汖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打破的不仅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宁静,随之而来的垃圾污染问题困扰着村民。“我不想让外面的人来,弄得村里脏兮兮的。”在大槐树下乘凉的大娘说。

那尊神秘的石像丢了

    汖,一个很少见的字。大汖村西山岭处有一处山泉依山势一泻千丈,在山崖上挂起三道“水帘”。当地村民把这三道水帘称之为“三汖”。上山下水,“汖”字由此而来。因村落位于大汖处,大汖村名由此而来。而以山水为名的村庄,在全国也只有大汖村了。

    大汖村人是信奉神明的,村外的庙里,供奉着七尊身披红袍的石像,最大的一尊高为50厘米,小的高约20厘米。村民们称石像为“镇山大王”。

    庙还是那座庙,石像却都是赝品,真正的石像已于2012年年底被盗,至今踪迹全无。

    “最大的石像背后刻有文字,落款为金承安五年,距今有800余年的历史。另一尊石像刻有‘北魏永安二年’,距今却是1000多年的历史,专家说石像与云冈石窟是同期。那些石像是“文革”期间,几个村民冒险藏在山洞里才留下来的。2000年之后,陆续有驴友和摄影爱好者来大汖,大汖逐渐被外界所知。后来,省里来人说这些石像放在庙里担心被盗,就移到了村民家里。村长担心保管石像的村民因此受害,2011年又将石像移到了村里的戏台保存,2012年年底就被盗了。挺可惜的。”村民韩满怀回忆。

    村里的戏台是封闭的,有门有窗,唯一的安全措施就是可以锁门。村民们说,那几尊石像是盗贼第三次“光顾”大汖才偷走的。

    被盗的体形最大的石像还有一个神奇的特点,即自身的重量不定——同一天中不同时间称量的重量会不同,总体维持在30-35公斤。经省、市、县文物部门多方验证,成为大汖村神奇的不解之谜。这个连专家都难解的特性更为石像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曾在自己家中保管过石像的韩生志说,石像在他家佛堂放着时,盗贼来过一次,石像没丢,将他家门口供奉的“土地爷”偷走了。韩生志报案后,警方抓获盗贼将失物追了回来。“2012年我去外地妹妹家,冬天雪下得很厚,回来的路上,我看到庙里的钟不知被谁扔在了路边,回来才听说,石像丢了,那尊最大的石像只留下了头部。盗贼把石像刻字的身体弄走了。”

    村里人猜测,盗贼不止一人,同时偷走了钟和石像,因雪厚路难行,将钟随手丢弃在了路边,带走了几尊石像。村民们将捡回来的钟挂在了高高的古槐树上。

    关于这七尊石像的来历,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北魏年间,有一家七口人沿街乞讨来到了大汖村这个地方,让人惊讶的是,这家人一走进村子就神奇地消失了,之后人们认为这一家人在这里坐化成仙,于是有了七尊“活佛”,保佑大汖风调雨顺。

    在大汖村人心里,那几尊石像是大汖的镇村之宝,是保佑大汖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神。他们更喜欢称这七尊石像为“老人家”,视它们为庇佑古村的先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村民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用轿子抬着“老人家”绕村巡游。“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那几尊石像。”

    石像丢了,仿佛抽掉了大汖村的魂。每每提起石像被盗一事,大汖村人惋惜不已。

    发现石像被盗后,大汖村人即报案,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那尊体形最大石像的头部被村民韩双牛收藏在了家中。而韩生志则将摄影爱好者留给他的七尊石像的相片,供奉在了自家佛堂中。

    七尊石像为大汖村留下了一段美丽的传说和深深的遗憾。

在焦虑中等待“抢救”

    48处院,300多间房”是盂县梁家寨乡乡政府给记者提供的数据。由于常年无人居住缺乏修缮,记者看到,大汖多数房屋破败坍塌,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对于大部分废弃民居坍塌的局面,村里留守的老人们无能为力。他们有的享受低保、有的是五保户,种的庄稼不时遭到野猪、狍子等野生动物糟害,一年的收入微薄。

    前段时间,梁家寨乡政府为大汖村常住村民每户发放了1000元房屋维修费。“有些房子表面看上去还好,维修起来不是这点钱能解决的。”

    村民们盼着有人能开发大汖。“去年有人想开发,不知道为啥后来不了了之,时间越长房子塌得越多。”修路、修房成为村民们当前最大的愿望。“现在来的游客比较多,那条山路会车很危险,路急需维修。”

    大汖村通往山外的路是1989年才修的,之前,村民们出山靠的是自己的双腿,从大汖走到山外的平坦处,需要一个半小时。

    虽然有企业提出了自己开发大汖村的意愿,当地政府考虑的则是长远的保护规划,所以迟迟未曾拍板。“我们担心的是,开发商为了赚钱急功近利,破坏了古村的整体风韵。古村保护是一个长远的事情,大汖2013年被列入了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515日,乡里与北京交大建筑勘察设计院签订了《大汖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研究》技术咨询合同,在系统调查、研究大汖村历史沿革、空间格局、建筑遗产、历史环境要素等基础上,按照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完成大汖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同时,我们也请贵州一家设计院设计了保护开发方案,等设计结果出来后,我们要汇总一下,看哪个方案更适合大汖村保护。国家相关部门验收通过后,纳入国家传统村落的村庄,国家每年都有拨付维护资金。现在只能等待保护开发方案出炉并获得国家批准。”梁家寨乡乡长贾宝青说。

    据了解,去年盂县县政府给大汖拨款20万元,用于修路、处理垃圾、修建公共厕所和停车场等。对于大汖村向来古村的车辆收取卫生清洁费的事,贾宝青表示政府曾叫停过。

    村里没有医生、没有药店,也没有商店,平时买东西都是别人往回捎,村民们一年的开销不是很多。有经营意识的老人将自己家的屋子拾掇拾掇,供客人住宿,并将土特产包装成小袋进行销售。今年,村里有了“农家乐”饭店。

    大汖村的村民均为韩姓。相传元末明初,有韩家三兄弟从大同怀仁来到盂县,老大和老二欺负老三,将其赶出家门,老三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无人居住的村落,自此在这里安了家。

    络绎不绝的游客,打破了村民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平静生活。韩国印说村里时不时发生门窗被撬的现象;村民们种植的瓜果蔬菜常常被游客“顺手牵羊”。面对山外游客的“入侵”,大汖村人的内心是矛盾的。

    传统村落的建筑因有着人类居住和生活,必须不断地修缮乃至更新,这也直接关系着村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若《大汖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研究》获得通过,大汖村有望申请到几百万元的维修款。不过,即使能拿到这笔钱,最早也得到明年年底。

    游客越来越多,老房子在不断坍塌,村民们在焦虑中等待着……

 

文来源:三晋都市报20140723;本文作者:何玉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8-2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