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用市场之手托起座座青山

 

 

 

 

 

  政策对了路 企业忙种树

人民日报记者刘亮明

    ◆政府有抓手把市场机制引入生态建设中,大企业纷至沓来治理西山

    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是难啃的骨头,一方面是财力不足,一方面是年年投入数千万元植树,但效果不佳。

    啃下这块硬骨头必须破解两大难题:钱从哪儿来?有钱怎么花才有效果?

    山西省国信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广慧先后两次到宁夏中卫考察,看到10万亩的戈壁滩两三年间就变成绿洲,原因就是借助了企业的力量——资金和管理。2011年初,张广慧向太原市领导提出建议:西山那么多荒坡、垃圾场,能不能也引进企业搞高标准绿化,然后适当给一点开发用地?

    在此之前,市委书记陈川平一直在调研思考西山的生态治理:政府如何与企业合作,结合点在哪儿?他感到,必须把市场机制引入生态建设中。两人一拍即合:机制改革既可解决绿化投资难题,又可为企业转型发展拓展空间,还能破解山区农民增收困局。

    思路一开,改革方案、政策随之出台:2011年,太原把西山城郊森林公园建设作为综改试验区标杆项目,在需要综合整治的近700平方公里内,规划了21个城郊森林公园;政策规定,在保证绿化面积不低于公园可绿化面积80%的前提下,可用不高于20%的土地进行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和适度开发;公园绿化分3年完成,绿化标准每亩投入不低于3.5万元。

    这一改革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企业治理西山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钱和管理的难题迎刃而解。

    2011年下半年开始,各大企业纷至沓来。截至去年底,已有14家大企业带着资金和现代化管理进入西山,承包建设总面积近17万亩的14个森林公园,5年内将投资300亿元以上。

    目前,各企业用于造林绿化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已达40多亿元,绿化面积达6万多亩。此外,市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投资修了88公里旅游及消防通道,建设了年供水300多万立方米的引水上山工程,为整个西山生态治理奠定了基础。

    “以前当地老板们的钱大多投在房地产等项目上,现在很多都转到生态建设上来了。”分管西山治理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庞虹说,这几年,政府一方面关停8家大型污染企业、76座小煤矿,封堵2000多个私挖滥采黑口子;一方面以城郊森林公园项目为抓手,制定落实政策,主导引领规划,优化服务环境,强化监督考核。

    据了解,政府今后要继续抓好这几件事,数百平方公里的西山地区,政府只需较少投入,就能换得市场的大投入,实现生态修复、文化复兴、城乡统筹、产业转型。

    “此举延伸了城市空间,减轻了城市中心区的用地压力。”市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卫长乐举例说:原来高校都在市中心,都要在市区扩建。现在看到东山、西山环境好了,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4家高校已开始上山筹建。

    ◆企业有劲头在生态环境得到治理的同时,企业拓展了转型发展空间

    站在山西国信公司森林公园的观景台上,四下望去,满山新植的松树一片黛绿,枣树、梨树、苹果树等树木在山间的缓坡上挺立,与地面积雪交相辉映,宛然立体画卷。

    “你想象不到,我们当初来这儿是什么样子!”张广慧手指四周对记者感慨,20113月上山考察,到处是采掘留下的残破现场和垃圾,仅采石破坏的山体面就达1800多亩。

    国信公司承包治理面积共1万多亩。两年多来,公司已投入3.67亿元,植树5000多亩,片内绿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政府按照完成绿化任务的比例兑现了承诺,划出420亩荒废地用做开发。公司准备筹建养老设施、儿童乐园等。

    来到晋峰森林公园,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在植满松树的山坡上,横竖有序的喷灌管网穿插于葱茏的松树间,缓坡上是600多亩的樱花园,两峰之间一脉清流蜿蜒而下,在山底汇成一汪碧湖。诗情画意氤氲于峰峦之间。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垃圾场。”晋峰公司董事长张俊平充满自豪。晋峰公司是一家供热企业,一直谋划多元发展,恰好碰到市里生态治理改革,于是就“上山”了。这家公司承包治理面积7120亩,目前已投入2.2亿多元,绿化4800多亩,同时,铺设130多公里管线上了喷灌,买了12台消防车。

    为啥做得这么精心?张俊平说,生态治理做得越好,经营旅游产业等才越挣钱,而且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和百姓都有好处。

    西山治理的成功,打开了市委、市政府的思路。2012年下半年,太原在东山“复制”了西山的做法,同样一炮打响,仅一年多就有3家企业上山投资治理,协议投资额111亿元,目前已绿化5260亩。◆农民有奔头以前山上荒得留不住人,现在“娃娃们陆续回来了”

    “咱现在住到了生态公园里,一年四季绿油油的,清清爽爽,不出村就有活干,挣的都是现钱。”西山寺底村农民梁万生大发感慨:过去“西山给糟害的不成样子”,山上山下炉渣灰满天飞,连件好衣裳都不敢穿。自打康培公司上山搞绿化,“风景一天比一天美”。

    “我们这片破坏得最厉害,几乎就是个大垃圾场,治理时仅填埋清理就动用土石200多万方。”康培集团公司经理温美云说,公司20115月上山,共承包4200亩,现已投资近7亿元,片内已全部绿化,植的多是银杏、白皮松等珍贵树种,还建了休闲健身设施、观赏景点,为的就是给百姓创造一个能“长久来钱又优美舒坦的好环境”。

    “俺做梦也没想到能挣这么多钱。”56岁的马头水乡横岭村农民武江亮家有15亩地,正常年景收入也就三五万元。太钢上山流转土地后,去年一下就补偿30万元。平时给太钢种树、浇水,每天工资120元,还办起了农家乐,去年老两口挣了近8万元。

    “关键是娃娃们都陆续回来了。”64岁的村民武二占说,以前山上荒得留不住人,村子都成了空心村。这回好了,山绿了,门口有钱挣,吃上自来水,村里又兴旺起来了。

    “生态治理改革为乡亲们带来致富的希望。”马头乡党委书记刘永诚深有感触地说:2011年,一下进来太钢、国信等6家大企业,现在已绿化近3万亩,山眼看一天天就绿了。3年里村民得到很多实惠,出门油路四通八达,吃上了自来水。以前一年几乎没啥收入,能打闹点儿口粮钱就不错了,现在不仅年年有土地流转补偿款,而且不出村就能挣到现钱。“牛得很,每天少了100块免谈”,不少村民还办起农家乐。

    东西两山生态治理共涉及25个乡镇、近17万农民。目前,人均年收入近1.1万元,比治理前增长43%3年后预计将达到1.4万元左右。

    “这次改革的实践让我们更坚定了两个信念:改革是科学发展金钥匙;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陈川平说,目前,太原已将这一改革思路用到城市污水和电厂灰场的治理,省里有些市县也开始推广。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已成为太原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最大亮点和推动力。    311日,春寒料峭。太原西山车来人往,填沟整地,开挖树坑,一派繁忙景象。“再过10天左右植树就要全面开始了,各参建企业都在昼夜做准备。”西山综治办生态部长杨旭芳兴奋地说,西山新一季大规模生态绿化攻坚战已全面打响。

    “晴天垃圾飞,雨天流污水,白天呛死人,晚上吓跑鬼。”这是4年前的西山。

    多年来,西山在渐成能源重化工聚集区的同时,因过度开发,尤其是高密度的煤炭开采,生态环境被破坏得“惨不忍睹”。老百姓痛心地说:“西山天灰了,水没了,山死了。”

    然而,西山说变就变了——“举目青山山笼翠,低头碧水水涵天。”这是今天的西山。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太原的回答是:将山水资源资本化、市场化、产业化,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的生态新政。一句话,以改革为支点,撬起座座青山。

 

文来源:《人民日报》2014315日刊发报道;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7-17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