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庆中浅述山西近代古琴传承 |
||
|
“路漫漫其怀归兮,独幽思以抚琴。唯佳节其将至兮,更求索而援心。”6月2日晚,唐风琴社端午琴会“倚桐问天”悠然奏响。几年来,唐风琴社依节令举办古琴雅集,已成惯例。而古琴频频雅集,不止唐风一社。 仅在几年前,古琴还是曲高和寡,琴筝不分者大有人在。但今日三晋,能操缦者已约一千二三人,喜爱古琴者也已不知凡几。可喜,可喜。 古调今人爱,且思脉流源。且让我们—— 1 关于山西琴史,久远者已无从溯究,清末未闻山西有知名琴人。近代留传最多的只有些老琴人零星散忆。《柏岩感旧诗话》与《今虞琴刊》两书中有一点记录,这可能是山西近代古琴最早的痕迹。1920年,琴人孙静尘(孙森,字静尘,号江东布衣。江苏人,时在山西为官)、招学庵、傅雯绮、李冠亭等人,为提倡三晋琴学,特聘请川派名家顾荦来晋授琴,并组建元音琴社。顾荦(1881年-1936年)字卓群,川派琴家顾玉成之子,是顾氏一门的主要传承者,曾与顾隽、顾焘一起在长沙成立“南薰琴社”,在当时琴界颇有影响。 孙静尘工诗善琴,也善督制琴瑟,曾用三年时间与五台琴工方进升造琴二百余张,瑟十余张,琴音色透亮、做工精美,当时山西实业厅厅长赵炳麟所撰《柏岩感旧诗话》书中曾记,孙静尘得一井陉古桐,后为赵炳麟四子钦武督制一琴,赵对此赞赏有加。 元音琴社这几位元老虽说都是南腔北调、均非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但此事却拉开了山西近代琴史之序幕,为山西古琴发展播撒下第一粒种子。 2 一年后,1921年,山西当局倡导雅乐,时任元音琴社主讲的顾卓群与山西育才馆教务长张芹荪等人邀请顾梅羹、彭祉卿、沈伯重、杨友三等名家来晋授琴。以上诸君在太原育才馆及国民师范二处讲学教琴两年,编撰有多部古琴教材和音乐史讲义,有据可证的有《山西育材馆雅乐讲义》《山西国民师范馆雅乐讲义》两部琴谱,收录《渔樵问答》(琴歌)、《平沙落雁》《阳关三叠》(琴歌)、《归去来辞》(琴歌)、《普安咒》《流水》《梅花三弄》,当时传曲还有《胡笳十八拍》《离骚》等曲。1922年7月,阎锡山聘请琴学大师杨时百来晋,在太原授琴五个月。同年,顾、彭、沈、杨等人均加入元音琴社,包括当时山西各界名流:财政厅厅长朱子钦、实业厅厅长赵炳麟、教育厅厅长虞和钦、太原警备司令荣鸿胪,画家俞云(号瘦石,浙江绍兴)等人。一时琴人名家汇集三晋,山西琴乐大盛。 与此同时,山西还出了位制琴名匠——秦华。他是潞安人,初为铜匠,略识字,喜读唐代传奇。1912年受雇于杨时百,之后随杨修琴制琴。杨对他所制之琴评价极高。他曾与虞和钦共造“虞韶”琴百张,又与杨时百斫琴多张。今浙江博物馆藏有秦华1917年制的一张琴。 经过以上多位琴家的努力,山西古琴终于开花结果,虽说是星星之火,也有燎原之势。两年后,时局动荡,诸琴人风流云散,元音琴社解体。 1924年有山西国师雅乐专修科毕业的王聚魁在国师音乐研究会教琴,并编著《琴学常识》讲义。国师学生程继元曾授琴于李庆天。李庆天影响了胞弟李庆中。 1946年高寿田在太原成立唐风琴社,设在当时的山西省博物馆内,社员当时20余人,习琴者甚多,包括一些名流。后亦解散。当时琴社成员仅余90高龄的李庆中尚健在。 与唐风琴社同时期,有一位在北京活动的山西琴人——程宽。为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弟子。 此外,上世纪20年代育才馆毕业的孝义学生高福生,曾于“大跃进”时期在山西音乐学院教琴,不久回乡,传人不详。 3 1946年,李庆中在唐风琴社随高寿田学琴,自此一生与琴结缘,即便在“文革”期间也未忘其志,靠唱片及努力自学了大量曲目,尤擅弹《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忆故人》等曲,指法遒劲,清新明丽,有古风。晚年从文水邮局退休,以七十高龄自制传单,自文水到太原,逐家琴行散发,求免费招生,唯求古琴得以承传不绝。其精神及付出感人至深。山西古琴再继,系李老一己之推动而得薪水相传、星火渐延(见本报2010年02月10日《文水:耄耋琴人,一己之力推动古琴传承》)。 4 2003年,唐风琴社重新复社。2008年,忻州“秀容琴社”创办。2009年,元音琴社复社。2010年8月,太原女子周小卿与女儿乔清如,分别获得第三届美国飞扬世界杯中国民族乐器国际大赛业余成人组金奖和少儿业余组银奖。 其时山西习琴者约数百人,不分行业,遍及长幼。此后,止谦、北辰等几家山西私塾都开设了古琴课程;自南向北都有人开始教授古琴…… 琴人日增。琴音渐隆。 ■ |
|
本文来源:三晋都市报20140603;本文作者:冯迪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7-1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