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明代万历年间山西镇《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考释

 

 

 

 

 

  明代九边之一的山西镇长城沿线有一座军堡,即滑石涧堡,现为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黄龙池乡滑石村,位于明长城南400米处的山顶上,长城现为内蒙古与山西省界线。滑石涧堡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1]](《地理总考?偏头关》),其东与水泉营、老营城呼应,西面紧邻黄河,南屏偏关,北为塞外,处于明与北元对峙的前沿。滑石涧堡为矩形,周长550米,面积18600平方米,城墙高6~7米,南墙开一城门,城墙有角楼、马面等设施。城门为青砖、条石砌筑,门拱上方嵌有一块匾额,上书“镇宁”,城门顶部立有一块石碑,名为《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立于万历十年(1582年),高1.8米,厚0.2米,宽0.86米,碑文共计1327字。本文首次将此碑文公布,并作一考证分析,请方家指正。
  一、碑刻录文
  《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碑文如下。
  国家建都北平,以宣大为肩背,以辽东为左臂,谓其外与虏接而内距京师无□也,谋国之臣于此数镇恒注筭焉。正德、嘉靖中,虏数数南犯,乃以我颓垣坏壁,无暇为自治防,故辄入辄得志去。穆宗朝,虏掩答孽孙若妇欵云中塞,诏许纳之,虏大感我恩,因求贡,请封为外藩,自是南北弭兵矣。偏关北七十里,古有滑石涧堡,至我朝,堡仅存基址尔。
  隆庆三年,岢岚兵宪沾化范公、西路右参将榆林方公复加修筑城,事竣,议设一防守官统御之。迨万历五年,前都御史今总督宁夏成都高公,缘秋防互市,
  历偏关,因而之边巡阅新修塞垣,抵滑石,谓阙地乃偏关之保障,三关之锁钥也,其形险固,造物者设此以作藩篱防守,恐非所宜,且北虏欵贡,狼煙少警,我固得向意内治,然斯重镇非得人以守之,孰为之控制哉?迨六年五月内遂疏请於朝,设一守备官,而募军六百名为防御计,当大司马议覆,报可。第其堡城仍土为之,顾制度狭隘,墙垣鹻剥,实非永久者谋。乃前省参今陟都御史东岱萧公曰:往岁虏侵掠不时,我不得措版鍾,故城堡随修随圮,仅仅限华夷,以故虏长驱无忌耳。今桑土可挹,绸缪宜备,不可不预为之防。始谋易以砖石,高其墉,深其堑,诚廼一劳永逸,得筭多也。是役也,咨谋荒度经营中始,则高公、萧公廼以移镇去。缵继勋猷,丕树成业,则今抚台都御安丘辛公。克绪畴庸,辉章终绩,前省参陟都御太康王公、今整饬岢岚左省参莱州胡公。胜筭制於帷幄,率作竸於原野,则前陟肘印云中麻公、今镇守大将军上谷王公。□山削谷,谋始成终,则前副总兵济宁赵公、榆林李公,今永平陶公、前参将白登李君、今蔚州张君。转饷恤戎,综覆稽核,则管粮同知汝阳胡君。胼胝为劳,始终底绩,则滑石守备今升都司保定常君。至於控驭三陲,绮分万里,则前总督山阴吴公、今安肃郑公也。功始于万历庚辰,告成于壬午。
  城计周围一里许,砖石各相半,上建面楼者二,角楼者四,各悬扁於其上。东西敌台房各五间,左右厦房二间,马道二处,各有牌坊门柞。内堡门改小楼一座为更皷,谯角者设[2],艮地建察院公署一所。内堡建守备公衙一所,乾地建中军官衙一所,堡前建把总官衙一所。又创仓廒数间,营房三百间,分街衢为五道。堡内建马王庙,北楼塑真武像,廓外建武安王庙,以修祀典。缘堡去水远,又凿水窖十一眼,每窖可容水千石余,以备不测。雉堞云连,梯楼相映,屹乎天险之峻,金城之固矣。
  乃常君以记来,请余为之记曰:《易?萃》有之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3]然当萃聚时而预为武备,修者何?盖以肃内外防而保其莘者,注意深也。故戎车饬于六月而非以为棘,干羽舞於两阶而非以为弛,采薇遣戍,又惓惓戎狄之虑焉。[4]乃当周盛时盖如此,后世亡论。已然保邦固圉安内攘外,未始溃夷□防。我国家列圣继统,薄海内外罔不率俾,况丑虏欵阙效顺,尘沙风扫,瀚海波澄,此诚千载未覩事也。然致治未乱,保邦未危,在谋国大臣,可无未雨之忧,先事之虑哉?且滑石东接水泉,西逼河套,南屏偏关,北临穷漠,诚极边要塞也。今坚城固壁,深沟高垒,我既据其上游,即使虏一旦败盟,弯弓牧马而南,则可恃在我,庶高枕而无忧矣。奠国祚於苞桑,措边民於衽席,威严所加,震盪所慑,即一孤城,巍然虎豹关也。虽然,山以西视京师为外藩地,形延□通胡之孔道尚伙。当事者诚於此时相与戮力经营,令亭障星连,烽燧炬列。又时时与之讲武备,习射骑,储粮饷,厉器械,于地利人和均加之意焉,使夷虏望见,知中国有备,毫无间隙,不敢窥我谋南向,如此可保数百年无事矣。记成又附之云云。
  大明万历十年岁在壬午孟秋吉”钦依守备山西滑石涧堡地方今升本省都司佥书中式丁丑科会试武举署都指挥同知保定常世爵立石”□城工委官把总尹凤□”指挥王乔”本营中军百户潘九龄”把总百户汪起凤
  二、考证分析
  根据《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碑文的结构,将其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堡仅存基址尔”,记述了创修滑石涧堡的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从“隆庆三年”——“告成于壬午”,叙述了滑石涧堡的修建过程。碑文中的部分人物,与堡中“镇宁”匾额之落款相对应。匾额正中阴刻“镇宁”,落款为“钦差巡抚山西都御史高文荐”钦差镇守山西总兵官王国勋”;“钦差岢岚兵备升任宁夏巡抚萧大亨”钦差岢岚兵备右参政王旋”钦差分守西路右参将李东阳”万历八年庚辰季夏吉旦”潞安府同知胡□”滑石堡守备常世爵”委官援兵把总□□□”。万历八年(1580年)对滑石涧堡城墙进行包砖的时候立此匾,与大同镇西路败虎堡“永宁”碑类似,两者立碑时间相近,都昭示着边境的和平。[5]两碑所涉人物如下。
  宣大总督吴兑,即山阴吴公,于万历五年(1577年)至七年(1579年)任宣大山西总督,碑立于万历十年(1582年),所以称“前总督”。《明史》中记载:“吴兑,字君泽,绍兴山阴人……万历二年春,推款贡功,加兑右副都御史。贡市毕,加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五年夏,代方逢时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万历)七年秋,以左侍郎召还部,寻加右都御史,仍佐部事。”[[6]](卷222《吴兑传》P.5848)
  “今总督安肃郑公”即郑洛,安肃(今河北省徐水县)人。隆庆和议以后,郑洛于万历二年(1574年)由浙江左布政使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后改为大同巡抚,升为右副都御史,继而为兵部右侍郎。万历七年,郑洛代替吴兑继任宣大山西总督,处理与蒙古互市贸易事宜[[7]](卷222《郑洛传》P.5850)。郑洛极为重视边镇防御体系建设,积极主张筑塞防边。万历十年,郑洛在任,他经略北边十几年,为明蒙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都高公”,即山西巡抚高文荐,成都右卫人。万历五年(1577年)四月至万历八年(1580年)十二月任山西巡抚。[8]
  “东岱萧公”为“岢岚兵备升任宁夏巡抚萧大亨”,“东岱”为泰安州[9]。万历八年以前任山西岢岚兵备道参议,万历八年至万历九年(1581年)任宁夏巡抚。萧大亨在明朝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明史》未能立传。
  “安丘辛公”,即山西巡抚辛应乾[10],其于万历八年十二月由山西左布政使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接替高文荐任山西巡抚[[11]](卷107,万历八年十二月己未P.2070),万历十一年(1583年)闰二月,辛应乾升为南京兵部右侍郎,调离山西[[12]](卷134,万历十一年闰二月辛巳P.2506),万历十年创修滑石涧堡时辛应乾正在任。
  “沾化范公”,即范大儒,山东沾化人,隆庆二年(1568年)始任岢岚兵备道官员,驻防偏关。
  “榆林方公”,即方振,陕西绥德县人,隆庆二年始任山西西路右参将,驻偏关。
  “镇守大将军上谷王公”,即山西总兵王国勋,其于万历八年由甘州左副总兵升任山西镇总兵官[[13]](卷99,万历八年闰四月戊辰P.1981),于万历十二年(1583年)十月以总兵官身份改镇宣府[[14]](卷154,万历十二年十月乙巳P.2845)。
  “陟肘印云中麻公”,即山西总兵麻锦,是明代山西大同右卫回回家族麻氏的重要成员。麻锦于万历五年以甘肃总兵改镇山西,不久改镇宣府[[15]](卷61,万历五年四月壬午P.1389)。万历十一年五月,麻锦受到御史陈性学劾其“贪淫酷暴”[[16]](卷137,万历十一年五月丙午P.2565),被革职。滑石涧堡重修之时,麻锦已改任宣府,因此称“前陟肘印”。
  太康王公为“岢岚兵备右参政王旋”,河南太康人。[17]
  “莱州胡公”,即胡来贡,时任岢岚道兵备左参政,万历十年十一月升山西按察使,很快又擢升为右佥都御史,任大同巡抚[[18]](卷130,万历十年十一月丙辰P.2415-2416;卷130,万历十年十一月庚申P.2420)。
  “白登李君”,即“钦差分守西路右参将李东阳”。大同东北有白登山[[19]](卷41《地理志二》,P.967),此外,在山西阳高县西山一带有李东阳墓[[20]](卷56《古迹考七》P.531)。可知,李东阳为大同县人。“前副总兵济宁赵公”,即赵崇璧,山东济宁人,万历五年任山西镇副总兵。“榆林李公”,即李真,万历九年,李真由分守宣府东路永宁等处右参将升任山西镇副总兵[[21]](卷111,万历九年四月己亥P.2120),次年旋即升任总兵,镇守陕西[[22]](卷122,万历十年三月庚申P.2273),与碑文中“副总兵榆林李公”基本对应。“今永平陶公”,即陶世忠,云南永平人,于万历十年任山西镇副总兵,后调蓟镇。
  其余如“西路右参将榆林方公”、“管粮同知汝阳胡君”、“潞安府同知胡□”、“今(参将)蔚州张君”等人,因史料缺乏,待考。
  第三部分从“城计周围一里许”至“金城之固矣”,介绍了重修后堡内的设施。经过修缮,军堡面貌焕然一新,增加了很多设施,有面楼、角楼、仓廒、营房、官署、庙宇、水井等。明代宣大山西边墙沿线的城堡主要设施大概是厅房、营房、仓廒和草场等,厅房为军政机构,一般有1座到3座,营房、仓廒与草场等设施规模、数量不一,一般视军堡的重要性而定。滑石涧堡的厅房有察院公署、守备公衙、中军官衙和把总官衙四座,营房三百间,仓廒数间。[23]
  晋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神祗信仰与祭祀传统,“凡有功德于民者皆祀之……建崇圣、名宦、乡贤、忠义、节孝、文昌、魁星诸祠……自汉唐以来,三教并行,寺观且遍天下郡介,边方其俗尤盛”[[24]](卷4《建置志·祠祀》,P.60),滑石涧堡中建有马王庙、真武像和武安王庙,是神祗信仰传统的具体体现。
  第四部分从“乃常君以记”至末尾。撰文者侯居艮运用《周易》和《诗经》中的两个典故来说明“居安思危”之理,即使在和平年代,也要加强守御,以防有变。这是明朝一贯的治边方略,即以防御为主,修建边墙设施,“讲武备,习射骑,储粮饷,厉器械”,以保安宁。
  第五部分为碑文的前后落款。撰文者为山西解州人侯居艮,字兼山[[25]](卷9《解州?人物》)。右侧落款中的本堡守备为大宁卫人常世爵,因大宁卫于永乐年间移至保定,故称“保定常君”[[26]](卷219,第六册,P.7756)。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常世爵为河间营左部千总,在任时秉承戚继光遗命,与河间营军官修建了一座重要城堡,即遥桥峪堡,位于北京密云东北角的新城子镇。常世爵为北方长城防御中的一名中下层武官,在边防基层建设和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列“城工委官把总”、“指挥”、“本营中军百户”以及“把总百户”等为此次修建城堡工程的指挥官。
  明对北元采取战略防御政策。朱元璋说:“御边之道,固当示以威武,尤必守以待重,来则御之,去则勿追,斯为上策”[[27]](卷78,洪武六年正月壬子P.1424-1425)。至明中期,在与北元对峙地带修筑边墙,分地守御,先后建立“九边”。山西居京师之右,控扼西北,为形胜冲要之地。洪武六年(1373年),“命大将军徐达等备山西、北平边,谕令各上方略。……又诏山西都卫于雁门关、太和岭并武、朔诸山谷间,凡七十三隘,俱设戍兵”[[28]](卷91《兵志》,P.2235),初步建成北边防御体系。永乐年间,明代北边防线南撤,东面内迁大宁都司于保定,辽东的战略地位凸显,即碑文所称“以辽东为左臂”;西面于永乐、宣德初年将东胜卫、开平卫,山西行都司北部卫所全部南撤,使宣府、大同、山西一带成为防御前沿阵地,即碑文所称“以宣大为肩背”,由此开始加强山西、大同一带的边防建设。永乐六年(1408年)十一月,李谦为都指挥使掌山西行都司事 [[29]](卷85,永乐六年十一月丙午P.1127)。李谦在此镇守多年,在任期间尤其重视偏头关一带的防御,曾多次修堡筑墙,加强边防。宣德九年(1434年),李谦修建了滑石涧堡。嘉靖年间,山西镇逐渐完备,此前所建墩堡、边墙由山西镇直接统领。山西镇外长城“自丫角墩起,至老牛湾,边长一百余里”[30],“成化二年,总兵王玺修之。成化二十二年,兵备副使郝制义重修之”[[31]](《地理总考?偏头关》)。滑石涧堡处于外长城防御体系中,是防守的前沿阵地。
  明代军镇以下皆分几路,山西镇辖五路,外长城在山西镇防御序列中属西路,最为险要,“大抵山西诸路,西路为急,中东稍缓,练土兵,缮城堡,明烽堠,严哨探,是为防守至计”[[32]](《山西镇图说》P.40)。每一路墩堡、边墙的防御由分守参将管辖,其中,西路设“偏头关等处右参将一员”,原为神池堡参将,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改设,管辖老营堡、水泉营、岢岚州、滑石涧堡[[33]](卷126《镇戍一》,P.654)。碑文中提到的“西路右参将方公”、“前参将”李东阳和“今蔚州张君”都是“西路偏头关等处右参将”。滑石涧堡、水泉营和老营堡连同偏头关均为长城沿线极边之地,滑石涧堡在偏头关西侧,水泉营和老营堡在偏头关东侧,由偏头关参将负责,自西向东构成了一道左右呼应的点线面综合型防御体系。
  现在,这块碑刻仍保存完好,碑文内容详细,叙述完整,记载了明代北边防御工事的修筑,阐释了明代的北边方略,并涉及诸多治边疆吏的事迹,对《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碑文的考释和滑石涧堡的调查,有助于明代北边防御体系研究的不断深入。
  

  [[1]]廖希颜.孙继鲁.三关志[Z].明嘉靖二十四年刻本.

  [2]谯,谯楼,城门上方的望楼,有谯鼓(谯楼更鼓)、谯橹(城门上的守望楼)、谯阁等相关称谓。

  [3]出自《易经》象辞,为《萃》卦。意为“君子因此修理兵器,戒备(像大水横流的)意外的变乱。”参见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158~159页。

  [4]出自《诗经?小雅》之《采薇》、《六月》。

  [5]参见翟禹《明代大同镇之败虎堡考略——兼论败虎堡石碑题字“永宁”所体现的蒙汉关系》(《内蒙古文物考古》2009年第1期)。俺答之孙把汉那吉因家庭纠纷投明,他越过明蒙边境时,首先来到败虎堡,后被转到大同镇城,受到宣大总督王崇古和大同巡抚方逢时的接待,并以此为契机,促成俺答封贡,实现了明蒙双方的和平,“永宁”碑就是为纪念此次事件而立,为见证俺答封贡史实的首份实物材料。

  [[6]]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明神宗实录》卷61载,万历五年四月丙寅:“升山西右布政使高文荐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第1385页);《明神宗实录》卷107载,万历八年十二月丙辰:“召巡抚山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高文荐回院管事”(第2069页)。

  [9]《明史?地理志》卷41“山东泰安州”条记载:“北有泰山,即岱宗也,亦曰东岱”;《明神宗实录》卷544记载,万历四十四年四月丙辰:“大亨,山东泰安州人”(第10330页)。

  [10]关于辛应乾的籍贯,查《明史?地理志》卷41“山东青州府”有“安丘县”;《山西通志》卷91《名宦九》“潞安府”条载:“辛应乾,安邱人。”《明神宗实录》卷266记载,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甲寅:“予兵部右侍郎辛应乾祭葬。应乾,山东东安人”,第4941页。根据碑文和文献记载,可知应为“安丘人”,《明实录》记载有误。

  [[11]]明神宗实录[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校勘本.1962.
  [4]明神宗实录[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校勘本.1962.

  [[12]]明神宗实录[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校勘本.1962.

  [[13]]明神宗实录[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校勘本.1962.

  [[14]]明神宗实录[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校勘本.1962.

  [[15]]明神宗实录[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校勘本.1962.

  [[16]]明神宗实录[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校勘本.1962.

  [17]《明神宗实录》卷564记载,万历四十五年十二月癸丑:“……璇,河南太康人,隆庆戊辰进士。初授滋阳令,以循良著选礼科给事,历藩议宪副郧郢,宣云间赖之。晋佥都御史,抚甘肃,复抚陕西,屡树边功,数荷恩赉礼,臣援军功恩例,请给祭葬,并其妻淑人李氏祔葬并祭”(第10630页)。

  [[18]]明神宗实录[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校勘本.1962.

  [[19]]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0]]曾国荃,张煦.山西通志(光绪)[Z].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1]]明神宗实录[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校勘本.1962.

  [[22]]明神宗实录[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校勘本.1962.

  [23]李贞娥《长城山西镇段沿线明代城堡建筑研究》(清华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一文第59页中“滑石涧堡”条中的厅房为3间、营房30间的记载不确,应为“厅房4间,营房300间”。

  [[24]]刘士铭.朔平府志[Z].雍正十一年刻本.

  [[25]]雅德,汪本直.山西志辑要[Z].据乾隆四十五年刻本影印.

  [[26]]李鸿章,黄彭年.畿辅通志[Z].上海商务印书馆据光绪十年刻本影印.

  [[27]]明太祖实录[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校勘本.1962.

  [[28]]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9]]明太宗实录[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校勘本.1962.

  [30]“内边”长城起自丫角山向南,历老营而东,至阳方口、宁武关、雁门关,向东延伸至河北省。

  [[31]]廖希颜,孙继鲁.三关志[Z].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刻本.

  [[32]]霍冀.九边图说[A].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2辑)[C].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

  [[33]]申时行.明会典[Z].北京:中华书局.1989.

 
 

 

 

 

 

 

 

 

 

 

 

滑石涧堡照片

文来源:;本文作者:翟禹(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3-14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