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千年古村话霞庄

 

 

 

 

 

  在山西省黎城县有一个普普通通的村落叫霞庄,一度时期以来,是什么原因吸引了那么多作家记者、学者专家、军政官员的光顾,倍受社会的关注呢?这里,由受命于负责该村民俗文化建设的笔者娓娓给你道来———
  村落奇特
  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就由余李两姓共同居住建村,明初时王姓又从洪洞迁来,后余姓逐渐迁走,仅有李、王两姓长期居住在此,目前保留下来的村落建筑,基本上还是明清风格。从地貌上看,整村呈双龙驾舟状。村庄置于双龙体之上,东西沟悬崖峭壁似船傍,西河横流于村南,突起船尖。奎星楼好似一座瞭望塔,舟心坚固不漏,村南高大的护村林带,好似无数彪形勇士,严阵以待,目视前方,戍守船舱。从南远近视之,气势巍严,登高眺望,全村成方形,形似舟心楼阁。自南数里远眺,双龙驾舟,乘风破浪,势如弦弩,锐不可当。从平面图上看,整体像龟形,里边又像似龟背上的纹路。从民俗上讲,龟是长寿的象征、财富的象征,它有竖韧不拔,永往直前的精神。
  你别小看这丁字街,它又像一个八卦图、又似一个迷宫,你如是外乡人,进去以后还真走不出来,你如打手机求救,还没有信号。早在2000年时候,我带着省城一个“党旗飘飘采风”团到该村采访第一届群英会参与者、劳模李秀莲,我们分成三个组分头行动。中午集中时,三个组被迷困在村里边,急的团团转,后来在老乡的指导下才集中到一起。去年长治日报慕名而来的四位记者在该村也经历了同样的遭遇。“那么,手机在村外能打,进村后咋就不好使了呢?”面对他们的疑问,我曾咨询过几位搞通讯的内行。“不可能吧”。他们只是含糊其辞。总之,这种大街连小巷,小巷通家户,家户有后门,树多巷深,四通八达的布局,确有其独特的优势,具有防盗、防火、防洪、防雷、防疫之“五防”功能。在抗日战争年代日本鬼子曾几次进村,多被这丁字路口迷的不知所向,这样既利于阻击敌人,也有利于群众和八路军穿街过巷安全转移。有关丁字街的建筑传说,村里王树德老人还有一种解释,说骂人时有一种说法“我一眼就把你看透了”,但霞庄的丁字街的建筑传说,是一眼看不透的,村是深奥的,人是莫测的。
  另外,该村北面的蟒山屏障和村南的池塘水网相呼应,使村周围的环境形成了山环水抱之势。每年的雨季,村庄及村北的降雨,都要穿街而过,流入叫“园池”的人工湖和村南池塘水网,霞庄人称为“雨季降水全入塘,村雨不流到异乡”,意在财源不外流。由于霞庄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近年来的环境绿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使人有一种“远能看到村,近村不见村”的错觉,这也使许多初次来霞庄的人倍感迷惑。
  霞庄村周围有东西南三条深沟环绕护村,形成天然的防御工事,易守难攻。进可扼控邯长路,直取黎潞;退可迂回于山区。春秋阁外有条浅沟,直通蟒山峡谷,如遇紧急情况,可快速顺沟转移。据村上王树德、王玉德等几位老革命讲,1941年、1942年日军曾两次由潞城出发,夜间东西合击偷袭霞庄,但驻村八路军利用有利地形掩护群众转移,由春秋阁外安全转移,无一伤亡。
  古今文明
  “温故而知新,鉴古而知今”。自古以来霞庄是远近闻名的文风村,文明村,就民间典故的“霞庄村狗看告示”、“牧羊人授课”都能折射出霞庄人好学睿智、才识广搏,文风厚重的历史特征;迄今霞庄人仍是人才辈出,相比“十七世官昌门弟,三百年诗礼人家”的美誉,要更加久远。李王两家和谐相处,不仅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县的前列,成为黎城新农村建设的楷模,而且在当今农村社会治安状况不尽人意的情况下,全村近千口人没有一个刑事或行政犯罪,就连打架斗嘴的也很少。通过笔者两年来进村入户的多次调查,冠以“以文养德,以德治村”。这与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是一脉相称的。
  霞庄村是从办学起家的,历代尊师重教,耕读传世。据《霞庄村村志》记载,明清时期霞庄村私人办书院(私塾)和经馆者常有数家,师导之严名扬乡里,教育有方,高徒层出。除本村和邻村学生外,外乡外县前来寄宿求学者也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村中读书人考取庠生(秀才)以上学历者有300余人,占到全村总人口的12%,学问比例之高誉出县外,“文风村之称并非虚传”。光绪29年(1903年)霞庄就创办了公立小学堂,1932年改为民国初级小学,分为男校和女校。这一时期,霞庄村具有高小以上学历者有6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新中国成立至今,高中毕业生有150人余人,大专院校毕业生有100余人,合计占全村人口总数的15%之多。这足可说明霞庄村历史上文人之多。“寺院钟声,钟在寺院,声在外”,“文风村”之称并非虚传。
  霞庄教育还有一个特点,是由于“学而优则士”影响甚深,因此,他们的教育模式是学子、家长、社会、学校“四位一体的紧密结合”。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年长者,无事常有人聚在教室外,听教师授课,一方面有求知之欲,同时也是对教师的考察和监督,倘有教错字意者,俟后予以纠正。教师授课认真,教学成绩佳者,普受学生家长尊敬,除日常赠送食品或春节宴请先生外,逢端午、冬至学生皆带礼金赠先生谢之(俗称是不是“散”?礼),教师亦以食品或学习用品回赠学生。智育和德育并重,是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由于读书人多,受新文化启蒙教育的影响,从1920年开始,缠天足的传统受到冲击,成为全县禁缠、放足的首倡村。该村还是全县推行义务教育最早的村,男女国民小学在民国初年皆已开办。由此该村就培养出好多出类拨萃的人才;也流传出好多脍炙人口的传说和典故。
  明清时期朝廷命官七品以上有25人,其中:
  王廷善,王氏六世祖,王增长子,生于弘治年间,毕业于太学,学士,嘉靖年间,在朝做到三品祭官,负责皇家定期的祭天、祭地、祭祖和大典及朝里其它各种礼仪节序,称其学问深远,正直敢言。黎城县的婚嫁,丧葬等礼仪节序有别于它县,始于王廷善。
  王用宣,字布化,十四世,王瑾次子,就读于太学。以良家子应召为郎。授六品侍郎。乾隆后期至道光初年,任直隶州四品司马(将军之下为司马),负责戍守京都外围。直隶州后易为直隶省。乾隆52年黎城知县王用宣送的“名高上佐”牌匾,至今已有213年,仍保存完好悬挂于门庭前。
  王景方,字槛齐,十四世,毕业于太学,太学生,清嘉庆中期至道光前期,在村办书院任经师,教学质量高,师导严,著称全县。当年南委泉王发越,因家贫无钱读书,终日流玩街头,景方父亲王云,当年称东头财主,为霞庄首户,在南委泉开有商号,看到王发越天资聪明,将其收养家中读书,一切费用由王云家资助。王发越祖上属“下九流”,无资格报考生员。由王景方出具假证明,并宴请和带王发越跪拜黎城所有名师,才考取生员,以至及弟进士(道光元年-1821年)。后由知县授禄至贵州兵部道(道光二十五年-1846年)。授禄后,道光二十六年,起驾返籍拜谒师长,驾到“园地”坡,即下轿徒步奔师府,爆竹响起,锣鼓齐鸣,热闹非凡。王景方老先生出门迎接,折服下跪呼称“拜见四品道台大人”,道台急忙回礼下跪,呼称:“拜见一品老师”,道台又说:“无有一品老师,何有四品道台”? 

 

文来源:;本文作者:王苏陵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3-14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