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名城”——写在太原市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周年之际

 

 

 

 

 

  今年春节,一个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学生回太原过年,见了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非后说:“我的同学们,杭州的、西安的,一说起家乡的历史古迹来都会滔滔不绝,可一到我就无语了,我知道咱们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可就是不知道具体该说点啥……”

    我市于2011314日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下简称“名城”),至今已整三年。“名城”规范的定义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显然还需要更通俗的解释。

    李非坦言,现在仍有很多人搞不清楚太原何以称为“名城”。我们的这个“名城”还有一些概念需要厘清。“名城”就是“三个城”

    “名城”是我市为数不多的由国务院授予的“牌子”。这块牌子来之不易。国务院曾在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分三次集中批准了99个城市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后采取“不定时增补”。从1995年算起,到2011314日我市成为“名城”,16年里只有16个城市被批准,平均一年一个。

    那么,太原何以称为“名城”?李非的解释很简单,太原“名城”就是“三个城”:晋阳古城、太原府城、明太原县城。

    三个城在时间上一脉相承。就目前看,晋阳古城是太原城史的原点,最早见于文献是公元前497年,说明在此之前就已经建成了。作为中心城市,晋阳城连续存在了近1500年。公元10世纪,晋阳城被废弃,人们又在汾河东岸唐明镇修建了太原府城,同样是山西军政、经济和文化中心,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有趣的是,当年建筑府城之初,城内原来的晋文公庙被改置为潘美的帅府,官员们就在那里督建府城和处理政务。这个地方在后来的宋、金、元时期,一直都是军政衙门所在地。明清时也均在此设置巡抚衙门。辛亥革命后,此处又变成了阎锡山的督军府。新中国成立后,便是山西省人民政府的所在地。李非说:“无论其名称怎么变化,1000多年来一直都在这个最初的晋文公庙原址办公。”

    明太原县城建于公元14世纪,目前保留下的有城垣、保持着明清原状的街巷布局、宗教建筑、民居建筑以及商铺作坊。

晋祠是晋阳古城遗址的一部分

    如果向宾客介绍太原,相信十有八九的人都会提到晋祠。但很多人并不清楚,晋祠实际上是晋阳古城遗址的一部分。李非说:“总不能平白无故就出来个晋祠吧。”

    晋阳古城遗址包括了三部分:城池遗址、宗教祭祀遗存和地下埋藏遗址。而这正是晋阳古城的独特性所在。

李非说,目前已确定的百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唐以前的城市遗存,有城池的有之,有地下埋藏的有之,但是有城池、宗教祭祀、地下埋藏的符合古代社会励志完整遗存的非常罕见。晋阳古城就是具有独特性的一例。

    城池遗址已经在地底下躺了1000多年,目前通过考古工作已探明唐代城垣范围。考古工作重在耐心,鉴于庞贝城等城址遗存动辄百年的考古史,晋阳古城城池遗址的考古工作仍然需要时间。

    但晋阳城的宗教祭祀遗存却十分丰富,其中首推晋祠,李非说,晋祠是因水的利用所折射出奴隶社会末期人们对山水自然、先祖先烈崇拜的真实一例。此外,天龙山佛教石窟、龙山童子寺、太山龙泉寺、开化寺西山大佛等都属宗教祭祀遗存。地下埋藏遗址以墓葬为主,著名的有春秋赵卿墓、东山区域的汉代墓葬、尖草坪西晋墓、北齐娄睿墓、北齐徐显秀墓、隋虞弘墓等。

    保护是应有之义

    被批准成为“名城”,意味着政府要承担起更多保护遗存的责任。2013年,市政府加大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对府城内长期以来未得到保护的关王庙、圆通寺、普光寺、文殊寺、基督教堂、浙江会馆、开化寺民居、靴巷历史片区、日式建筑旧址等基础文化遗存采取了大规模保护措施。李非认为,这是太原解放以来最大的文化遗产保护举措,改善了多年来居民住在古建筑内的状况,提升了百姓生活质量,保护了历史遗存,使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得以延续。

    晋阳古城遗址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考古大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经过十几年的调查勘探,积累了许多重要资料,此次又集中全省力量投入建设,可谓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明太原县城由于其处在晋阳古城遗址的核心位置,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保护和修缮过程中,特别注重地下埋藏文化遗存的保护,对每一处动土的地方都经过严格的考古勘探,做到万无一失。在明代西城墙修缮的考古发掘现场,暴露出来的城墙基础和非常规范讲究的做工用料,对筑城起初状况和用意需要重新思考和探究。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也将会有更多、更重要的遗迹被发现。

让散落的明珠重放光彩

    2011314日,世人读懂了太原,国务院批准

    太原为第四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从这一天起,山西的太原成为中国的太原、世界的太原。从这一天起,太原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家族新成员进入了城市发展的新阶段。被遮蔽的珍贵遗存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史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同样有骄人的历史文化遗存,全市散布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从旧石器时代的古交遗址到近现代的山西大学堂,从晋阳古城遗址到晋祠,从龙山石窟到窦大夫祠,从王家峰墓群到清源文庙,一处处国保和省保单位清晰地见证了古城的历史荣光。

    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能仅仅依靠文字的记载,必须由历史文化遗存的实物载体讲述出来。以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府城为例,府城范围内现存文庙、天主教堂、纯阳宫、大关帝庙、清真寺、崇善寺、唱经楼、山西大学堂旧址、中共太原支部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督军府遗址、辛亥革命活动旧址、赵树理旧居、山西国民师范旧址、山西省立医专旧址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原旧城墙遗址等3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三道巷和南华门两处历史文化街区及文庙——文瀛湖等5处历史文化风貌区。文庙——文瀛湖历史文化风貌区以具有多时期代表性的遗存为主体,是太原府城仅存体现府城传统格局、文物保护单位相对集中的片区;督军府——鼓楼历史文化风貌区以传统府制建筑、近现代商业建筑为主体,体现了明清太原礼制格局与传统商业文化;城西水系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宋府城护城河、明清府城西轮廓的重要标识地区。

    目前太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呈现出“碎片化”特征,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混杂在周边建筑之中,历史文化遗存高贵的品质遮蔽了。府城范围内遍布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但居住用地占比较高,对文物古迹周边环境空间品质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绿化用地偏低,削弱了整体空间环境品质,削弱了府城的空间影响力和市民对府城格局的体验感知度;公共、商服设施与府城历史文化遗产结合松散,缺乏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按一些专家通俗的说法,太原的历史文化“有说的,没看的”,说起来“头头是道”,看起来“破破烂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景观缺乏历史感、文化味和时代气息。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老城进行大规模的提升改造,重塑唐风晋韵、锦绣龙城的历史风貌。重组“碎片化”的历史记忆

    2013年以来,我市将历史文化遗存作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加大力度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开启了“梦回龙城,再现历史辉煌”之路。

  为重组历史记忆碎片,打造历史文化载体,让老城中散落的文化明珠重放光彩,我市从规划源头入手,编制完善了一大批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编制完成了南华门历史街区保护建设实施导则、太原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规划;启动了文庙崇善寺风貌区保护详细规划、府城历史文化保护整治提升综合规划、钟鼓楼地区保护详细规划、矿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详细规划、重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详细规划、太化及煤气化工业遗址保护与发展规划、清真寺地区保护详细规划、精营西边街片区保护详细规划、东三道巷历史文化街区及天主教堂片区保护详细规划等10个历史名城保护规划项目。

    为了延续历史文脉,通盘整合晋阳古城与晋阳新区建设改造,完成了晋阳古城大遗址保护范围内的用地调查和现状建设情况的梳理,为晋阳古城国家大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充分挖掘明太原县城历史格局和街巷肌理的基础上,完成了《明太原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为明太原县城复兴描绘了生动蓝图。

    规划引领,建设在即。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一系列规划,老城的改造提升即将展开。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加大府城文庙、崇善寺片区、天主教堂片区、五一路片区、钟楼街片区保护力度,让掩藏在垃圾建筑中的历史文化遗存重现高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按照田园风光与文化遗存相融合的新理念,精心保护明太原县城,创造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新范例;完善提升晋祠大景区、太山龙泉寺大景区、双塔寺大景区;加快太化工业遗址在保护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传统与现代融合,工业文明与时尚文明交汇,创意文化与展示文化协同,创造城市工业文明富有活力的新名片……

    改造提升老城,重塑“唐风晋韵”气度的同时,我市加大了生态建设和景观再造力度。持续建设汾河景区,大力度进行东西山生态和景观建设,汾河中流、两山叠翠,“锦绣太原”“清凉胜境”的风光再度呈现在世人面前。可以预见,经过几年改造提升,一个具备“唐风晋韵”“锦绣太原”“清凉胜境”高贵品质的历史文化名城将以崭新的面貌闪耀在三晋大地上,闪耀在神州大地上。

 

文来源:太原日报20140314;本文作者:武永清高宏亮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3-14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