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韩石山与汾西勍香村的感情

 

 

 

 

 

  作者简介:韩石山,1947年出生,山西临猗县人。1965年考入山西大学历史系。1970年毕业,分配到汾西县任中学教员多年。1984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曾任省作协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出版有《徐志摩传》《李健吾传》《民国文人风骨》及自传《装模作样——浪迹文坛三十年》等著作30余部。

    这些日子,总是心神不定,处于亢奋状态,老伴知道是为什么,打趣说:不就是你老家来了几个人,叫你做个事嘛。

    怎么说呢?

    实情是,汾西县来了三个人,牛记明、刘保宝和刘红星,要我做的事是,给新撰成的《勍香村志》写个序。三人中,牛记明是县史志办的主任,也是勍香中学的学生;刘保宝是勍香村人,曾任勍香镇文化站站长,也是《勍香村志》的撰稿者;刘红星是勍香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来之前,还让我在汾西教书时的老同事郭金铭先生打了招呼。

    他们不知道,就这个事儿,他们中任何一个人来了,我都会做的。

    他们不知道,我对汾西的感情,对勍香村的感情有多么深。

    自打客人走后,我整天喋喋不休,一会儿说汾西的沟多么深,一会儿说勍香的水多清,也就难怪老伴打趣说汾西是我的老家了。

    以生活时间长短而论,汾西甚过老家。我的老家是临猗县临晋镇,小时候随父母在山东德州住过几年,15岁上去外地读高中,在老家待了十一二年的样子,而在汾西,1970年大学毕业分配去,1984年离开,待了15个年头。而这15年中,有10年是教书,教书的地方有四个,以勍香中学最长,四年间送走两个毕业班。

    我在汾西的教书生涯,是从识字开始的。最初分配到离县城六七十里的它支村学校,这个它字,谁看也是个它(ta),到学校方知该念它(tuo)。它支南面10里,就是勍香村,这个“勍”字,则连读音也不知道,问过同事,知该念作勍(qing)。虽不知读音,但心里却不能不赞叹,这个字,形音义,多漂亮。

    对汾西后山这一带有感情,还有个原因,就是大学毕业的前两年,我曾整理过牺盟会的资料,知道这一带是当年决死二纵队的驻防地 (与隰县交界),著名的晋西事变,就发生在离此不远的隰县境内。决死二纵队的实际负责人是政治部主任韩钧,事变就是以韩钧给阎锡山的电报,作为发动信号载入史册的。军事行动前,韩钧将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韩爱民,寄养在勍香西边的一个叫杨木山的小山庄里,直到解放战争开始后才派人接回。某年冬季,我从勍香乘汽车到县城再转霍县回家,当年哪有客车,全是大卡车,跟我一起站在车厢里的,有位穿海军蓝制服棉大衣的年轻人,交谈之下,他说是去杨木山看望他干妈,我问他姓什么,他说姓韩,我当即说你是韩钧的儿子吧。他给我留下姓名地址。后来我还把我整理的关于牺盟会的书 (油印本)寄给他。粉碎“四人帮”后,看报纸方知,此人乃是反对江青的大英雄。

    有这样的经历,读《勍香村志》,如同行走在勍香的街道上,又如同穿越在古今的时空里。村里的每一处古迹、每一个地名,不再是平面的文字,而是实实在在的物体,有明确的景致。北街口的三官楼下,不知走过多少次;东街上那个唐代的经幢,曾细细地端详;建福寺更不必说了,就在勍香中学学校里面。(就在写村志期间,又在河边的农田里,发掘出唐代开元九年《大唐晋州汾西县李老君妻之墓志并序》)

    村志属方志,为了对方志体例有个全面的了解,这些日子,我还看了《文史通义》作者章学诚(实斋)有关方志的论述。上世纪30年代,方志学家张树棻辑有 《章实斋方志论文集》,1983年山东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将之重印内部发行,我看的正是这本子。

    在中国的史学家里,章氏是著名的方志学家,曾修过《湖北志》和多部州府县志,最为可贵的是,他对修撰地方史志,有一套独到的见识。他的经典论述,可概括为“三书四体”,三书即“仿纪传之体而作志,仿律令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四体即“皇恩庆典宜作记,官师科甲宜作谱,典籍法制宜作考,名宦人物宜作传”。当然,时代有新旧,政制有更替,当今撰写志书,尤其是村志,应当依据时势之变化,有新的规制,新的体例,新的叙述方式。

    如此看来,这部《勍香村志》,可谓多有借鉴而免于因循,不违旧规而有新意,尤其是文笔的简洁、叙事的精当,可谓字斟句酌,一丝不苟。这些年,我看村志厂志一类的著述不少,这部《勍香村志》,称得起是上乘之作。

    更为可贵的是,撰稿者既顺应发展的历史观念,又能对历史上的一些现象,作客观的叙述。比如第九章《村民生活》第四节《饮食》里,就没有回避1958年的“食堂化”,也隐约谈到了后来的饥荒。虽行文谨慎,也可看出良史的志节。当然,若不算苛求,能对历次运动有相应的文字记述,纵是简略记述,亦功莫大焉。毕竟历史是谁也回避不了的,我们能载之史志,也就省得后来者劳此心力了。

    是为序。

 

文来源:;本文作者:韩石山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3-14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