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唤醒古城记忆的太原街巷普查

 

 

 

 

 

    太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的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如果从北宋初年古晋阳城毁于战火,又迁址重建算起,也历经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如今,穿行在太原的街巷中,两千多年的历史遗痕镌刻在城市不老的容颜上,众多饶有趣味的街巷名称更成为这座古城最有意义的标识之一。

    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我市这些年累计消失的道路有154条。市城乡管委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普查,摸清了城市道路的“家底”。连日来,我们先后走访了市政、民政等有关部门,在省图书馆、市地方志办公室等处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试图从消失或是更名的老旧街巷中,追寻和“留住”古城那些逝去的记忆。

1 摸清城市家底

    此次普查的道路包括市政道路以及主城区范围内的非市政道路,普查范围是东起长风高速,最西至西铭路西口,最北至上兰村(含该村),最南至晋祠村(含该村)。“在这一区域范围内,我们对所有的城市道路进行了一一探访,全部重新测量,查明太原市主城区各类道路1226条。其中,市政部门管辖有850条,包括快速路2条、主干道54条、次干道96条、小街巷698条。而不属于市政管辖,但可确定的主城区的道路376条。这些年累计消失的道路有154条,总长度约有45公里。因此,主城区现有道路共计1072条。而且,对起止点变化、道路不存在等有关信息,都逐一进行了更新。”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设施管理所的副所长潘军介绍说。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因为旧城、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而逐步消失的道路。例如:涧河城工街附近,有城工街五巷、六巷、七巷,均是3米宽的小街巷,现今已是一栋栋高楼。“我们先后走访了附近的多位老居民,特别感谢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为我们讲述了整个片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大革命一直到现在的变化,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通过这些,我们才确认了3条街巷的具体位置。”设施管理所城北巡视站的站长张健工作十几年了,自认是“太原通”的他,没想到,经过这次普查,了解到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

    消失的154条道路中,最窄的仅有2米宽,共有15条;最宽的是尖草坪正街,30米宽;最长的是西峪街,长2191米;最短的是南海街小区2条,仅27米长。仅2013年,因修建四条中环路、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等,消失的道路就有43条,半数以上是小街巷,集中在并州路微循环、东中环等地段。潘军说:“近年来,我市不少老房屋、老街巷成片地消失;旧街道合并、改造,不见踪迹;新道路出现,改名更张,一部分老路名的由来只在民间零散流传。本次普查中,多数是通过走访老专家,或通过在地方志中查阅到的。”

2 追忆古城繁华

    旧日的太原,的确是街市繁华,庙宇林立。走过米市街、柴市巷、铁匠巷、靴巷等旧名称的街道,如同走进一部老太原城的记忆史,昔日市井繁华,俚俗之乐,清晰可见……

    老太原人都知道,市区中心一些老旧街巷的名称往往是以各种行业而命名的,五行八作,应有尽有。老太原的市井风貌,可见一斑。其中,米市街分东米市、西米市。清代称东米市街、西米市街。民国时称东米市、西米市,西米市街又派生西米南巷。随后东米市街并入开化寺西街,西米市街并入水西门街。但老太原人习惯上仍称为东米市、西米市。

    羊市街,古为买卖羊的集市,分东羊市、西羊市。东羊市后并入钟楼街。西羊市街改称羊市街,习惯上仍称西羊市。

    采访中,很多市政设施普查员说:“一些街巷,若非周边老居民指认,单用肉眼已无法查知,有的更是一点痕迹也找不到了。”例如:麻绳巷,旧时住户多以编、售麻绳为业,后并入柳巷南路。盘碗巷则位于府西街南侧,旧时以销售盘碗等生活用品而名,后并入府西街。纸巷子是古时以出售纸张店铺多集中于此而得名,后并于府东街。

3 昔日金戈铁马

    众所周知,自古太原就是军事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太原,很多地方都被作为军营,如今,这些军营已经不在,只为我们留下了一条条街巷的名字,它们是这个城市血与火的记忆。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营盘、二营盘和三营盘,这都是军营之俗称。民国初年阎锡山修建兵营,驻军于此,故名大营盘。以大营盘而命名的街道,有大营盘东街、大营盘西街。1982年,大营盘东街、西街合并向西延伸至汾河隧道,统一命名为南内环街。

    至于二营盘、三营盘,则是日本侵略军侵占太原时,在大营盘之南,又修建的两座军营,按序数称为二营盘、三营盘。解放后,以二营盘命名的街巷有二营盘街;以三营盘命名的街道,曾名三营盘西街,后向东、西延伸扩建,于19829月取“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成为如今城南地区的一条主干道——长风街。

    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老军营。据查,此地原是宋、金时期的驻兵处。明初修建营堡后,称作老军营堡。道光《阳曲县志》:“老军营,旧名古正村,距城五里。”成化《山西通志》载:“老军营堡,在太原府城南五里,周围一里九十步,南、北两门,景泰初,巡抚都御使朱令居民筑。”

    随着历史的迁移,1982年,这里开发建成太原市最大的居民小区,有近5000户、2万多居民,还有许多单位也在小区内。潘军说:“原始记载中,这里统称为老军营,登记的仅有一条路。但多年来内部路网早已形成,经过普查,这次确认共有11条道路。”

4 见证城市拓展

    此次普查中,除发现有154条道路消失外,因拓宽改造、打通断头路等原因,还有61条道路的名称有所变更,这些道路主要位于城市的外围。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逐渐形成南移、西进、北展、东扩的发展规模,城市框架和承载力也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市区中心的五一路更是历经数次改建、扩建,才有了今天的规模。1951年,我市将原首义门街、新开路、松花坡、精营中街、新民头条打通、合并、拓宽,并向北延伸至胜利街。在1955年被命名为五一路。另据了解,今年五一路将继续向北拓展延伸,将与北中环街相交。

    平阳路也是我市的一条主干道,原来是明清时期太原通往山西南部的大道,称东官道。解放后在原官道的基础上扩建,因系新建南路向南延伸段,曾称新建南路 (南段)1982 9月,以古平阳府名命名为平阳路。近年来,平阳路不断向南拓展延伸,还有平阳南路等。

    近年来,我市更是打破原有城市的框架,打通了一批断头路,其中包括府东街、胜利街、南内环街、长风街的东延,南内环街的西延等,打通了城市的大动脉,加速着这座城市的快速裂变。普查数据显示,我市已累计完成“断头路”打通工程14项,其中还不包括亲贤北街等正在实施的打通工程。

5 印证经济发展

    采访中,潘军还说:“此次普查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很多道路的更名也见证了太原经济发展的情况,特别是原来以企业命名的道路,随着企业的兴衰被更名。”例如:玻璃瓶厂路变更为义井西一里,石渣厂路变更为上庄街,跃进服装厂路变更为北大街北二巷,窊流路被覆盖为西中环路……

    “城市发展太快了,一些道路名称也快速退出历史舞台。如坞城南路,以前叫太小线,原是太原至小店的一条公路。很多人尤其是外地人会问,桃园有二巷、三巷、四巷,为何没有一巷?因为桃园一巷早已变更为府西街。”此外,还有西铭路,起点位于太白线。令市政普查人员想象不到的是,这里的“太白线”,是指从太原至白家庄矿的铁道线。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参照物早已消失在城市快速扩展以及大规模建设中。

6 保留历史遗产

    据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管理处副处长陶海权介绍,前几年,民政部门整理出版了《太原市标准地名及来历》,当时太原市已经命名的街、路、巷名称共有1000余条,其中有名称来历的街道有488条。“此次普查中消失的或是更名的道路中,半数以上都是有地名来历的。如果我们不能有效保护起来,逐渐被人们遗忘,实在很可惜。”潘军说道。

    “一座城市的街道是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个老地名,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它如同城市的肌理,通过梳理和记录,可以从侧面展现当时的历史场景。”采访中,很多老太原人、老专家、老市政巡查员都呼吁:尽量保护已消失的“老地名”,为这座千年古城留存一份珍贵的历史回忆。采访中,很多“老太原”都说:“太原已经有2500余年的历史。老地名留给我们一份不菲的文化遗产。就在今后不再使用,至少也要让它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让我们好好珍惜仅存的一些古老城市遗产。”

    罗大佑有一首歌中曾唱道:“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现代都市急剧发展着,一条条街巷拓宽改造,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但是,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不应忘记,希望他们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浴火重生,焕发出新的青春。

 

文来源:太原晚报20140128;本文作者:郜蓉、芦树芳、郝玲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02-1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