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故乡忆旧系列211

在参加山西植树绿化的记忆

  六十年代挖鱼鳞坑的回忆

    李海清

    1965年,我正在太原二中读初中二年级,学校组织了一次植树活动。记得那是四月下旬,我们背着行李排着队,来到了龙山脚下西镇村之北的一座学校。到达后还开了个会,绿化队的师傅讲了话,说要到山上挖鱼鳞坑,准备种松树。还特别强调了要注意安全:爬坡时不要急,走路看着脚下;下坡时要一步一步走,不要跑,小心收不住“闸”;不要到处乱转,当心迷路……

    我们几个班被安排住在大礼堂里,忘了主席台上是用木板还是幕布隔离开,另一边住着女生。在地下铺了厚厚的稻草,稻草上再铺一层苇席,把褥子铺在苇席上,扔上被卷就算安家了。太原二中设在晋源镇,有这么两部分学生:一部分以太原市区的为主,还有一些家离学校远的学生,他们住在学校,称“住校生”;另一部分就是家在附近的,每天清早到校傍晚回家,称“跑校生”。都是十五六岁的大孩子,现在大家住在了一起,都到食堂吃大锅饭,觉得新鲜,很热闹也很激动。吃饭后就到附近转:帮老乡摇辘轳,“吱吱呀呀”地从一口很深的井里往出绞水桶;晚上,到村外的麦田里捉萤火虫玩。就连我这从农村来的,也是至今唯一的一次见萤火虫。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们就顺观沟向龙山上开拔,有的扛着铁锹,有的扛着洋镐,书包里装着几个馒头当午饭,还有一只水壶。有的同学是第一次爬山,很兴奋,早忘了绿化队师傅说的爬山要领,急着往前冲。那时的观沟通往龙山顶的路,还是山间小路,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石阶路,虽不好走,但也危险性不大。那些同学一会儿就气喘吁吁走不动了,只好随大部队慢慢往上蹭。到了龙山顶,搞后勤的同学们早在道教石窟那儿烧好了水,同学们把水壶灌满,向西绕过荒凉的静居观废墟,再往北走,上坡下沟再上坡,工地终于到了。

    同学们坐下喝了口水,略事休息,就在绿化队师傅的指导下开工了。隔几米挖一个坑,先用洋镐刨,把石头挖出来,刨出个一二尺深、箩头大的坑,用铁锹把坡上的“熟土”填到坑里,再拿石头或木棒把虚土筑实。最后一道工序,是用土混着小石子在坑的用土混着小石子在坑的下方横垒一条堰,这个坑就如大半圆的月亮

    大半圆的月亮。。在山坡上,这样的坑横着一个一个个,竖着一层一层竖着一层一层,,远看果然像一条大鱼的鱼鳞。师傅们像

    傅们像老师一样问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坑为什么要筑成这个样子吗吗?”同学们其实早知道,但还是谦虚地大声说:“不知道知道!!”师傅说:“下雨的时候,这坑就能聚住雨水,我们就好们就好种松树了。等多少年以后,这山头松柏苍翠,山花山花烂漫,欢迎同学们回来看看,这里面有你们的一份功劳啊!”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大半下午的时候收工了,把洋镐、铁锹等笨重工具藏在草丛、灌木丛里轻装下山。返回驻地走的是另一条路:下坡后顺沟往北,弯弯曲曲走了有好几里山路,眼前豁然开朗,我们从这条小沟汇入了一条大山谷。抬头望,就见山谷北面奇峰环抱,翠绿的松柏林中,隐约可见古寺的一角。呀!这不是我们熟悉的太山和龙泉寺吗?原来已到了风峪。刚才走的当然就是“热窑湾”了,从小就听父辈们念叨:“热窑湾,对太山;七十二个‘吊子儿弯’(形容山路曲折的晋源方言)。”到了熟悉的地方,觉得浑身还轻松了一下。于是我们出沟口,顺乱石滩路南折,傍晚时返回了西镇驻地。都累了,许多同学手上和脚底板起了水泡,在师傅们的指导下把水泡扎破,把水挤出来。吃过晚饭就睡觉,谁也没精神出去转悠了。

    第二天,同学们就原形毕露了:浑身疼痛,特别是腿显得很沉重。虽不用扛笨重工具,但都没有了头一天的兴奋和激动,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山上走去。绿化队的师傅们笑着说:“不听老乡们常说‘三日肩膀四日腿’,你们初参加劳动,要有这个磨练过程的,几天后就好了。”

    果然,四五天后腰腿不痛了,同学们又来了精神,有的还比赛谁先爬上龙山顶呢。虽磨练出来了,但又没有用了。七天过去后,我们的植树任务完成,恋恋不舍地告别龙山,又要回教室上课了。虽然植了一个星期树,但我们植的树到底是什么样子,谁也没见着,只是挖了许多鱼鳞坑。

    将近半个世纪一晃就过去了,我已不用再忙忙碌碌地工作,退休在家,身心俱闲。锻炼、健身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离得近,我的晨练是很有点运动量的——爬龙山。那个星期天,我们全家早早就登上了龙山,当孩子们在山顶静居观西侧的运动场荡秋千、跷跷板时,我突然想起当年绿化队师傅“回来看看”的邀请。对!是该赴约了。于是就绕到后山,到了大约是当年劳动过的地方。站在山头往下看,山上地形复杂,到底我们当年的工地在哪儿,已辨认不出来了。只见有不少山坡上的松树,已经有胳膊粗细,绿油油的长势正旺。哪些松树是从我刨的鱼鳞坑里长出来的?就不必再辨认了吧!总之,这里有我们青少年时的兴奋、激动,还有我们洒下的一点汗水。

 

播绿东西山

                                 战富国

    “手栽两棵树,聊以当嘉宾”。每到植树时节,我便不由得想起这句古诗。

    如今,我们的东、西山,绿装一年比一年浓,一年比一年艳,每每见到此景,心底便由衷地涌起一种自豪与骄傲的情愫。因为在我少年和青年时期,曾多次在太原市的东山和西山地区参加植树造林,那浓浓的绿装之中自然有我的劳动成果。尽管最早的植树劳动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但当时的场景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1959年春的一天,我所在的太钢中学集体到卧虎山植树。几百名同学扛着从家里带来的铁锹、水桶,浩浩荡荡朝卧虎山进发,很有气势。让人联想起“我们的队伍势力壮”那句歌词。这卧虎山,因其形如横卧在太原城东方的一只老虎而得名,那时的卧虎山不像现在这样景色宜人,山上山下,几乎一棵树也没有。战争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每隔一二十米就是碉堡、地堡,堡与堡之间又有战壕相连,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当年鏖战的惨烈。在一处碉堡群下,我们分班列队准备接受任务。趁着这个空档,我好奇地钻进旁边一个地堡里看稀罕。正在此时,忽听班里的女同学郭玉梅喊我的名字,便赶紧跑了出来。看见我,郭玉梅说:“你害我一个猪”。这句话听得我一脸茫然,问:“我啥时候害了你家的猪了?”旁边的同学听了都笑做一团,一个同学说:“现在分组栽树,你和郭玉梅一个组”。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郭玉梅是太原北郊人,说话发音与城里人不一样,“和”与“害”不分,“猪”和“组”一样。

    一场误会解除,抡起铁锹便干。我们这个组,被指派的任务是上午种20棵,下午种20棵,我负责挖坑,郭玉梅负责运树苗和灌水。挖树坑是件费力气的活儿,干硬的黄土地因为好久没下雨,一锹铲下去,进不了10厘米。如果遇到砂石,挖起来就更加吃力。干得满头大汗之际,班主任李富生操着一口吕梁话向大家交代技术规范:树坑至少要挖两尺,浇水不能少于半桶……李老师代我们的政治课,因此,他讲话,我们总认为是党在讲话,听得特别认真。只是他的口音有些特别,讲政治课,他总把“苏联”说成“手銮”,不认真听还真不行。

    在太钢中学上学,我前后到卧虎山植树4次,栽树100多棵,而全校师生栽的树如果加起来,恐怕至少是一片规模不小的森林了。

    上世纪70年代,市里给太原日报社分配了一片绿化责任区,在西山杜儿坪矿区西南二崖底一带的大山上。因此报社年年都组织编采和行政人员上山劳动。1974年春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由时任副总编辑的樊宝珠带队,穿河沟,爬陡坡,攀险崖,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又一次来到这片山林中劳动,任务是为林中的空地补栽松树。大约爬了半个小时,植树的队伍来到山上,但见:四野千山绿,周天万类齐,松树参天起,灌丛无边际。不时有开得像火焰一样的映山红花在草丛中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我们,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稍事休息,人们便开始劳动。大家有的挖坑,有的浇水,有的递送树苗,干得热火朝天。

    这一天,由于是老樊带队,大家干得即严肃认真,又特别卖力,仅仅两个多小时,任务完成已接近一半。这时,老樊直了直腰,擦了擦汗,朗声说道:“咋啦,劳动栽树,又不是劳动改造,一个个就知道埋头苦干,就不知道活跃活跃气氛?崔素芬,你给唱个歌。”

    其实,要说当时劳动的气氛有些沉闷,完全是因为老樊这个“二把手”在场,人们放不开。既然他提出活跃气氛,现场的气氛当时就活跃了一半,人们噼里啪啦地鼓起掌来,有人还喊了起来:“崔素芬,来一个!”

    那时候,崔素芬刚来报社不久,还是大姑娘,听了老樊的话,脸顿时红了,连连摆手说自己不会唱歌。老樊说:“不会唱歌就背一首诗”。崔素芬无奈,只好背了首毛主席的“山,快马加鞭未下鞍”,赢得了一片掌声。老樊又喊冯铁山,让他出个节目,冯铁山推脱了半天,说要不然我学个驴叫吧,说完就真的“嗷嗷”地叫了几声,笑得人们前仰后合。这时,杨友军主动站了出来,说:“冯铁山这么一学驴叫,倒让我想起一件事,有一天,我碰见两个人吵架,大个子骂小个子说‘你就是个蠢驴’,小个子对大个子还口说‘你是个笨驴’,我就上前劝架,说既然都是一家人,何必这样伤和气?”杨友军话音一落,有人已然笑翻,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要求他讲笑话。

    那时,这杨友军在报社,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笑星,经常说一些让人捧腹的故事。既然大家要求,他也并不谦让,清了清嗓子,说:“那就再说个和驴有关的笑话:有一个农民牵着毛驴进县城赶集,一进城,一个年轻人就嬉皮笑脸地问他‘进城来了?’农民赶快回答说:‘来了,来了。’不想年轻人却说:‘我是问驴哩!’农民弄了个没意思,回头就打了毛驴一个嘴巴,说:‘城里有亲戚也不告诉我一声。’”这个笑话直笑得人们大喊肚疼。那天的植树任务,就在这轻松的气氛中搞定。 

 

那年月树

                                 郭爱川

    童年时的小白杨

    植树最早的记忆是在小学。学校是平房,一排一排的,总是书声朗朗。操场很大,学校的活动丰富又多彩。光是一个运动会,跑步就有各种方式,除了长短跑接力赛外,还有三腿跑、兔子跳、运送伤员等,兼顾了中小学生的特点,当然也很富有时代特色。文艺活动才有趣呢,三哥他们高年级的大学生唱的是《沙家滨》里的《十八棵青松》,“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开头这句荡气回肠,直遏云霄;老师们表演的是《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和小常宝的唱段。小常宝要梳一条长长的大辫子,杨子荣英姿勃发,特像回事儿。而这舞台,就在学校的操场那儿,主席台两侧、操场周围,还有,学校笔直笔直的主马路两旁,全是我们亲手栽的小白杨。

    那小白杨不粗,但直,年年往上蹿。三哥他们唱“一青松”的时候,我就由不得要瞅瞅操场上的那一棵棵小白杨,想着这些小白杨们就是不怕雨雪的青松,而且是泰山顶上的青松。他们是十八个伤病员十八棵青松,我们是几十棵小白杨几十棵青松。

    我们栽小白杨的时候,是全校动手,老师们用白石灰画好了圈,隔几步一个,在黄土地上很醒目。每个班分配种几棵,挖坑要深,一米,有人专门负责测量,老师说“根深才能叶茂”。等把小树种进去了,土要压得实实的,都不怕脏,你一脚我一脚地踩,然后浇几桶水。学校只有一个水房,好像没多少水笼头,大家都抢着排队,抢着提水浇水。

    教室门前,是一棵一棵的大白杨。春天来了,小白杨就爆出了嫩绿带点黄的叶芽子,夏天的时候,我们在教室门前的大白杨下玩耍游戏,等到秋天的时候,就在哗哗作响的白杨树下开秋运会,操场四周的小白杨,身上披的全是金灿灿的黄叶子。

    我们班种的小树就在校园的主道旁,上下学天天要路过它。它在长,我们也在长。

    等我们毕业离开它的时候,小白杨已超过两房高了。叶子浓密舒展,显出一种成熟的绿意。

    西山上的松树苗

    读初三时,正赶上粉碎了“四人帮”,全国各行各业百废待兴。

    我们的老师心气儿十足,铆足了劲给我们补课搞学习竞赛。

    那年,印象最深的除了听老师的话“不吃夹生饭”使劲地学习外,就是到西山栽树的事了。

    坐着大卡车,扛着锹和镐出发了。车开了好长时间,才到了山脚,老师带着我们上了山。在山上补种松树,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在学校种树,那是松软的黄土,没挖多深,水就出来了,可这山上,坡陡土硬,植被贫瘠,环境很恶劣,刨坑真费劲。老师们说,这漫山遍野的树,多半是原始的,也有飞机播撒的,人工补栽的不知能成活多少。累了,我们就坐在满是松针的山坡上休息,看对面的大山,都是蓝蓝的大青石,寸草不生。

    松香阵阵,我们师生在山上干活聊天吃饭,倒是快乐。吃的多半是饼子之类的吧,记不大清了,一定是军用书包背来的了,喝的是军用水壶里带来的水,那个年代,只有这些装备和条件。

    那次种树,不记得上山干活累,甚至都记不起种树的过程了。只是记得,站在山下四望,连绵的山脉巍峨高耸,才知道外面的世界这么大;上山了,才知道这树是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下长大的。

    店头村的碧桃树

    最近的种树记忆是去年。民盟支部要去店头村植树,听了这消息,好高兴。多少年没有种过树了,带着欣喜和向往,我们来到了店头村。

    店头村坐落在小太山前,翻过去便是蒙山。空气真新鲜,放眼望去,天高云淡。远远的山上,层层叠叠的全是树丛灌木。刚出了村往山上走,看到有块石壁,上书“民盟植树林”几个大字,眼前的一大片树都是新栽的。我们朝远处的山坡走去,顺着山势,坡被村民们修成一垄一垄的,有如梯田一般,高高低低起伏着。几十株碧桃树苗摆在那里,树不高,也不粗,全树上下结满了花苞,花苞鼓鼓的,露出点点红晕。

    树坑不大好挖,毕竟是在山坡上。人们都是好多年不摸锹把了,挥起来动作生了,不过亲切得很。栽下树的时候,乡亲们过来提醒要将树坑围得大些,顺手帮我们扩了扩树坑。原来他们已将皮管接到这坡上了,这才明白树坑大些为的是能多浇水,想必接来管子浇水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不得浇得透些实些吗?

    又是一年春日到,也不知去年栽的那些碧桃活了没有,长大了没有。

    与前两次种树最大的不同是,当年种树就是种树,这回似乎多了些牵挂与惦念。

    有时常常想,假如人人年年都能手植一棵树,这山川大地上要增添多少新绿?沙尘雾霾泥石流之类的就不会肆虐了吧。

    比如年轻人新婚或是孩子出生后,亲手种下一棵树,或是十八岁时,青年学子种下一片成长林,该是极有意义又极美的事吧?

    这便是提起植树自然要想到的话题了。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30412;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08-1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故乡山西忆旧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