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右玉古堡说

 

 

 

 

 

  现在有关右玉古堡的记载都来源于《大同府志》,所记都是明代右卫边堡及土堡的情况。

  一般认为,右玉的古堡都建筑于明代,有据可查的边堡与民堡共有95座。

  我认为,右玉的古堡建筑的年代不仅仅限于明代,明代以前或者更远,右玉作为边关就有了筑堡的历史。为何这样说?因为右玉古堡从建立之初,就不是独立存在的防御体系,它们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配置。就是说在杀虎口极其北部边疆,仅仅依靠长城的防备是不够的,必须有许多星罗棋布的古堡作为它坚强的后盾,这种防线才是牢固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右玉的堡从战国时赵武灵王修筑长城,在右玉置善无县,它筑堡的历史已经断断续续地开始了。

  长城的历史有多长,右玉古堡的历史就应该有多长,我以为。

  史料上没有记载的,如周二堡,过去确实有过堡,其他如魏家堡、林家堡、李家堡、柴家堡、曹家堡、辛堡、王家堡、郭家堡、乔家堡、黑流堡、云阳堡、算帐堡、西魏家堡、古城堡、边家堡、官屯堡,这么多叫堡的村,不可能跟堡没有一点关系。有人说,叫堡的村不一定有堡,我也说,叫堡的村一般来说有堡。另外也有些不叫堡而有堡的村,比如董半川等。现在我们不是说叫堡的村是否有堡的问题,而是说两千多年来,有多少堡消失了,即便如明代或早于明代的堡,情况之复杂,数量之众多,远远多于一百。

  2006年8月,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右玉县“古堡之乡”的称号,是说右玉的古堡现存数量是很多的。

  右玉的古堡肯定在明代以前就建筑过、存在过,举例来说,《大同府志》所记的右卫70座土堡中就有破堡子堡。破堡子堡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破堡子这个地方又重新筑堡,那么破堡子所建何年,就不好推究了。

  同样建筑年代的堡,因为土质之不同,结构有别,存在的时间也就长短不同。一般来讲,砖包、石包之堡,现存较为完整。如曾经砖包的铁山堡至今因土质坚硬,形体基本完整,即便再过几百年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但石包的红土堡,由于石头被拆掉了,加上此地是黄沙土,所以西南北三面的堡墙已经快与地平。

  高墙框这一带过去风沙严重,土质疏松,所以建筑于明代的王忠官屯堡、善家堡现已无任何痕迹。

  李达窑乡北岭梁一带土质很好,但北岭梁过去风大,林家堡过去如果筑过堡的话,是否正建在沙土汇聚的地方,被风沙掩埋了?所以后来的残虎堡建在高而迎风的地方?我们不得而知。

  右玉历史上,哪个村有过堡,有无遗迹?我们应该实地去考察一番。比如杨千河乡辛村子南梁现在还有堡墙遗迹,过去它建过什么堡?比如威远镇的西施村,它原有两个堡,村西叫大堡,村北叫双河堡;比如三岔堡,从现存遗迹来看,它曾建过三个堡,现存较完整的是明代土堡,那么,其余的两座分别建筑于什么年代?

  右玉历史上一直地广人稀,现在它的人口也是十万多一点。人口为什么少?一是它一直是兴兵动武之地,属于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接壤之地;二是它的气候严寒,并且十年九旱,种植条件和生存条件并不好。人类的迁徙和居住都是选择自然条件比较好的,汉民族一般不会选择雁门关以北的地区去生产和生活,雁门关以北的右玉更不会成为人们迁移的方向。

  所以,右玉的人口基本上是随着战争迁移来的。先是将士,后是家属。将士守在边关、军堡,然后在后方筑有民堡,安置家属,同时兼有作战和保卫的任务。

  因为地广人稀,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这些将士的后代们便大量筑堡,这样右玉的堡便一代一代地沿续下来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堡只不过是那些还没有被岁月的风雨、风沙所剥蚀的堡,离我们的年代也仅仅是几百年。

  右玉有没有叫堡而实际上无堡的村庄呢?有,那就是下堡。下堡之北有祁河堡,是1562年建的,1573年石包的。祁河堡建于油坊盆地,是盆地的最高点,适合建堡,而下堡位于河道边沿,地形低洼,建堡没有丝毫军事价值。因为祁河堡高高在上,人们把它叫作上堡,与之相对的村,人们自然把它叫作下堡,是相对而言的。

  右玉有许多村庄,随着堡的消失而不叫堡了,比如窑子头、观音堂、新屯、十里铺、双山、北花园、西碾头、麻黄头,南花园、沟儿李、马连滩、八里庄、黄土坡、破庙儿、蒲州营、破房儿、白头里、十百户营、盘石岭、老墙框。

  这些地方,原来后面都加着“堡”字的。

  双山堡改成双山夹了,缑家堡改成缑家坟了,宣阳堡改成宣阳寨了,郁见官人堡改成余官屯了(据该村老者说原来也叫过张浩堡),十百户营堡改成十八户营了,范官人堡改成范家堡了,老幼屯堡改成老皱窑子了,胡指挥堡改成胡村了。

  有些是需要进一步考证的,比方说沙家堡是不是沙家寺,曹旗堡是不是曹家堡,双河堡是不是双合屯?

  有些堡我们找不着北了,比如杂不刺堡、小猳子堡、偏岭堡、大狮子堡、张浩堡、南祖堡、彭家堡、石头马营堡、顾家堡、姜家窑子堡、高罕屯堡、苍头河堡等。

  堡是右玉军民的一种生存方式。居住在民堡的百姓,和平的日子生产、生活,遇有战事就关闭堡门,实施保卫。过去的村庄人口少,在战乱时期他们可能纷纷躲进堡里。有些村庄往往建筑在土堡附近,如三岔堡,根据我们的观察,它里面一直不是供人居住的,而是供危险时期人们躲避的。

  右玉军堡、边堡、民堡的分布明显为南北防线,东西不太重要。北有残虎堡、破虎堡、杀虎口堡,是前沿阵地,稍后,如林家堡、魏家堡、柴家堡、李家堡,这挤在一块的一些村落,过去这个堡废弃了,那个堡又建立起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反映了北部一直是防御的重点。

  中间的堡如周二堡,铁山堡、曹家堡、黑流堡、红土堡、善家堡、黄土堡、王忠官屯堡、苍头河堡、大堡、小蒲州营堡、破庙儿堡、破房儿堡,以至于威远城一带的范家堡、辛堡、大柳树堡、王家堡、郭家堡、双河堡、乔家堡,这些堡的先后设置是对内地的保卫。有人把大柳树堡作为大堡是错误的,大堡原来叫蒲州营堡,它河西有小蒲州营堡,而大柳树堡在威远一带,解放后还有大柳树村。不说别的,右玉单叫辛堡的村我们目前所知就有三个。

  南边有白头里堡、马莲滩堡、胡指挥堡、高家堡、窑子头堡、三岔堡、蔡家堡、南花园堡、梁信堡、沟儿李堡、喇鸡屯堡、麻黄头堡,以及增子坊堡、西碾头堡,充分反映了这个区域古堡分布的严密。

  高家堡、元堡子乡现存古堡遗址的还有董半川、小马营、沙家寺、马家河、沟北村南。高家堡历史上还有孙家堡、红井堡存在过,这个村附近有三处古堡遗址,另两处的居民后来并入高家堡。

  右玉古堡的南北分布这样稠密,充分反映了它们一直是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防线和踞点,是右玉历史上战争频繁和生存抗争的缩影。

  在中国的地理和历史上,“古堡之乡”是一处特别的景观。

  它的北边是茫茫草原和马背上的民族,南边是中原大地和浩浩长江。

  骏马飞腾,长江奔涌,古堡静默而封闭。

  浩浩荡荡的长江给自古英雄以信心,从三峡乘舟东下,你能体会到四川为什么会成为人才的集散地。李白东下,杜甫西上。顺江而下,你会听到屈原的声音,在湘江上你能感受到一代伟人毛泽东那大气磅礴的身影。

  谁说孔子跟泰山没有关系,谁说成吉思汗跟草原没有关系,谁说努尔哈赤跟白山黑水没有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灵方能人杰,自然之理也!

  古堡文化无疑具有封闭性,所以我们行动迟缓,并且体味到安稳的好处,甚至常常自得自乐,自我满足。

  右玉没有雄伟的山,秀丽的水。山水催生的是文化,山是现实的,水是浪漫的。山的高度也是思想的高度,水的壮阔也是心胸的壮阔。秀丽的山川,明媚的景色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江南自古多才俊是不移的事实。

  如果说,右玉这片土地过去是荒凉的,那么它的文化也是粗放的、单一的。我们的文化更多地存在于悠久的历史当中,浸染在民众的血液里,而外在的显露很不清晰。

  没有多姿多彩的社会意识,没有百花齐放,海纳百川的人文思想,右玉的发展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什么叫“繁荣”?是说“繁”了才能“荣”。中国民间有“八仙过海”的传说,是说“各显其能”了,才能过海。

  多元化的社会和文化是靠交流和学习得来的。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位居西南的四川靠长江上上下下,形成了古今深厚的巴蜀文化。现在我们讲上海,讲广州,它们直接与国际交流,便具有了海派文化。

  “古堡之乡”的右玉,特别需要交流和发展,只有交流才能形成繁多、繁荣的思想意识。譬如水稻需要杂交,譬如苹果需要嫁接,才能有新品种和高产量。

  我们于南方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我们浑厚的性格、忍耐的精神、艰苦的作风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只要取长补短,我们就有无穷的后劲。天大地大、雄浑壮阔的右玉,有其地理、自然、以及人文上的特殊性。

  右玉的植树造林改变了荒凉的环境,它是绿化,更主要的是右玉人有了追求美的心愿,创造卓越的心态。这片片的绿海将进一步形成右玉的文化,那可能是繁荣发展的前奏!

 
 

 

 

二龙戏珠

文来源:网络;本文作者:孙莱芙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08-13 )

太 原 道 >> 山西历代长城专辑 >> 山西长城古堡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