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长城古堡系列07

文化重地右玉威远堡

 

 

 

 

 

  威远堡名为“堡”,实是“城”的规模。按古代城建制度,寨开一门,堡辟二门,三门以上即为城,而威远堡开四门,且每门都筑有瓮城,是右玉境内第二大城,显然超出了一般堡的规模。

    据《山西通志》记载,明“自东胜失守,云川、玉林等卫内徙,则西北一带,边患此独与之矣。正统以后敌势日强,乃于左卫正西六十里,建威远一城”。具体筑城时间当在明正统三年(1439),嘉靖二十八年(1549)又重新修整,万历三年(1575)包砖,堡城呈正方形,每边长约800米,城周长2.5公里有余,墙底宽达13米,高连女墙6.7米。据我们目测,现今只有东墙较为完整,高已不及6米,南墙毁坏最为严重,有的地方仅剩一道土楞,西南角一段更被人为推倒做了场院,西墙、北墙也圮塌严重,有的地方高仅二三米。四门原有的瓮城也基本无存,只南门、东门还有少许痕迹。原来四门不仅有瓮城,还建有高大的门楼,东门称“宣阳”、南门称“崇化”、西门称“宁远”、北门称“靖朔”。明代城内驻扎巡检司、千总各一员,共有官军752名,马116匹。嘉靖三十九年(1560)设威远路,添设参将1员、中军守备1员,分管威远堡、云石堡、威胡堡、威坪堡、祁河堡,有援兵营、老家营及守城杂役兵共5380名,马90匹。一直到清代,威远堡虽失去了边防前哨的地位,但从西北征伐葛尔丹的长远利益考虑,其军事地位的重要性并未动摇,威远

    堡也未走向衰落。

    威远堡也是一处文化重地,人文积淀非常厚重。据史料记载,明正统二年(1437),广西按察司副使李立被贬到威远卫一带(今进士湾村)。之后,正统五年 (1440) 至正统八年 (1443) 成化八年 (1472) 至成化九年 (1473) 陆续有大批饱学儒士如吴昉、李左修等被贬谪至此。他们来到威远堡后,守将非常礼待他们,并没有让他们去戍边,而是起用他们担任威远卫学的教授。由于有这么多进士来教学,故威远卫学声名鹊起,竟超过右卫卫学,附近将士、富豪及普通百姓都送子弟前来就学,最后竟连大同府的子弟也来此学习。威远卫学从嘉靖五年(1526)创办,因无名师,一直没有出现功名,自他们传道授业后,成绩斐然。短短10年就培养出两名进士、4名举人及无数秀才、禀生。李左修等一批犯官兴学育人的事迹被载入《大同府志》《云中郡志》《朔平府志》,永垂青史。而威远卫学也由于学道深厚,在清雍正三年(1725)撤卫归入右玉县后,被升格为朔平府学迁到右玉城内,继续为朔平府培养可用之才。

 
 

 

右玉威远堡

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卢有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07-05 )

太 原 道 >> 山西历代长城专辑 >> 山西长城古堡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