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晋善晋美系列策划之三晋关隘

 

 

 

 

 

  山西简称晋,亦称三晋。山西是善与美之集大成者。

    山西之美,美在旷世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厚重的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

    山西之美,美在自然天成、气势磅礴、鬼斧神工的三千里表里河山;

    山西之美,美在勤劳智慧、崇文善理、淳朴厚重的民风;

    山西之美,美在文化、自然、民风的和谐统一。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的历史人文与地理风情,本报陆续推出 “晋善晋美”系列策划,其中包括三晋之山、三晋之水、三晋古寺、三晋古树、三晋古渡、三晋古塔、三晋关隘、三晋楹联等,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梳理,能够展现出山西表里山河的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热爱山西、建设山西,从而让山西之美走向世界。

    明代的外长城东部起自居庸关,经今河北张家口市然后进入山西的天镇、阳高、大同、左云、右玉直到偏关、河曲。其向西的走向进入天镇后,实际上形成了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的自然分界标志。明代的内长城东部同样起始于北京市郊区的居庸关。然后向西经今河北保定地区的易县、涞源、阜平进入山西灵丘,再沿浑源、应县、繁峙、神池境内的山脉直至偏关老营堡,与外长城相连接。外长城的城隘以“堡口”著称,如山西界内的杀虎口、破虎堡、镇川堡等;内长城则以“外三关”和“内三关”最为驰名,其中“外三关”即是指山西界内的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

    中国古代长城历来多凭借自然天险而修筑,故而作为长城重要组成部分的要塞关隘也就几乎都处于山河之要冲位置。由于山西这块大地在中国历代政治军事史上享有独特作用,以及它那特有的以表里山河为特征的特殊地形地貌,所以,名关险隘在山西的分布有史以来又表现得尤其密集。摘自《遗产生态的魅力》

 

杀虎口:

    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北,明称杀胡口。

    古称参合口。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刺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自从明朝隆庆五年,蒙汉“互市杀虎口地图”以来,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天镇  马市重新开放。1925年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进驻 “杀胡口”。是年,冯玉祥任命其十三太保之一的韩多峰为杀胡关镇守使。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中原地区与塞外的贸易,遂沿袭自清朝以来的俗称,正式改名为“杀虎关”。

    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为开阔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

    杀虎口关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土筑,万历二年(1574年)砖包。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又筑与旧堡等大的新堡一座。

懔懔边风急,出塞几人还

    天地依然寥廓,却已不闻萧萧马鸣。一道城墙虽然呈青灰色,也能看出新砌,不真实得就像电影道具。沿着城墙往东走上一段,就能走到砖墙和土城结合的地方。两处高度并不一致,你只需要轻轻一跃,就可以从现代的砖墙跌落到历史的黄土之中。这是一段保存相对完整的古长城,虽然形状有些残破,但黄土依旧斑驳,气势从来绵延。

    杀虎口,从中原通向大漠。

    它之前的名称是“杀胡口”,这个地名的言下之意就如“德胜门”。这个交通要塞,经过最多的是军队。汉伐匈奴,隋唐伐突厥,宋伐契丹,明伐蒙古,清征葛尔丹,遮天蔽日的战旗,是杀虎口最重要的主题。千百年来的战争,就如一阵铺天盖地的龙卷风,无数草木被裹挟而去。如今的杀虎口景区,广场上,康熙皇帝的塑像,彪炳天下;博物馆中,麻家忠烈的族谱,有迹可循;只有那命丧他乡的征人,难以计数,不知其名。而和平,终究是千百年来人们心中永恒的愿望。在景区广场的北边,还有一盘没有对弈中的象棋棋局,仔细观察一下,这是一盘和棋。

    战争总是暂时的,生计才是常态。通商在很多时候都是缓和战争时局的重要手段。闭关锁国的明王朝,被资源匮乏的鞑靼、瓦剌等蒙古势力一再骚扰。在铁蹄逼迫之下,明王朝在杀虎口开设马市,两地互贸。杀虎口马市存在了200多年,到万历年间,已是商贾云集“蜂聚堡城”,仅万历二年就交易马匹7000多匹。

    让杀虎口再次繁忙起来的,是晋商的驼铃声声。作为中原与内蒙、外蒙、新疆、俄国必经之路,军事要地杀虎口,也是商业重埠。从康熙年间开始,这里逐渐成为山西商帮的主通道,灵石王家、祁县乔家、晋商开办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大盛魁等,都是在杀虎口发迹兴旺。晋商300年的商业传奇中,晨启昏闭的杀虎口为清政府创造了丰厚的关税。清廷各地关税都归地方管理,惟有京城两翼张家口、杀虎口的税款,直接上交户部。

    从杀虎口成群结队走过的,还有砥砺奋发的山西贫民。经过清代的康乾盛世之后,中原人多地少,生存艰难;再加上土地贫瘠,无数心志决绝的晋北人经杀虎口出关,进入地广人稀的蒙古草原。从此,西口古道上,情依依、泪涟涟,“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实在难留”,一唱三叹之际让人肝肠寸断。抛家弃子的悲伤和背井离乡的悲壮,一再上演。

    杀虎口屹立千年,军人,商人和贫民依次而过,如果在这个通往未知的关隘,找出一个不变的主题,那只有——离殇。而手持使节的苏武,大概是写出离殇的第一人。踏往塞北之前,苏武的心中有着太多的眷恋,他一连写下了《别妻》、《别昆弟》和《别李陵》三首离歌。“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这或许是杀虎口离殇最早的吟唱。李清伟

 

雁门关:

    位于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在城西北大约40华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

    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 “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显赫之后淡泊自处

    在宽阔平坦的大运高速公路上由南往北行驶,穿过悠长的雁门关隧道,充沛的阳光一下子扑面而来,晃得人睁不开眼。这样的光线交错,使人极容易错过公路右侧的山岗上绵延而浩荡的古长城,等终于注意到了,长城的大部分身段已被疾驰的汽车甩在了身后。这段长达5033米的古长城,经历了岁月的侵蚀与战争的冲刷之后,在和平年代里被冠上全国保存最完整、长城上最长的一段等名号作为一个传奇存在。

    所以,当充满好奇心的来客在见识了古老长城的恢弘与现代隧道的奇绝之后,站在写着“中华第一关”但身量却明显小得多的雁门关前,一定会多多少少有些不适应。关楼上颜色斑驳的斗拱老得看不出年纪,与身旁颜色鲜亮的祠堂、垛口形成鲜明的对比。祠堂边,一块耸立的石碑似乎想说些什么,走近细看,却发现碑文早已漫漶不可辨识。在这样的一片新新旧旧、假假真真里,只有秋天明亮的阳光和头顶蓝得纯粹的天空清晰可辨。

    如今,在中国的版图上像雁门关一样曾经显赫的关隘们都已安静自处,唯一能证明过往历史的,就是一个个响亮的名号。“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中华第一关”的雁门关。“第一”的名头自然不是虚妄,而且多与战争有关。拿雁门关来说,历史上,这里曾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地方,生长在不同地理空间里拥有不同生活习性的人类,为了各自种族的繁衍与壮大,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争夺着不富裕的物质资源,然后在不打不相识的矛盾里又影响着彼此。很多历史资料喜欢把雁门关的战略地位排在其他名关要塞的前面,原因是,从匈奴到突厥再到契丹,无论多么凶悍的游牧民族都领教过它的厉害。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日积月累之下,雁门关逐渐形成了两关四隘口、六大军事防御体系、三十九堡十二联城等独具特色的军事建筑系统,在当地流传甚广的传说中,即便善于远距离飞行的大雁在途经这里时也常常迷途,不得不盘旋一阵才能辨识方向,“雁门关”的名字由此流传。

    雁门关上著名的东陉关、西陉关、广武隘口、白草口隘口不仅有效地维护了内地百姓的安宁生活,也诞生过无数战功赫赫的历史人物,胡服骑射、白登之围、杨家将镇守三关、平型关战役,所有这些在今天的汉语中依然被时常提及的人名与事件都是曾经在雁门关上发生过的真人真事,只是,当战争岁月渐行渐远之后,曾经重兵把守的战略要冲默默地站在山岗上俯瞰人间,安静的让人联想不起那些峥嵘岁月。山脚下,院墙残破的农家小院里,山羊与母鸡闲散地各自游荡,倒是与雁门关的淡泊相映成趣。葛慧敏

 

娘子关:

    长城的著名关隘,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存关城为明嘉靖二十年 (1542)所建。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娘子关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堡,似为检阅兵士和瞭望敌情之用。南门危楼高耸,气宇轩昂,坚厚固实,青石筑砌。城门上“宿将楼”巍然屹立,相传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门洞上额书“京畿藩屏”四字,展示了娘子关的重要性。关城东南侧长城依绵山蜿蜒,巍峨挺拔。城西有桃河水环绕,终年不息。险山、河谷、长城为晋冀间筑起一道天然屏障。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们、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传说为当年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晋冀交界处的一抹异色

    作为万里长城中的知名关隘,娘子关位于“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西缘,平定县东北45公里处,地处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是山西、河北的界关,是万里长城内边的“内三关长城”南端。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历来有“三晋门户”“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九为阳数,而在历史上,娘子关却偏偏和一位不让须眉的巾帼奇女子有着不解之缘。平阳公主为唐高宗李渊之女,唐太宗李世民之妹,却不爱红装爱武装。据《新唐书·诸帝公主传》中记载,李渊从太原起兵后,平阳公主亦举家财作为响应,招募绿林豪杰达数万之众,威震关中,在李唐推翻隋朝的过程中,立下煊赫战功。而娘子军一词,最早指的便是平阳公主麾下的军队。相传,公主曾率领军队驻防于此,娘子关亦由此得名。娘子关城周边,分布有多处传说中与公主本人相关的遗迹,如“点将台”“公主洗脸盆”等。“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关城内宿将楼外的一副楹联,道出了娘子关的重要军事地位。娘子关扼晋冀咽喉,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屡经战火洗礼。直到近代,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及抗日战争时期,仍有战事于此发生。时至今日,居住在娘子关附近的村民,仍有不少是明、清两代“军户”的后裔。千百年来,娘子关以其青砖垒砌而成的躯干,亲身承受着战火刀兵之厄,庇护着一方水土和人民。遍布于关门之上的累累弹痕,既是历史带给它的疮疤,亦是给予其表彰的光荣勋章。

    正所谓“娘子关头更奇崛”,娘子关倚绵山而建,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关前有近百米的石坡古道,古道向上呈45度,路面凹凸不平,颇具古风。沿古道而上,便可到达娘子关城堡。现存的娘子关城堡是于明朝时重新修筑的,城堡分东、南两座关门。南门上书“京畿藩屏”,东门上有“直隶娘子关”字样。关城东南侧,城墙沿着山势绵延开去,一眼望不到头。恍惚间,仿佛看到麾盖千万,旌旗蔽空,平阳公主身着戎装,腰系宝剑,号令上万娘子军的盛景。

    于城墙上的垛口向西瞭望,可以看到带状的桃河,由西南折向东北,于城墙营造出的一派厚重和肃穆中平添了几分温婉的柔情,而以平阳公主为代表的历代女杰,以她们柔情和智慧,在以男性为主导,略显残酷和冰冷的历史留下了一抹粉红的异色。青山依旧,夕阳几度。如今的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早已不再是男性附属或是点缀。

    关城上,有三两女孩相携而行,爽朗的说笑声中带着乡音,轻快地跑了过去……武晓磊

 

固关:

    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境内。

    由娘子关南约6公里,有固关(旧关)遗址。据《大清一统志》载:“明正统二年(1437年)修筑关城,分兵防戍。正德九年(1514年)设管通判,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营新城,增设兵备副使,二十三年设参将。”

    固关(新关)在故关(旧关)南约2.5公里,新关关城砖券拱门尚好,门额上嵌有一块石刻“固关”两个大字。固关城墙上,有一块清顺治元年(1644年)重修固关城记事碑。

当年的兵戎之声今何在

    关隘,最重要的功能首为御敌战事,固关,那相传久远飘忽的战争掠影,给我的童年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它那雄奇壮伟的身躯,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浩气长存,亦见证了悲怆屈辱的外侮血腥。

    此中最令我钦佩的是韩信、张耳下井陉击赵,背水一战定乾坤,成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著名经典战例。

    19008,八国联军攻取北京,10,另一支德、意侵略军从天津沿卢汉铁路向南进犯,占领保定、正定、井陉,危及山西。121日,大同总兵刘光才出固关赴前线井陉白皮关御侮。翌年3月,由于形势危急,遂调刘光才坐镇固关督军固守。

    我最痛心的国耻:“七·七”事变当年10月,侵华日军沿井陉向平定进犯在固关受阻,被迫滞留驿路沿线,在我家乡固关前制造了多起骇人听闻的大惨案……

    固关者,今谓旧关,古称井陉关,辽代定都北京始为畿右内边。井陉关(固关、娘子关)合阜平龙泉关、唐县倒马关、易县紫荆关共为畿辅咽喉。《魏书·地形志》载:“石艾(今平定县)有井陉关。”《山西通志》说:“平定州有井陉关,旧名井陉故关。”

    清光绪《平定州志》:“故关在州东95里……关门额书‘故关’,背面书‘北大门’,创建年代无考,城楼今废。”又,故关城复修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由故关易址新建,更名固关,因称新关,设守御千户一员。清初设守备,康熙年增设参将。

    固关以其雄险称著,峰峦嵯峨,鸟道羊肠,扼控冀晋之要,经历了许多著名战事、历史事件。《元和郡县志》卷一七《恒州井陉县》载,秦始皇十八年,王翦攻赵;《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始皇3710月出游,翌年7月崩于沙丘平台,赵高、李斯护送辒辌车从井陉抵九原至咸阳;唐至德二年(757年)史思明与高秀岩、蔡希德合兵攻太原,李光弼使部将张奉璋以兵守故关;明初徐达大军取真定;近代的抗倭、抵外侮……

    固关为天下九塞其一的井陉关,关雄隘险名闻天下,与娘子关相唇齿,与井陉互锁钥,北拱京都,藩屏京畿,隶属井陉县,1913年划归平定县。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石太动车、高速车辆在固关脚下飞驰,外侮的耻辱已化作图新的力量,娘子关镇重修了宿将楼,新关村修复了敌楼、碟楼瞭望铺,固关更以特有的雄姿,迎接四方宾客,讲述着它那精彩的战争故事,寻找康熙帝西巡的足迹,欣赏史家司马光、剧作大师孔尚任留下的瑰丽诗篇。李聚珍

 

广武城:

    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广武城有新、旧两座,新城紧傍长城而筑,旧城在新城西,居长城之外。

    据《代州志》载:新广武城,“洪武七年(1374年)建,万历三年(1575年)重建,周三里有奇。”

    新广武城,南面城墙基砖墙尚好,并有一砖券拱门,门额上有一石匾,因风化字不可辨。城东、西两面墙包砖被拆走,存8-10米高夯土墙,局部亦有圮坍。城北面墙大部分包砖被拆为民用。尚存夯土墙体和北门砖券拱门洞。

    北门城门同城门台连为一体,全为砖砌。

历经岁月磨砺,坚韧地活着

    广武城,一听到这个名字,给人的感觉就是金戈铁马、岁月悠悠。大概也正是因此,我们才决定改道去看看这个听起来应该很雄伟的城关。估算一下,那次与广武城邂逅,也有10年时间了。

    其实,第一眼看到广武城还是有点失望。城墙很残破,感觉也不雄伟,比二层楼高不了多少。因为城里面还住着人,街道似乎也不宽敞,所以我们也没进城。

    绕城的道路坑坑洼洼,车只能慢慢开。不过,就算是慢慢开,绕广武城转了一圈,花去的时间大概也只有五六分钟。

    绕这一圈,也没看到什么稀奇的古建筑,只是在城墙的一侧,看到一颗大树从城墙里长了出来,还算有点意思。车辆缓缓开过,一车人,有的说这是棵槐树,有的说是棵柏树,还有说是榆树的。可见,都是些缺乏常识的人。

    游览就这样结束了?还是有点不甘心。看看天色还早,我们决定登高一望。广武城后面就有山,不是很高,车还能开到半山腰。

    登高的感觉不错,能看到广武城的轮廓,远处的雁北大地,平坦而广阔。在农田和道路之间,还能看见一排排树木——大概是由于长年被大风吹着,这些树木统一向一个方向倾斜了大约30度,也算是个新奇的景象。

    忽然有人问了一句,你们看那些树像什么?“像倒了的扫帚”有人说,“像破牙刷”又有人说。我忽然突发奇想,说了一句:“我觉得,这些树就像广武城。尽管被战火和岁月磨砺地不成样子,但还坚韧地活着,毫不畏缩。”

    此语一出,众皆肃然。其后,这次“突发奇想”也令我自豪了很久。

    10年过去了,我仍能记起自己当时说的话,对于广武城的记忆却有点模糊了,只是因为自己说过而记得它很坚韧。后来,通过网络才知道,广武城还分旧广武和新广武。也不知道当时去的是哪个,有空真应该核实一下。 冯霞

 

永和关

    在山西省永和县西北黄河岸,唐以前就有永和关。《元和郡县志》:永和县以县西永和关为名。

    永和关位于永和县城西35公里的南庄乡,是历史悠久的渡口之一,也是西去陕西的交通要塞。传说这里曾是永和旧县城的遗址,城墙、烽火台、禹王磴、守关犬、前城坪、后城坪等遗址保存完好。

沉淀着美丽与传奇

    从永和县城驱车出发,向西北行驶15公里,黄河豁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像一条黄色的飘带缠绕在晋陕大峡谷中。沿着黄河岸边往北,一个写有“永和关”字样的牌楼虽残破沧桑,却兀然自立,像是在默默地诉说。永和关,经历了多少繁华与衰落的往事,沉淀了多少美丽与传奇的故事,也许谁也说不清楚。

    沿河边的小路上,远远看见一棵老槐树,走到近处,见树身直实粗壮,四围粗10多米,四人难以合抱,树身已空但不显衰败,树龄虽长但不显老相,依然透着蓬勃的生命力。老槐树400多岁了,在村人眼中就是一棵神树。

    来到了永和关已经废弃的旧址,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崖顶,颇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不大的一条沟里,挤得满满的龙王庙、娘娘庙、观音庙、河神庙、戏台等建筑虽已破败不堪,但想必原来的香火一定是很旺的。沟口的石壁上千疮百孔,像是一幅幅千姿百态的壁画,原来这里是黄河拐弯处,顺河槽吹来的劲风,经过年年岁岁、百折不挠地攻击,竟然在坚硬的石崖上形成了壮观的风蚀壁,也是永和关独有的一景。

    永和关是一处黄河古渡口,站在高处回望,河边的平坦处有适合船只停靠的地方,依稀看到了古渡的影子。村里一处叫“厘金局”的旧址,这是旧时在内地交通要道对过往货物征税的机构,最初为清咸丰年间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筹措军费而设,民国二十年才撤消。这个院子在民国初年,为厘金局所有,有一故事为后人传诵:恰逢年关,有位抗大生赴延安途经永和关,趁着夜色用白粉笔把院门的两侧对联改成了“自古未闻粪纳税,尔今只有屁无捐”,真实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政府通过各种税收压榨过往商户的行为无比愤慨之情,同时也侧面反映出永和关当时贸易的繁华。

    永和关也是一个黄河岸边的小村落。这个古村落太古老了,古到院墙窑洞多已坍塌,到处是残垣断壁;老到荆草丛生,早已无人居住。走进一处始建于清末民初老院,主人曾是永和关的商家,残留的几眼窑洞石雕、窗棂上的砖工木活,显现出明清古建的影子,中间石窑两侧用青石镶砌的两个神龛,刀工精巧,栩栩如生。石窑、石墙、石磨、石阶、石凳相得益彰、无处不反映着黄河岸畔农家独特的生活景象。这座破院的后面,还藏着一处古油坊,一盘石磨寂寞地躺在杂草丛中,研磨香油是过去永和关一项主要产业,烤制、研磨、垫油各项程序都是手工,古法自然的制作工艺、石磨磨出的香油最大限度保存了芝麻的营养价值,“益精、补血、抗衰老”常吃还能治病,好像浓浓芝麻香味依然飘在空中,令人回味无穷。

    永和关越过了漫长的历史,曾经的繁华,注定要经受人去楼空的寂寞。随着黄河大桥的建成、沿黄公路的开通,古老的羊皮筏子、高帮的黄河大船同那高亢激越的黄河号子一起渐渐消失了。但是,黄河岸边这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以其独特的神韵和风采,散发着长久而迷人的魅力。影子 文/图

 

文来源:三晋都市报;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10-1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