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八陉”通三地 |
||
|
“太行八陉”是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同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一样,“太行八陉”是我国“线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行山绵亘蜿蜒,层峦叠嶂,地势复杂,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太行八陉”作为京、晋、冀的交通要道,最早在南北朝郭缘生的《述征记》中有所记载:“太行山首始于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是山凡中断皆曰陉。”及至明末清初,顾炎武等人才对“太行八陉”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研究。顾炎武曾这样评价“太行八陉”中的第七陉紫荆关(即蒲阴陉):“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足可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 “太行八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以滏口陉为界分为南四陉和北四陉,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交通上有不同的侧重。自古以来,中国的政治中心长期在北方,而山西位于北方的“中部”,太行山是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天然分隔线,故“太行八陉”作为交通要冲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在宋代以前,政治中心集中在长安、洛阳、开封、邺等,南四陉是中原的自然北屏,该线以南川原平衍、少险可依,占据南四隆,控扼太行山南端,处于居高临下之势,攻京都者可驰骤易达,保京都者可屏藩坚固。元以后,建都北京,政治中心由中原移至京都,太行北四陉成了安邦卫国的门户,所以,从元开始,当政王朝都要在北四陉修堡筑垒,加固长城,守以重兵。以“安史之乱”至宋这段时间为界,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宋朝之前,以南四陉为主这段时间,各朝都城多为长安、洛阳,而陕西、河南两省,均与晋南交界,尤其是河南,轵关陉、太行陉、白陉都是古时从河南入山西的交通要道。轵关陉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有道通垣曲、曲沃。十六国时,石虎由此道入,击前赵之河东;北齐时,斛律光在轵关西筑勋掌城,防北周军队从关中经晋南的偷袭。太行陉位于今河南沁阳县与晋城之间,阔三步,长四十里,是晋东南上党盆地南出的主要通道,其北有天井关(又名太行关)。汉、唐、五代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李克用、朱全忠争兵之际。白陉又名“孟门”,在河南省辉县西,是豫北与晋东南之间的孔道。春秋时,齐晋争霸,齐师由此入而伐晋。以上三陉,以“太行陉”使用最多。滏口陉在今河北省磁县西北石鼓山口,因为是滏阳河上源,故称。魏晋时,其东口正好对着邺都,是晋东南长治地区东出的要道。战国时,秦军由滏口陉东出,直接威胁赵国都城邯郸。十六国时,后燕慕容垂自邺西攻盘踞在长子的西燕慕容永。 宋朝之后,以北四陉为主宋以后,元、明、清三朝都将都城定在北京,且游牧民族南下多走华北平原,南四陉,尤其是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渐渐被冷落,军都陉等北四陉一跃成为军事要塞。明代时,居庸关成为第一要塞,清代满人与蒙古联系密切,使军都陉的地位大大提高,防卫力量向北一直延伸至张家口,清朝末年更是在此修建了京张铁路。井陉是“太行八陉”最重要的一个,是从山西东出太行山最近捷之路,山脊分水岭下建有娘子关。从井陉关东进,到山西边境的井陉西口固关,长约百里,然而一路上却是关隘重重,有着长长的纵深防御体系。其间就有号称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飞狐陉一名“望都关”,在今河北涞源县北,崖壁夹之,一线微通,蜿蜒百里,是古代河北平原与雁北地区的交通孔道,可以直通到桑干河上游盆地。此段道路的位置虽在北京西南200多里,但是明代却将内长城从北京城西北一直延伸至这一带,就是担心漠北的瓦剌、鞑靼自飞狐道出,从南面包抄北京。蒲阴陉在今河北省易县西北,宋代称“金陂关”,金、元以后改称“紫金口、紫荆关”。公元1213年,蒙古军队南进,金人守居庸关,蒙古骑兵不能入,乃向西南绕道,趋紫荆关而入,金人遂败。这条交通路线在太行山里与飞狐道相交,易州城为守此道而设。 “太行八陉”在古代主要作为军事要道而意义重大,乃至后期的主要交通干线亦基于此而修建。 “太行八陉”分别联系着山陕黄土高原和华北大平原两个文化地理单元,又有北京作为纽带,历史上所肩负的功能各不相同。 山西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同、太原等地都曾作为历史上的都城或陪都,所以,“太行八陉”作为军事要道,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随着明清之后朝廷防御重点的转移,“太行八陉”之于山西的军事意义逐渐削弱,加之明清晋商对新商路的开辟,使得“太行八陉”的军事意义逐渐东移。 华北平原地势开阔,无险可守,对“太行八陉”的依赖则更强。不同于明长城等防御工事,“太行八陉”作为战时的高速公路和自然天险,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尤其是在运输兵员和粮草兵器等方面,连接山西等大后方显得尤为重要。 |
|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30818;本文作者:王星宇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10-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