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文博会上看山西

 

 

 

 

 

  五千年文化看山西

    楔子 神话传说时代

  造人补天女娲氏 定规衍道尧舜禹

  话说鸿蒙初辟,天地混沌如鸡子,有一圣人盘古出世,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日长一丈,则天高一丈,地厚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年,天高地厚莫可蠡测。然后,盘古化气为风云,声为雷霆,眼为日月,体为山岳,血为江海,肉为田土,毛发为草木等等,有此一大世界,才有三皇治世。

    三皇为天皇伏羲氏,地皇女娲氏,人皇神农氏。伏羲排八卦,推演大道暂且不说,先说女娲,见日月山河俱在,却依然寂寥,就抟土造人,世界从此才有了生气。不知又过了多少年月,水神共工天柱不周山,使得天塌地陷,生民不得安宁。女娲遂炼五色石补苍天,斩巨鳌足立四极,并杀了为祸的黑龙,堵住了漫延的大水,人间才重归平静。如今我晋地率多女娲氏遗迹,吉县壶口瀑布有万年前的女娲造人补天的岩画,浮山县有女娲造人补天所在的女皇窟,平定县有补天台,万荣县有后土祠,洪洞县还有女娲陵。女娲补天后,又有圣皇出,号神农氏,教民稼穑,且尝百草,解民病患。如今高平市也有关于神农氏的众多遗迹。如神农城、神农泉、五谷畦等。这些遗迹,无不表明我晋地是华夏文明之火点燃的地方。

    三皇之后,便是五帝。五帝为黄帝、炎帝和尧舜禹。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我省晋南一代。而尧舜禹时代,也是我国从神话传说时代向信史时代过渡的关键时期。尧之仁、舜之孝、禹之勤敏以及他们的主要臣子后稷之贤德、皋陶之明断、伯益之谦抑,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主流价值观,也是我三晋为华夏文明最初的贡献。

  第一回 先秦

  子夏西河设教传文脉 荀况稷下祭酒启法家

    话说禹受了禅让,在位几十年,想循故例,将位子再禅让给益,但天下人都服膺禹之子启的贤德,于是益就退避,启即了天子之位,建立了夏朝,这便是我国“家天下”的开端。千年间夏亡商继,成为我国文明的正式开端。商历经六百年,纣王无道,起源自西北的周部落顺应天命,夺了商鼎,成为天下共主。周王封建天下,在成王时,将原唐国之地,分给了自己幼弟叔虞。叔虞之子后来继位,迁都于晋水畔,改国号为晋。从此我华夏文化中,赫赫有了晋文化一脉。

    周以西周东周为分期,周平王迁都洛邑,是为东周。史家称这东周时,又曰“春秋战国”。春秋末年,圣人孔子降世,为天下师,创万世法。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其中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共有十人能传了圣人衣钵的,所谓“四科十哲”,如今还被供奉在孔庙里陪着圣人。单说文学科弟子卜商,字子夏,小孔子四十余岁,正是晋国人。孔子死后,子夏便回到故乡,在魏国西河一带讲学,弟子有成者,李悝、吴起、田子方、段干木、公羊高等,俱是一时英杰,史称“西河设教”。

    在学术史上,子夏是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学者多认为,儒家的经学是由子夏一系所承继下来的。易之传,诗之序,春秋之公羊、谷梁等,都是子夏所传授。而其通经致用的思想,也和晋文化中顺应时变的特色相呼应,成为春秋末期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这股变法大潮,以李悝在魏国变法为开端,以商鞅在秦国变法为大成,而前者是亲传弟子,后者则是再传弟子。同时在各国变法中,中华文化产生了法家一脉,则子夏虽说儒学宗师,还是法家的奠基者。

    二百年后,晋地又出现了一位思想巨擘,就是赵国人荀况,晚年游学齐国,在稷下学宫三任祭酒,在众多学者中,独独被称誉为“最为老师”。他学术渊博,时人称“卿”而不名。荀况是孔孟之后的儒家又一位代表人物,他顺着孔子讲“仁”,孟子说“义”的思想脉络,提出了“礼”“法”的重要概念,即对社会中人的行为规范特别重视。因为人性本恶,欲望不能满足就会生事端,所以需要圣王和礼法的约束。荀况又认为天行有常,不因尧存,不以桀亡,治乱吉凶都缘于人本身的行为,人必须“制天命而用之”。这无疑是开法家学说之先声。无怪乎他的弟子韩非能成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春秋战国时期,是华夏文明确立的时期,对于整个中国如此,对于三晋也是。从此开始,晋文化以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树立于巍巍神州,其最大的特色,就是由子夏、荀况和晋人先祖们共同创造的顺应时变,刚健进取。

  第二回两汉魏晋南北朝

  霍去病封狼居胥释法显求法天竺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诗仙李白所写古风中的名句,说的正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雄浑气魄。这是我国大一统王朝的开始,且“百代皆行秦政治”,为后世所有的王朝确定了范式,虽有所损益,但终究核心不改。秦二世亡,楚汉相争,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了汉朝。汉历四百年而亡,三国鼎立,最后又由司马家收拾了棋局。不几年,八王之乱,引得胡人南下,晋朝败退江南,重立了宗庙社稷,接着有北边却是游牧民族的王朝旋起旋亡。中国又进入一个大分裂的时代。

    在这期间,我晋地处胡汉之间,战时不免受兵火之害,而和平时却也能享民族交流融合之利,晋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雄浑气度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西汉初期屡为匈奴所苦,连高祖刘邦也会被围在大同白登山。经过文景两帝的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到武帝时,终于有了和匈奴一战的实力。卫青七战七胜,未尝一败,霍去病奔袭千里,封狼居胥,最终把匈奴赶到大沙漠以北,解除了百年来的威胁。而霍去病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成为后世所有军人共同的精神支柱。

    晋人名将彪炳千秋,文事也称誉一时。东汉介休人郭泰,是“天下楷模”,他讲学的场所,是北方最重要的学术文化交流之地;东晋闻喜人郭璞,无学不窥,死后还被写入“神仙传”;东晋安邑人卫夫人,四世书法传家,是书圣王羲之的老师。

    而在这一时期,苦难促进了宗教的兴旺。无论是本生的道教,还是外来的佛教,都在晋地生根发芽。对道教来说,晋地是北天师道的策源地和文化中心;在佛教来说,东晋代县人慧远在庐山结白莲社,发愿日后往生净土,这便是净土宗的由来。而北魏时雁门人昙鸾在交城玄中寺弘扬净土学说,历代高僧相继,而且在唐朝时由遣唐使传入日本,今天日本还视玄中寺为净土宗祖庭。东晋临汾人法显,感叹于寺院多占土地,僧侣不劳而获,奢华无度,于是西行求法,求回律藏,是中土僧人西行求法第一人,且大大促进中印两大文化的交流。

    法显西行,在外十五年,历经三十余国,虽说是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但这种为寻求真理不惧艰险的行为,更为晋文化树立了坚定不屈的风骨。

  诗词中的山西

  诗经·唐风《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

  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

  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苦寒行》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

  杜甫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

  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

  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秋风辞》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题晋祠》汪藻

  一脉泉随天地老,悠然洗尽半生心,欲令惠及生民远,须道仁同此水深。圣母慈灵昭住古,高题崇号重来今,登祠拜罢秋无际,目极西城万亩阴。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遇 

    第三回隋唐

  开文治王通振儒学 倡诗风群贤写名篇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隋朝开国君主杨坚,篡北周,平南陈,结束了300年的天下分裂割据。隋炀帝杨坚靡耗国力,引发民变四起,天下又陷入大乱。唐国公、太原留守李渊在我晋地起兵,与群雄逐鹿,并终至问鼎。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大气的唐代由此诞生。今天,世界还以“唐人”称呼我们,便是那个伟大王朝的遗风余韵。

    唐朝武功之烈,开疆拓土,打下了华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辽阔疆域,文治之盛,也冠绝历朝。而开启盛唐文治,不能不提一个山西人,河津人王通。王通,号文中子,学术精深,仕途不达后,回乡著书教学,时人目为“河东孔子”。他所著《续六经》,是重振儒学的发聩之言。所教弟子薛收、温彦博、杜演、房玄龄、杜如晦等等,不为名臣,也为学阀,为大唐的兴盛提供了人才和理论上的支持。

    现在人们提起大唐,也常常说是“诗唐”,这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之文体”,诗歌便是唐朝最富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成就。而山西的诗人,在唐诗中也独领风骚。全唐诗五万多首诗,两千多名诗人,有名有姓事迹可考的有758人,其中山西籍诗人82人。

    绛县人王勃,“初唐四杰”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道尽了唐人的气度;太原人王之涣,开边塞诗风气,凡发蒙读书者,学的第一首诗常常就是他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太原人王昌龄,人称“七绝圣手”,所谓“诗家夫子王江宁”(王昌龄曾任江宁丞);祁县人王维,诗书画俱佳,人称“诗佛”;太原人白居易,诗风通畅浅易,老妪也能读懂,和李白一样,也被称为“诗仙”;祁县人温庭筠,诗与李商隐齐名不说,而又是唐人中第一个大量填词的作家,并开创了花间词派……

    诗歌创作的兴盛,也催生了诗歌创作理论。永济人司空图作《二十四诗品》,用形象地概括和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这就使它既为当时的诗坛所重视,也给后来以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这些诗人墨客为三晋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盛唐的伟岸气魄中,也有他们所贡献的文采风流。

  第四回宋元辽金

  司马光著史资治道 关汉卿演剧称班头

    话说唐朝灭亡,原藩镇及其后继者,陆续建立了许多割据政权,五代十国,纷乱无休。而山西据中原之脊,退足以割据一方,进足以争霸中原,是当时天下之要冲,雄主之潜渊。最后后周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乘势而起,篡了北周江山,建立了宋朝,并和弟弟赵匡义基本统一了中国,但终宋一朝,却和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辽、金政权对峙,最后,均灭亡在蒙古铁骑之下。蒙古人建立的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但不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统治残暴而昏聩,不到百年就被驱逐回了漠北大草原。

    宋朝建立,有鉴于五代武人难制之失,所以特别重视文治,同时也影响了辽、金的风气。以山西之文脉悠长,自然名臣辈出,大家屡见。祁县人王溥、介休人文彦博、夏县人司马光、闻喜人赵鼎、应县人高汝砺,虽然所仕不同,但都是有过突出成就的名相;平阳人孙复,是宋初三先生,理学的开创者;晋城人刘羲叟,天文历算家,为《新唐书》修了《历志》《天文志》《五行志》;永济人马远,“南宋四大家”之一,如今所留画作,都是国宝;忻州人元好问,文坛一代宗师……

    在这一时期,特别要提到的是司马光主持编著的《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19年修成,从周威烈王二十三讲起,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止,涵盖了161362年的历史,是与《史记》相辉映的另一部通史。宋神宗认为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特定名为《资治通鉴》。后世修史、读史、研究史学的人,无不能从这里面找到养分。

    元朝建立后,因为歧视性的民族政策,读书人基本断绝了仕进之途,为谋生计,不得不在市井闾巷之中讨生活。专门为取悦和娱乐群众的戏曲创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成为元代文学的标志。元曲四大家中有三位是山西人:解州人关汉卿,河曲人白朴和襄汾人郑光祖。他们创作的《窦娥冤》《梧桐雨》《倩女离魂》等,早已是千古传唱不绝的名篇。尤其是关汉卿,在当时就被称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是当时戏剧界的领袖,也是中国戏曲的奠基人。

    另外,这一时期,山西因处于宋辽边境,就是疆土也分别为两个王朝所属,战争时有发生,所以也涌现了很多名将,如朔州人党进、太原人呼延赞、文水人狄青等,尤其是太原人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经民间的艺术加工后成为妇孺皆知的“杨家将演义”,是我国忠心不二、矢志不移保家卫国的一个象征,为三晋文化增添了忠诚义烈的气质。

  第五回明清

  晋商汇通天下 傅山淹博古今

    朱元璋提三尺剑取天下,自谓“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一举驱逐了蒙元,建立了明朝。明朝后期,朝政懈怠,官吏贪腐,天灾不绝,流民遍野,来自东北深山密林间的满族人乘推翻明朝的李自成立足未稳,入关南下,夺了江山,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王朝。在明清时期,因都定都北京,山西近在肘腋,地位尤其重要。

    在传统文化上,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贡献是古典小说的创作。太原清徐人罗贯中,学界都认为他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并参与了《忠义水浒传》的创作,而这两部小说,是中国长篇章回体小说的重大突破,也是文人自觉创作小说的肇始。这两部小说和后来的《西游记》《红楼梦》一起被称为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传播流衍,已经成为民间传说、民俗文化的重要来源。

    学术上,晋人的贡献更为独特。明初万荣人薛瑄,是明朝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开创河东学派。他发现了程朱理学的内在矛盾,大胆地提出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命题,如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就针对朱熹“理在气先”的观点。清初阳曲人傅山,品性高洁,学术高博,不仅诗文书画四绝,甚至还精通医学、武艺,梁启超称之为和黄宗羲、顾炎武等并列的“清初六大师”,但就多才多艺,多有建树来说,又非他人可比。五台人徐继畬,在清晚期那样一个封闭局限的环境中,开眼看世界,所著《瀛环志略》,是研究世界地理的先河之作,最值得称道的是,在君主专制的社会中,称誉华盛顿和民主制度,不独见识过人,胆略也非俗儒可比,实在是晋人千百年不为世俗所惑,眼界高远,明于大势,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风格的又一个实例。

    明清时期,山西对历史最大的贡献是晋商群体的崛起。晋商以为明边关输送粮饷而换取盐引的开中法起家,行商万里,气魄雄伟,同时锐意进取,在商道上多有创新,汇通天下的票号,就是晋商所创立,一度让山西的内陆小县,成为整个中国乃至东北亚的金融中心。从此,三晋文化中奋气图强、革新求变的特色愈发明显,而“诚”“信”的经商原则,更是现代晋商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结语

    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中国走进了现代,救亡图存、富国强兵在几十年里,一直是爱国者共同的心愿。1949年,新中国成立,古老的华夏民族得到新生,一个繁荣富强、幸福安康的国度屹立在神州大地上,山西人奋千年之余烈,以无数晋人先祖为楷模,为这个崭新国度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投身于这滚滚之时代潮流,并创造了不输于晋人先祖的丰功伟绩,也为三晋文化增加着新的内容。正如毛泽东词中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词中的山西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晋祠》

    范仲淹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佳泉。一泽甚澄澈,数步忽潺溪。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锦鳞无敢约,长生如水仙。

  《小桃红·尧庙秋社》

    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木兰花慢》元好问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恨秋雁年年,长空淡淡,事往情留。白头。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严城笳鼓动高秋,万灶拥貔貅。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风流。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遇 

翼城花鼓“旁”敲“侧”击 

    “打起花鼓庆丰收,打起花鼓把年过,打起花鼓娶媳妇,打起花鼓闹满月,天黑打到公鸡叫,天亮打到日头落,一时不听花鼓声,凉水盆里着了火。”这是在翼城县世代流传的谚语。翼城人爱打花鼓,从县城到村庄,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子,人人都会打翼城花鼓。2009年,翼城还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花鼓)之乡”。

    还记得共和国50周年大庆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表演的翼城花鼓吗?还记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和着激越的鼓点、矫健的步伐、多变的队形,队伍走到哪里,人们就蜂拥到哪里的翼城花鼓吗?翼城花鼓世代流传,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后人了解古代翼城的社会变迁、历史沿革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同时也是音乐学、民俗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翼城花鼓,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翼城花鼓源远流长,有史料为证。翼城杨家祠堂牌匾上写道:“唐太宗坐定长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个元宵节呀,国邦定,民心顺,国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的热烘烘。”落款为大唐贞观三年正月。这就足以说明,翼城花鼓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又有《翼城县志》“国戚卷”载:“明万历年间李太后回翼城省亲赏花鼓银子三千两。”看来,当年皇亲国戚也十分喜爱翼城花鼓这种艺术表演形式。

    晋南一带各地都有花鼓的艺术表演,为何翼城花鼓能从中脱颖而出?因为翼城花鼓别具一格、不同凡响。如果说其他的花鼓都是打花鼓,那么翼城花鼓则为逗花鼓、闹花鼓。

    何谓逗,何为闹?对翼城花鼓有过专门研究的作者沈光初,在翼城近郊的杨家村采访时,记载了这样一段精彩的表演:“这里花鼓的表演形式是一对一:一人敲鼓,一人击锣。鼓和锣似乎在对话,似乎在争斗,非常默契……老人不是在敲死节奏,而是把节奏当做一种语言,有交流,有倾诉,有宣泄,有愉悦,喜怒哀乐全从他敲击的鼓面上,从他惟妙惟肖的表演中流淌出来……(另一位)被称做好把式的后生果然名不虚传,他手拿铜锣或蹲或站,东腾西跃地围着花鼓转,他用手臂控制着锣声,或闷或响,或轻如抽丝或重如倒海,锣与鼓前后半拍对切得十分干净利落自如,配合得天衣无缝。”可见,翼城花鼓不仅仅是一种舞蹈,一种表演,不仅仅是在敲击花鼓,更是一种叙述,一种记载,一种上下呼应、有问有答,能表现出充满情趣、生动幽默题材的艺术表演形式。

    翼城花鼓唱腔多为当地民歌,一般由花鼓手和女苗子领唱,众人齐合。流行于我国其他地区的腰鼓,每人腰间只挂1只鼓,而翼城花鼓表演者,其双腿、前胸、腰的左右两侧、脑门甚至后脖颈都挂着鼓,一人就身背7只鼓!花鼓表演者上下左右,前敲后击,令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且,还能跳跃到两人抬着的双杠之上登高表演,如履平地。表演时的舞蹈动作也独具特色,手臂多呈弯曲状,酷似“五禽戏”。整个表演形式给人的感觉是动作粗犷、节奏欢快,情绪热烈、风格淳朴,充满情趣而又气势恢宏,所谓“气势逼人似猛虎,神态逗人像顽猴,灵巧多变姿态美,铿锵有力快节奏”。

    传承“非遗”,必须有自己的阵地。因此,在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之时,翼城县文化馆就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集科研、教学、展演为一体的翼城花鼓培训基地,继而成立了专门的培训中心,为花鼓艺术的传承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目前,翼城花鼓传承人年事已高,珍贵的技巧随时面临消亡的危险。据了解,翼城花鼓培训基地和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为了抢救翼城花鼓原始资料,遍访老艺人,对其掌握的曲牌、曲谱、舞蹈动作、表演形式、流派特色进行了深入采访,既有详尽的文字记录,又有录音、录像,使翼城花鼓资料得以保留下来,其中还包括已过世的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作梁的相关艺术资料。另外,县文化馆租赁场地、招聘教师和花鼓学员,采用“三免一付”(免学杂费、免生活费、免住宿费、付工资)的培养机制,为传承翼城花鼓培养出新生力量。

    如今,翼城不但拥有百家花鼓队,常年在各地表演,还远赴美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现在你若去了翼城,“绕城东西南北走,到处皆闻花鼓声”,花鼓就是翼城最鲜亮的文化符号。

  非遗传统表演艺术精选

  襄汾:天塔狮舞

    山西襄汾县陶寺村的狮舞始于隋唐时期,历经宋元明清,经久不衰,被称为“天塔狮舞”,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天塔狮舞具有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征。塔台高高耸立,动作大起大落,令人惊叹;表演过程内含科学的力学原理,再加上安全的保护措施,看上去险实则无险;狮子眼、舌、尾活动自如,能做出口吐条幅之类的表演,使人感到稀奇。天塔狮舞在力量中融入技巧,特技中渗透文化,堪称一绝。这种高台表演,空中造型优美,显示出动人的魅力。

  稷山:高跷走兽

    这是山西省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庙会文化活动的一种表演形式。它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出现在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高跷走兽由兽头、兽身和表演人员组成,表演时二人足踩高跷同演骑兽状,演员负重荷,按曲牌节拍行走。辅助配乐由锣鼓、花鼓等打击乐器组成。人及兽的造形奇特,在鼓乐声中列阵行进时,气势宏伟,十分壮观。现有的走兽形象基本都由古时流传下来,虽经多次修补,原貌仍存。其兽头和兽身由技术很高的艺人做出模型,用麻丝、麻纸、细绳、细竹、铁丝、布料等缝制和绑缚而成,并涂以五颜六色,外形威武而精美。

    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分为南、北阳城,北阳城的走兽包括:独角兽、貅狼、麒麟、竹马、猫等,南阳城的走兽包括:黑狸虎、梅花鹿、貘等。

    2006年,稷山高跷走兽被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汾阳:地秧歌

    它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孝义市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演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

    汾阳武场地秧歌,演员角色造型独特,其舞蹈形式由武术动作和势法演变而来,表演套路丰富,变化多端,主要有开场大阵、二龙出水、蛇褪皮、蒜辫子、单勾心、十字花、三十六连勾、两条龙双引等。

    汾阳地秧歌对于研究黄河流域农耕文化,探究当地人民娱神崇祀等民俗活动有着重要的价值。作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汾阳地秧歌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2006年,“汾阳地秧歌”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寿阳:爱社傩舞

    爱社傩舞,发源于远古时期黄河流域中部,是黄河文化发祥地极为古老和原始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借助于“鬼”傩的形式,表现了“轩辕大战蚩尤”的创世传说,表现了远古人类狩猎时代神鬼崇拜中“鬼”图腾和中华民族勇于斗争、勤劳勇敢的古老民族精神。现今仅流传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境内。寿阳古称上艾、中艾、下艾(今盂县),爱社即由此而来。全县范围内分布着竹马戏、铁钗等六十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和民间武术形式,是古老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艺术之乡。

    爱社傩舞表演由24人组成,6名大鬼戴鬼脸面具主要表演,18名小鬼站成城郭形两边助阵,整个演出约50分钟。主要用于为轩辕黄帝过生日、祭祀、祈雨等。

    《寿阳县志》记载,每年阴历七月十三,“爱社”和邻村三大社都要到本县阪泉山附近的北神山轩辕庙进行祭祀表演,据说是为轩辕黄帝过生日。而“爱社”是唯一被允许进入轩辕庙内进行表演的社火,其他三大社的节目只可在庙外的山头上表演。

    2006年,寿阳爱社傩舞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王晓娟 

开花小调柳暗“花”明 

    左权民歌,有“万首民歌千出戏”之称。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小调中派生出了一种独特的山歌艺术形式——开花调。左权开花调属“山歌体”,因唱词精巧新颖,以“开花”为比兴,故称开花调。开花调主要分布于左权、和顺、武乡、襄垣各县,其中以左权开花调最为出色。

    据《辽州志》记载,上古五帝颛顼之子祝融封于轑阳(上古时的左权县),人们在供奉远祖祝融的祝融祠举行祭祀活动时,曾经反复吟唱、祈祷祖先赐予他们光明和幸福。隋开皇十年(590)恢复县制后,民歌独特的风格开始形成,大腔、小调、杂曲三种形式交相辉映。事实上,从现在左权民歌“大腔”的曲牌结构中,仍然可以找到宋代“唱赚”、元代“散套”的痕迹。明清时期,民歌已经成为人们抒发怀抱、寄托情感所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武军山诗抄》《辽阳痴士诗抄》等文集和流传至今的《绣荷包》《闹五更》《禁洋烟》等歌词中都不难找到历史的印记。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们用民歌宣传抗日。

    左权开花调,所有唱词一律以“花”为中心。在这里,不仅植物可以开花,其它东西也可以开花,比如剪刀可以开花,笤帚可以开花,门搭搭(门搭扣)可以开花,小椅床(小板凳)可以开花,石头也可以开花。总之,一切用来作比喻的东西都可以开花。而这些比喻一般又都是与点题的下一句有着某种联系,比如“山药蛋开花结圪 儿,疙蛋亲是俺的心肝瓣儿”“门搭搭开花扑来来,门外走进哥哥来”“玻璃开花里外明,远远照见俺圪蛋儿亲”“油灯灯开花一点明,小酒盅挖米不嫌你穷”“梨树树开花呀十里香,白天黑夜把哥哥想,马莲草开花呀结棒棒,瞭你踩踏了人家的房”等,这样的句子在开花调中十分常见。歌中用本地方言所构成的衬词衬句堪称一绝,像“亲圪蛋儿”“亲呀亲呀呆呀个呆”等,都是亲昵的表达,是歌词表达不尽时的情感延伸。

    20世纪40年代,音乐工作者开始在左权收集记录民歌,日前收集到的开花调有百首以上,代表曲目包括《桃花红,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来》《会哥哥》《土地还家》等。刘改鱼、石占明等都是左权开花调的优秀传人。

    以开花调为代表的左权民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一度衰微。后来,在广大民众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歌风日渐恢复,新的传人相继出现,为民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520日,左权开花调民间音乐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部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名单,其中左权开花调项目传承人刘改鱼,出生在民歌之乡左权县,她自幼酷爱演唱民歌,经常向民间老艺人请教学习。许多有代表性的民歌如《桃花红,杏花白》《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樱桃好吃树难栽》等,都是她向老艺人赵三珠、程计年、郝玉兰等人学习来的。

    她善于研究,勤于思考,努力做到“声美、情真、味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业内人士肯定。她觉得演唱一定要保持民族地方特色,这是她对民族声乐和演唱民歌等理论方面的贡献。她自觉实践着这些经验,保证了她年近古稀,仍能正常演唱,参加各种活动。

    在向新中国60岁生日献礼的一次大型表演中,“左权开花调”优秀的传承人聚首紫禁城,有“开花调歌后”刘改鱼、“小花戏泰斗”李明珍、“羊倌歌王”石占明,还有被著名盲人音乐家甘柏林誉为“盲人音乐活化石”的左权盲宣队,被著名音乐学家田青赞赏为“活着的阿炳”的太行盲艺人刘红权。在表演中,刘改鱼唱“花歌”是青春的回味,石占明唱“山歌”是劳动的旷达,刘红权唱“苦歌”是底层的呐喊。左权开花调被表达得酣畅淋漓,令人回味无穷。

  非遗口头传统精选

    山西:晋剧

    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广为熟知的剧目有《打金枝》《辕门斩子》《卖画劈门》《风雨行宫》《算粮》《见皇姑》《樊梨花》《徐策跑城》《芦花》《范进中举》等。

    晋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万荣:董永传说

    《万荣县志》中有一篇《董永的传说》,该文记载,在董永家附近田家窑村有个庄户人家姓田,田家有位姑娘叫田仙,田仙自幼聪明伶俐,人不仅长得美丽动人,而且做得一手好活计,她织的布光滑、平整、细密、柔软,常常被选为朝廷贡物,人们都说她是天女下凡。后田仙被董永的孝心所感动,嫁给了董永。董永传说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发生着变异,但一直和当地的民间信仰、风貌景物密切相关。

    董永传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盂县:赵氏孤儿传说

    《赵氏孤儿》说的是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情节较略;到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刘向《新序》《说苑》才有详细记载。

    赵氏孤儿传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原:莲花落

    太原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常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太原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多以当地人熟知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等;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夫妻挑水》等。

    太原莲花落(莲花乐),入选全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孝义:碗碗腔

    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有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碗碗腔的优秀剧目代表作有《柳树坪》《三上桃峰》《风流父子》《酸枣坡》等。

    孝义碗碗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顺: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在当地,一直传承着许多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古老地名与景物名称,诸如牛郎洞、金牛洞、喜鹊山、南天门、天河池等与故事主人翁相对应的地名。

    牛郎织女传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顺县被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郭志英 

绛州剔犀 “漆”光异彩 

    剔犀是什么?许多人看到“剔犀”二字,都会觉得它和犀牛角有关。难道是剔犀牛角吗?当然不是。剔犀是一种漆器工艺。由于其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效果极其相似,故得名“剔犀”。剔犀以雕刻线条简练、流畅、大方的“云纹”为主,故近代人多称之为“云雕”。这种工艺源于唐代,又历经宋、元、明、清四代的磨练,成为中国漆器文化遗产中颇为珍贵的一个种类,目前,这门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技艺唯独我省新绛一地尚存。

    2011年,绛州剔犀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为新绛县黄河云雕工艺厂,由何俊明大师所传承。为了保护和发扬剔犀工艺,何俊明坚持沿用古法来熬制大漆,在市场其他漆器普遍都采用廉价化学油漆作为主材料时,他依然固守使用非常难采集的天然大漆,保护了这项工艺的纯正技术。此次文博会,何俊明将率弟子带着百余件作品前来,大到书柜,小到饰品,足以看花你的眼。其中,何俊明大师的作品——刚在深圳文博会上获银奖的“剔犀八方如意大鼓”,及获第48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银奖的“天然大漆如意鱼盆”更是不可不看的精品。

    剔犀物件的漆层厚度是别种漆器无法比拟的,它耐磨、耐蚀、耐水、耐潮,始终光亮如新,经久耐用。制作剔犀漆器作品,费时费力,像果盘、糖盒、笔筒、首饰盒等小件,少说也得做四个多月的时间。在明清时期,剔犀物件一直作为皇室家具,民间少有,故传世很少。日前,部分收藏家格外青睐剔犀工艺品,若能收藏一二,确该庆幸。“剔犀这门古老的手艺需要更多的人了解它,认识它。我带着剔犀在外地参加过许多博览会、交易会,感觉外地人尤其是北京人比咱们山西人还了解它,我希望通过这次文博会,能让我们更多的山西父老知道它,欣赏它。”作为剔犀技艺的第一传承人,何俊明总是走到哪儿,就想把剔犀的宣传做到哪儿。

    何俊明这样做,当然也是有原因的。绛州剔犀生产工艺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也是经过几起几落,虽然目前已初具了一定的规模,但仍然存在着濒临失传的危机。因为剔犀的手工生产技艺十分繁杂精致,无法用机械化作业替代,其制作需要6个基本步骤,最少需要百余天方可完成,有的甚至数年。而在新绛全县从事剔犀生产的高精尖人才屈指可数,何俊明的黄河云雕工艺厂里,老中青三代加起来也就二三十来个人能做出剔犀物件来。

    为此,何俊明想了个办法,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等高校达成协议,成为它们挂牌的美术实习基地。他想让学美术的学生们来这儿学习,并能喜欢上剔犀。遗憾的是,虽然何俊明对每一个来实习的学生都毫无保留地传授,但是至今他也没留下一个学生。

    虽然找传承人是个大问题,但何俊明觉得“让艺术品保持活力,不断地创新,让更多的人知道剔犀,让更多的人对它产生兴趣”,也是让剔犀能传承下去的方法。如今,他已将原来的漆器种类由四十种发展到八大类、一千多种花样,使“剔犀”这一古老的工艺焕发出全新的光彩。“让剔犀艺术品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这是何俊明最想做到的。

  非遗手工技艺精选

    1、上党堆锦

    上党堆锦,俗称长治堆花,是山西省长治市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工艺美术行业中唯一保留的一个地域性民间手工艺品种。堆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动物活灵活现、花草逼真诱人。用丝绸、锦缎诠释传统意义上的绘画,给这一民间工艺增添了神秘色彩。上党堆锦也被称为“立体国画”。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要参展作品:五子戏钟馗、五子戏象、和合二仙

    创作者:弓春香、王俊挺等

    2、襄垣炕围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俗称“炕围子”,是中国北方农村百姓为防止炕周围墙面脱落蹭脏衣服被褥,而在环炕的墙上涂上高约二尺的“围子”,它融壁画、年画、建筑彩绘为一体,兼具实用和审美功能。炕围画在中国起于唐末,兴于宋代,民国时期达到鼎盛。

    主要参展作品:炕围画实景

    创作者:郝彦明、肖海昌等

    3、晋城市泥塑

    泥塑,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主要参展作品:上党戏剧人物

    创作者:刘惠斌

    4、孝义皮影

    2006年,孝义皮影被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孝义皮影为纸窗皮影和纱窗皮影,牛皮雕镂,造型粗犷豪放、质朴无华,极具汉化石的韵味。

    主要参展作品:关公、吉祥如意、皮影人物造型

    创作者:李世伟、王茂伟、赵媛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白洁 

大同铜器 炉火纯青 

    铜——千年古城大同城市文明的重要元素。根据记载,大同铜器始于春秋时代,从用于战争的铜剑、铜戈到烹饪肉食的铜鼎和修饰照容的铜镜,大同铜匠在两千多年前就拥有炉火纯青的铜手艺。他们用铜制作出的乐器铜锣,声音深沉而悠扬,经久不散;做出的骆驼铃铛,六七里以外都听得真切……历史上一句“五台山上拜佛,大同城里买铜”,说尽了这座城市与铜的渊源。此次文博会,大家将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大同这一传承了两千七百多年的民间文化。

    从春秋时代到今天的文博会,大同铜器这一路走得并不平坦。尤其是近几十年,它的命运几经波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铜火锅为代表的大同铜工艺发展到一个高潮。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访问大同时,相赠的国礼就是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原材料价格的猛涨和工艺传承的断链,以铜火锅为代表的大同铜器开始衰败,铜器的主要生产厂家——大同金属工艺厂也随之倒闭。就这样,大同铜器用两千七百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一次兴衰。等待它的是两种结局:要么永远消失,要么乘愿再来。幸运的是,大同铜器因为一些工艺人的坚守实现了第二条路。

    李安民,曾任大同市金属工艺厂厂长,一级工艺师,大同铜器的领军人物。1992年,他从金属工艺厂退休,3年后,工艺厂倒闭。“厂子倒了,但手艺不能丢。”眼看曾怀揣技艺的工人们消失在各种行业里,李安民急了,他联合了几名老匠人,在自家小院里搭灶起火,开起铜匠铺,起名为大同天艺昌工艺品厂。就这样,李安民带领着一班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他们的双手,延续着大同铜器工艺,用他们的信念,坚守着这份民间文化。

    李安民的坚守换来了大同铜器的重生。

    20096月,大同铜器制作技艺被列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在李安民的努力下,天艺昌工艺品厂终于有了个像样的工作场地,结束了大同铜艺的“铜匠铺岁月”;

    2012年,大同天艺昌工艺品厂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铜火锅、御锅、文房四宝、茶具、生活用品……这次我们都带来了,都是大师级的作品,有一百多件呢!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大同铜器,也希望有更多人喜欢它。”今年已72岁高龄的李安民,一提到要来文博会,声调高了不少。他将亲自带着他的传承人及其作品来文博会。届时,雕錾着诗句书画的铜墨盒、蛟龙缠身的酒具、古色古香的宫廷餐具、刻花印景的烟炊茶简,尤其是蜚声中外的大同铜火锅将让人们一饱眼福。

    虽然带着传承人和作品来了,但年轻的传承人太少依然是李安民最忧心的事,因为“做铜器制作艺人很辛苦,下料、锻打、錾花、打磨、抛光,程序繁多,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没想过要从事这个行业。”因此,此次文博会,李安民也是真正的乘愿而来。他希望在大同旧城改造中被拆的大同天艺昌工艺品厂,能够在此次文博会后能有个新厂址,也希望能从今年开始筹备大同铜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李安民还准备去贫困地区招传承人,希望自己能在三年内培养一百来个制作铜器的传承人。

    愿李安民老人能借文博会的东风,实现每一个心愿。

  非遗手工技艺精选

    1、大同市浑源铸钟制作技艺

    浑源传统铸钟历史悠久,造型美观、工艺精湛,是祖辈留下的民间手工技艺财富,具有民间传承性和时代代表性。它完全采用最古老的手工制作程序,原料纯属优质松土,上好白口铁,产品坚实耐用。造型古朴庄重,声音洪亮悠远,其独特而优美的音质须在纯手工制作的情况下才有充分体现。浑源铸钟的代表性作品有:北岳恒山正殿大钟、五台山寺庙大钟以及国内各大寺院大钟。2011年,浑源铸钟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已开始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主要参展作品:铸钟

    创作者:牛晓

    2、晋中市榆次翔龙黑陶烧制技艺

    黑陶烧制技艺起源要追溯到七千年前的余姚河姆渡文化时期,一直到龙山时期,以其温润质朴、庄重典雅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世人所钟爱,被称为“陶中瑰宝”。黑陶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晋、鲁、陕、豫等地。翔龙黑陶工艺品有限公司历经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开发,使销声匿迹了五千年的黑陶重放艺术光彩,其设计生产工艺已趋于成熟。

    主要参展作品:如意夔龙鼎

    创作者:张福荣

    3、长治市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

    长子县享有“铜乐器之乡”的美誉,是我国最早生产响铜乐器的地方。长子县手工制造响铜乐器的历史悠久,唐贞观元年(627年),在今长子县西南呈村所在区域范围的手工铜业作坊制作的响铜乐器就已遍及各地,享誉天下。

    主要参展作品:1.2米开道锣、晋剧马锣

    创作者:闫改好

    4、稷山螺钿漆器制作技艺

    稷山嵌螺钿漆器是中国漆器的一种,其制作技艺源于唐代嵌螺钿制作工艺。它在用料方面颇为讲究,使用天然大漆、螺钿(软、硬)、贵金属和木、纸等原材料,而且在制作工艺上细致复杂,经过选型、手工制胎、设计图案、多次髹漆、螺钿镶嵌、油面推光等数十道繁杂工序,制造出的产品,外观古朴雅致,构造精细,线条流畅,漆面光洁,图案清新高雅,色调和谐,手感细腻滑润,耐热防潮,经久耐用。

    主要参展作品:夜宴图天球瓶

    创作者:李爱珍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白洁 

食指大动唇齿留香 

    饮食也是一种文明,山西的饮食文化也如山西的历史一般源远流长。当火发明之时,饮食文明也就随之开始。而在山西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土地上,油盐酱醋,家常菜肴,都有可能跟某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牵扯上关系。

  挂面进宫皇上夸

    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刘龙,山西襄垣人,奉旨回襄垣县视察民情,行至五阳岭突然发起高烧,住进一家小店。店主为他荷包了两个鸡蛋,煮了一把挂面,滚了两碗酸辣挂面汤让他喝。刘尚书喝完后睡了一觉,发了一身汗后,顿觉头清身爽。遂问:“此汤何名?”店主说:“银丝吊金瓜,其实就是一碗荷包鸡蛋挂面汤。”刘尚书回京时让部下带了些襄垣挂面,送到御膳房,让御厨也照民间的配料方法做成“挂面汤”,让皇上、娘娘、嫔妃们品尝。皇上食用后自然免不了夸赞一番。于是,“银丝吊金瓜”即“襄垣挂面汤”遂成为“宫膳”。据《襄垣县志》载:本县挂面始于元大德年间。清朝康熙年间驰名上党,曾创造了“上党亭外三千铺,庶民饶食悬丝绪”的盛况。

    襄垣手工挂面在山西的名面食中是制作工序最为复杂,耗时最长的。崔怀义是襄垣手工拉面传承人之一。崔家祖辈便会做挂面,到崔怀义这一辈已经是第五代,老崔说,如今儿子也做挂面,孙子还小,但不否定他也将承担起传承这门手艺的可能。记者采访老崔时,他正在地头里忙乎。五月六月不适合做挂面,刚刚下过雨,地里的秋庄稼需要照顾。老崔说,做挂面要到立秋后,进入阴历八月,天气凉了才能行。要不夏天和好面,等不到时间,面就发了,拉不成丝。做手工挂面一般都是前一天中午把面和好,第二天早晨才能压、卧、盘、架、分、醒、拉、晾、潮、裁、装,这十多道工序下来,咋也要两天左右方可成型。

    受当地气候影响,手工挂面的生产周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制作配方随节令变化而不同,这也是其制作技艺上的特别之处。这也就要靠个人的悟性,和面时加盐的量,以及和面时的手感等,还有人的因素起作用。崔怀义的手艺是他的爷爷亲手教会的,而他的父亲并没学会这门手艺。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观念影响,崔怀义说,过去全村两百多人,这种手艺也就三四个人会。就算是在自己家族里,也有“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不能让这门手艺旁落外人。老崔说,这样的话爷爷都亲口跟他说过。不过,如今老崔生活的村庄里,会做挂面的已经不只是崔家,也不止三两人了。

  康熙都惊奇的神池月饼

    史载清康熙帝于康熙三十六年农历二月廿四日,第三次御驾亲征葛尔丹时,由大同、朔州行经神池义井屯,恰逢当日集市,康熙乘兴游走于集市时发现,赶集的商贾以香味诱人的月饼为干粮,甚为惊奇:缘何二月还有月饼?接驾的地方官员奏明,中秋时节,当地百姓以麦粉和地道的神池胡油和水为原料配以食糖、玫瑰、芝麻仁等加工成月饼,然后贮存于瓷瓮中,可存放数年而不变味。神池月饼纯手工制作技艺保留着明清以来山西民间制饼业的传统技艺。造型古朴,口味浓郁,酥绵爽口,甜而不腻,色、香、味、形俱佳。

  唐明皇赐名的“唐宫悦”

    唐宫悦酒始于殷商,兴于盛唐。上党盆地的微子镇是殷商时代纣王的庶兄微子启避居之地,他教民养殖,授民酿酒,世居微地凤村,酿酒为业,代代相传。唐景龙年间,李隆基任上党别驾,对微子镇凤村凤酒情有独钟,登基后将“凤酒”列为贡酒。因明皇为“凤酒”所赋诗中有:“诗酒春风唐宫悦”句,此后便将“凤酒”命名为“唐宫悦”。“唐宫悦”系列清香型白酒是以高粱为主原料,沿袭传世秘方,采用传统工艺,固态发酵而成。该酒眼观其色清澈净,鼻闻其香酯醇醲,口尝其味绵甜爽,空杯留香余味长,具有劲而不烈、甜而不腻、多不上头、易于恢复等特点。

非遗手工技艺精选萧太后钟爱“梨花春”

    梨花春酒是晋北历史名酒。辽代应州木塔落成后,辽国萧太后临塔拜佛,发现木塔旁的金凤井里的水清冽甘甜,当即封为龙泉圣水。聪明的应州人便用此水酿造出一种清凉爽口的美酒,传说酒成之时正值春光明媚、梨花盛开的季节,故萧太后命名为“梨花春”。从此“梨花春”成为辽朝的国酒。梨花春酿造中独特的工艺既可以看到清香型蒸馏酒的酿造技艺模式,也可以看到从其他少数民族酿酒技艺中汲取的先进经验。

  帝尧辖地的太平米醋

    山西是小杂粮的故乡,除了用高粱酿制的陈醋还有其他品种的醋。太平米醋就是另一种用杂粮小米作为原料酿制的醋。

    这种山西晋南地区普遍食用的米醋,历史比老陈醋更加久远。早在四千年前,汾城(今襄汾)南关是帝尧邦国的一个重要部落。据记载当地生长一种瑞草,叫“蓂荚”,其味酸,人们用来调味,这便是醋的先祖。汾城米醋据考证到汉魏隋唐已形成地方优势。汾城米醋的老字号“三盛合”醋坊创建于乾隆甲午年(1774年),距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

    太平米醋色泽金黄清亮,是在继承汾城小米醋传统酿造工艺精华的基础上,将千年传统工艺与现代酿造技术有机结合而生产出来的。

  顾椿小磨香油

    首先得跟您说说,不是用芝麻加工的油,就叫香油,不是说用磨碾出来的就是小磨香油。根据国家标准,据芝麻油的香味特点分为两类:香油和普通芝麻油。香油具有浓郁或显著的芝麻油香味。按其加工工艺分为:小磨香油和机制香油。小石磨研磨、水代法生产制取的是小磨香油了。机制香油,顾名思义,用机器生产的。顾椿香油,就是采用传统制作工艺——“水代法”加工而成的。

  杨家将出征喝一碗代州黄酒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唯中国有之。代县黄酒采用的是北方典型的生产工艺。早在宋代酒业专著《酒名记》中就有“代州金波又琼酥”的记载;明清时期以代县阳明堡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就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制酒技艺,有民谣称:“南绍(绍兴)北代(代州),黄酒不赖。”

    代县黄酒之所以口味独特,首先源于当地特有的农作物,如黍米;其次,水乃酒之母,滹沱河横贯代县全境,水质甘洌,为酿酒的上乘好水。代县黄酒酿制技艺看似简单,但制曲、发酵等多个工艺过程,只能由经验丰富的技工操作,凭目观、手感、鼻闻来控制,一些经验只能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去感悟。

  王府作坊里飘出的醋香

    明洪武初年,并州城住着一户姓席的人家。席家酿的醋,醋香飘荡,闻着便流涎,惹得四邻上门讨要,1377年,这家男主人开了以制醋、酿酒、磨面为生的家庭作坊“一元庆”。永乐二年(1404年)晋王最宠爱的第五子朱济焕被封为“宁化王”,时年16岁的朱济焕因眷恋晋王,不愿去封地,逐差人在晋王府西侧,距晋王府最近的地方圈地开府。因“一元庆”位处圈内,又很有名气,便被收归王府,命名为“益源庆”。“益源庆”宁化府老陈醋以优质高粱为主料,借助于大麦和豌豆制成的大曲,通过天然菌群和自然气候进行全固态发酵,历经蒸、酵、等五大流程,100多道工序。甜绵香酸、久存不腐。

  汾阳德义园府酱

    德义园创始于清康熙十八年,其府酱传统酿造技艺是以汾阳优质小麦为原料,磨面后蒸制为非食用性的馒头,再以馒头做原料,经过发酵、制曲等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各种食用酱。这种技艺源于德义园酱园人一辈辈、一代代口授心传、师徒相教的方式传承下来。其工艺如下:和面—蒸馍—发酵—制酱—暴晒—打耙—发酵—府酱。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雅丽 

民俗礼仪德厚流光 

    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早已存在。在我国古籍记载中,早就出现了“俗”“风俗”“习俗”“民风”等词汇。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形成的居住(建筑)礼仪、服饰礼仪、饮食礼仪、生产礼仪、技术礼仪等;宗教礼仪、信仰礼仪、礼仪禁忌、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体育活动中的礼仪等;家庭礼仪、节日礼仪、人生礼仪、组织礼仪、社会活动礼仪等皆为民俗。

  儒家六礼之本

  孝义婚俗

  《礼记·王制》礼有六种:“冠、婚、丧、祭、乡、相见”,即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和乡射礼、相见礼。此六礼之要义各不相同,礼之开端为冠礼,礼之根本为婚礼,儒家从血缘伦理道德观念出发,把婚礼看作是整个礼制的基础。

    中式婚礼是世界婚礼的起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大致都是在这“六礼”的基础上进行演化。孝义的贾家庄婚俗便延续了这种礼制。

    婚俗活动内容喜庆丰富,全程共有34项。第一阶段为提亲、订婚、备婚活动程序。包括:媒人提亲、换帖议婚、入闺相亲、下聘订婚、择日完婚、群忙备婚、净身等婚等7个活动项目。第二阶段为婚庆程序,其中包括24项活动项目。第三阶段是婚后婚俗延伸到终结程序共3项。

    婚礼整个过程所用的用具也很多。结婚迎娶要花轿、全副銮驾。衣着上也有讲究,结婚男女穿着包括:凤冠霞帔、龙凤衣、绣鞋、礼帽、长袍、短褂、银花、轿夫穿戴;定亲、择日用具:捧盒、面食、合饼、子母葱等小杂耍,最后还有民间乐器一套。在婚事活动中,无论是所赠礼品或是某个动作,均蕴藏着一定的寓意。如在择日订婚活动中,男方家要送女方家束在一体的子母葱两根、带把的蒜两头、顶针两个。其寓意是:夫妻今后要相亲相爱,永不分离,要像葱蒜一样和全家人拴在一起紧密团结。

    从礼服上讲,新娘结婚日基本穿戴是:凤冠霞帔,内着龙凤衣;新郎则是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从迎娶仪式上讲,娶亲轿前喜乐高奏,由执侍举金瓜一对、日罩一对、绣花伞一对、龙凤旗四面,在轿的左右配大纱灯笼一对;从语言上讲,无论是拦门话,或是洒酒、拜花堂等话均有诗一般的韵味。

    如新郎娶亲到新娘家堂门时,都有女方亲眷拦门,向女婿要进门喜钱,以讨吉利。在这项闹事婚俗中,不像如今的吵吵嚷嚷,一哄而拥,而是唱拦门诗:“今天拦门第一重,玉门金锁不开封,新郎要入桃花洞,莫惜绳头利市金。”

    孝义婚俗融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学、手工技艺以及社会信仰、伦理道德观念为一体,是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地缘为血缘

  洪洞走亲习俗

    这是一个起源于尧女舜妃的民俗活动。相传羊獬村原名周府村,村里一只母羊生出“獬”这种神兽。定都平阳的尧王带着怀孕的妻子前来视察,其妻意外分娩了女英。尧举家搬来居住,改村名为羊獬。舜在历山耕种时,被访贤的尧王看中,尧将娥皇、女英两女嫁给了舜。羊獬和历山成了娥皇、女英的娘家和婆家了。羊獬人称呼她们为“姑姑”,历山以及其他地方人都称她们为“娘娘”。

    每年农历三月初二接近清明的时候,羊獬村民从本村神庙里,通过很隆重的仪式抬出娥皇、女英的驾楼(神轿),然后鸣锣开道、仪仗护持,更有“威风锣鼓”喧天动地,铳炮之声震耳欲聋,一支以男性为主的队伍神圣地走出村庄,越过汾河,涌上历山。第二天他们隆重地从历山神庙里请出娥皇、女英的神像,迤逦回到羊獬,名为“接姑姑”。到了四月廿八尧王生日,历山人又前来给尧王拜寿,再将两位娘娘迎回去。这就是历史悠久、延续至今的“接姑姑迎娘娘”走亲民俗活动。

  华人共同的信仰

  运城关公信俗

    中国人尊崇关公,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英雄结拜,土匪聚反,都讲义气拜关公,由此而形成的关公信俗:复杂而斑驳,光怪而纷然。如果有人问孔子和关羽两位谁的粉丝多?答案应该毫无疑问的是:关羽,关圣人。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庙,就有对关公的信仰与传播。关公信俗有着解不开的宗教情结,其忠义精神几乎成为国人的做人标准。

    山西解州关帝庙被誉为“天下武庙之祖”。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六月二十四、九月初九,关羽的出生地解州都要举行关公祭拜典礼。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民间推选的具有关羽品质特征的忠义人士。整个典礼威严肃穆,在鸣鼓、迎神、初献、上香等仪式后,成千上万的信众依次列队向关公像行叩首礼,并敬美酒。同时,关公锣鼓、关公戏曲表演等多种民间艺术也依次列队表演。人们还在仪式中把关公像从庙宇中抬出,巡游整个城镇。

  忘不掉的故土乡情

  洪洞大槐树祭祖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民谣的背后便是著名的明代大移民。起始于明朝初年的移民大迁徙,历时500年,官方大规模迁民18次,遍布京、冀、鲁、皖、苏、鄂、秦、陇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大移民。相传,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

    大槐树寻根祭祖习俗是洪洞县在清明节举行的寻根祭祖活动,主要是移民后裔通过焚香、献供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先和家乡的怀念。大槐树祭祖活动经过了“民间——地方士绅——政府”的发展脉络。几百年来,移民他乡的大槐树后裔返回大槐树遗址处寻根问祖的人络绎不绝。洪洞县从1991年开始举办“寻根祭祖节”。这一习俗呈现出官祭与民祭融合共存的态势。

  古来月圆人也圆

  泽州中秋习俗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位于晋城市的珏山,自古就是祭月赏月的极佳场所。晋城市泽州县中秋节期间的主要活动:一是祭月、拜月,也被当地人称为拜“月婆婆”。二是看望外祖母。三是赏月、吟诗颂月。四是庙会。活动一般持续三天。农历八月十三,发面、温柿子、备果品;八月十四,蒸(或烤)月饼;八月十五,白天看望外婆、送月饼,参加庙会活动,晚上祭月、拜月。

    珏山祭月活动由道姑主持,先在祭场中央设大香案,案上献供品,其中月饼和柿子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要切成莲花状。燃烛,焚香,诵经,祭拜。老百姓在中秋节既可以举家上山参加集体祭月,也可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家祭,家庭祭月一般由当家主妇主持。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雅丽 

传奇茶路 关山万重 

    “山西票号”是广为人知的一种几乎由晋商垄断的经济机构,但这只是晋商在经济领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一部分,殊不知,清雍正往后,晋商还把持着清帝国出口至俄罗斯的茶叶贸易。

    晋商通过茶叶贸易“富甲一方”,但他们又获得了远超这个词汇的历史成就———以福建武夷山为起点,水路、车路、驼路轮番上阵,至中俄边境小村恰克图,一条依托于茶叶贸易的“万里茶路”被晋商的脚步标注在了大清帝国的版图上———晋商走出了一条在中国历史上与“丝绸之路”齐名的内陆商道,而即便在拥有了现代交通工具的今天回看,也会不由地发出赞叹:究竟是怎样的头脑和毅力,才能造就如此奇迹。

  “万里茶路”

    武夷山,自古是中国的产茶圣地,这里是“万里茶路”的起点。因为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这里种植茶叶独一无二的优越环境,同时也造就了当地茶叶独一无二的上佳味道;而万里之外的俄罗斯,对茶叶的依赖远超中国人的想象,据说,贝加尔湖附近的居民,无论穷富,都有饮茶的习惯,甚至一天三餐都要有茶。

    中俄巨大的茶叶供需互补,为“万里茶路”的产生造就了绝佳的经济环境,但偌大的清帝国,只有敏锐的晋商看到了这其中巨大商机。也只有晋商,拥有超越常人的毅力,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当时,蔓延万里促成这桩贸易。

    这里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清嘉庆年间,武夷山下突然来了两个外乡人,他们不干别的,只是对着当地的一座青山指指画画,抓泥土喝泉水,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当地人不明白这二人是要作啥,直到两人开口,大家才明白他们来自遥远的山西榆次,想买下他们比画的这座山,只要荒山!

    当地人不知道这二人要干什么,于是开出了5万两白银、10天内交易现银的“苛刻条件”,没想到二人当即同意现场画押——5万两银票,福州府“大德玉”取,三天就可以拿到现银。

    这二人就是榆次常家的人,买山的目的,种茶。据记载,早在乾隆初年,常家的风云人物,常万玘、常万达兄弟就随其他晋商到武夷山采办茶叶,但为了保证货源的稳定,贸易商单纯的采购行为终于升级为自产自销。

    货源不只来自武夷山,还有汉口附近的羊楼山、赤壁,大部分情况下晋商在这些产茶地收购茶叶,先走水路运至汉口,再从这里起航,中途还需要换成小帆船,终点是河南赊店(今社旗县),这个路程有1500多公里;从赊店开始,茶叶装车继续向北走,横穿河南、山西境内,经大同抵达张家口——也有一部分经雁门关前往归化(今呼和浩特)。这段距离有1500多公里;最后一段路程就是驼路,这段路程也最为凶险,风暴、低温甚至是强盗,都影响着商队的前行,也就是经过了这最后1500多公里的考验,商队才抵达目的地恰克图。

  失落的痕迹

    在庞大的中俄贸易中,茶叶贸易占到了94%,其中晋商中的常氏又占到了40%,是当时清帝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商。

    但必须看到,即便拥有了富可敌国的财富,但作为清帝国的一个细胞,常家乃至整个晋商的前途和发展,都与这个国家的兴衰密不可分。依托于茶叶贸易的“万里茶路”同样如此。

    康乾盛世(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时期,百业兴盛、经济发达,尤其是国力强盛,中俄茶叶贸易得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万里茶路”上的船队和驼队络绎不绝,浸淫其中的茶叶贸易商也赚得盆满钵满。

    以常家为例,乾隆举行登基50周年的庆典,宴请宾客,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经商的常万达居然应邀赴宴,而且还收到了乾隆赐予的杖头有鸠形的雕刻拐杖,足见其不一般的社会地位。

    但随着清帝国的每况愈下,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开始了对这个古老国度的侵扰和瓜分,外国的商业势力趁势开始欺压中国茶商。而无能的晚清政府,只能从富贾身上搜刮银两以备战时之需和满足达官贵人的享乐——尽管随着西方中产阶级开始形成,对茶叶这种“上层饮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尽管朝廷曾为了税收扶持茶商的贸易;尽管常家曾拥有“三怀十秉”(常万达的三个儿子和十个孙子)的鼎盛时期。但终究无法与这个国家的前途相割裂,无法独善其身。

    而随着中国茶商中最大的常家家室的衰落,“万里茶路”也逐渐走到了尽头,随着全球航海时代的到来,这条曾经见证晋商辉煌的古老商路,终于被定格在了博物馆的地图上。

  “万里茶路”重现江湖

    从形成到兴盛再到失落,数百年的沧海桑田,当初的道路早已被如今的高速公路取代,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去感受那曾经的艰辛和快乐。借着文博会的平台,“万里茶路”将在“祖籍地”重现江湖。而生活在今天的我们,除了通过文字、影响感受到这条古老的商路,甚至还有机会亲自走一次。

    在本届文博会上,将专门有展厅介绍中蒙俄“万里茶路”文化旅游项目合作推介,以及文化产品交易,以此为接下来的旅游产品铺路——目前已经有43个城市确定在文博会上参展,共计330种文化产品将随之亮相,俄罗斯摄影家、功勋画家的300件作品还会现场助阵。观众可以在文博会上先“简单”了解一下这条传奇之路。“万里茶路”在历史上涉及中蒙俄共计235个城市,这些城市旨在共同发起组建推介一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而不出意外,相应的旅游产品将很快跟上。

  ■你应该知道的

  北方第一私家园林——常家庄园

    说起“万里茶路”,你就不能跳过常家的私家园林———常家庄园,这个中国最大的北派私家园林,因为里面的一砖一瓦,几乎都与这个茶路密不可分。

    庄园形成于从康熙到光绪之间的约200年间,基本是常家第九世的常万玘、常万达着手修建的。当时常家通过茶叶贸易,已经逐渐成为名门望族,更是富甲一方,修建庄园也被提上日程。

    现在的庄园只有原先的四分之一,但依然能成为北派最大,可见常家在当时的鼎盛程度。

    尽管不是全身,但常家庄园依然比王家大院大四倍,比乔家大院大十倍。对此山西曾有民谣唱起:“乔家一串院,常家两条街。”

    同样,随着国家由盛而衰,经历了长达百年的动荡和灾难,常家庄园也随之出现了损毁,终于渐渐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正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有了更多需求,这个见证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国家由盛而衰的庄园,才再次来到人们的眼前。

    如今早已物非人亦非,但你依然能够感受到这座庄园当年的气势,这种气势,与辉煌的“万里茶路”惺惺相依。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陈靖宇 

晋式家具 拍案叫绝 

    以“古朴大气”著称的晋式家具,在中国家具四大流派中别具一格,在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展中,晋作家具展区必然会吸引各路收藏艺术爱好者的目光。开展之前,记者就几位参展商的筹备情况进行了走访。

  老家具熠熠生辉

  受访人:马剑东 59 山西景峰博物院院长

    在山西景峰博物院家具展区里,百余件晋式家具陈列其中(另外还有七百余件馆藏家具存放在仓库中)。省城著名学者、山西景峰博物院院长马剑东最近特别忙,一方面,他在筹备博物院的开张事宜,另一方面,对于文博会的参展也丝毫马虎不得。如何在这八百多件家具中挑出既能代表博物院实力,又能普及参观者收藏知识的作品实非易事。走到一张清代八仙桌前,马剑东邀请记者落座,并打趣地说:“坐在极具历史感的太师椅上,更能体会晋式家具的韵味吧。”

    晋式家具始于宋元时期,成派于清,因为山西票号的繁荣而达到鼎盛。晋式家具的用料俗有 “一榆二槐三核桃,柳木家具常用料”之谓。由于材质稍逊于南方的硬木,所以在雕工上不能尽善尽美,于是工匠们便在漆工上做起了文章,铺麻披灰,黑漆描金,十分地讲究,如今平遥推光漆、绛州雕漆能成为特色工艺,也与此大有关系。

    此次景峰博物院展出的晋式家具共有80余件,大致分为三个系列:中堂系列、卧房系列和书房系列,全面展示了古人全方位生活。精品之作便是疏背椅。

    疏背椅起源于明代,盛行于清。传统的中式座椅注重脊柱与椅背的贴合,也是人体工学设计。不过古人是“坐如钟”,不能像现代人这样胡倚乱靠。疏背的出现,形式上更为活泼、富有韵律感,也更加通透,虽满背贴合却不密实窒碍。还有一把颇具儒家风范的“连理椅”,为翁媪专用,象征和睦。这把连理椅器形精巧,前所未见,实为海内孤品。

  新家具做工更精

  受访人:曹运建 42 山西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说到新派晋式家具,不得不提到晋式家具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曹运建。曹运建是我省襄汾县南贾镇东牛村人,早在1989年,东牛村就兴起了收购老家具的热潮,但那时以收购硬木家具为主,软木家具不值钱。卖好了一件家具能赚两三千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利润。看做这行有“钱”途,曹运建高中毕业后就跟着兄长入了这个行当。

    但是一年多后,硬木家具便被收购完了,很多人都转行干了其他。但是直觉告诉曹运建,这行还有做头,于是他率先开始收购软木家具。那会儿,他以极低的价钱收了不少四出头官帽椅,都以不错的价格转手了,由此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那几年,家具越收越多,但残损的也不少。为了提高家具的价值,曹运建开始钻研家具修复,并在此行当获得了多个国家专利。

    因为修的东西多了,曹运建对各种晋式家具的做工了如指掌。看到喜欢晋式家具的人越来越多,而老家具又越来越少,他决定开一个家具厂自己做。2000年,山西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唐人居生产的晋式家具,总体保留了明式家具简洁大气、线条粗犷的风格,但是材质上多以高端的红木、草花梨为主。在功能上也比老式家具有了很大的改进。比如桌椅系列,因为古人房屋一般较高,有4米左右,为了保持屋内陈设的协调感,原来的老家具桌子一般在8590厘米,椅子在5560厘米,下面带脚踏,能起到防潮的作用。现在的房屋一般在3米左右,所以家具不需要做得太高,桌子就降到了80厘米,椅子不超过48厘米。这样的高度更适应人体的舒适度。

    还有一点,因为用料的讲究,现代家具的工艺细节也比原先更为讲究。比如描金五彩工艺会运用得更多。公司运营的这十几年来,产品远销海内外,包括人民大会堂等国家级建筑里面,都有唐人居晋式家具的身影。

    此次文博会,唐人居展出了自己厂里设计制作的十余件精品,比如宝宝推车,不仅功能性更强,也极具艺术收藏价值。还有箱式双人床,虽然是典型的晋作风格,功能上却完全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设计,实用价值非常高。

  独爱晋式家具

  受访人:站在岸上的鱼 45 晋式家具收藏家

    在晋式家具的玩家里面,提起“站在岸上的鱼”,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这女子不简单。

    早在2000年的时候,她就初次试水,花大价钱买回了两件晋式家具。虽然这两件东西现在的价格都翻了倍,但在当时的行家们看来算是吃了大亏。

    但是这些所谓的吃亏丝毫没有影响她对晋式家具的热爱,反而更加痴迷了。“当我一个人呆在家里和它们独处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兴奋。仿佛在和这件家具古时候的使用者对话。”站在岸上的鱼说。其实在四大派家具中,晋式家具的地位并不算高,同样的价格买一件京作家具或许更有升值空间。“但是乡愁这东西是骨子里的情绪,就比如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即使在南方生活十年二十年还是会喜欢吃山西的面条一样。”

    此后,她频繁出入于国内各大古玩城看东西,练眼力,还买了不少专业书籍学习研究。随着眼力的不断提升,她玩得东西越来越精,到2004年左右,已经开始通过拍卖公司买东西了。

    让她一举成名的当数2011年的那次大手笔买卖。她花两百多万元从收藏大家马可乐先生手里买下了一件珍品——一张1315世纪的黑漆三弯腿高束腰开光香几。这件东西最早被收录于马可乐和柯惕斯先生,1999年在香港出版的英文版《山西传统家具》中,在马可乐先生的藏品中属于登峰造极的东西。2011年,马可乐先生在天津开厂的同时,想办一个家具博物馆,因为资金紧张才动了忍痛割爱的念头。这个消息恰巧被“站在岸上的鱼”知晓,她很快筹措资金促成了此事。家具拉回太原的那天,马先生像嫁女儿一般泪流满面。事后,很多天津藏家都扼腕叹息,这么好的东西居然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被山西买家买走了。每每提及此事,“站在岸上的鱼”都非常激动,晋式家具本来就是山西的,让其中的精品回归山西,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为了答谢马先生,“站在岸上的鱼”自费将他那本英文版的《山西传统家具》翻译成中文出版了,也算是对晋式家具的一次提升和推广。自从买到这件“镇宅之宝”,“站在岸上的鱼”完全开始走精品收藏路线,普通的东西便很少入眼了。

    此次文博会,“站在岸上的鱼”说一定要来看一看,“这么盛大的博览会,一定会是一场精品争斗的盛宴。”

 

文来源:山西晚报20130628;本文作者:贾丽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08-13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