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关注马烽纪念馆

 

 

 

 

 

  贾家庄是吕梁山下一个有着2600人的村子,原是晋中平川一块有名的盐碱滩。它的名气之大,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从全国农业机械化的一面红旗,到1979年经济总收入达到102万受到国务院嘉奖,到如今拥有村史展览馆、图书馆、村报村歌的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60多年,一个村庄的发展模式得到无数关注,因此也接待过天底下无数的客人。这其中有一个人,村里人在他过世9年后,为他建起了一座四合院式的纪念馆。

    他们,都亲亲地喊他:老马。

  马烽简介

    马烽(1922-2004),“山药蛋派”代表作家之一。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晋绥出版社总编辑、中央文学研究所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青年部副部长、山西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主席、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党组书记。199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其“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五六年前贾家庄就想建马烽纪念馆了

    201379日,马烽纪念馆在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落成。纪念馆坐落在马烽当时居住过的贾家庄大队部旧址上,设有马烽雕像、马烽作品陈列室等。

    从马烽纪念馆入口处进入,穿过正对着大门的照壁,映入眼帘的就是马烽改编电影的放映室,大约可以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在这个放映室中,主要播放马烽被拍成电影的作品。比如:《我们村的年轻人》《咱们的退伍兵》《泪痕》等。对于马烽作品在电影方面的贡献,他的女儿梦妮说:“为了让不识字的农民接触到描写农村生活的文艺作品,父亲创作了很多电影剧本。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有原型,认识原型的人,一看这个作品中的人物,就知道说的是谁。”

    出了放映室往里走,一道垂花门出现在眼前。穿过垂花门再往里走,左面和右面的厢房是马烽手稿、书籍封面、照片、奖状等资料的陈列室,最后面的一间房子,是马烽当时居住的窑洞,里面摆放着马烽生前的生活用品,基本上全由马烽的家人捐赠。

    关于建造这座纪念馆的想法,梦妮回忆:“大约五六年前,设立马烽纪念馆的想法就被提出来了。刚开始,是汾阳市贾家庄村委会提出来的。这个提议也受到了汾阳市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决定由市委市政府出资去做这件事。贾家庄是一个很重视文化的地方,而且,贾家庄人对我父亲都很有感情。我父亲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短篇小说里,都能若隐若现的找到贾家庄的影子,所以贾家庄人觉得我父亲几乎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村子里。”

    有了想法之后,就开始筹划。我们希望尽善尽美,比如说为我父亲做的那个雕像,做了很多次,大家觉得这儿不像,那儿不像,都没有成型。现在放在纪念馆里那尊,谁看了都说像。这是山西大学的雕塑家张卫东反复塑造了很多次的结果。他看了我父亲的影像资料,看了若干照片,最后选了他五十多岁时候的样子。最后的成品是我父亲正在和老百姓交流的姿态,很有亲和力。但是他又是一个文化官员,不能显得太随意,这些都表现出来了。所以从创作上来说,这座雕像很有艺术性。”

    马烽住过的这个小院落一直保留着,做过大队部,做过仓库,做过活动室,直到成为今天的马烽纪念馆。梦妮说:“这房子保护得还不错,所以从饱经风雨的旧房子变成纪念馆,就只把房顶、屋瓦、墙壁翻新粉刷了一下。毕竟是解放前的房子,到现在,将近一百年了。另外多加了一个垂花门,按照需要重新布置陈设了一下,大体是没有动过的,当时是怎样,现在还是怎样。”

  大多数展品都是家属提供的

    在马烽纪念馆开馆的前一天,马烽的儿女们就到了汾阳贾家庄。他们想早一点看到纪念馆,再一次触摸父亲留下的珍贵财富:那一张张奖状、一页页书稿、一幅幅照片,还有似乎还留着父亲体温的衣物。这里,成为他们的精神之家。马烽的女儿梦妮说:大部分展品都是家里提供的,每一样都有特别的意义。

    但是提前一天就过来的不只是马老的家人,还有很多老朋友。因为这两天老下雨,大家担心误了纪念馆的开馆仪式,所以很多人就提前一天到了,包括马烽的故交李立功,已经快90岁的老人了,仍不顾舟车劳顿来到这里。

    对于马烽和李立功的友情,梦妮这样描述:“他俩虽然不在一个领域工作,但是两人相互之间很欣赏,所以李老对给我父亲建立纪念馆的事情很关心,并亲自题写了门口的馆名。我爸的《吕梁英雄传》写的不就是李老他们的故事吗?1945年这书就在国统区发行,他俩还没谋过面就都知道彼此。1949年,他俩作为全国青联委员,一起参加过五四青年大会,一起参加过开国大典。”把珍贵的历史保留下来,可能就是纪念馆的意义。在梦妮眼中,马烽纪念馆里的每一件展品都很珍贵:“炕桌上的水杯,是父亲用过的,水杯套是父亲一针一针钩出来的;这些手稿,他自己不注意保存,过去的书稿又没有打印稿,很少能留下来;得了百花奖的《泪痕》,还有《咱们的退伍兵》这些电影,是在汾阳拍的;有一张双扶的奖状,是民政部颁发的全国扶优扶贫模范证书;还有这么多他和村民一起劳动的照片……”

    一件件看过来,让人感觉马烽不单纯是一个作家。对于这一点,梦妮有更深的体会:“他们那代人当年奋斗为了啥?就是为了打出一个新中国。作为新中国的参与创建者,他怎么能没有感情!没有谁要求过他,他自己就主动变成一个社会工作者,觉得就应该服务于社会,当国家政策和农民的桥梁。他们那一代作家,深入基层不是句空话。”

  马烽很多作品人物原型都是贾家庄人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这首脍炙人口的歌就是由马烽和孙谦作品拍成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的插曲,在很多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中退伍兵高占武,更是成为了那个年代经典的银幕形象之一。1959年电影上映后,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一些农村,青年们以电影人物为榜样,成立了“高占武排”。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退伍兵高占武的原型,现在仍然生活在汾阳贾家庄,名叫武士雄,如今已有84岁的高龄。回忆往昔岁月,武士雄不仅对当时战天斗地的精神颇多感慨,也对马烽曾经在贾家庄和青年团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故事记忆犹新。

    武士雄在1949年的太原牛驼寨战役中受伤致残退伍,三块弹片至今还在武士雄的腿里面。因为当时医疗条件非常差,所以弹片没有及时取出来,后来再想通过手术将它取出来,因为年代太久,弹片已经和肌肉长在了一起。

    武士雄对于把他写进书里的马烽记忆很深刻:“他那时候就住在我们村。当时我是团支部书记,我们青年团有三个任务,宣传婚姻法、宣传粮食统购统销、成立合作社。马烽当时在县里挂着一个副书记,他自己年龄也不大,所以总和我们年轻人缠在一起。我们团员开会他参加,宣传婚姻法、宣传粮食统购统销,他也参加。他老是说:把那个宣传资料拿来我看看,看看全面不全面。他经常给我们修改宣传资料。

    当时“百把镢头闹革命”,马烽也跟着干活。他每天爬起来就下地干活,但是他呢,没有功夫,一刨地手上就打了泡了。所以他自己也说,哎呀,我干活真是干不过你们。不过,我们自己的手也打泡了。当时按照计划,一天要刨半亩地,第一天大家还能刨得动,第二天就刨不动了。也没有手套,女人们手上打了泡,用布包起来接着干,真是苦。为了把农业合作社搞上去,把不肯入社的富裕户吸引进来,我们人拉犁耕地,拉耧种地。所以富裕户笑话我们,看,这就是‘耧上耧下’

  (合作社提出将来要建设的共产主义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驾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他们是拉的耧上,拉着耧下。”

    马烽不仅仅要深入基层,和农民们同吃同劳动,他还要进行文学创作。武士雄回忆说:“白天干了农活,到了晚上,他点上麻油灯,还要叫上我们五六个人去他那儿和他聊。我们是闲聊,但是人家老马呢,把所有的东西都记了下来,做写作的准备。聊完了,他就吆喝:好了好了,愿意躺就躺,愿意睡就睡,你们的任务完成了。而他,点着灯继续写。他和人都处得好,老的小的都能处下,小孩他也不嫌脏,看见就要抱起来逗逗。刚来的时候谁也不认识他,后来都很熟了。他抽的烟是木头滚子打的,经常递给村民:来来来,小鬼,抽上一袋。”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武士雄就是高占武的原型,因为写得太逼真了。但是武士雄的生活并没有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因为本来是我们村的故事,但是拍电影的时候,是在宋家庄拍的,和我们这里隔着一道河。我们是搞农业合作的,电影是说搞治水的。所以不太一样了。”不一样的总归只是故事,而那个年代战天斗地的精神,则永远留在了马烽的作品中,留在了读者心中。

    本报记者 康少琼

 

马烽纪念馆开馆之际专访贾家庄村党委书记邢利民

 

    来到马烽纪念馆的时候,天空正飘着雨。刚在门口站定,突然看见从街道那头过来一大队骑着自行车的人,等近了一看,大家都穿着白衬衣、深色西裤,骑着一模一样的自行车。自行车被涂成红黄两色,上面印着贾家庄的口号——共同富裕。旁边的村民说,这是贾家庄的党员们,他们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在村里转悠就靠它。最后开过来的是一辆电瓶车,几位年纪较大的党员坐在车上,贾家庄的党委书记邢利民也在。“大家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在村子里转一转吗?”

    邢利民说:“也不是每天,就是经常转一转。老马的纪念馆是村里新建的文化工程,所以大家都过来看看哪好,哪还需要再促进下。”

    邢利民像村里的其他人一样,习惯管马烽叫老马。

    1952年,马烽到贾家庄下乡的时候,才30岁出头。那时,他还在北京工作,想看看农村有什么变化,听说贾家庄搞了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就骑着自行车,带着铺盖来了。这之后,隔个一年半载,他就去小住些日子,一直到1956年,马烽挂职汾阳县委副书记后,贾家庄就成了他长期生活创作的基地。他不让大家叫他马书记,只让叫“老马”,这一叫,就是半个世纪。

  山药蛋派很土可老百姓爱看

    山西晚报:1952年马老去贾家庄的时候,您多大?

    邢利民:那时候我才一两岁。村里人开始都不知道他是个大作家,只知道是县里来的干部,大家有个大事小情都爱找他讨主意。他人品好,主意正,大家很信任他。

    他交朋友不分干部社员贫穷富裕。当时的作家都那样,和大家打成一片,能了解到基层的生活,写出来的故事就好看,人们说就是那个样子,不走样。

    山西晚报:据说马老很多故事的人物原型都在贾家庄?

    邢利民:我们村有很多原型。当年实实在在的改碱治水,一百把镢头闹革命,包括贾家庄的变化就是靠这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给老马提供了不少素材。

    像《我的第一个上级》也好,《三年早知道》《饲养员赵大叔》《孙老大单干》也好,还有那个《泪痕》,那里面有我父亲的素材。呵呵,都能找到贾家庄的影子。人家说老马是山药蛋派么,你觉得他很土,但写出的东西很现实,老百姓爱看,有号召起民众千百万,跟共产党同心干的力量。

    山西晚报:当时您父亲邢宝山是大队长,应该和他有更深的交情。

    邢利民:我的父亲也是个纯朴善良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的农村干部,他们的品质作风一样。说起他们的故事太多了,不单是个友情,他们的理想目标志向都是一样的。两个老的一个宝山长宝山短,一个老马长老马短,常在一块儿聊天,老马也常到我家吃饭。

    山西晚报:那会儿能吃啥?

    邢利民:就是个汾阳家的红面剔尖。说到他们,就不由人……他们没有像我们这么幸福地生活过呀!

    山西晚报:没享过福,但我觉得他们精神很富足。

    邢利民:那肯定。

  搞集体还是搞个体?老马说不搞“一刀切”

    山西晚报:我听说村里最难的时期是1983年搞家庭联产承包制,在改革大潮中,贾家庄这个老模范村成了“落后分子”。当时你作为村支书,压力肯定很大。

    邢利民:唉,大得多。县里有个秘书写了个报告,说“上边放,下边望,中间顶了个顶门杠”。这个顶门杠说的就是我。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和我谈了多少次话,副省长谈的是“责任制之后,干部就不能吃人民的肉,喝人民的血了”。

    山西晚报:顶着这么大压力不放,你的顾虑在哪?

    邢利民:不是不放,我一直在琢磨怎么搞比较好。搞责任制,我不想土地一次全部分下去。咋能又调动个人积极性,也不要丢了集体的水利呀治虫呀的优越性。

    山西晚报:所以你在两难中跑去找马老了?

    邢利民:老马当时从孝义刚回到汾阳,他说党的政策已经定了,但你应该避免一刀切,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宜统则统,宜分则分。我们探讨了一下如何发挥集体的作用,如何发挥个人的作用,又调查了周围村的情况,最后搞了“三田到户、五统一、一集中”,发挥了两种积极性,确实对贾家庄的发展起到好作用,走了一条集体、个体协调发展的新路。

    实践证明这路走对了。正如一些领导说的,“现在有几个贾家庄这样的生态啊!哪有北方地区的村庄,地下没挖的,地上没抓的,又不依托大城市,发展到村办大中型企业三十多家,哪有这个经济条件的!”

    山西晚报:我能感觉到当时对贾家庄的路线有过左右之争,但我觉得你们走的是中国农民最智慧的路:从实际出发。

    邢利民:呵呵,1990年(已经去北京工作的)老马回来,参观了村办集体企业、农民住宅楼,一边看一边夸,说实践证明,我们不论干什么事情,做什么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千万不能赶形势、追风头。他不怎么写诗,那次还高兴地写了一首打油诗:集体优越性,个人积极性,融合为一体,共朝小康奔。

  “文革”时老马挨整,村里没提供过一个字的黑材料

    山西晚报:后来他回村里多不?

    邢利民:常回来。后来他身体不好,病的时候,我代表村里去看望过。他还是问那些熟人怎么样,村里情况怎么样,很操心。我看他哮喘得气也出不上来,就不忍心多说。唉,总感觉老一代人对农民感情深厚。

    山西晚报:您觉得这个根在什么地方?

    邢利民:这是多年革命战争中培养的感情和热情,国家是我们的,社会是我们的,我们和老百姓是一体的,有使命感和责任心。

    山西晚报:这种感情是相互的,贾家庄人对他也情深意重,据说“文革”时造反派几次到村里要整马老的黑材料。

    邢利民:人们对老马很有感情,一个字都没有提供过。

    山西晚报:听说马老的儿子马小林“文革”时到队里插队,这都是您父亲当支书时的事,当时他的压力也会很大吧?

    邢利民:对,但是问题不大。因为老马在村里有威信,这人们都清楚。

这个院子一直给老马留着

    山西晚报:这个纪念馆,也可以说是马老的故居了。

    邢利民:对,人们都知道,这是马烽住罢的地方,大家都想念他,打心眼里没觉得他离开过。我们一直给他留着,想搞成纪念馆。

    山西晚报:为什么一个村要给一个作家盖纪念馆?

    邢利民:他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感情。呵呵,他可不像你们来转一趟水过地皮湿。如果现在的记者都回到老马的那个形象上,那就和人民打成一片啦,就能写出真实的东西。

    我跟你说,在农村住上一二年,把农民朴实的感情,把农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带到记者身上,我看什么苦都能吃下去,对问题的认识也就不一样了,对农民的看法也不一样。现在城里的,包括从农村出去的,和农村农民很都疏远,你要接触上几年,就会感染你。

    山西晚报:我看村里有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还有很多现代化的拓展项目,都是要拉近要学习。但是贾家庄的经验没有复制的可能?你们的成功是这么多年根据自己的情况一点点摸索一步步干出来的,别的地方情况千变万化不好学,但吃苦的精神,奉献的精神,这个是能学的。

    邢利民:对,你要把老百姓的心收回来,这可不容易。

    山西晚报:作为当家的你怎么做?

    邢利民:这是多少年老百姓看到你是为大家,肯办事,不怕吃亏。集体主义精神不是一两天培养起来的,像这里下雪,大家都主动出来扫雪,不用号召派任务。有的事拿钱也买不到的,多少年形成的。

    好比老马住过的这个院,现在要商业开发它值二三百万,但村里愿意把它捐出来。第一是出于对老马的人品和精神形象的拥护,你要说他不是个这人,我们搞这干啥?第二确确实实老马和村里人有感情,大家打心眼里和他处真心朋友,打心眼愿意把他留在贾家庄,打心眼里希望干部们都和老马一样,要那样我们会活得多么精彩和有意义啊!所以我说过“荣誉比金钱更珍贵”。提出党员要树形象举红旗创大业,发挥老辈人的精神。我还得把老马的精神传下去,而且要教育下一代,有村史展览馆还不够,发展离不了文人的精神传承和支持。

    山西晚报:您认为马老的精神是什么?

    邢利民:我自己归纳,他就是忠于党忠于革命忠于人民的共产主义战士精神。

    山西晚报:您觉得在眼下提这种精神过时不?

    邢利民:怎么会过时?!但是现在你们这些记者啊作家要沉下去多写啊!可谁给你写呢,没票子什么事也干不成。但各人有各人的理想,各人有各人的抱负。人家老马的梦想,就是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富裕起来。

    山西晚报:就像贾家庄的理想是共同富裕一样,在你的天地里把这个理想实现了,你是不是挺骄傲的?

    邢利民:逐步做吧,(1986年就喊唤这(注解:当年邢提出不当百万富翁,要建亿万富村。)一直喊到现在,也一直在践行着。我也不能骄傲,我觉得做得可不够呢。

    山西晚报:纪念馆开了,村里人怎么说?

    邢利民:对年轻人来说,老马已经是个传说,孩儿们看着稀罕。他相处的那辈人都七八十岁了,老人不多了。

 

文来源:山西晚报20130719;本文作者:谢燕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08-13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