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古交屯兰川 |
||
|
古交市西南方位的屯兰川,其实也就是一条较宽的大沟,本地人叫惯了,谓之屯兰川。川底流着时隐时现的屯兰河,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条大川里的人们,演绎着他们的迁移、劳作和悲欢离合。 我就出生在这条长长的大川里,血脉相连,牵肠挂肚,感情自然是更加浓浓的了。春,静悄悄地来了,俏生生的,望着山上的嫩草新芽,绿叶红花,不由生出几分浪漫的情绪来。黄土高原上的春天,不同于其他地方,苍茫雄浑色彩单调略显料峭,而那一簇簇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杏花,点缀在其间的山洼坡梁上,分外引人注目。看着那一瓣瓣柔嫩喜人的精灵,从心底里便想吼上一段高亢悠扬的山歌来。若是山雨濛濛,村落、大山、树木便都隐在云雾弥漫之中,此时的百里屯兰川令人遐想无边。 曲里拐弯的屯兰川,从沟掌子里的阳湾村起,到川口的万子山下的冷泉村,散布着许多村落,如康庄、南社、鸿雁沟等,人称“五庄二社十八道沟”,其实数目远不止这些,这只是有心人编的顺口溜罢了,比如说关头村,据传说是为防御外族入侵而设立的关隘前哨,还有后梁山上的古石城村,虽然说村子里头的人家早因退耕还林,或为孩子读书方便而搬迁一空了,但顾名思义,应该是大有来历的,可惜我一直无暇去探寻那里遥远神秘的历史。 屯兰川牢牢记着她以往的那些不平凡的岁月:狄地的狐氏大戎部落,曾经庇佑流亡的晋文公重耳十多年;汉代筑有马栏城,皇家马宛的战马奔腾嘶鸣;古时的屯兰河水深流急,河上漂过木筏;长途贩运货物做生意的驼队,从河畔悠悠走过,叮叮咚咚的驼铃声伴着河水声回响;肩挑杂货的货郎,摇摆着拨浪鼓走街串巷,叫卖着针头、丝线、猪胰子;由进士武攀龙创建的本地区第一座正规学堂“积秀书院”,人才济济,学校沿革至今,学堂大院还在,只是可惜那块珍贵的由官府颁发的“积秀书院”牌匾,毁于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之火;晋绥八分区抗日司令部驻扎在此,谱写了抗战的传奇…… 岁月更迭,河水流淌,流走了久远的图腾,但那些独特的“抢婚”风俗,隆重的祭祀祖先仪式,精美古老的窗花剪纸艺术,调子婉转富有风情的道情小戏,却顽强地传承了下来,虽然糅进了不少现代的东西,但也保留了原来固有的特色韵味,以及血脉骨子里的厚道、勤劳、忠诚、孝义的性格和品质。 顺着古岔公路,沿着屯兰河畔一路走来,常会见到拿着工具,开着耕种机、拖拉机干活的人,或在田间,或在河边,或在梁上,山里的人一个个无不显现壮实的身板、结实的肌肉,看着他们辛勤忙碌的身影,就会体会到什么是执着和坚守,发展和进步。更能看到繁忙整洁的工业园区、绿荫覆盖的煤矿和洗煤厂,在这里铺展开一派和谐、绿色发展的立体画廊,画廊里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给人一种力量和激情。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放眼整个屯兰川,展望岁月沧桑,先民们曾经居住于此,开挖洞穴得以遮风避雨,茹毛饮血得以传承,一辈又一辈的人踩着黄土路,攀过坎坷,穿过风雨,一道长长的大川,流过了几多的血汗,每一座山峰、每一个村庄,甚至每一块石头,都见证着这一切。 屯兰川有自己的特色,是北国的粗犷豪放,朔风暴雨,雄浑苍劲,铁马冰河。屯兰川的山,有铁史山的高耸险峻,有二龙山的风光秀美,有红崖峁的传奇色彩,有凤凰岩的久远历史。屯兰川的水,曾经有过狂野和咆哮,先前的人们为了避免河水暴涨带来的灾祸,盖河神庙祭之。如今,昔日河面上放排漂筏的辉煌早已不存,只有在下大暴雨时,才能一睹屯兰河水滔滔的模样。 现在,屯兰川是一个现代与自然相融、科技与发展并重的地方,有二龙山的秀丽风光,山花烂漫;有天然的岔口“氧吧”,清新宜人;有新型科技农业种植园区,瓜果飘香;有全国高品质的肥精煤、焦精煤基地,享誉世界;有引领科技先潮的坑口发电厂,环保清洁;……历史在这里相逢、碰撞、深思、默想。 我久久地伫立着,望着白云飘过的天空,任清爽的山风从耳边吹过,村落里依然宁静安详,以前的梦悬浮着,现代的写真铺展着,像变幻的云朵、多彩的霞光;繁华的企业龙腾虎跃,谱写着经济大潮中的奇迹。 从空中地面轻捷地掠过的燕子,唱着春的序曲。 来来往往繁忙的火车、汽车,为美好的明天,奔驰在小康大道上。 我思索着屯兰川的命运和变化,历史和未来,心头有阵阵热流滚过,这种深沉的爱,永远割不断了…… ■ |
|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20130812;本文作者:武建维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08-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