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那些被忽略的历史建筑 |
||
|
最近,很多市民向本报热线来电反映: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普光寺(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现遗留建筑为明清遗构)在风雨中飘摇,迟迟得不到修缮;已被列为太原市文物单位的晋绥铁路银行旧址也变成了“惠公馆”,市民想进去参观却被拒……由此很多太原市民也在网上对普光寺和惠公馆展开讨论,同时,也再次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古建筑。作为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太原大街小巷里隐藏着不少古建筑。然而,曾几何时,我们的目光开始更多地投向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楼,那些有着浓郁历史气息、悠久文化传统的古建筑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今起,本报推出“那些被你忽略的古建筑”系列报道,希望能借此引起社会各界对古建筑的关注,也希望能通过我们的采访、调查,推进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普光寺,他们为何不爱护你? “西缉虎营普光寺——周围群众只知道这是一座历史遗留下的佛教建筑,并不清楚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儿童于此嬉戏,居民于此搭衣,居民用电从寺庙之上拉线而过。大家对古建的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千年古刹,岌岌可危。”近日,微博网友@大唐生活发布微博,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古建保护,期待普光寺能够重现昔日辉煌。 2009年8月11日,本报就曾关注普光寺的问题,当时,太原市打算投资200万元,对普光寺进行修缮。然而,快4年时间了,修缮还没有开始。 普光寺究竟是一栋怎样的佛教建筑?它的现状如何?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古建·普光寺 据清道光《阳曲县志》载,普光寺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196年~220年)。东西21.71米、南北55.87米,占地面积1212.94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有大殿、后殿,两侧仅存西厢房。大殿为明代遗构,后殿为清代建筑。大殿5间,称圆通殿,悬山顶,琉璃脊,为古时观音海会之址,新中国成立后由阳曲县学校占用,后交由西缉虎营小学使用。 普光寺只露房顶在外站在路边看,它显得“低矮” 6月18日,记者来到西缉虎营,一番打听后,终于找到了位于西缉虎营街15号的普光寺。站在路边,只能看到寺庙古色古香的房顶,如果不仔细看,这处古建筑已然被淹没在周围其他建筑中,很难发现。 经了解,要想进入普光寺,需要从西缉虎营小学里穿过才能进。学校的门卫师傅说,这段时间,市里领导已经来过两次,进入普光寺进行实地勘察。 西缉虎营小学西侧的围墙上有两扇门,记者通过这两扇门,先穿过一排平房区,才看到普光寺的大殿。大殿的正面已经用砖块垒住,留着几扇窗户,前面的土层也被刨开,据了解,这是文物部门对原始庙的台阶在做勘察工作。通过侧门进入大殿,可以看到一块“太原市文物单位”的牌匾,时间为2009年9月30日。 记者抬头往上看,是格子状的吊顶,不少地方已经破烂不堪,透过破烂处,可以看到,殿内原本是高耸的尖顶,梁柱上的彩色雕花清晰可见。在一间房子里,地板已经被刨开,学校一位负责人说,这里是文物部门过来勘察情况时,查看建筑根基和文化层,以鉴定其历史文化价值。 从学校西侧围墙的另一处铁门,记者进入到普光寺的后殿,在院子里,记者看到种着蔬菜。站在后殿的院子里,可以看到大殿东侧还有一排平房,另外还有普光寺原有的西厢房。 西缉虎营小学西侧有一处工地,目前工地属于停工期。通过工地,可以看到寺庙的一侧围墙破损得厉害,大面积墙壁松散剥离。大殿朝南的临街地方,有一处被挡板隔成的小院内,写着汽车美容,目前已停止营业。 住在普光寺沾了灵气孩子考上了理想大学 通过西缉虎营13号的入口,记者进到普光寺的西厢房,这里还住着两户居民。其中一位住户说,旁边的平房是后来才建的。“住在西厢房的共有3户人家,中间的那家住户因为房屋破损得厉害,前两年搬走了。”住在靠北边的住户告诉记者,普光寺大殿曾经是学校教师的办公室,后来还当过宿舍。 随后,记者又来到西厢房南侧的住户家,家中女主人在。说起普光寺,女主人乐呵呵地说:“在普光寺住,对我而言,还真是件好事。”这位女主人说,据她所知,普光寺供奉的是文殊菩萨,给人以智慧。也许是沾了寺庙的灵气,她儿子考上了理想大学的研究生,现在毕业了,在北京还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这段时间,市里领导还来过我家视察情况,听说政府要重新维修寺院,我举双手表示赞同。”女主人说,这房子是她婆婆留给她们的,1950年,她婆婆从长治女子学院毕业后,就到了西缉虎营小学教书,从此就在这儿安了家,房子冬暖夏凉,很好住。而且她也是在西缉虎营小学上的学,在她的印象里,普光寺的大殿曾经是老师的办公室,里面还放过学校的体育用品,后来有段时间还被当作宿舍用。 网友呼吁关注普光寺称其为哭泣的千年古刹 记者了解情况时,几位比较年长的市民过来,向记者说了一些情况。其中一位说,前四五年的时候,普光寺大殿房顶东侧一角的古建筑都在,现在已经看不到了。的确,在大殿房顶的东侧角上,只剩裸露在外的砖块。“里面的格局都改过了,都弄成小格格了,就和宾馆里的房间一样。”另一位市民说,约在1990年的时候,这里曾是西缉虎营小学的宿舍,学校老师住在里面。 记者上网,原本打算搜索一下普光寺的相关资料,结果一搜普光寺,网页上就出现多位网友早些年已经开始呼吁关注普光寺的文章。网友称普光寺为哭泣的千年古刹。还有网友说,2009年,媒体就报道了普光寺要大修的消息,然而4年多过去了,普光寺修缮仍未开工。 普光寺曾有9层台阶原是晋王府的一处古建遗址 这些年来,学校对普光寺是否采取了相应的保护呢?西缉虎营小学一位负责人说,每年他们都会对殿里的火、电及雨季防汛进行常规维护。 记者来到太原市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采访了局长宋建伟。这时,记者才知道,普光寺原本并不像记者看到的那么低矮,而是雄伟壮观,人们进去需要拾阶而上。“原来的普光寺有9层台阶,随着城市发展,周围路面及建筑地基抬高了约两米,9级台阶全部淹没于地下,还在原来的地表位置。”宋建伟说,原来的普光寺高大宏伟,并非现在看到的那么矮。普光寺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普光寺地处晋王府城内西北角,是晋王府一处重要的古建筑遗址,也是现今府城内仅存的三座佛教寺院之一。 据宋建伟介绍,以前,普光寺的大殿及部分厢房一直住着居民,居民们日常生活使用蜂窝煤。另外,里面还有加工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012年,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曾组织对这里的安全隐患及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并配备了灭火器。 上次的规划方案不执行需要重新制定 在2009年8月11日,本报就曾关注普光寺要大修的情况,当时,太原市打算投资200万元,对普光寺进行大修。可是时至今日,普光寺还是往日破败模样。这是怎么回事?宋建伟说,当时,太原市考古所经过一年多的勘探研究,已经完成了《普光寺文物保护工程修缮方案》,根据该方案,普光寺不重塑佛像,不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整个修缮工程完工后,它将成为展示太原历史文化的一处新景观。但是,这个修缮方案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实施。现在,这个方案也被推翻了,将来怎么修,还需要重新制定方案。 在宋建伟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太原市还有其他一些古建筑要进行修复,而排在其中的普光寺显示已经开始规划。 6月18日,记者前往普光寺采访时,得知市领导当天也去普光寺考察过,普光寺很快将重现光彩。本报记者 徐麦丽 ■各界声音 ●普光寺大殿被一座楼和小院内一间间平房层层叠叠地“簇拥”着,使大殿显得越发低矮和老态。只有在人们仰头细看时,才能从那透着厚重气息的孔雀琉璃瓦上,依稀找寻到大殿曾经有过的雄伟和气派。 (市民宿晓健) ●普光寺在杏花岭区西缉虎营15号,经过了几千年的岁月沧桑,它比五台山早好多年,是山西最早的寺院,它的历史价值和地位是最高的。(摘自“僧人、居士、老年人致市长的一封信”) ●来到这座位于太原市中心位置西缉虎营的千年古刹前。没有震撼,只有悲哀和叹惋。普光寺就在西缉虎营小学的校园内,寺内住着校工和民工。一切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我觉得保护重于一切。是不是应该做一点点工作呢? (摘自网友易往的博客) “老银行”咋就成了“惠公馆” 修缮一新的食品街上,一栋民国风格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原本是晋绥铁路银行旧址,不过,现在已经变成了惠公馆。看到建筑上挂着的“太原市文物单位”的牌子,有市民想进去参观,但被馆内人员以“私人会所,非会员不得入内”的理由拒绝。本报6月14日对此进行过图片报道。 文物保护单位怎么成了私人会所?以后,市民想进里面,是不是还得成为会员?文物部门对此怎么看?6月16日起,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古建·晋绥铁路银行 晋绥铁路银行旧址位于太原市迎泽区帽儿巷(又称食品街)27号,2011年12月31日被列入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晋绥铁路银行全名晋绥地方铁路银号,成立于1934年7月1日,是民国时期山西省的地方银行之一。晋绥铁路银行发行纸币多、银行规划大、存在时间长,是民国时期山西省的重要银行。 市民想进惠公馆被告知非会员不能进 6月初的一天,市民程女士和朋友来到食品街,看到焕然一新的食品街上有家惠公馆,就准备和朋友进去看看是家什么店,没想到被门口的服务人员拦住。“服务员说不是他们这里的会员不能进。”程女士说,惠公馆是做什么的,她们并不知道,更不清楚会员又是干什么的,只是好奇历史建筑、文物单位为什么离民众这么远? 被服务人员拦住的并不止程女士一人。采访中,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得知新修好的食品街开放后,也曾去过惠公馆,但被门口的服务人员拦住,被告知这里是私人会所,不是会员不让进。 食品街修葺一新惠公馆装修有特色 惠公馆位于食品街北段,与整条街上的明清建筑风格不一样,有些像民国建筑,有两层,颇为引人注目。该建筑的门头上方写着“惠公馆”,大门上方挂着一块红色牌匾,写有三行字,上面写着“山西金融家俱乐部”,中间写着“惠公馆”,下面写着“晋绥铁路银行(旧址)1911”。大门两侧写有一副对联,门南侧的窗户下,挂有两块牌子,一块上面写有太原市文物单位,帽儿巷27号楼,落款为太原市人民政府,二00九年九月三十日;另一块上面写着太原市历史建筑,原晋绥铁路银行大楼,编号:Gj-0013,落款为太原市人民政府,二00九年十一月。 6月13日,记者前往食品街采访,两名年轻女孩相跟着走到惠公馆前,看到了文物单位的牌子,两人聊了起来,“这里是文物单位”“也不知道里面啥样儿”“以前来过很多次食品街,咋就没注意到这里还有个文物单位啊”……但俩人并没停下脚步,而是径直走了过去。 在惠公馆门口窗台前,放着诚聘优秀服务员的启事。 惠公馆经营者:是否是会馆,现在还没定 6月17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食品街,进入惠公馆时,服务人员上前告知这里还没开始营业,馆内,服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在忙碌着。 说起这栋建筑,经营者刘晓东说,这个房子已有上百年历史,1911年建成,1934年被阎锡山征回,成立了晋绥铁路银行,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直当作办公场地使用,原来这条街叫帽儿巷,后来叫成食品街,1996年食品街整体改造后,这个地方就改成了饭店,一直持续到现在。他还强调说,2001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这里就已经是饭店了。 针对人们所说的“私人会所”、“非会员不得入内”,刘晓东说,惠,是惠民的意思;公,指大家的意思;馆,指场所的意思,惠公馆和会馆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目前这里还没开业,是否是会馆,还没有定下来。至于服务员是否说过“非会员不得入内”,他说他没有听到过,在未成事实以前,外界可以评说,但“不是我说的话,我一律不负责。” 刘晓东说,这里的前身是银行,所以他想通过民间金融的方式,看如何进行文物保护及合理利用,“我们下一步将搞一个高峰论坛,就民间资本如何进入文物保护及合理利用。”他还说,现在食品街整体改造,要求都做食品,所以他也做食品。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包括他本人,都投入了资金,大家用这种方式其实是将历史建筑保护起来,焕发了新生,也算开发再利用。 迎泽区文体局:已知道此事,暂不让惠公馆开业 17日下午,记者联系到迎泽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说,惠公馆的产权单位是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文物建筑施工须经过文物局同意,改造方案需要报相关专家审核通过。“当初食品街改造,对外招租的时候,并不知道要改成会所这个情况,市执法队去年曾经要求其整改,因为它施工并没有经过文物部门。”至于具体的施工状况以及整改后的情况,对方表示需要向市文物局执法队了解。记者联系市文物局执法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了解到当时的详情。这位负责人还表示,惠公馆在进行利用时,确实投入了不少资金,对破损的地方进行了修复。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不能让惠公馆开业,然后进一步解决。 随后,记者再次采访了刘晓东。他表示,这处建筑的产权是政府,建设主体是区政府,他只是承租方,所以,当时停工整改通知下发的主体不是针对他,他不便回答,不过,因食品街配套设施还没完善,惠公馆目前还无法开业。 本报记者 徐麦丽 实习生 冯华 ■观察 文物保护与利用何时解开死结 近日,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晋绥铁路银行旧址摇身变为商业用途的“惠公馆”,引发热议。近年,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许多文保单位,尤其是市县级等低级别文保单位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在市县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上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政府“无力修缮”,文物保护经费严重不足;二是由于历史原因,文保单位产权各不相同,一旦商用,监管起来非常困难。 针对第一个问题,中国古建专家柴泽俊表示,要制定公开透明的文物利用机制,对古建文物的利用明确限定条件,对具体开发方式要有原则限制。针对第二个问题,专家表示,政府应积极引导,可采用租赁、出让或参股等形式,但须在利用中实行 “严管”措施,不能让文保单位失去其公共属性。“无论何种形式,都应加强监管,不能改变文物原貌、变卖或破坏文物,一旦发现,要及时收回其使用权。”柴泽俊说。 据新华网 ■网友声音 晋绥铁路银行旧址变成了惠公馆,这让许多网友感慨不已,大家纷纷吐槽: bossyo:用老建筑,打文化牌搞酒店,那是很赚钱的。 smileinthewind:怎么像翻修过的呢?要长久保留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总比被强拆要好。 吴银海海:中国文物不多了,求求你们给下一代留一点吧。 笑对人生2928186745:没有了历史也就没有了灵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到底为了谁? 崞县李老头:一座市级文保单位悄然变身私人会馆,它们躲过战争和拆迁,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遗产,却成了私人的盈利资本。文化遗产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共享。而如今文化遗产保护,岂不是成了“捍卫”私有财产的口号了? 有的在沉默,有的被遗忘 据了解,现在太原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6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3处。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其中几处“太原市文物单位”,拥挤的院落、丛生的杂草、烟熏的痕迹……似乎在诉说着它们曾经的境遇。沉默了许多年,也尴尬了许多年,现在,里面住的居民被要求搬离,或许,这意味着它们将迎来新的生机。 1 泰山庙:柳巷街办在里面办公,保存较好 柳巷街道办事处的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前就是泰山庙。泰山庙(今酱园巷),北临察院后、大水巷、五拐巷。 6月20日,记者从钟楼街由西向东走到龙城商场,再往前走几步拐向一条南北走向的巷子,这条巷子现在被称作二市场,走了约5分钟,一座古朴的建筑映入眼帘。大门的左侧挂着6家单位的牌子,同时旁边还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太原市文物单位泰山庙”,落款为太原市人民政府,时间为二00九年九月三十日。 考究的建筑风格在这条小巷内很显眼,灰色的墙砖,大红色的门柱和大门上的两个大红灯笼相辉映,显得很是喜庆。进入大门,街道庭院还比较整齐。里面是两个大小相仿的小院子,中间被一个楼房隔开,留有一条小路。 记者走近柳巷街办,仔细端详,依稀可以看出庙宇山门的印记,屋顶为蓝色的琉璃瓦,屋檐有着别致的雕花。此时,正有工作人员在屋内办公,其中一位工作人员说,现存的是泰山庙的附属建筑,原来的泰山庙主体建筑已经不在了。“因为是政府办公所用,保存得比较好。”工作人员说,这里本是一个院子,院子中间的办公楼是后来重新修建的。 在办公室的一个墙壁上,有一个清代的石碑,石碑呈黑色,由于年代久远,上面已经磨得油光发亮,石碑上的文字仍然可以看见。记者仔细地看了碑文,上面写着光绪年间的事情,碑文结尾还写着经理人,一共有八个人的名字。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是一个功德碑,记载了当时的泰山庙重新修整的情况。“现在的太原人,很少知道泰山庙这个地方,因为过去叫泰山庙的地方现在已经不叫泰山庙了,叫成了二市场。”采访中,在柳巷经营商铺的一位女士说。 据了解,从明清到民国,泰山庙的香火都特别旺,左右共两进院子,规模相当宏大。 2 古圆通寺:小商铺包围下被众住户“分割” 古圆通寺,坐北朝南,现存大殿、过殿及偏殿10余间,占地面积273平方米。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顶,琉璃剪边。过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硬山顶。圆通寺是明、清之际太原盛极一时的佛教庙宇。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6月18日上午,记者骑车行至东后小河街,往西走了一段路,沿路询问了附近的居民,居民说还得再往西走,拐到东缉虎营的时候就能看到了。 在拐向东缉虎营的巷子口,站在路边可以看到,一圈民房里,一处古代的建筑房顶露在外面。民房有经营卖衣服的,还有一些饭店、起名馆等。东缉虎营20号跟前有处写有“起名馆、婚庆”的小门,居民说,从这里进去,就能到古圆通寺。 从小门进入后,向西拐有一个小巷子,小巷一侧搭着一排平房,两旁还堆放着一些杂物。推着自行车过,狭窄的巷子显得很挤。在巷子里走了约10米,终于见到了古圆通寺,寺庙除了破旧外,看着还有点荒凉,寺庙的大殿和后殿上张贴着对联,这里已经被分隔成若干个房间,住着人,一些房子前还搭建着简易房,房子上盖着塑料布,下面堆放着杂物。只有从大殿的气势和琉璃的屋顶上才能看到一点昔日的繁华。 过殿的房顶上,长着杂草,杂草中放着一个电视接收器,旁边有一根烟囱。房檐前搭着的临时木板上盖着一块布子,经过风吹日晒,布子已经风化,稀稀拉拉的数根木板裸露在外。 古圆通寺里,现在还住着居民,不过,多数住户房门都锁着。在寺里一个房间里,一位老人正在干活。老人说,他住在古圆通寺已经有50多年了,现在他们已经接到了通知,6月底就要搬走。“房子的地基较低,下大雨时,雨水会灌进家里来。”老人说。 附近商户对古圆通寺的印象有多少呢?记者走访了几家商户,大都不清楚。一家饭店的员工说:“只知道是个庙。” 记者找到一篇来自宝莲禅寺的文章,文章中写着:太原城中的市民放河灯一般是在后小河和文瀛湖中,后小河岸边的古圆通寺是每年放河灯的组织单位。 3 文殊寺:寺里居民已搬走,周围居民也要搬 文殊寺是明清建筑,在城坊东街和东仓巷间,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原为四重院落的寺院,由山门、二进门、三进门、文殊过殿、大殿及东西厢房组成,面积近万平方米。现存大门(局部)、二进门、文殊过殿和5棵古槐。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6月18日上午,记者骑车从城坊东街由西向东走,未发现有类似古建筑,又绕到东仓巷,往巷子里走了约50米,在路东,一处木制大门吸引了记者,大门里盖有一排排小平房,经过询问里面的居民,得知这里就是文殊寺,不过只有大门还算是文殊寺的,平房都是后来加盖起来的,而且这里是后门,前门需要从城坊东街的一个口进入。 再次返回城坊东街,往西走了约50米,在一住宅小区入口,记者看到里面有一排看上去很古朴的瓦房。小区入口,张贴着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政府关于历史文化街区及文物保护修复房屋征收决定的公告,提及的征收范围包括文殊寺及周边片区。 进入小区,穿过两幢住宅楼,拐向一条小巷子里,记者看到一处古建筑,这就是文殊寺。寺庙的一处墙上挂着“太原市文物单位”“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3个牌匾。房檐是木质的,房檐下的木制雕花很精致,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雕花也有破损,屋檐的两端好似燕尾。屋檐下,分别用几根粗的木桩支撑着,这些木桩有的有了裂缝。寺庙部分墙体的砖块有重新翻新的痕迹,周围堆放着煤球、木板等一些杂物,寺庙的屋顶上长满了杂草。 虽然现在寺庙的过殿里已没有住户,但可以看到居住过的痕迹,墙体外还留有一根烟囱,墙上有被熏黑的痕迹。附近居民说,前两年,还有人住在过殿里,考虑到安全问题,人们就搬出去了。在寺庙过殿背后的窗户玻璃上,记者看到上面有太原市非住宅房产管理中心2013年6月8日贴的封条。 吴女士租住在文殊寺附近一年多了,她说,住在文殊寺周围平房区的,有70多户人家,大多数是租住户,“文物局的来过好几次了,说是要重新修护寺庙,让我们月底前搬走。”吴女士指着放在家里地上的一堆打包好的东西说,既然是文物,就应该保护,恢复寺庙的原貌。 本报记者 徐麦丽 实习生 冯华 ■追踪报道 21栋苏式住宅还在期盼修缮方案 本报6月23日讯(记者 赵琴)解放北路矿机宿舍区内有21栋苏式住宅,历经50多年风雨,多数房屋出现漏雨、上下水管道老化、墙皮脱落等问题,但由于这些建筑于2009年被定为“太原市历史建筑”,物业不能拆又不会修,非常为难。2012年10月16日,本报报道了此事。当年11月22日,太原市规划局出台了《矿机苏式住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规划建设实施导则》。《导则》中,对矿机苏式住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做了明确规定,并确定实施修缮历史建筑、恢复历史院落、更新临建住宅等项目。 半年过去了,矿机苏式住宅目前的情况如何?有没有进行修缮呢?6月19日,记者与矿机建安物业公司经理助理任先生取得了联系。他说,目前苏式住宅还没有“大动”,只是哪儿出现问题就修补哪儿。 太原市规划局编研中心的车主任告诉记者,就矿机宿舍区的规划,市领导还有一些新的想法,目前他们一直在商讨,具体的实施方案会在近期确定下来。 皇华馆9号楼房地局开始测量面积 本报6月23日讯 (记者 徐麦丽 实习生 冯华)皇华馆9号楼是太原市文物单位,2012年11月14日,本报报道了居民在此私自生火一事。皇华馆目前情况怎么样了?18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皇华馆9号楼。 一位住在二楼的居民说,山西晚报报道后的第二天,原本搭建在二楼楼顶的违章建筑就被拆了,但现在一遇下雨,那个位置就漏雨,正好漏在他家。说着,他领记者上到二楼平台,违章建筑被拆后,还有一些木板等物品没有清理。该住户说,违章建筑当时被一位住户当成锅炉房,烧锅炉取暖,“违章建筑在的时候,最起码还不漏雨,当时工作人员要拆除违建,我们也不反对,但起码得保证不漏雨才行啊。现在每逢下雨就漏,我们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反映此事。” 皇华馆9号楼一层临街位置,开了个小商店。记者去采访时,市房地局的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店里测量,核实房屋尺寸。据他们称,这里是日本人留下的,原来是座炮楼。目前政府下了文件,要求修缮、保护历史文物,希望住户尽早搬离。 那些和古建一起生活的人 他们,守着文物过了几十年,见证了古建筑当年的繁华,也目睹了古建筑一天天走向衰败。连日来,记者走近那些居住在古建筑里面及周边的居民,了解他们与文物朝夕相处的感受。在他们眼里,那些古建筑早就应该受到重视、得到修缮。能够表达他们这种情感的,就是政府下了搬迁令后,他们都在尽量配合,争取早日搬走。 1 【教场巷30号的居民】 说起专家楼,话里话外全是自豪 ★地理位置: 位于杏花岭区杏花岭街办教场巷30号 同蒲铁路专家楼始建于清光绪末年,整体用红砖修砌,坐北朝南,由北至南保存有4栋房屋,东西长30.3米、南北宽131.3米,占地面积达3978.39平方米。每栋建筑规模较大,均有地下锅炉房,至今保存较好,并铺设有地下管道通向屋内。 ◆教场巷30号,3号院的古建 6月25日上午,记者辗转找到曾住在同蒲铁路专家楼3号院的刘先生。在赶往目的地途中,刘先生介绍说,这个院子是岳父留下来的。以前,它和其他3个院子都是阎锡山办工业时的专家住所。“我们住的3号院,是当时日本专家住的地方,原来还有德国专家在那儿住过,也在这一片,只是房子已经拆了。”刘先生说,2003年,这里被挂上“太原市文物单位”的牌子,上面写着“工程师楼旧址”。 到了教场巷30号,记者看到路西有一排古建,从北往南分为1号院、2号院、3号院和4号院。到了3号院门口,刘先生爱人打开院门,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各种绿植,牡丹、月季、梨树、山楂树、西红柿等,给院子平添了几分生机。记者跟随刘先生进了房间,边参观,边听刘先生介绍。“这几幢房子是外籍专家设计的,采用了中西结合的基调,使用方便,简洁大方,类似早期的公寓建筑。房子带有厨房、地下室,地下室里还有锅炉房,那会儿洋专家住的时候取暖用的是暖气。”刘先生说,四个院子风格不同。“为啥房间里没有电扇或空调,还这么凉快啊?”记者不禁问道。“这个房子房顶高啊,现在哪儿还有这么高房顶的房子!”刘先生略带得意地说。走出房间,记者抬头看见房顶上有一根“烟囱”随口问道,那是厨房做饭用的吗?刘先生解释道:“这是卧室,厨房在那边,那也不是烟囱,好多朋友过来都以为是烟囱,其实那是房间内的通风系统,相当于现在的空调。”“哦,怪不得屋里这么凉快呢!” 记者转身,视线落在2号院和3号院交界处的一个水塔上,刘先生立即插话:“那是这四个院子的专用水塔,我们这儿上世纪20年代就用上自来水了。”“哦,这么前卫啊!”记者赞叹道。刘先生说:“这几所房子当年是外籍专家设计的,各项配套设施都很先进。” 刘先生说,他爱人上世纪50年代就住在这儿,1989年为照顾老人,他们一家又全搬回这个院子,一晃眼几十年了。2010年11月份他们搬了出来,是想让岳母住新房子。不过,现在还有家人在院里照看。“这房子好啊!要不是年久失修,我愿意一直在这儿住着,水电暖都很方便,周围熟人也多。” “知道是文物,你们会进行特别的保护吗?”记者问。“当然啦,我自己就是学历史的,况且住在这儿好多年了。现在最紧要的就是尽快修复、保护它,不要破坏它原来的样子,也算给下一代留下对老太原城的纪念吧。”刘先生说。 2 【皇华馆9号楼居民】 住了几十年,一直是我们在保护 ★地理位置: 位于海子边街文瀛公园东门处 皇华馆9号楼,2009年被确认挂牌为太原市文物单位。这幢文物楼里,现在还有居民住着。 ◆皇华馆9号楼,2楼的一间房子墙皮脱落了一大块儿 6月25日上午,记者前往皇华馆9号楼进行采访。 到了目的地,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路过的市民,大家都说没有注意到它。那么,住在里面的居民呢,他们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谷先生一家三代在皇华馆9号楼住了50多年,一、二层都是他们家在用,一层的临街位置开窗做起了小生意,卖烟酒、副食、水果等。二层是卧室,三代人都住在这里。11时许,记者过来时,谷先生的爱人及儿子正坐在门口招呼生意。“昨天中午那场雨,弄得家里又开始漏,得用五六个盆接水。”谷先生的爱人说。在一间屋子里,记者看到,地上放着四五个盆,盆正对的房顶上墙皮已经掉落。宁女士说,这个房子住着冬暖夏凉,夏天都不用开空调和电扇。她们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一直很好。2012年12月,有部门过来拆锅炉和违章建筑时,上面才开始漏水。宁女士说,马上到了汛期,现在一听说要下雨,就赶紧拿塑料布将漏雨的地方盖住、给积水的地方抹水泥。一发现快要脱落的墙皮,她们就拿杆子捅掉,以免掉落砸伤人。“这房子我们住了多少年了没有管,一直就是我们在保护。”宁女士说,房子里面如果不住人,可能两年就不行了。 这里的居民都是从哪儿来的?住在阁楼的王先生说,新中国成立后,这儿分给了省纺织轻工业厅直属企业办事处,有山纺、介纺等6家单位的办事处,单位破产后他们就留守在这里。 这里被定为文物单位后,生活有什么改变吗?宁女士说,“太原市文物单位”牌子上的时间虽然是2009年,但真正的挂牌时间是2011年。挂牌后,才知道这里被定为文物单位,但从那以后就再没人过问过,他们的生活也并未改变。直到最近,有关部门通知搬离,才时不时有人过来测量房屋面积。 说到搬离,居民们流露出了不舍。他们说,周围人都熟了,孩子也在附近上学。不过,等相关事宜协商好后,会配合政府工作,早日让历史文物重现风采。 3 【关帝庙、奶奶庙旁的居民】 守了70多年,真舍不得搬走啊 ★地理位置: 位于迎泽区西校尉营25号 关帝庙和奶奶庙始建于清代后期,均位于西校尉营北口。 关帝庙前殿供着关公像,南面是前殿,北面是寝宫,旁边是侍卫、马童等。后殿内有关公夫人及十二位侍女,还有伴舞,是关公的家眷。 奶奶庙是供奉关夫人的祠堂。庙坐北朝南,门为悬山式勾连搭歇山顶,挑檐三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七米,前有廊。山墙绘有送子壁画。门窗为木制大开扇,房屋为砖木结构。二门外有一间供奉土地的土地堂。 6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西校尉营,通过古典的屋檐结构,找到一座古朴的建筑。附近居民说,那里是关帝庙和奶奶庙。虽然已经远远地看到屋檐,但记者走了半天,也没能找到通往这两座庙宇的路。 随后,在附近居民的指引下,记者进入西校尉营25号的小院门,沿着狭窄的小路走到里面,小路分东西两个口,往东拐是关帝庙,往西拐是奶奶庙。这两座庙的围墙上醒目地挂着“小心高空坠物,注意人身安全”的提示牌,奶奶庙的外墙上悬挂着一个二OO九年九月三十日的牌匾:“太原市文物单位西校尉营奶奶庙。”奶奶庙外面,有两排平房。今年已80多岁的冯先生从8岁起,就住进这个院子。老人说,一开始住的是旧房子,后来旧房子灌了水没法住,才搬到现在的平房里,挪来挪去,70多年了,就没出过这个院。不过,现在政府要修缮,让他们搬走。“以前,关帝庙里两个较大的殿和现在差不多, 只是现在被平房包围着。靠南面的是关公庙的前殿,北面是关公庙的寝宫。前殿供着关公像,旁边还有侍卫、马童等。 后殿内有关公的夫人及十二位侍女,拿着笙箫笛等乐器,还有伴舞,这些都是关公的家眷。”说起关帝庙,冯先生如数家珍。 冯先生家是一个里外间相连约70平方米的屋子,其中一间较小的是厨房,另外两间较大的是卧室和客厅。家中摆着电视、冰箱等,整个屋内略显拥挤。平房门口搭着顶棚,里面堆放了很多杂物。 守着关帝庙、奶奶庙生活了这么多年,要搬走了,冯先生的老伴有些留恋。她说,冬天,家里只能靠烧蜂窝煤炉取暖,不暖和;夏天下大雨,马路上的水会倒流进家里,房顶还漏雨。最近几年附近没有公共厕所,家里还得准备一个便盆。但在这儿住了几十年了,都是老邻居,谁家有事大家都帮忙,“说实话,真不想搬。” 随后,记者又来到住在关帝庙周围平房里的王女士家中。王女士今年75岁,住在这儿50多年了,她觉得房子还是很不错的,出行很方便。王女士说,现在政府已经给他们安排了住所,等相关事宜协商好后,他们就会尽快搬走。 24日19时许,记者再次来到冯先生家中,看到地上堆放着打包好的东西,几个年轻人正在将它们搬到院门外的车上。“明天就要搬走了。”冯先生的老伴说,政府给他们在西华苑分了套房,“这是历史文物,早就该修缮了。” 本报记者 徐麦丽 实习生 冯华 ■ |
|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20130624;本文作者: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06-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