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从《花月痕》看太原的美丽当年

 

 

 

 

 

  建设“美丽太原”是我们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太原人多年的梦想。“美丽太原”究竟什么样子?四百万太原人心里就有四百万张美丽画图。最近,偶读清代魏子安反映太原市井生活的长篇历史小说《花月痕》,内中就有许多描写明清时期太原城的锦绣景致。这里不妨推介几段,供大家在构想美丽太原画图时,作个参照。

《花月痕》作者魏子安(1819-1874年),祖籍福建,清道光年间举人,后屡试进士不第,一生四处飘零。他曾长期寄居在好友、太原知府曹金庚门下,《花月痕》便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书中讲述了明代中期两个才子韦痴珠、韩荷生和太原名妓刘秋痕、杜采秋悲欢离合的故事。据鲁迅等大家评介,“书中韦痴珠一生穷愁潦倒,实为作者实况;而韩荷生亦为作者理想中之化身,设想为几年之后的自己。所写痴珠与秋痕的情史,亦是作者实事。”既然书中所写为作者亲身经历,可见对当时太原城的描写也当是作者的亲见亲览了。

明清时期的汾河景区什么样?《花月痕》中说,随军才子韩荷生平息叛乱归来,太原的官员、名流为他在柳溪彤云阁摆宴接风。“柳溪在阳曲县署西(即今府西街)一里,汾堤之东。陈尧佐任并州知府时,因汾水屡涨,建堤周五里,引汾水注之。旁植柳万株,中有秋华堂,堂外有芙蓉洲。每岁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太守泛舟于(柳溪)修契,郡人游观于此。数百年来,久圯于水。十年前,太原太守率官民吏卒立汾神台骀祠因复旧迹。”

那柳溪四周的彤云阁、秋华堂、芙蓉洲又是什么样?书中描写道:“彤云阁上下两层,(在)溪北最高之处,四面明窗。俯瞰柳荫中,渔庄稻舍,酒肆茶竂,宛如天然画图。溪南一带(种植)桂树,遮列如屏,便是秋华堂;东边一带(种植)垂柳,汾水环绕;西边池水一泓,纵横数亩,源通外河(即汾河)便是芙蓉洲。”游人可从柳溪上船,登芙蓉洲游览,“水手们分开双桨,向荷花深处荡去,只见白鹭横飞、垂柳倒挂,香风习习,花气蒙蒙,真是香国楼台,佛天世界。”“穿过石桥,不上一箭之路,便是芙蓉洲。(洲上)水阁造在水中,后面桥亭接上秋华堂。……上了水阁,凭栏四望,见两岸渔帘蟹断,丛竹垂杨,或远或近,或断或续,尤觉烟波无际。”

从以上的生动描绘中,我们看到了400年前太原人引汾水建柳溪,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妙融合:柳溪北畔栽柳万株,南畔有桂林成荫,东畔垂杨环绕,西有池水直通汾河源头;绿荫丛中,建有巍峨华丽的亭台楼阁,人们可从柳溪登船畅游,欣赏荷花盛开、水鸟纷飞的美丽母亲河风采,还可登上河中的芙蓉洲水阁,一览全市风光。那种奇思妙想的创意,那种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和我们今天的长风商务文化岛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今天的长风文化岛比那时的柳溪景观更宏伟更壮丽更时尚了许多。

明清时期的海子边、纯阳宫什么样?一天,书生韩荷生外出访友,“走至(太原)东南城根边,遥见一带波光,澄鲜如镜,掩映着半天楼阁,俨然一幅画图……荷生骑马行来,(那楼阁)原是一座大寺院。门前古槐两株,蔽日参天。墙外是大池(文瀛湖),纵横十亩。绕着绿水,杨柳成行,黄鹂百啭,便觉心旷神怡。遂下了马,看那寺院上横额‘吕仙阁’三字。荷生走进院内,见宝殿琳宫,回廊复道,是个香火旺盛古刹。原来这纯阳宫正殿以后,四周俱是砖砌成阁,阁分为三层,上层左试院(明代贡院,在今文瀛公园内)万片鱼鳞;右接东城,一行雉堞(当指新南门城墙)。远看四周山色,万井人烟;近看数亩青畦,一泓绿水。中层为上下必由之道,两旁石磴,各数十级,下层做个月洞,系出入总路。”

想来当时的纯阳宫,比现在的纯阳宫面积大多了,一定还有个面向海子边的北门,称“吕仙阁”。作者走进纯阳宫,登上仙阁至高处,向我们叙述了当时太原东南城的美丽画图,逶迤起伏的古城墙、气势恢宏的名刹古院、碧水清波楼台倒映的文瀛湖,古树葱茏百鸟欢鸣的海子边、数亩青畦万井人烟的城市绿色生活。真个是名副其实的“锦绣太原城”。

明清时期的柳巷什么样?作者没有全方位描写当时柳巷的全景,只写了柳巷一处名叫“寄园”的场所。“话说并州城内柳巷,有个寄园,因山而构。第一层门内有个花神庙(是否现在的泰山庙街?),庙旁空地开设茶社,榜曰“一味凉”。接着,作者介绍寄园的第二层,这里原是一位姓江的高官住宅,后因江家南迁,此处便成了“崇墉巍焕,局面堂皇”的宾馆,称“轩轩草堂”。进入寄园三进院,“临池一座小楼,曲折有趣”,从小楼登上攀云阁,“只见(阁楼)第一层是六面样式,面面开窗,纯用十块玻璃隔作六处,六处之中,又分出明暗来,大小方园扁侧,共有十二处,额题‘并门仙馆’。上了(攀云阁)二层,是四面样式,面面空出回廊,廊畔俱有紫檀雕花栏杆,里面八间,统用锦屏隔断,面面有门,瞧着园中亭台层叠,花木扶疏,池水萦回,山峦环绕,已自可观。再转扶梯登上第三层是堂堂正正,一座三间的厅房,上有一面横额篆书‘攀云阁’。地位愈高,眼界愈阔……凭栏一望,并州山水关塞,就如天然画图,都在目前。”寄园内还有水系,直通一个叫“小蓬瀛”的地方,作者描写他和文友们从寄园上船,一路看园中景致,“约有半里多路,绕过一个石矶,出了小港,即是个大宽阔处,望见西北上一带长廊,那就是小蓬瀛了。只见苍松夹道,古柏成盘,一个榭靠山临水略似(汾河)芙蓉洲水阁……”

从上述描写看出,当时的柳巷仍以自然景观为主,建筑物不多,树木不少,且有水流萦绕,可能与海子边的湖水相通。当时的达观贵人们在此建筑别墅居住,可谓占尽风光了。此外,书中还写了柴市街(今水西门街)的愉园,那时的愉园即今天的愉园大酒店所在地。“园虽不甚大,却也有些树木池亭,数间庭房密室,本是巨家别业,后来中落。”“望那园中水榭,东西南三面环池,水磨楠木雕栏,檐下碧油大绸的卷蓬,垂看白绫飞沿,两边各挂一个小金铃。池内荷花盛开……空旷处绿叶青波,湛然无滓……

时光穿越了几个世纪,我们期盼21世纪的美丽太原尽快建成,期盼“锦绣太原城”的尽快复兴。期盼太原人尽快享受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的美好生活。

 

文来源:太原日报20130219;本文作者:许一友、梁枫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03-14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