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桥头街的女儿情结

  桥头街,因以宋太原城东门外的吊桥为街之起点而得名。
  桥头街,东起五一路的棉布门市部,西至柳巷的六味斋,与柳巷南路衔连,与钟楼街相直。这条街长不足千米,宽大约十米,它与钟楼街和柳巷形成了太原市的商业“金三角”,直到上世纪的80年代。1956年后,经过公私合营,桥头街的铺子都易名为“门市部”。
  让桥头街负有盛名的原因,还在于她集中了太原的风味名吃。无论是老太原人还是外地人,都会慕名来喝清和元的头脑、买六味斋的酱肘花、吃认一力的羊肉水饺、尝尝天津包子铺的“狗不理”包子……临走时不忘带一瓶宁化府的老陈醋回去。
  当年,桥头街的中段有家“鱼铺”。少不更事的我们常去“光顾”。柜台是个石槽,里面有一些黄花鱼、带鱼、鲤鱼和墨斗鱼什么的。它的旁边是当时赫赫有名的 “文明池”,这里既是大人们讲卫生的最佳去处,又因为它巷道深深,于是成了孩子们夜晚捉迷藏的宝地。它的斜对面是家“红卫”冷食加工部。
  在妇儿商场对面,是我接受启蒙教育的 “桥头街小学”。当时周围的小学都还是平房,而我们却有一座三层高的教学楼,并且电视学校在前院还办了个 “电视班”,学生们大都是十几岁的半大青年,他们课间十分钟不像小学生疯跑疯玩,稳稳当当的样子。没想到,我后面认识的李泰来诗友竟然是那个学校的校长。学校的旁边是家珠宝店。大人很少进去,倒是我们孩子更洒脱些,反正路过,下学后进去“盘点盘点”再继续走路。
  问起我丈夫,他说去桥头街主要是到油漆门市部,想把自己做的铁皮五角星蘸点红油漆涂涂,好别到帽子上,跑好几回人家才答应他。有时也去去鱼铺,买一分一条的小咸鱼,打打牙祭。
  桥头街有一家叫做“资成号”的食品店。那是我儿时跑得最欢的地方。父母亲给我的一点儿零花钱,都让我为这里作了“贡献”。它的对面是另一家老字号 “德义昌”,我给父亲买买 “握手烟”,偶尔来盒“黄金叶”,这里点心、黑酱、卫生纸啥都卖,像个杂货铺。桥头街的东头是家唯一的棉布销售点。过大年前,妈妈带我们去扯花布时,我和妹妹是一路唱着跳着去的。红市街口有一圈由水泥柱和铁链组成的护栏。夜幕降临时,我们三姐妹常常坐在铁链上,一边欣赏街头晚景,一边等待正在十四中上学的大哥回家。
  儿时最令人开心的莫过于玩耍了。下午放学后,我们先抓紧时间完成作业。晚饭后,大院里十几个比肩长大的小伙伴们便相互登门约请,偶有大人不让出去,就七嘴八舌地磨缠求情,直到放行。然后呼啦啦一群就涌出大门,奔向街对面的路灯下。踢毽子、跳皮筋、点豆豆、捉迷藏、跳格子、攻城等等,直玩得满头大汗,大人们不叫不回家。说到玩儿,我二哥喜欢弹玻璃球,还是打“不改”(陀螺)的好手。小弟呢,迷上了洋片,常常把手拍得黑乎乎的。
  想起来,让我最有成就感的要数学自行车了。每当晚上八九点钟,我就央求哥哥姐姐当师傅,推上父亲的“座骑”,先溜、再掏、后跨梁,最后上座。尽管车子总是左右乱扭,跌伤腿、磕破脸的事常有发生,但有哥姐保驾和鼓励,我们胆子变大了……当我骑着自行车,稳稳地驰行于寂静的桥头街两端时,真是心旷神怡啊!
  值得一提的是,在桥头街中段和海子边交汇的路口,有一座上海人聚居的院落,他们都是那时支援内地建设时从上海来的。这群南方人的生活习惯给桥头街的老街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一位同学芦汉培就住在那个大院。他们长得白白净净,常吃大米,总穿肥短衣,说话叽里呱啦。院里绳子上,经常晾着些剥了皮的青蛙。可以说,上海大院是我们街上的一道风景线。后来,他们有的留在了太原,有的返回了上海。
  我是桥头街的女儿,生于斯,长于斯。她承载了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三个人生的重要时期。在这条街上,留下了我和兄弟姐妹、同学和小伙伴们的成长足迹。

本文来源:晚报;本文作者:王秋英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家在太原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