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城中的小五台

  在五一东街的东口路北处有条巷子很独特。站在巷子南口往里看,这是个落差较大的斜坡。坡上的骑车人捏着车闸往下滑,而坡下的人则推着车子往上爬。初来此地的人看到路口的地名牌都会说:“哦!新城南街。”但是如果你向在街边遛弯儿的老人打听时,他们都会告诉你:“这儿叫小五台。”
  说实话,我一直没有搞清楚小五台到底是地区名还是街巷名?说它是街巷名吧,可是在1934年版《太原指南》、1987年版 《太原市南城区地名志》、1996年版《太原市志》中的地名名录里以及清末至现代的多种街巷图中都没有发现它的名字。说它是地区名吧,可是就在这条“新城南街”的路西却发现在一个居民大院斑驳的大门上赫然发现了一个老式的门牌:“小五台4号”。
  提起小五台的来历那还得从明朝嘉靖年间说起。嘉靖时四川布政使、右布政使太原人王道行退休后回到太原在城墙东南角兴建了一个花园,园中有一座坐北向南的斐堂,堂稍东是雨足轩,轩前修竹百余棵。斐堂左边有莲花池,莲花池前有小鱼池,池上有小桥。小桥南有太湖石假山,山上有逍遥亭,向西可接承恩门(新南门)城楼。园西端顺城墙而下有土岗,岗东有清虚亭,周围栽有龙爪槐等乔木。树下设置石床石凳,引水成溪,从脚下环绕流过。园东头有祠堂和茅草亭,园北端是园门。园内除了池莲、龙槐、竹子和其它花草外,最出名的是几株大桂树,每当金秋,满园飘香,所以名为桂子园。王道行闲居时,经常与朋友在园中唱和,所著有《桂子园集》行世。
  王道行去世后,河东王府购得桂子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拓展改建,园林风景远远超过了原桂子园,成为河东府的别墅,改名为金粟园。园林主要景观有金粟坊、桂花轩、岁寒居、苍云坞、丹药院、望汾楼、锦云乡、富春亭、槐荫亭,还有假山鱼池,楼台殿阁,掩映于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明末金粟园毁于战火。清朝雍正年间,总督伊都立重修。当地士绅增建了魁星阁,后来又有僧人募捐修建了文殊、观音二阁,因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加之此地地势较高,所以人们俗称这里为小五台。小五台一时成为太原城中的名刹,梵音袅袅,藏香阵阵,加之环境优美,居高临下,也成了文人官宦的游览胜地。清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山西沁县人吴琠在这里就写下了一首《小五台诗》:
  纵目看形胜,城隅小五台。太行山北转,汾晋水南来。带砺名犹在,笙歌去不回。空留荒院址,终古法云开。
  下面这两张照片就是1907年法国汉学家沙畹在太原拍摄的小五台内楼阁和全景照片。
  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整个小五台寺庙都是在一片高地上面。在小五台的左边是当时的新满城西栅外供旗人生产用的农业试验场。而小五台的右边就是新满城内供旗人居住的排房。
  小五台是何时消失的,我暂时还没有找到资料显示。但是我在一份1948年绘制的《太原城防工事图》上还看到了小五台的详细边界。而此后的地图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个名字。
  现在的太原人熟悉小五台无非就是来源于这两个单位:小五台派出所和小五台小学。听说小五台派出所已经改名为文庙派出所,那就意味着太原市能找到小五台字样的就只有小五台小学了。

本文来源:晚报;本文作者:郝 波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家在太原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