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记忆中的太原城池

  近几年来,每当我从报刊和电视上看到我市申办特色文化名城的报道时,就立刻联想到具有“锦绣太原城”美誉的太原城池,并认为解放初期的拆除城墙是很不明智之举。

    作为一个“老太原”,我对太原城池可谓深有感情。早在1945年秋天,我受党组织派遣,曾以在太原进山中学上学做掩护,做过一段地下工作。当时进山中学刚从晋西迁回太原,学生们都穿着和阎锡山部队一样的灰色军服,享受着类似于供给制的待遇。每逢星期天,我常利用身穿军服之便,或漫步大街小巷,或走出城门看四野,并多次登上城墙观望。这样做,不仅是从事地下工作的需要,也是我刚从农村来到城市,对太原市区及太原城池深感惊奇的缘故。

    当时的太原城池,尽管经过多年的风雨沧桑,加之年久失修,破损之处不少,但整体上还算完好。不但城墙雄伟坚固,而且八个城楼除了首义门改建得面目全非外,其余都古色古香,高大壮观,保持着往日的威风。只有城外的护城河,南、北、西三面已基本填平,东面仍留着又深又宽的壕沟,虽然已无河水,但仍然具有池的模样。看到如此宏伟的城池,我在惊奇之余,不禁对古人的聪明才智很感敬佩,认为古人留下的这座城池,真正称得起是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

    1946年夏天,我趁学校放假之机回原籍探亲,并向组织上当面汇报工作。第二天恰逢五台县全境解放,组织上遂改送我到冀晋第二师范学校学习。当时不让我重返太原,我打心眼里对太原深感留恋。不料事有凑巧,19488月我正在河北省平山县的华北局党校学习时,竟有幸调到新组建的华北局太原工作团赴太原前线做支前工作。太原解放后又随市级机关入城,并长期留任在市级机关。

    进城之后,工作之余,我曾多次到城墙内外观看。发现战火纷飞下的太原城墙,尽管弹痕点点,并有倒塌或破烂之处,但绝大部分城墙依旧巍然屹立;城楼虽普遍破损,但雄姿依然不减。不幸的是城楼后被当做封建残余,下令全部拆除。除拱极门因附近有一家兵工单位而不便拆除,得以保留外,所有城墙、城楼,在短短几年之内即基本上拆除殆尽。

    太原城池拆除得实在太可惜了。特别是看了清代人编印的 《阳曲县志》中写到明洪武九年(1376年)扩建的太原城,城“周围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外包以砖,池深三丈”;“八门四隅建大楼十二,周垣小楼九十,……敌台逻室称之,崇墉雉堞,壮丽甲天下,昔人有锦绣太原之称”的一段介绍,更让人感到痛心不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先后几次去西安旅游,看到同样是明代洪武年间修建的西安古城墙,他的城高 12米)、周长(13512米)都和太原城差不了多少,而壮丽程度则比不上太原,但不同的是西安古城墙完美保留至今,成为西安市的重要旅游景点,而太原的古城墙则除拱极门留有一小段外,已荡然无存。两相比较,拆除城墙给太原带来的损失是无可估量的。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徐忠诚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家在太原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