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为柳罐沟正名

  狄村正街东约一公里有柳罐沟。

    但查遍近些年出版的太原市的地方志、地图,找不到柳罐沟这个地名,找到的是“柳贯沟”。

    在由太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19998月出版的《太原市志(一)》“当代街巷”中,有“柳贯沟,东起南十方院,西至张家巷。长390米,宽6米”;在该志“南郊区”地图上有“柳贯沟”。如今,在太原市区各主要路口路牌下的《太原市区街巷地名图》上,也是见“柳贯沟”。甚至在由太原市民政局、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制、山东省地图出版社出版,标明“20088月第3版第3次印刷”即最新版《太原市区街巷地名图》上,还是标作“柳贯沟”。“柳贯沟”,“柳贯”,何义?这真是大错特错。该是为柳罐沟正名的时候了。

    让我们追根溯源。在200112月出版的、由太原军分区编纂的《太原军事志》中,有“民国时期的太原城”图,图上有“柳锟灌沟”,这该是柳罐沟的误标。该志据解放战争中我军攻克太原史料,我第六十三军一八九师五六七团于1949420日“730分,该团继向纵深进攻,连克‘地下城’、千佛寺和柳罐沟、阎家坟、南十方院,进至双塔寺南”。由此可见,半个世纪前只有柳罐沟名,是没有“柳贯沟”这个名称的。

    笔者全家于1957年由狄村正街租居民房迁居柳罐沟口太原市建一公司家属宿舍,一住便是27年,知“柳贯沟”系误传。地名,是城市的记忆。如果连地方志、地图都不真实,而是以讹传讹,那就对不住历史了。笔者经多次赴狄村调查知:柳罐沟,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阳曲县志》称作“窑上村”。当地老农至今仍称去柳罐沟是到“窑儿上”。至迟在清光绪年间,上兰村人苗生秀迁来,在此沟中打窑洞居住,时沟里不过三四户人家。苗家以编柳罐为生,远近闻名,时人便称此沟为柳罐沟。苗生秀子苗禄子承父业,也是编柳罐好手。苗生秀孙苗晋治,今已86岁,身板结实,子孙满堂。柳罐,用柳条编成的斗状汲水器,即戽斗。在喷灌、滴灌尚未出现,铁桶尚未普及的年代,柳罐是农家在水井上架辘轳取水浇园离不了的农具。

    另外,《太原市志(一)》说柳罐沟东起南十方院,错。柳罐沟为东西走向,南十方院在柳罐沟北的红土沟中,连接的道路为南北走向,也不是山沟。

    该给柳罐沟正名了。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刘大寿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家在太原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