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新建路琐谈

  屈指算来,我已在新建路一带先后工作和生活过36个年头,因此,我对新建路不但情有独钟,而且很想谈谈它的过去和现在。

做为山西省省会及华北工业重镇的太原市,早在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开始,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企业即达上百家,其中有不少是国家重点项目。为适应工业建设迅速发展及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的需要,城市发展规划、市政建设、公用设施、房屋建筑以及电信事业、文教卫生等,都必须相应发展。因此,随着1953年迎泽大桥的落成及河西地区多项工业建设项目的上马,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城内搬迁至既靠近河西工业区,又靠近城北工业区的西门外办公,是非常切合当时发展需要和十分必要的。

1954年初夏,担任先头部队的太原市建设局开始出城办公。位于现在市委大院南面的汽车停车场,当时是孤零零的一个大院子圈着四座二层小楼。院子南北西三面都是农田,东面是一条坑洼不平的土马路,土马路以东是一大片灰渣瓦砾的空地,紧挨着古老破旧的西城墙,显得十分冷落荒凉。我那时在建设局上班,进城开会或购物,还得绕行水西门或旱西门,往返深感不便。

令人欣喜的是为时不久,西门外就一天比一天地红火热闹起来。先是市建一公司在紧挨建设局的北面动工兴建了三座三层楼 (现在市委大院的东楼和北楼)并开始办公营业。接着是市政工程公司在市建一公司北面不远处兴建了一座办公大楼。随后紧跟着上马的是市政府办公楼、宿舍楼、宿舍区、新建路礼堂及有关商业网点。尤其振奋人心的是动工兴建了一条长达三公里多的水泥路,按城市规划“东西为街,南北为路”的原则命名为新建路。沿路的行道树、绿化设施、路灯等均快速跟进,顺利完工。与此同时,解放后拆除城墙时留下的西城墙,也因汾河东岸新建成了长达753公里的永久性防洪大堤而失去了预防洪水的意义,在短期内进行了拆除,使西门外发展区和老城区紧密地连成一片。所有这些工程建设,都进展得又快又好,获得了广大市民及有关方面的好评。

1956年,市委、市政府及太原日报社等单位陆续搬至新建路新址办公。紧接着旱西关北面有十三冶金公司宿舍区建成,水西关南北有省气象局、农机局、水利厅、建工局等单位出现,短短三四年时间,就使新建路一带成为一个崭新的发展区。为此,有人曾在太原日报上以“太原一条街”为题发过图片及文字报道,给城市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记忆。

现在的新建路,南至迎泽东大街,北达胜利西街,路面宽约40米,中间有断续花池,两边绿树成荫,人行便道之外,高楼鳞次栉比,东边紧挨着景色优美的城西水系,西边连着相距不远的桃园北路,再往东是宽广快速的滨河东路及风景如画的汾河景区,不仅便利了城南城北的交通,而且通过迎泽桥、漪汾桥、胜利桥,可到达河西工业区以及晋祠、天龙山、太山、蒙山等风景名胜区。因此,住在东城区的一些老朋友见到我时,常常带着羡慕的口气跟我说,你们西门外真是风水宝地,不但马路平,景致好,连空气质量也比我们那里强得多。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徐忠诚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家在太原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