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金刚堰路,一道河堤的沧海桑田梦

  上世纪50年代在金刚堰河堤西边,是一片河滩地。当时,有一个小树林,还有蔬菜、玉米等庄稼地。经常有农民,赶着牛车、马车沿着河堤走。

    上世纪60年代每到夏天,夜里睡在床上,就能听到从汾河滩传来的 “呱呱”蛙声;不远处的太原动物园,老虎和狮子夜半嗥叫,也时能听到。

    上世纪70年代河滩地被逐渐开辟成生活小区……林场搬走了,小树林没有了,河滩地被钢筋水泥的住宅区代替了。金刚堰先是被拓宽,变成一条经过压实的硬土路。后来,变成沥青路。

    1998年-至今金刚堰路有了现在的名字,并在街道上竖起了路牌……这里的房子用不了多久要拆迁了。听说,就地建设高层住宅楼。不知道到时是什么光景…… 

老街坊说·金刚堰

这里有我心灵深处的记忆和情感依托 

    金刚堰老住户老顾,47岁,十三冶子弟,从小在这儿长大。他说,他对金刚堰,感情很深。在这里,到处都能找到美好的回忆。

    老顾说,儿时的金刚堰路,还不能称之为路,当时只是汾河边上的一道河堤。河堤东边,是十三冶上世纪50年代建的职工家属区。那是建国后太原市建的最早的一批楼房。与当时附近的旱西关村,比邻而居。在河堤西边,是一片河滩地。当时,太原市林场在河滩建有苗圃,还种植了一片小树林。旱西关村的村民,在河滩上开辟出一小块一小块的庄稼地,种植蔬菜、玉米等农作物。

    汾河滩,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春天,他们在河滩地放风筝;很多学校的学生,温习功课时,也喜欢来这里。那时的汾河水很清,甚至有许多鱼儿跃出水面。夏天,一到午日,孩子们常结伴,到河滩去游泳、做游戏;到了周末,大人们也喜欢到河滩地,散步、纳凉。

    河堤上,人走的多了,自然形成了一条乡间小路。经常有农民,赶着牛车、马车沿着河堤走。学校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到堤上捡牲畜的粪便,积攒起来,再由学校送到附近农村,给农民施肥、种地用。

    那时,河堤东侧的十三冶职工家属区,可以说是省城最好的居民住宅小区,都是三层小楼,家家户户有暖气,有自来水,有卫生间。后来,还第一批用上了煤气。小区大院里,栽了很多树。清晨,人们一开窗,就能看到从汾河滩飞来的鸟儿,在树梢上,叽叽喳喳地鸣叫。

    上世纪60年代,由于交通还不太便利,路上车辆极少,家属区格外安静。每到夏天,夜里睡在床上,就能听到从汾河滩传来的“呱呱”蛙声;不远处的太原动物园,老虎和狮子夜半嗥叫,也时能听到。前几年,动物园搬迁到了卧虎山公园,这里再也听不见动物的叫声了。

    上世纪70年代,河滩地被逐渐开辟成生活小区。一年年过去,林场搬走了,小树林没有了,河滩地被钢筋水泥的住宅区代替了。于是,金刚堰的模样也跟着模糊了。这里的路先是被拓宽,变成一条经过压实的硬土路。后来,变成沥青路。10年前,有了现在的名字,并在街道上竖起了路牌。

    老顾从学校毕业后,没有回十三冶工作,去了市里的一家医院。现在,他在一家旅行社做导游。以他现在的收入,可以在市区买一套不错的房子了,但他至今仍住在小区的老房子里。他说,自己曾动过搬家的念头,可是左思右想,还是决定留下来。因为这里有他心灵深处的记忆和情感依托。“这里的老房子,冬暖夏凉,已经和我过了快半辈子了,怎么能说走就马上走呢?再说,这里的房子用不了多久要拆迁了。听说,就地建设高层住宅楼。不知道到时是什么光景。最担心的是高楼建成后,老邻居们都被分散了,再也找不到像现在小区里这种一团和气的氛围了。”老顾说着,眼神里流露出一丝黯淡。“不少老房子,都是上世纪50年代仿苏式的建筑,不知能不能作为文物保留下来。”老顾最后说。 

史说·金刚堰

原本是一条拦洪坝堰 

    金刚堰路,南起太原市桃园一巷,北至胜利街西口,沿着汾河的流向,南北伸展,平坦开阔,它是太原城区汾河东岸的一条主要街道,长度近4公里,宽度45米。

    金刚堰路,得名于金刚堰。而金刚堰,追名索意,原本是一条防御汾河汛期泛滥的拦洪坝堰,不是一条街巷。这一点从这3个字的字面上即可得到显而易见的印证。

    据《阳曲县志》记载,清光绪十二年 (公元1886)六月二十四日,汾河从这里冲开河堤,泛滥成灾。当时,阜城门因早有准备,水未能入城,但是,浩淼的大水流到低洼的水西门和大南门时,洪水决门逾墙穿屋而过。太原城半壁汪洋,变为泽国。旧志中,明之后的金刚堰,共分8个防洪堤段,分别取名为“长字段、堤字段、永字段、固字段、汾字段、泽字段、安字段、澜字段”。取每段第一字,则可组成“长堤永固,汾泽安澜”句。人们希望这段大堤能像佛经里的护法金刚那样,有一个永久不坏之身。金刚堰的得名,准确一点说,似源出于此。 

传说·金刚堰

用瓮缸砌筑的坝堰 

    说及金刚堰,当地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

    也不知是哪一代,也不知是哪一朝,反正是很早很早以前,一个专卖大瓷缸的商贩,来太原做买卖。这个人似乎少一个心眼,他来到太原后,也不看这里需要多少瓷缸,一个劲的往城里运。城里放不下了,他便让伙计们把大瓷缸沿着城垣的外圈摆放。据说,从前一年的冬天,一直到第二年的夏初,整整运输了两个季节。半人多高的、黑亮黑亮的大瓷缸,从镇远门绕过城西北角,一直堆到阜城门,有四五里长。城里城外的人都讥笑这个卖缸人,说他傻里吧叽,愚蠢透顶。

    没有多久,太原的雨季到了。日日连阴,雨脚如麻,半月不开。很快山洪暴发,汾水猛涨。黄土修成的河坝,怎么能经得起咆哮的洪水日夜冲刷,眼看河堤就要决口,人们又要遭殃,就在这个时候,那个买卖人招呼他的伙计们,把沿城的大瓮都抬到快要决口的河坝处,一个连一个形成了一道大瓮筑成的河堰。这样,他还不放心,又招呼伙计们和前来帮忙的人,往大瓮里填土,从天不亮忙到了天昏黑。结果瓮缸坝刚刚筑好,汾河水便决堤咆哮而来。但是,洪水在油光瓦亮的瓮缸坝前,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卖大瓮的商贩治住了洪水,拯救了人们。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不知名的卖瓮人,便给这道用瓮缸砌筑的坝堰,取名“金缸堰”。经年累月之后,“缸”被其谐音字“刚”所代替,演绎成了后来的“金刚堰”。

    其实,传说总归是传说,金刚堰与瓮缸其实无丝毫关系。取其名为“金刚”完全是喻其坚硬不可冲坏之意。 

暴走族说·金刚堰 

    现在的金刚堰路,是省城一条较繁忙的街道之一。街道两侧林立着银行、饭店和各种办事机构。其中,太原市的两个政府机关——太原市国土局、太原市政务大厅,都坐落在这条街道上。平时人们开车来这里办事,因为附近没有停车场,都把车停在路边,经常排成长长的一队,因此,这条街道也变成了省城较繁忙、较阻塞的街道之一。

    走进金刚堰附近的居民区,最大的感受是人人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上世纪50年代初,为建设十里钢城,十三冶的职工携家带口,从东北不远千里来到太原,参加钢城建设。而他们到太原最早扎根的地方,就是在金刚堰路东的一片开阔地上建起了自己的家园。经过几十年建设,性情豪放、粗犷的十三冶人已经建起了好几个居民小区。现在约有十三冶职工家属两万余人群居在这里。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很得意,因为相对于周边嘈杂的环境,这里的夜晚很安宁,确是一块养生的“宝地”。各个小区面积很大,夜里街道上的车辆较少, 朴实的居民们基本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离这里不远有两大公园,向东走约10分钟,可以到龙潭公园;向西走,跨过滨河路,可以到汾河公园。每天清晨,居民区的老人们,都会早早出门,去公园散步、健身。 

新移民说·金刚堰

这里的人善良、热心,我被感动了 

    到今年,35岁的朱舒珍,在金刚堰路的金刚里小区,已经居住快10年了。

    朱舒珍是太原人,娘家在新民中街。她中专毕业后,进入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后来,一位朋友牵红线,她开始谈恋爱。相处半年后,男朋友带她去见未来的公婆。男朋友家在金刚堰路的旱西门小区。对于金刚堰路,小时候的她曾多次坐车经过,印象里感觉这里,比较荒凉,不像市中心,道路开阔,居民稠密。而且到夜里,居民小区的路灯也不亮。这让她对金刚堰路,一直没什么好印象。

    这次上门,男朋友跟她讲了金刚堰名字的由来。她才对这条由河堤变化而来的街道态度,有了明显改变。1999年,她和男朋友喜结良缘。举行婚礼的当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当她穿着婚纱,穿过庭院时,一个不小心,婚纱的边儿被地上的一根铁丝挂住了。这时,在路边看热闹的几位大妈,忙上前帮她把婚纱边儿从铁丝上小心翼翼地取了下来。这让她感受到了这里居民的善良和热心。

    朱舒珍婚后搬到金刚里,和公婆一起住。两年后,她从单位下岗。在她最艰难的时候,家人都想方设法帮她渡过难关。善良的公婆把照顾孩子的事,全部承担下来。而体贴的丈夫,为了让她心情舒畅,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傍晚都陪她到汾河公园散步。现在,她的工作和生活都已步入正轨。对于自己温馨的家庭,朱舒珍觉得好幸福啊。

    去年,为了让公婆住的更舒适一些,她和丈夫决定装修房子。她请了年假,亲自选地砖、挑窗帘。“为了这个家,公公婆婆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得为两位老人做点事。”朱舒珍说。

    如今的金刚堰路,一年比一年热闹,每年都有新店铺开张。今年,朱舒珍有个打算,想在金刚堰路一带,开个花店。“我正在张罗地方,等花店开张时,你一定要来呀!”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梁成虎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家在太原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