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漫话迎泽大桥

   迎泽大桥在太原市交通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称其为太原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无过誉之嫌。太原人引以为豪的迎泽大桥有着怎样的历史变迁呢?——

  太原的河流多,因此太原的桥梁也应该不少。然而直到1949年太原解放,太原城区只有汾河和南北沙河上的5座桥。而从上世纪50年代经济恢复时期到1965年,在汾河和各支河上就陆续冒出37座桥。从1966年到上世纪末,汾河和各支河上渠上又建起上兰村漫水桥、胜利桥、南内环桥、漪汾桥等共23座桥,本世纪初又建起了长风大桥。然而令太原人骄傲的还是连接东西迎泽大街、横跨汾河的迎泽大桥。

  乘火车来太原,走出车站,展现在你面前的就是享誉中外的迎泽大街。沿大街西行4.5公里,就到了迎泽大桥。迎泽大桥之名,源于它所连接的东西迎泽大街,而迎泽大街之名,又源于大街原址旁边的迎泽门。如今的迎泽门早已荡然无存,而迎泽大街和大桥风华正茂。你站在大桥上,会看到车水马龙而又井然有序,会看到碧波荡漾而又花团锦簇。今日之迎泽大桥,用雄伟、壮丽、宽阔、平坦等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但在太原的历史上,汾河桥却是另外一副样子。

  从“晋渠”到迎泽大桥

  在汾河上建桥,最早应追溯到唐代。当时的太原城(称晋阳城)还在晋源附近,并州长史李绩为了解决城内的吃水问题,修建了横跨汾河的“晋渠”,这可能是史籍中关于太原汾河桥最早的记载。北宋开宝元年十月(公元968年),潘仁美率宋兵攻北汉,北汉皇帝刘继元派名将都虞侯刘继业(即杨继业)御敌。守团柏谷的陈延山投降宋军后,杨继业退守晋阳,宋军乘胜夺取汾河桥,杨继业曾与宋军在这座桥上多次交战,建于唐代的这座汾河桥也在那场战争中遭到破坏。宋灭北汉后,太原城迁到唐明镇,即今天的位置,赵匡胤曾下令砍伐西山林木在城西汾河上重建了一座汾河桥。

  汾河再次建桥已到了民国时期,当时的山西省当局在修建太原至军渡的公路时,在太原汾河上修建了一座木结构的公路桥,这座桥在抗日战争中被炸毁。

  日军占领太原后,日伪政府为了战争的需要,在城西西汽路汾河上修建了一座70孔钢筋混凝土排架式矩形桥,俗称“洋灰桥”,“洋灰桥”全长700米,其宽度仅有6米,其中车道5.5米,仅能容一辆汽车通行。桥的最大荷载为12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开工建造,次年7月竣工通车。那是当时连通两岸的唯一通道。

  迎泽大桥是新中国建立后在汾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这座桥全长480.5米,宽15.4米,其中车道宽12米,全桥29孔,28个桥墩,为钢筋水泥重力式桥墩,现浇钢筋水泥悬臂式板梁,桥上装有波浪式的栏杆,堪称当时市政建设工程的杰出范例。这座桥在当时是全国最长的雄伟壮观的公路桥,因而赢得了 “华北第一桥”的美誉。大桥于1953年1月1日开工,1954年1月1日举行了通车和命名典礼。与它毗邻的“洋灰桥”也被保留下来,作为上行的非机动车道继续使用。

  此后,迎泽大桥就成了太原市的标志和一处靓丽的景观。它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壮士展开长长的两臂,日夜承担着千千万万行人和车辆的负重,为太原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迎泽大桥旧貌换新颜

  40多年后,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太原经济迅猛发展,交通流量增大,昔日的“华北第一桥”已成为交通的“瓶颈”,加之长期超负荷运行,桥梁结构受到严重损坏,它像一位老人一样也需要休息了,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旧桥拆掉,在原址上重建一座与十里长街相适应的新桥。消息传出,人们争相转告,扶老携幼奔向迎泽桥,有的照相,有的吟诗,有的凝视,有的沉默,大家用各种形式同旧桥告别。笔者曾在桥上看到一位老者,他向儿孙讲述迎泽桥的历史。他说,建桥时,他任青年突击队队长,曾经两天两夜不合眼奋战,整整一年未曾回家,桥上的一砖一石都有他的血汗。桥建成后,他每天走呀,每天看呀,桥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今天,他退休了,大桥也要退休了,真舍不得呀!说着说着潸然泪下,周围的人也都被他感动了。

  与此同时,新桥建设者们正争分夺秒地做着建桥准备。铁十二局是由原铁道兵二师集体转业来的,他们发扬战争年代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用不到4天的时间就搬运完设备和建桥材料,又用18天时间奇迹般建成一座人车两用的便桥。技术人员在旧桥墩上打了2万多个炮眼,安放了480公斤炸药。

  记得炸旧桥那天是1996年11月1日,西风瑟瑟,汾河两岸挤了成千上万的人。人们既恋恋不舍,又充满期待。警报响了,喇叭里传来指挥员发出的倒计时声音:5、4、3、2、1,随着一声“起爆”,轰隆一声巨响,两股白烟突然升起,接着是一阵爆雨般砖头石块落地声,待硝烟散尽,人们发现旧迎泽大桥已经永远消失了,而那座“洋灰桥”却像死蛇般歪歪地斜躺在汾河滩。有人说,这是因为施工人员低估了“洋灰桥”的坚固性,炸药放少了所致。

  在旧桥爆破的同时,新迎泽大桥正式开工。新桥为钢筋水泥悬臂式九跨桥梁,包括东西立交引桥和主桥三部分,全长970米,其中主桥长511.6米,桥面宽50米,机动车道31.5米(双向8车道),两边非机动车道宽6.5米,人行道宽2.5米。全桥有8个桥墩,两个桥台,桥孔跨径划分,两边各40米,中间为60米。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重截面连续箱梁。桥面铺装采用6厘米厚400号水泥混凝土钢筋网,面层为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桥墩墩身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薄壁,桥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深度达55米。主桥与东西引桥相接,在主桥与引桥连接处设置共用的刚性桥台。桥孔泄洪量为百年一遇每秒3450立方米。

  工程建设者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仅用了11个月时间,于1997年国庆节胜利通车。这座新迎泽大桥是目前国内过河城市桥梁中最宽的桥,它的规模、性能、结构、流量等仍保持了“华北第一桥”的美名。2007年,在迎泽大桥南北两侧又建起两座宏伟的弧形立交桥,将迎泽大桥与滨河东路直接连接起来。除了迎泽大桥外,汾河上的柴村桥、胜利桥、漪汾桥、南内环桥、长风桥也进行了立交桥改造。另外,跨越汾河还将修建南中环和北中环两座立交桥,这9座大桥将横跨汾河。现代都市立体交通的精美画卷即将全面展现。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流 凌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家在太原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