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龙城龙年说龙地

最聚“龙气”的龙地

    太原市最聚“龙气”的地方莫过于五龙口了。五龙口俗称五岔口,这里原本是一片洼地,天长日久成了一潭积水,并与东山的殷家沟、郝家沟、大枣沟、小枣沟、耙儿沟五条沟相通。每逢雨季,东山这五条沟的雨水就往洼地中流灌,从远处眺望就像是五条龙在张口倾吐,故称五龙口。以五龙口命名的街巷名有五龙口街、五龙口南巷、西五龙口前街、西五龙口后街(已并入五龙口街)。

家族最庞大的龙地

    太原有“龙城”美誉,自然也少不了以“龙城”命名的地名,有5条之多,其中以小店区的龙城大街最为有名。在龙城大街的四周还围绕有龙城北街、龙城西大街、龙城南街。在经济区有龙城街。

由龙庙得名的龙地

    太原不论城乡都有大大小小的龙王庙,以龙王庙命名的地名也有不少。杏花岭区府东街省政府以东路段过去叫龙王庙街,就是因此地有龙王庙而得名。在五龙口北过去有白龙圣母庙,也叫白龙庙,以白龙庙命名的街巷名有白龙庙街、白龙庙北巷、白龙庙南巷、白龙庙西巷。此外,在迎泽区朝阳街郝庄附近还有个龙庙巷,也是因此处有龙王庙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在晋源区,一条连接古太原县城和晋源新城的路叫做龙天路,是因路北的龙天庙而得名。

形似卧龙的龙地

    在杏花岭区南华门附近的双龙巷堪称太原老城区内最蜿蜒曲折的街巷。清末,河北居民曾聚居于此,称直隶庄。民国初年,山西省民政厅长孟元文建宅于此,改称升官巷。后孟家连遭祸事,认为是屋后的“玉皇庙”作祟。因这里地形隆起,盘转回环,状如双龙,故于民国十八年 (1929 )改名双龙巷。以双龙巷命名的街巷还有前双龙巷和后双龙巷。在尖草坪区上兰街办,还有条青龙街,北寺庙建于此街东南端,形如龙头,西北端窄而弯曲,恰如龙尾,所以按地貌命名为青龙街。

寄予美好愿望的龙地

    在小店区的长风东街以南有条街现在多写为龙堡街,其实应为龙保街。龙保街得名于龙保村。龙保村原名钱家坟,随着坟墓增多,又称千家坟。后因东山洪水由东而下淹不了该村,由西而来的洪水也未淹过该村,村民认为是龙王保佑,改村名为龙保村。在经济区还有条龙飞街,有龙城腾飞之意。

因山水得名的龙地

    太原因山水得名的龙地有晋源区的天龙山、龙山、龙山街等,尖草坪区的二龙山、龙角山、龙溪路等,杏花岭区的黑龙潭,阳曲县的盘龙垴、龙山嘴、龙耳沟、龙泉河、龙泉、龙儿湾等。放眼全市,带“龙”的村庄名更是不胜枚举,主要有:小店区的五龙沟村、大龙沟村,尖草坪区的石龙街村,万柏林区的河龙湾村、大卧龙村、小卧龙村,古交市的鱼龙角村、鱼龙庄村、王龙村、王龙沟村、南龙沟村、龙庄沟村、龙子村,清徐县的龙家营村,阳曲县的龙兴头村、西龙庄村、青龙镇村、龙王沟村、龙王道村、龙王庄村、前龙王堂村、中龙王堂村、后龙王堂村、西黄龙头村、东黄龙头村、蟠龙村、南龙泉村、北龙泉村、龙窝村,娄烦县的龙尾头村、上龙泉村、下龙泉村、五龙沟村。这些“龙村”大多也是因龙王庙、地形像龙、龙姓、龙的传说等得名。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家在太原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