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古老民谣中的太原乡村

  我的家乡武家庄,在晋阳湖边上。孩提时代,家乡流传着很多关于村庄的民谣。年幼的孩子虽弄不清它的确切含义,但由于这些民谣滑稽有趣,朗朗上口,故而十分喜爱,经久传唱。如今,60多年过去,家乡周边的村庄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民谣中传递的信息也早已时移俗易,但这些民谣早已烂熟于心。如今品味这些古老的民谣,竟会咂巴出一些或浓、或淡的早已逝去的乡村滋味来,犹如品味一坛坛老酒。“姑姑寨,鸡儿叫了都不在”

    古寨,当地百姓俗称姑姑寨,据传因五代时后汉高祖刘知远的族妹嫁到该村而得名。明时为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后因其村年代古远,清道光《太原县志》称作“古寨”,延续至今。

    古寨村以加工豆腐而出名,据传该村磨豆腐的历史可上溯千年。因水土奇特,工艺独到,该村的豆腐冷拌热炒均白嫩可口,慢火炖之更清香无比,深受当地百姓和四方宾客喜爱,故而古寨村民大多以磨豆腐和卖豆腐为生。民谣“姑姑寨,鸡儿叫了都不在”,即说鸡打鸣,天未亮,该村村民都已起床去豆腐坊忙碌,或推车挑担出门卖豆腐去了。这种举村与豆腐为伴的盛况,一直持续到解放初期。

    如今,古寨村仍有十来户人家以磨豆腐卖豆腐为生,他们加工的豆腐仍受到周边百姓的喜爱。其传统的豆腐加工工艺已被列为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保护。

    “牛家营里十家,捞鱼撇虾,饿杀九家”

    牛家营是一个已从地图上消逝的村庄。其旧址约在现晋阳湖的中央。该村村西南有一个几百亩大的天然湖泊,湖中水草丰茂,鱼虾甚多。由于土地盐碱贫瘠,牛家营村村民不得不靠水吃水,以捞捕鱼虾为生,曾是太原市郊唯一以渔业为主业的村庄。然而,当时村里人并没有吃鱼的习惯,捕获的鱼虾要推车挑担,步行30

多里到太原府去卖,生活相当艰难。

    民谣“牛家营里十家,捞鱼撇虾,饿杀九家”,即形象地概括了这个村的生存状况:一是村子小,解放时,虽已不止十家,可也仅30多户;二是捞鱼撇虾为生;三是大多数人家经常处于挨饿的边缘。

    1956年,因为修建晋阳湖,由国家出资,将牛家营村的村民分散搬迁到吴家堡、冶峪、金胜等十几个村庄。从此,牛家营村民告别了祖祖辈辈捞鱼撇虾的渔民生活,而牛家营这个少说也有四五百年历史的村庄,永远沉没在了晋阳湖水中。“东关勒,蛤蟆跳的温罐勒”

    温罐,是早先市郊农村家家必备的一种热水容器。多用阔口大肚有盖的瓷罐,砌筑在灶台内,利用做饭时炭火的余热将罐内的水加热,这样,农户便可方便地用上温水。罐内的水是热的,蛤蟆跳进去,岂不烫死了?草民百姓的幽默正在于此。因为当地人都明白,这句话是指东关的蛤蟆太多了,以至都上了灶台,如不小心,就跳到温罐里了。“武家庄,羊屁蛋儿滚牺汤”

    牺汤,是旧太原县乡民很喜欢喝的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羊汤。它讲究要全羊,即羊肉、羊血、羊杂一样不能缺。这不,连羊屁蛋也拿来滚牺汤了,乡民的风趣于此可见一斑。然而,用“羊屁蛋儿滚牺汤”来形容一个村庄,又有什么说法呢?

    在当地,还有一句俗语叫“羊屁蛋儿外面光”。这句民谣,正是指武家庄有外表光鲜的特点。旧日的武家庄,村东是北上太原府,南下太原县的老官道,村西则有大道直通西山。周边村庄的苇秆、苇席,西山的煤炭、陶瓷在这儿形成一个小小的集散地。村内早在四五百年前即有成规模的苇场、车马店。一到冬季,北路(原平、崞县、大同)的商贩都来这儿采购苇子,村内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故而,这个村被冠以“小太谷”的美誉。同时,这个村在外经商做买卖的人也多,据说,解放前夕,在太原等地的知名金店、药材店、木器店当大掌柜的就有十几人。过年时节,这个村随处可见穿长袍、套马褂的掌柜,确实风光得很。

    然而,外表的光鲜之下,武家庄的大多数村民解放前生活同样十分贫困。“羊屁蛋儿”外面光而已。“木厂头,虱子爬下一炕头”

    太原河西,沿汾河一线,曾有浩瀚的苇田。几十个村庄的百姓靠苇吃苇,有着编席子的手艺。在塑料未出现以前,苇席不仅可用来铺炕,而且囤存粮食、苫盖防雨,用途十分广泛。因而,苇子被当地人视为“金棍棍”。编席子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也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据传,木厂头编席子在当地较为有名,不仅会编席

子的人数多,编出的席子花样多,而且质量高,上等的好席子可做到泼水不漏。民谣“木厂头,虱子爬下一炕头”,即是形容该村编席子的人数众多。(注:旧时,当地农村因生活贫困,盖房不易,儿女众多等原因,住房内全是通间大炕,地面相对狭小,故不少人家编席子都趴在炕上操作)。

    民谣以虱子喻人,在今天看来,显得不雅。不过,虱子这个东西,在老一代人的生活中真是太平常了。可说是生来相随,陪伴终身。虽恨之入骨,却无可奈何。拿它来说事,是信手拈来,一点也不怪。如今,故乡大片的苇地早已荡然无存,编席子也只留在了老人的记忆中。至于虱子,今天的孩子恐早不知其为何物了。

    “南堰河,掐了鼻子没看头”

    “南堰河,掐了鼻子没看头”,这是我记忆中众多村庄民谣中唯一无解的一个。问过一些年纪更长的老人,均说不出个所以然。可见,这一民谣相当久远了。

    南堰,为旧太原县四大集镇(晋祠、北格、小店、南堰)之一。其村名由来,一说是该村为阻挡冶峪沟之水曾筑有石堰;一说是宋赵匡胤为决汾水灌晋阳曾在此筑堰,然两说都不甚可靠。在今日南堰之北约500米处,尚有一村名北堰。而南、北堰之间地势低凹,上世纪50年代建太原化工厂时,国家曾将此处的几百亩凹地征用,辟为一个大的缓洪池,以蓄化工地区的洪水。因而,从民谣“南堰河”推测,古时在南北堰村之间有条河倒很可能。而这条河,极有可能是如今流经北堰村北的西峪河。

    人要是掐了鼻子,则毁了容,肯定没看头。而一条河,或一个村,怎么会有鼻子,缘何又会被掐去,甚而变的没看头,其中奥妙何在,不得而知。

    “吴家堡,提上毛篮篮拾破布”这句民谣,在我们这儿大致的读音是“woɑbudisomɑolɑnlanshipɑngbu”,这样才朗朗上口。关于这句民谣牞问过一些老年人牞解释非常统一:“说吴家堡穷呗!”

    让人感兴趣的,是民谣中出现的两种物件。先说“毛篮篮”,早年间,我们这儿的毛篮篮,一种是竹子编的,长方形;一种是柳条编的,圆形。毛篮篮用途很广,居家、外出都离不了它。特别是上事宴时,几乎人手一只圆毛篮,里面是蒸好的约2公斤白馍。礼房先生会在提手上贴个纸条(喜事用红纸条,丧事是白纸条)写上亲朋的名字。然后取出15公斤,留下05公斤算回礼。上完事宴,各人再提回去。即使落魄到拾破布了,还有毛篮篮可提,说明了它的普遍。

    还有破布。破布的来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裁剪衣服的边角料,一种是破的不能穿的旧衣服。早年间,破布也是宝,好点的要用来缝补旧衣服,差点的要糊成袼褙作鞋用,一般人家是舍不得扔掉的。故而,要在灰渣坡上拾到破布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也许要不了很久,上述民谣中提到的大多数村庄,就会随着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加快而消逝了。那些沉淀了成千上百年的乡村信息,也将随之消逝。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10718;本文作者:郝妙海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家在太原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