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典膳所:革命和请客吃饭

  第一次去典膳所是别人请吃饭,在三墙路江南四部。去晚了些,偌大的停车场已无车位,门童直接引导我们到酒店背后的一条小街……把车停到一个小区的院里,出来一看,路牌指示——典膳所。当时心里还嘀咕,好特别的街名啊!

    第二次到典膳所是找段大爷,想听他讲老街的故事。去段大爷家之前,我先骑自行车沿街走了一趟。从南边的西华门街进,自北边的新民中街出,两三百米长的小巷转眼就打了个来回。小巷也不宽,四五米的样子,路东都是居民楼,一幢接着一幢;路西基本是一些楼房的背面,新旧不一,高低错落。

    对老街有了第一印象后,我才敲开段大爷家的门。

    “要说典膳所这条街呀,用毛主席的一句话就能涵盖:‘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爽朗的段大爷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吃了一惊,“典膳所几百年的历史,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吃饭、革命、请客这六个字,不信,听大爷给你慢慢道来。”

    太原市地名中带“所”的并不多。典膳所原是“晋府典膳所”的简称,当时这里位于明朝晋王府宫城之外、外城之内,是晋王府管理膳食的机构,通俗点讲就是王府的“大厨房”。它与南面的菜园(南园子)、北面的粮仓(仓门前)连成一线,共同供给着王府的饮食。

    朝代更迭,世事兴衰,后来王府坍塌成废墟,这里才迁入居民,逐渐形成多条不规则的小巷道,典膳所也被沿用为街名,作为这一带的统称,几百年未变。所以,从渊源上看,典膳所就是一个吃饭的地儿。

    吃归吃,但在历史上,典膳所可绝不是简单的“酒饭”之地,反而在革命风起云涌的年代,留下许多光辉的印记。“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河北省委(当时负责领导山西、北平等地工作)驻山西特派员任国桢到太原不久,由于叛徒出卖,就在典膳所的山西特委秘书处被捕,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

    日本人侵占太原后,在典膳所设立了太原陆军特务机关和山西产业株式会社,实行军事占领、白色恐怖的同时,在经济上也大肆掠夺。直到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创建的西北实业公司回归这里,才结束这段屈辱的历史。

    解放后,太原市调整行政区划,原内三区、内四区合并为第二区,也就是杏花岭区的前身,区政府就设在典膳所,直到1958年迁走。

    典膳所离不开吃,即便在最艰苦的斗争年代。“抗战初期在太原住在典膳所二号的时候,那时每天早晨都在胡同中从挑着担子的人那里买一碗醪糟鸡蛋,江米酒在太原叫醪糟。醪糟加鸡蛋,真是既好吃又营养。天天吃这种早餐一个多月没有变,一点不厌,反而越吃越想吃……”看看经济学家于光远在《我的酒量》里的回忆,你就会明白,典膳所的“吃”,绝不是空穴来风。

    现如今,典膳所已复归平淡,既没有门高权重的部门,也没有热热闹闹的饭店,但这里一点也不冷清,南、西、北三面环绕的街上都是饭店,天天食客如云,日日车水马龙。而典膳所就像它们的“后院”,默默地躲在喧嚣背后,看时光流转,看沧桑变换……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马非马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家在太原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