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迎新街,儿时里的快乐记忆

  前些天看电影《我爱巴黎》,一个巴黎女孩子,黄昏,放学路上,一副不理人的样子,手指从镂花铸铁的门上划过去,发出“哒哒”的马蹄般的声响……这个女孩子简直就是我的过去。

    小的时候,迎新街的很多院子都是用竹篱笆做围墙的。放学回家,拿一支铅笔,从深色篱笆上划过,有的时候,还会用粉笔在竹篱笆上画十字,那是因为看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母亲差我去买酱油,手上拎一个瓶子,嘴里唱着“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一溜烟儿出了门,回来递给母亲的酱油瓶子,里面的酱油准会打不满。那是我把买酱油的一毛钱临时开了小差,买了点喜欢吃的零食,比如棒棒糖、冰糕等。母亲知道后,自然是一番怪罪。

    那个年代,小市民的日子挺艰难的,平时饭桌上的菜,常常只是一碗炒萝卜咸菜。如果里面加了几个肉丝,就很欢欣鼓舞了。家里穷,所以,常盼着社会主义的新生活早点到来。那首歌里道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心态,也是一种民意。

    邻居的爷爷在家门口摆了一个小摊,卖泥塑玩具。我比较喜欢泥公鸡,一拉一掀中,响亮的鸣叫,给童年的寂寞带来了不少生气。

    二楼露天的阳台上,可以看见对面的露天电影院。那时去看电影,大多能碰上爸爸的同事,爸爸总会要我和这个叔叔、那个阿姨打招呼,偏生我天性极为内向、羞涩,见着生人总是怯怯地躲在爸爸身后,扭捏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露天电影”曾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文化娱乐活动的重头戏,一个单位或是一个居民院里,每周总会放映露天电影。每当此时,晚饭后的居民们就像赶集似的,搬着小板凳向一处汇集。可以说,整整一代人儿时的记忆,都与那院子里、广场上闪闪烁烁的电影银幕相连。

    临街的窗口,一株老白杨,枝繁叶茂。初春忘了剪枝,夏天里,树枝就伸进窗子里面来了。那天姐姐生日,正要吃面的时候,居然有只喜鹊飞进来,犹如神话故事一般……

    在原来的迎新街老二巷西口生活了五六年,儿时的记忆就这么简单。问起父亲街名的来历,他说,上世纪50年代中期,新华化工厂等企业兴建职工住宅区,为反映新中国工人阶级迎接新战斗做出新贡献的豪迈之情,定名迎新街。以迎新而名的街巷有迎新街、迎新路及派生街巷,寓意“迎新废旧”之意。如今,迎新街真是漂亮了,道路建设、环境规划、商业网点……那里的人,依旧没多大变化,还是那么简单、纯朴。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郦岛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家在太原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