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绿柳巷,城墙根儿下的寂静即将消失

  郭大爷退休前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跟书打了一辈子交道,到老也改不了吟诗弄句的习惯。到郭大爷家的时候,他正在桌前挥毫泼墨,见我进来,立即放下笔,拉着我的手说:“街巷的故事一会儿再讲,我先出个对子,看你能否对上来?上联是‘绿柳巷’!”我略一踌躇,马上答:“黑龙潭!”“我这是‘绿柳巷花明柳暗’!”“那我对‘黑龙潭凤舞龙歇’!”见我应对得从容不迫,郭大爷爽朗地笑了:“对得不错,你能算半个秀才,来,大爷给你讲讲绿柳巷。”

    ——三十多年前,我从南城区搬到绿柳巷,在这个小院一直住到现在。你来时恐怕也看到了,绿柳巷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小巷,它南起后营坊街,北至北大街,长约四百多米,最宽处也不到10米。这条路其实是一条背街,西面与任何道路不相通,除了民宅就是龙潭湖,东面从北到南依次与北大街、平民路和后营坊街相连,成一个“E”字形道路结构。虽然巷子里还有绿柳头条和二条,但那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哪儿去不了。

    没搬到这儿以前,我心里一直起疑,“花街柳巷”,莫不这里是老太原的“红灯区”。来了才知道,这全是我的胡猜乱想。清朝时,这一带是太原城的北城墙根儿,而城墙的位置就在现在的北大街南侧,所以这片儿是地道的城里,尽管当时是菜园和田地。民国初,据说一些河北人迁来此地居住,建房筑屋渐成街巷,同时又广植柳树,绿树成荫,因此才取名绿柳巷。若从那时算起,这条小巷风风雨雨也快一百年了,就是到了今天,街道两边还是绿柳依依,树影婆娑,可谓实至名归。

    绿柳巷最大的特点是安静。几十年来,这里没有工业,没有商业,没有服务业,只有安安静静过日子的老百姓。以前,只在北面巷口有几幢楼,往里清一色平房,可以说是屋舍俨然,鸡犬相闻。因为巷子窄路也不很通畅,行人和车辆很少进来,这里的人们闲了就到街上聊聊,去龙潭湖转转,像生活在世外桃源。

    唉,可惜这几年不行了,外来人口潮水一样地涌入,做小买卖的多如牛毛,把街巷弄得有些杂乱,就连柳树也不知被偷砍了多少棵呢?绿柳巷落后了,一度还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后来,2002年太原市开始推出垃圾清运模式改革,一上来就在绿柳巷中转区域实行了电瓶车定时、定点、播放音乐直接收集,一级收运与二级转运一体进行的垃圾收运模式。只有我们老街坊才能感受得到——这不是光荣,而是退步。

    我刚到这儿的时候四十出头,正值壮年,一转眼古稀了。龙潭片区改造,这里也在拆迁范围,因此,我也去看了看规划。不久的将来,绿柳巷将拓宽至20米,南面直接贯通到城坊街,小巷要变大道了。而我们估计搬走就搬不回来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就是真的让我们回迁,没有了柳树和寂静,这里还是我们的绿柳巷吗?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马非马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家在太原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