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故乡忆旧系列181

山西正月十五过元霄的群体记忆

  花灯笼王会亮)

    往事是储藏在脑海中的底片,稍一触及,就会翻新出清晰的记忆。又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了,不由自主就会想起小时候母亲编制的花灯笼……

    正月十五观花灯,花灯挂在大门口。我从小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对花灯最早的记忆,就是母亲编制的花灯笼。每年的正月十三、十四时,母亲总要亲手为我和妹妹各做一个大花灯。时过境迁,我依然记得那些灯笼的主体结构和制作流程。母亲先用几根细细的竹条编制一个椭圆形的框架,再用一块硬纸板和一段细铁丝做成一个能提起来的灯托,在上面放上半根蜡烛,就构成了灯笼的雏形。为了达到最好的透光效果,灯笼的外围往往是薄薄的粉连纸。然后,母亲再剪几个喜字贴在灯笼的外面,只要点亮蜡烛,就是一个通透、喜庆的花灯笼了。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在我的印象里,最快乐的元宵之夜,莫过于儿时和小伙伴们一起踏着月光、打着灯笼、尽情地疯玩。只要十五的月亮一露脸,我就和妹妹一起提着母亲编制的灯笼走出家门,东家跑跑,西家看看,和小伙伴比比谁的灯笼最好看、看看谁的妈妈手最巧。随着夜色的深入,出来“赛花灯”的孩子们越来越多,大家聚到一块,跑着闹着,说着笑着,开口就是灯笼的话题,点点灯火成了乡村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记得有一年元宵节的夜晚,我们在赛花灯的时候,妹妹不小心摔了一跤,蜡烛的火焰顿时烧毁了漂亮的灯笼。妹妹急得哇哇大哭,母亲从家里跑出来,把我的灯笼给了妹妹,我委屈地流出了眼泪。于是,母亲便安慰我说:“你是哥哥,就把你的灯笼让给妹妹吧。明年,妈给你们每人做两个大灯笼……”没想到,第二年的元宵节,母亲真的为我们兄妹俩各做了两个花灯笼。但这一次,我却在一个灯笼上发现了一块殷红的血斑,问及母亲,得知是竹条扎破了她的手。长大后,我才知道那些花灯里,盛满的不仅仅是摇曳的烛光,还有浓浓的母爱……

    前几天,我带女儿回家看望父母,母亲拿出一个新做的花灯,慈爱地对女儿说:“快要过十五了,奶奶专门给你做一个灯笼,你带回县城玩去吧!”女儿捧着那灯笼,一脸兴奋地说:“奶奶做的灯笼真好看,还不用装电池……”看着似曾相识的花灯笼,我仍然能感受到它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深情。那份美丽,是我和女儿都能感受出来的外在之美,但那份深情,唯有我才能读得懂,它将永远积淀在我的心中,令我在每一个元宵佳节慢慢体会和回味……

 

罐头灯笼 忆)

    一晃又到元宵节了,红红的灯笼世界便展现在我们面前,马上想起小时候一些的灯笼事来,尤其是那广泛流行,制作简单,乐趣无限的罐头灯笼。

    我小时候,根本没有现在街面上流光溢彩、千姿百态的手提灯笼,最豪华精美的也只是那种下面木板,中间插个钉子,上面用几块大小相同的玻璃片粘拼起来,红纸条糊住缝隙而成的或四方的、或多边形的手提灯笼。我们常用的大都是罐头瓶子做的土灯笼,方法简单得很,找个空罐头瓶子,在里面底上粘上半截蜡烛,用条细绳沿瓶口拴个扣,再系上根小棍儿一挑儿,一个“罐头灯笼”便做好了。

    罐头灯笼的好处就是随意,根本不用小心翼翼,反正碎了,马上就能找个瓶子顶上。所以,在我们男孩子手里,罐头灯笼不止是照亮工具,还是个“杂耍武器”,常常一手一个,像流星锤一样耍将起来,呼呼生风,灯火旋转闪烁,煞是好看。但十分危险,不是两个灯笼能撞到一起,就是绳子有时松了,瓶子飞将出去。

    记得一年正月十五,吃过晚饭拎着罐头灯笼和几个伙伴上了街,不知怎的和两个小子对上了火儿,不由分说,相互抡起手中罐头灯笼朝对方砸去。呼呼才几下,我的灯笼从棍上脱落出去,“咣当”一声粉身碎骨了。我回去找不着瓶子,就从柜子里偷出个罐头,因为着急,平日里让我馋得要命的水果罐头,此时对我没一点吸引力,拿螺丝刀启开盖子往碗里一倒,顾不上里面粘糊糊的,抱着瓶子大呼小叫地朝外奔去……

    灯火闹儿童,在那个节日里,小孩子晚上基本上没其它娱乐项目,元宵节这天,不论是怎样恶劣的天气,我们都要提着灯笼东走走、西逛逛、满街串一串。无论你站在哪里,只要四下一望,除了固定的灯光,到处都有若隐若现、闪闪烁烁、流动的火光,不用说,谁都知道那是小孩子提着灯笼在走。

    看如今花样繁多、五颜六色的灯笼,真是羡慕得要命。尽管也偶见小孩子提着灯笼,可身边总是有大人跟着,根本没有孩童们结伙成帮地四处跑跳,自然,也毫无我们儿时“闹”元宵的那种乐趣。

 

糕灯兰崇美)

    “元宵节,点糕灯,哪方点着哪方顺。一盏一盏全点亮,祈求今年好收成……”每当哼起这首童谣,总勾起我对元宵节的点滴回忆。儿时的糕灯,尽管没有如今的花灯这般璀璨炫目、形式多样,但却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至今难忘。

    每年正月十五,母亲就用糕面掺上胡麻油,揉捏成形象逼真的糕灯,有驱鼠灯、雄鸡灯猪头灯、小狗灯……每盏灯各有去处,把驱鼠灯放在粮仓旁、雄鸡灯放在鸡舍处、猪头灯放在猪栏上、小狗灯则放在家门口。

    等到夜幕降临时,我兴奋地与父母一起在小院的八个方位摆上糕灯,浇上花生油。母亲告诉我最先点亮的是正东方的那盏灯,我便催促母亲快去点。母亲说,按照祖辈传下来的习俗,所有糕灯均由家中的顶梁柱去点亮。这时,我见到父亲郑重地点亮了正东方的糕灯后,依次点亮了另外七个方位的糕灯,最后进到屋里,点亮了驱鼠灯、雄鸡灯……刹那间,屋里屋外灯火通明。

    父亲告诉我,元宵节又称灯节,家家户户都会点糕灯。糕,寓意生活甜蜜;灯,寓意日子光明,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夜,这晚所点的糕灯越多越亮堂,意味着今年的日子就越过越红火。

    听父亲这样一说,我便逐一去看那些糕灯,并学着奶奶曾经念佛的样子,双手合十,装模作样地祈祷起来,希望那些跳动燃烧的火焰能燃出奇迹。

    母亲瞧见我觉得好笑,走过来对我说,不用这样祈祷,只要心灵纯正、诚恳,没有邪念就一定能顺心如意的。母亲指着灯芯上的灯花对我说:形如豆瓣,寓意今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形如谷穗,就意味着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倘若形如伞顶,就说明今年一家人平平安安。

    一盏盏糕灯,静静地燃烧着,火红的亮光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祈愿家人健康平安,祈愿一年好收成!

 

  李洪敏)

    新年刚过,广场上、大街上,又在忙活搭台子,扎彩灯,准备过元宵节了。不知怎的,红红的灯笼挡不住我对儿时元宵节的怀念,尤其是母亲手里蒸制的那些面灯。

    儿时的元宵节,最大的一项任务就是送灯。因为送灯的地点不同,做灯的材料和式样也不同。送到郊外和坟地里的灯,都是用青萝卜或者是胡萝卜刻成的,圆圆的,没多大意思。而点在自家门口和庭院里的灯则是比较有讲究的,母亲大都会用面蒸。

    正月十四的晚上,母亲就提前用酵母发好面,最初用的是地瓜面,后来条件好了,改用白面。十五那天早饭后,母亲就搬出面桌,开始劳作。先把整个面团揉好、饧好,再开始做灯。一年有12个月,就先做12盏灯。面团很小,捏成酒盏的模样,然后根据月份不同,每个“酒盏”就有了从112等不同的耳朵,等到12月份的那盏灯做好,满身都是“耳朵”了。接着再做一个天地灯,天地灯用料多一些,样子是长长的,可以同时燃三个灯芯。又做一对狗灯,放到大门外看门。最好看的是龙灯,每年母亲都会蒸一对龙灯。龙灯的做法是先用一根长长的面团做成龙身,用刀划出一道道龙纹,捏出龙头,从饭帚上拽上两根草棒做龙须,用两粒红高粱做龙的眼睛,然后母亲拿来一盏带耳朵的灯,围着它把龙身盘起来,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就摆在眼前了,龙灯蒸好后,要放到粮囤里。要是赶上母亲高兴,还会捏一个癞蛤蟆灯,放到房梁上吐金钱。每当母亲做面灯时,是我最高兴和快乐的时刻,我可以拿一面团在一边肆意而为,想做成啥样就啥样,要是在平时,会被喝斥为糟蹋粮食。可惜,我手笨,做啥啥不像,最后在我的央求下,母亲会用我玩够的面团捏一对小燕子或者是小兔送我,把我乐得屁颠屁颠的。

    面灯做好了,里面再放上一粒豆子,然后放到笼上蒸,蒸灯是母亲的事情。临近掀锅盖时,我就等在一边,看看我的小燕子或者小兔子变样了没有。母亲并不急于把它们从锅里拾起,等到蒸气散尽,她仔细地查看那些带耳朵的灯里存了多少水,如果一只“耳朵”的灯里存水多,就说明这年一月份的雨水多,依次类推,我不知母亲的这种判别雨水的方法灵验不灵验,这不是我们小孩子所关心的事情。

    我要关心的是等到晚上把这些面灯插上灯芯点燃,把它们点亮在家里的每一个门口。灯芯是从岭上拔来的灯笼草,油是我们平常吃的花生油,最初点燃并不容易,一旦点着,就很旺了。

    调皮的小孩子是有的,门口的狗灯容易被偷走,要不时地盯着。记忆中,我家因在胡同的最里面,交通不便,没丢过狗灯,倒是我顺手牵羊拿走过邻家大娘家的那对“小狗”,现在想来,淘气的我在那时该不知道要挨大娘多少的骂呢!

    面灯燃完之后,就收起来,这些灯,除了龙灯以外,在元宵节过后,就由我们小孩子吃了。不过,女孩是不能吃的,据说吃了会长胡须的。但我想没有一个女孩会抵挡住好奇的诱惑力,所以我就曾偷吃过。

    而那对龙灯要等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能吃,此时,它早已风干的嚼不动了。

    如今,人们的生活好了,面灯早已被集市上出售的各式各样的灯所代替,可是儿时面灯所带给我的那份记忆和欢乐却是没有什么能够替代了的。

 

祖母做元宵郭志锋)

    又是元宵夜。儿子捧着瓷碗,走到窗边,呆呆地望着天空,嘀咕道:“买的元宵就是不好吃。”说罢,回到桌边,放下了碗。

    妻子摇摇头,看着我无声地笑了。我明白她眼里的含义,点头道:“也真是怪了,以前奶奶做的元宵确实太好吃了。那滋味,啧啧……”那时,我和妻子都在乡下小学教书,整个春节也就呆在家里。每逢元宵节,祖母都会早早准备各种原料:糯米、豆沙、红糖、山楂、精猪肉等等,有时还会从菜园里采摘些新鲜的芹菜、菠菜或是扁萝卜、红薯,尔后做成各种元宵。每到这个时候,儿子就会跟在祖母的身后,一个劲地催促:“太婆,怎么还不吃元宵啊?”祖母总是转过身来,笑嘻嘻地用手在儿子的鼻梁上轻轻地刮一下,嗔道:“跟你爸爸一个样,特贪嘴!”祖母会在院里架起一个小锅,倒上香香的山茶油,开始油炸元宵。只要油一热,锅里就会飘出很浓的香味,惹得弟妹们直喊“香死个人”!炸完后,祖母用碗盛了,分成几份,让儿子送给邻居去尝鲜。奇怪的是,到了元宵节这天,祖母却不炸了,总是用一个大锅煮元宵。记得有一回,弟弟为此责备祖母偏心,说给曾孙就用油炸,给孙子孙女就用水煮。祖母也不解释,一笑了之。然而,即使用水煮的元宵,也足够让我们馋涎欲滴。每一次,祖母还在灶边,抄起铁铲搅动锅里的元宵时,弟妹们早已围在四周,一直盯着。等到热气腾腾的元宵一出锅,弟弟总是第一个抢着端碗,握起筷子急急忙忙就往嘴里扒,因为元宵里面的馅很烫,所以他不是烫到喉咙,就是烫到舌头,烫得他直咧嘴,有时还会哭出声来,逗得我们直笑。后来,我们才知道,因为家里人口众多,油显珍贵,祖母不舍得用油炸太多的元宵。

    几年后,我和妻子先后调到城里,儿子也随着到城里读书。渐渐地,家里的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可是,每年春节,祖母都不愿意跟我进城。等到我们下乡给她拜年时,她除了给儿子一个压岁红包,还不忘给包上几十个亲手做的元宵。

    祖母90岁时,已不能正常行走了。那一年,我们在家过元宵节。祖母不顾劝阻,硬要坐在床边替儿子做元宵。虽然她的脚不方便,又患有肺心病,但她的手仍然灵巧,做的元宵还是那么个头均匀、表面光滑,用的馅儿居然十分精准,不多不少。做了一会儿,她有些气喘吁吁,一张布满皱纹的脸鼓鼓胀胀的。我们扶她躺下,她一言不发,静静地躺下了。忽然,她长长地叹了一声,把我们的心都吊了起来。或许,她还在为不能再替曾孙做元宵而遗憾。

    如今,弟妹们都已成家立业,祖母也已离开我们多年了,长眠在村后的山坡上。每年元宵节,我们从街上拎回大包小包的元宵,但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那个香甜味道。

 

陪老爸看灯张素莲)

    父亲爱热闹,母亲过世后,他每年的元宵节都和朋友们到太谷去过。在他74岁那年,却提前向我们子女们发布指示:“今年元宵节你们都回来过!”于是,我和两个弟弟就各自带着家人齐聚父亲家,和父亲过节。

    午宴过后,父亲说:“走,去看花灯。”我忙催两个侄子:“去,陪爷爷看灯去。”谁知父亲一挥手:“都去!”习惯了顺从的我们只好和父亲一起走出了家门。两个侄子陪父亲走在前面,我的两个女儿跟在后面,再后面是我和爱人、弟弟、弟媳们。庞大的家庭队伍在宿舍区走过,邻居们见父亲身边这么热闹,纷纷过来打招呼:“老张,上街观灯啊!”“老张,你的随从可真不少啊!”父亲高兴地一一回应着,又自豪地用手臂一划拉:“我儿子、儿媳、孙子、女儿、女婿、外孙女。”介绍完毕,美滋滋地挺胸走在前面。悠然地欣赏着满街的花灯。

    在一个卖动物灯的摊前,父亲站住了,告诉卖灯人:“给我一样挑一个。”我弟弟忙说:“爸爸,咱家里不是已有两个大红灯笼了吗?”父亲不理,我见势忙捅了弟弟一下,说:“要要要。”赶紧交了钱,父亲才高兴了。拿着灯笼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他自己也举着一盏。看那儿童玩具似的小灯笼举在我们这一群大人手中,我和弟弟都忍不住偷笑。父亲真是童心未泯啊。

    到家后,父亲忙着指挥儿孙们挂灯笼、接电源,一会儿,整个房间大灯富丽堂皇,小灯生动有趣。惊异于父亲的创意,我们纷纷称赞着。

    晚上,父亲又带领我们去看焰火。街上的人更多了,街上人潮涌动,没一会儿就把我们冲散了。我只好叮嘱两个侄子:“千万保护好你爷爷。”焰火开始放了,顿时,“东风夜放花千树。”天空绽放着五彩缤纷的礼花,引来人们阵阵的欢呼。我看到,父亲站在台阶上,和他的两个孙子说着笑着,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我的心不由得颤动了,这么多年,总以为父亲身体好、有事业、有朋友,过得很丰富、很愉快,现在才知道,父亲也需要儿孙满堂、含饴弄孙的快乐,我们这些做子女的真是太不理解老人了。我暗暗自责着,心里愧疚极了。

    那夜的灯火,是父亲在我心中点燃的亲情之光。

 

保护神 光)

    儿时的事大多都已忘记,只有正月十五观花灯的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离我们的村子六里路处有个地方叫山口镇,从我记事起,此镇每年都要在正月十五搞灯展。我那时小,对任何事都感兴趣,再加上那时娱乐活动本身就少,所以,我每年都嚷嚷着让爹陪着我去观花灯,每当此时,爹也有求必应。一路上,爹一贯是背着我赶路。到了灯展现场一看,哈!人真多,人山人海,好不热闹。为了怕我走失,爹就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便开始了欣赏各式各样的花灯。两三个小时后,待到玩累了、饿了,爹就把我驮到卖小吃的地方,买些花生、糖葫芦、水煎包、油条之类的东西让我充饥。看到我狼吞虎咽地吃着,他的脸上挂着微笑,比吃到他嘴里还幸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我大些了,有了很强的自尊心,看到别的同龄的儿童都独立去逛花灯,我坚决不让爹再陪我去观花灯了。因为我还有一个不能启齿的想法,那就是嫌弃爹其貌不扬,令我在熟人面前掉价。

    这一年的正月十五,我又和几个小伙伴去山口镇观灯。在现场,我们一边观灯,一边点鞭炮玩耍。突然一个鞭炮落在了我的身上爆炸后,一下子把我的衣服引着了。只吓得我们惊慌失措地喊救命。此时,爹一下子钻了出来,他一把把我的衣服脱下来,放在地上把火踩灭了。他随口说道:“你真有福!我是来这里看戏的,正好赶上了帮你救火。”

    又一年正月十五,我们几个小伙伴从山口镇观灯回来,此时已经是夜里十二点了。走到一处山脚下,突然发现有一只狼跟在我们的后边。我们几个小伙伴惶恐地手持石头慢慢后退,而饿狼也慢慢逼进。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爹手持木棒从黑影里蹿了出来。狼吓跑了,我们得救了。爹说:“你的命真大!我是为你母亲抓药从这里路过,才赶上救你们的。”

    对于爹这两次巧合救我们的解释,我并没有多想。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对母亲谈起了这些事,我说道:“我的命大福大,这几年每一次发生危险时,总会碰着爹来解救我。”

    我的话说完后,娘一怔,然后娓娓地说道:“傻孩子,这也想不到?这哪是你的福大命大呀?告诉你吧!这些年你每年正月十五晚上出门去观灯,你爹都是在暗中保护着你。你也不想想,要不这样,哪能每次都那样及时地救你呀?至于他给你们的解释,那都是他随口编的呀!”

 

灯谜会柏兴武)

    父亲读过几年私塾,在村里算是一个文化人。我们兄弟姐妹多,在物质贫乏的年代,父亲为了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从不直接给我们零食。过年后,我们开始盼元宵节。元宵节晚上,父亲会举行灯谜会,我们为了自己喜爱的零食总会绞尽脑汁,一旦得到奖励,不仅收获成功的喜悦,还能吃到美味的零食。

    灯谜会开始之前,父亲先给我们简单地介绍这个传统节日的来历和猜灯谜的相关知识。父亲告诉我们,灯谜也叫文虎。猜灯谜就是打虎、射虎。灯谜是谜语发展而来的。南宋时,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上,供人猜射,叫“灯谜”。父亲还说,猜灯谜既能开动脑筋,又能活跃气氛,是一种很有益处的活动。

    父亲为了元宵夜的灯谜会,早几天就开始准备了。父亲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把谜面工整地写在红纸条上。元宵夜,父亲先让我们出去看灯会,说晚上九点准时举行家庭灯谜会。我们在外面玩的时候,父亲将谜面放在堂屋里或贴在墙上,每个谜面都对应着相应的零食。父亲还把谜面分组,前一个小时只能在本组猜射。父亲说,什么事没有绝对的公平,但要尽量做到公平。父亲考虑周到,没读书的弟弟和妹妹一组,母亲负责给他们读谜面。哥哥和我读高小了,父亲风趣地说我们是高智能组,所以灯谜难度大。父亲给我们猜的灯谜很有含义,常常会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比如: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自力更生;蜜饯黄连(打一成语)——同甘共苦;逆水划船(打一成语)——激流勇进;等等。父亲给中组制的灯谜主要是识字。比如:两点天上来(打一字)——关;四个晚上(打一字)——罗;半耕半读(打一字)——讲;等等。低组的灯谜则以猜动植物的名称为主。比如: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打一动物名)——鱼;为你打我,为我打你。打到你皮开,打得我出血(打一动物名)——蚊子;小时像豆号,在水中玩耍,长大跳得高,是捉虫冠军(打一动物名)——青蛙;等等。

    父亲宣布自由“抢射”的时候,我总是习惯性地跑到低组去猜射。结果,抓耳挠腮,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零食,而没有读书的弟弟因为平时受的熏陶识了一些字竟然能在中组得到零食。

    灯谜会结束,父亲会来一个总结。父亲微笑着对我说:“你以为低组的灯谜是送零食?弟妹能猜出中组的字谜,你猜不出低组的谜底,说明什么?人呀,各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懂么?”我点点头,更加敬佩只读了几年私塾的父亲。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父亲举行灯谜会的良苦用心。他用我们喜爱的形式,引导我们热爱学习,教育我们怎么做人。灯谜会里饱含着深深的父爱。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30221;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3-03-06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故乡忆旧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