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中秋节的民间记忆

  “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神仙,有吃有喝还有穿,一家大小都平安”,这首有着山西特色的中秋民谣,道出了人们寄予中

秋的美好和祝福。

    时过境迁,往事涌上心头,别有一番感受:那时候的中秋多么有意思、多么有节的味道、多么快乐难忘!

  【民间记忆】

  团聚、拜月、送礼……中秋节这一天好热闹。

  八月十五乡村过得很讲究

    童年中秋的记忆是美好的。那时,人们虽然生活得很清苦,但我认为每年过中秋很有节的味道。

    我的老家在太原阳曲县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中秋,我家院中放着一张古色古香的大圆桌,错落有致地摆满了平时难以吃到的各种月饼、水果、桂花酒,还有新鲜水饺,一阵阵香味扑鼻。我们这些孩子早趴在桌边流口水了,却仍耐着性子等着拜月。圆月初升之时,爸爸便把全家老小聚到一起,给月媚爷(方言,指月亮)烧香磕头,感谢月亮对大地的恩赐,喜庆又一个丰收年,企盼来年日子更加美好。

    每当这时,父亲就会给我们讲嫦娥奔月和月老的故事,再吟诵几首苏东坡的诗句。父亲总说月亮是地球的儿子,要像敬神一样敬奉它。我们对月亮有一种既神秘又喜爱的感觉。

    3炷香烧尽的时候,父母便让我们兄弟姐妹7人分享美味。大家细嚼慢咽,个个笑逐颜开。哥哥们还能和爸爸喝上几杯桂花酒过瘾。细心的妈妈总会把各种稀罕的吃食分成7份,让我们各自保存,以后慢慢吃。我最爱吃的是妈妈亲手做的香甜可口、酥软不腻的混糖月饼。她制作的月饼样式各异,其中娃娃月饼憨态可掬、形象逼真。我偷拿了几个到学校去,同学们抢着用自己好吃的跟我换,他们换了也都舍不得吃,总要拿在手里回味半天。

    乡里人在中秋这一天,不仅全家团聚、赏月、吃月饼,还要给亲友和村里的教书先生送月饼。每到过节前两三天,我和哥哥要代表全家完成这项任务,到3里地以外的村里给姥姥、姥爷送礼。而给村里的教书先生送更为讲究,必须把月饼和水果装到竹篮里,再附上一张红纸,上书“祝先生中秋节快乐”。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童年的中秋像一张美丽的画卷,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王之保(太原)

  【袖珍读本】

  民间祭月鼎盛

    人们又把中秋节称为团圆节。山西民间特别注重此时此刻的全家团聚。外出的人一般都要在这天回家,出嫁的姑娘忌在娘家过中秋节,要回到婆家与丈夫一块赏月。晋东南地区,八月十五则要请女婿上门,设酒招待。

    过去,民间祭月的习俗很鼎盛,家家都把它当成一项重要事情完成。祭月除月饼以外,西瓜、毛豆也是必不可少的供品。西瓜取音于喜,取形于圆,取瓤于红,取子于多,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欢欢喜喜,红红火火,多子多福。在收获季节就精心挑选,特意保存下来,准备节时祭月。毛豆指嫩黄豆角,连皮煮熟。色金黄,喻金秋。传说兔子喜食,是专为月中玉兔准备的,其中也饱含着农民丰收在望,提前尝鲜尝嫩的喜悦心情。大部分地区讲究“男不祭月”。祭月结束,全家人围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赏明月。

  【民间记忆】

  父母亲打出的月饼,给我们烘烤出了一种幸福、温暖和快乐。

  艰难岁月里,父母亲打的月饼最香甜

    中秋节快到了,看着商场里那些形色各异的月饼,虽说比起几十年前的要好上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在我的记忆中,眼前的月饼是无法和我那年吃过的月饼相比的。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只有十来岁,最喜欢掐指数算着过节了,因为能有美味可享。离中秋节还有3天,父母亲就张罗开了。一大早,父亲出去走了一趟,回来跟母亲说,炉子定下了,到晌午就能接了。一听这话,我知道又要打月饼了,嘴里咽着口水,心里高兴着哩。此时,母亲开始忙活了,和面、烙馅、量胡油、称糖,一边做一边跟父亲商量,该加多少糖,该称多少油。一旁抽烟的父亲说今年比较宽松,就两油两糖(一斤面配2两油和2两糖)吧。母亲听了心里不悦,因为多少年了就没有这样奢侈过。节日好过,日子难过,何况那个年代,紧巴巴的日子是母亲从指缝里抠出来的,但母亲拗不过父亲还是依了。

    父亲在院子里准备架炉,我则当小工,高兴地搬砖、运泥。炉子架好后,父亲打好一个三脚架撑在炉灶上方。他抬头看看太阳,估摸时间差不多了,拿起扁担就走。一会儿,父亲挑着两个铁片子回来了。原来打月饼的工具这么简单啊!看那两个圆形铁片子黑乎乎的,下片像平底锅,放在简易炉灶上,上片的边缘均匀地焊着三个铁环,系着三根二尺长的铁链,连着一根木杆,木杆上的铁钩钩在早已备好的三脚架上,形成一个杠杆。父亲一只手摁在铁板上,一只手用力压木杆,这是在测试这个杠杆有没有问题。

    母亲在屋子里托月饼,“砰砰——啪、砰砰——啪”的声音不时传到院里。我端着盘子把母亲托好的月饼一一传到父亲的炉子里。简易灶膛火旺,父亲时不时压起杠杆,小心翼翼移开小旺火,观察里面的月饼,颜色如何,生熟几分。十几分钟后,父亲铲出一个月饼,黄哩哩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一旁的我早已垂涎三尺,伸手就抢走了。月饼太烫,两只小手不能承受刚出炉的高温,就把月饼放在嘴边吹了又吹,时不时用舌尖去舔一下,用指头去抠一下。等到温度降下来,那个月饼已是体无完肤了。一炉、两炉、三炉……香喷喷的月饼味溢满院子。中秋节晚上,一家人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虽说月饼从用料和做工上都比不上现在的精致,但我觉得是最好吃的,因为那是在艰难岁月里,父母亲给我们烘烤出的一种幸福、温暖和快乐。

吉建平(原平)

  【袖珍读本】

  月饼里的神话

    过去,山西人过中秋习惯自已打月饼。每逢佳节来临,家家都要架炉,尤其农村更加注重这个习俗。各家准备好面、油、糖、馅,由精通手艺的老师傅操持,也有不少人家是自己精制。月饼品种,从皮的性质上看,可分为酥皮和提江两种。酥皮色泽金黄油润,表皮层次分明,图案简单。提江糖质纯净,一般上模印制,图案精细,有“嫦娥奔月”、“银河明月”、“犀牛望月”等,皆取意于神话传说故事。从馅的配料上看,有红糖与白糖之分。佐料有玫瑰丝、桃仁、杏仁、核桃仁、柿子、红枣、花生米等。

  【民间记忆】

  父母捧着录取通知书,乐得合不拢嘴:“这是咱家乡第一个女状元啊!”

  中秋节前几天,传来妹妹高考捷报

    每到中秋,我都要拿起父亲的诗集看看,吟读那首《中秋吟》,“中秋佳节皓月圆,合家喜拜乾坤转,终依勤奋日出头,未染污泥美好莲”,写于一九八八年八月十五晚上。

    那年,妹妹参加了高考,就在中秋节前几天,她收到了盼望已久的省中医学校的通知书,父母的愿望实现了。中秋节晚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我们一家人尝着月饼,幸福和喜悦洋溢在脸上,月圆人圆的亲情涌上每个人心头,父母捧着录取通知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乐得合不拢嘴:“这是咱家乡第一个女状元啊!”是啊,父母为我们兄妹俩读书操碎了心,虽然家里经济拮据,但他们总是竭尽全力创造条件满足我们的要求。父亲为给我和妹妹买唐诗书、订《红领巾》等杂志,常常节衣缩食。现在,老家的书柜里还整整齐齐地摆放着那些书籍,只不过页码已经泛黄。父亲希望我俩考上医学院继承他的衣钵,因为他在几十年行医中,摸索出许多临床心得,觉得应有个交代。

    前几年,我考上卫校,父亲放下手头工作专门去送我。刚开学,新生的住宿还未安排好,我临时和其他班的学生住在一起,而他治疗的患者正在关键时期,父亲只好匆匆往回赶。几天后,学校一切安排妥当,宿舍调配了,课也开了,下午我们正在宿舍,父亲突然来找我,他穿着一件旧大衣,戴着一顶黑帽子,惊异之余,年少轻狂的我没给他好脸色,主要觉得自己这么大个后生了,父亲动不动来“视察”,会让同学们笑话,于是懊恼地说:“你来做甚啦?”他嘿嘿地笑了,说:“看你住下,我就放心了。”他呆了一会儿,说要到外面等车回家。我把父亲送到街头,那时秋风裹挟着落叶满地跑,父亲站在瑟瑟的秋风中,用厚厚的大衣紧紧裹着自己,慈祥地说:“回去吧,不要误了课。”我突然感到心里酸酸的,转过身,眼泪簌簌地流出来。

    岁月匆匆,父亲离开我们两年多了,看着他生前写过的那一摞摞病案、用过的药枕、听诊器,仿佛他老人家还在身边,那一幕幕往事永久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今年的中秋又快到了,我想,明亮的月光下,母亲和我们围坐在一起,父亲永远都不会缺席,他在我们心里,我们时刻想念着他。

 尹海清(河曲)

  【袖珍读本】

  中秋里的功名

    中秋节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古时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同时,又派生出许许多多有关的传说故事。天卜的月宫,进一步成了读书人美好理想的寄托。

  【民间记忆】

  市场供不应求,要想大批量订购月饼,就得和对方套近乎。

  给职工订购月饼,还得走门子

    中秋是月饼的舞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过中秋时,月饼很紧俏,每户一斤,我家8口人,人均半枚。奶奶总把它当成贵重物品珍藏,以免类似我这号馋人掰个豁口,到拜月神时显得不敬。

    我在太原参加工作后,家境宽裕了许多。尽管仍被票证束缚着,老爸还是通过关系在离中秋一周前,弄到些高价的油、糖、面和点心末子,放在一口小缸里,上面压了个大西瓜。中秋前两天,奶奶张罗着打月饼,抱起西瓜来,见下头的面被浸湿一片。西瓜破了,只好提前消费,那年烤的月饼有股西瓜味。

    在厂里,由于我能说会道,还有点经营的头脑,颇得销售上的老科长器重我。那年月,客户是“孙子”,搞营销的才是“爷”。当时工会负责职工福利,但对外采购不是很有经验,这活自然落到了老科长身上。他叫上我一起驾了辆小车,直奔副食品市场。进了自产自销的作坊,满屋子飘着月饼的醇香。虽然也是付款提货,但毕竟属于走后门的交易,心总有些虚。因为当时订购月饼的单位多,市场供不应求,要想大批量订购,就得和对方套近乎、说好听的话儿。老科长和食品市场经理在一旁聊得很投机,我生怕半中间起个什么变化,就加紧清点月饼数量,麻利付钱,走人,完成这些过程才用了一刻钟。临上车前,我不忘带上几沓一尺见方的土黄色包装纸,和与之相匹配的巴掌大见方的红标志,还有几坨用来捆扎的纸绳。驾车路过钟楼街时,我们无暇欣赏路边的风景,急着赶路,想早点把月饼拉回去。

    现在,月饼已经不算什么稀罕物了,中秋的味道也越来越淡了。想起旧事,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慨。

武正楷(太原)

  【袖珍读本】

  宋代中秋市场很火

    宋代,中秋市场颇为兴盛。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

    那时也有高档月饼,并且很紧俏。由于工艺等原因,市场供不应求,需要的量很大时,必须提前打点店家,告知多预留一些。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10-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故乡忆旧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