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回忆那圆圆的邮筒

  上世纪80年代前,太原马路边上大都有一个圆柱型、绿色的邮信筒。那是生铁铸造的,有一米多高,下面细,上面粗,像一个朴实无华的小亭子,亦像一个倒置的啤酒瓶。投信口上方有一个小出檐,像个帽檐,下面有一块小牌,写着开筒时间。邮筒还像一个忠诚的卫士,风雨无阻地保护着胸中的信函。
  孩提时代住在南肖墙56号,离院子不远的街道边便是一个圆圆的邮信筒。那时通讯不发达,人们对远方亲友的联系主要靠写信,我的家乡在山东省,父亲和我们在太原,和家乡亲人的联系就靠父亲写信。信写好后,主要由我送进信筒,所以我对信筒是熟悉的,甚至是有感情的。每当我将信放入邮筒中,便感觉到自己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很有成就感。一开始父亲还不放心地问,信放进邮筒了没有?后来放心了,也不再问了。
  记得,有一次父亲不小心,信封上写错一个字,这可能影响正确投递。然而我已经将信投入邮信筒,父亲到信筒前看了看开筒时间,在离开筒半小时前让我等在那儿,直到邮递员开筒时,才将那封信取回交给父亲更正。那时的邮信筒人们离不了,我家更是离不开,父亲几乎每月给家乡写封信。
  上世纪60年代末,我参加了工作。由于离家远,住单身宿舍。闲来无事便瞎写点东西,装进信封待回家时投入信筒寄往报社 (郊外没有信筒)。可能是编辑老师鼓励我,居然给我发表了几篇小稿,这鼓起了我的写作兴趣。此后,便不断地写点小东西投入信筒寄往报社,久而久之便对那圆圆的邮信筒产生了感情,每当看到它便感到亲切,它像一个有生命的人,默默地替我保管信件,转送信件。
  现在那圆圆的邮信筒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方型邮信筒。它比过去的圆信筒增加了 “外埠”和“本埠”的投递口,两只长方型的“腿”使邮筒更漂亮和秀丽了。但我仍然怀念那朴实无华的圆邮信筒,它是我童年和青年时代的朋友,是我信赖的“人”。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郑奉天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故乡忆旧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