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榆次老城记忆

  儿时,被母亲牵着手去榆次看望姥爷姥娘,便是一次愉快的旅游了。

    姥爷家在榆次古城的南市街上,大舅一家也住在那幢临街的小院里。母亲和姥爷姥娘有叙不完的家事,我却想上街去玩,母亲不放心,姥爷就说了:“玩去吧,吃饭时记得回来。”上世纪50年代的榆次老城里,几乎看不到汽车,走在老街上,逛店铺,看人,再转转南阁楼和城隍庙,往往回来时,姥爷一家已经等我开饭了。姥爷是商人出身,老城里哪家店铺的东西好,哪家店铺以前是怎么发家的,都能给我絮叨几句,但榆次和太原的历史,在我记忆中,姥爷却总是和我说不清楚。还好,我回到太原就能问父亲了。我最崇拜父亲的满肚子学问。父亲能给我讲大宋朝的第二个皇帝赵光义,引汾晋两河之水灌晋阳,古城先是被淹,继之又被火焚的历史。正是那个赵光义毁了古晋阳城,后人才建起了现在这座太原城。那期间,宋太宗下令,曾一度取消太原的州府地位,将榆次立为州府。父亲还告诉我,榆次的城隍庙是元代建筑,比太原的城隍庙大许多。那座南阁楼,上面供的是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大菩萨,是明代留下来的古建筑。

    岁月如断线的风筝,越飘越远。伴随着岁月的飘逝,母亲也老了,随我弟弟一家幸福生活着。每当大舅来太原看她,老姐弟二人就有说不完的话。大舅嗜酒,有一次母亲叫我去陪他喝酒,他伤感至极,说政府要重修榆次老城了,害怕拆了他的老院。母亲便也显露出同样的担心。我理解两位老人的心情,那个小院如同母亲和大舅的根啊。可后来的情景就变了。同样是大舅给母亲带来了信息,说老院恰好不在规划的老城范围里。那心情,分明是一种庆幸。榆次老城尚未完全修整完毕时,我曾与妻子去过一次榆次,游览了还没有正式开放的老城区。我熟悉的那幢小院,就在被封闭起来的老城区墙外不足百米处。再后来,大舅又带来了新的心情。那是对老城开发的一种认可。我问他老城开发后的情况,他啧啧道:“真不赖,跟过去的样子不差甚。”又说:“就差那么一段段路,政府要把咱那小院也划进规划里就好了。经济补偿和孩子们找工作,都有优待咧。”

    对古城的保护和开发,一是要修旧如旧,保留好古城的文化符号,二是要保护原住民的利益,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我那大舅是个连自个名字也写不好的老工人,他说不清当地政府开发榆次老城的这两条思路,却用自己朴素的语言,诠释了开发榆次老城的实践。比起省城的一些决策者在晋王府旧址上引进一个铜锣湾,在明清两代巡抚大衙前弄出一个巴黎大道来,榆次老城的开发和保护,分明是一面可以照出文化差距的镜子。如今的榆次老城,早成了榆次的一个品牌,成了山西的一处旅游景点,也成了许多影视剧的外景地。游人徜徉老城中,如果突然看到了某位明星或一群着明代服装或清代服装的演员们作戏,也都见怪不怪了。更重要的,是它的开发和保护,保留了榆次老城的许多历史符号,也给老百姓带来了长远的经济利益。

    母亲终于没能再回榆次老城去看一看。我曾对卧床不起的母亲,说起过榆次老城开发后的情形,我知道,母亲是多想回去看一看啊!遗憾的是,母亲在2005年的413日走了,她没能再牵着我的手,回那座生她养她的老城里去再走一走。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故乡忆旧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