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在晋南农村养牛的回忆

  改革开放30年,农民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进的农机器具已经代替了养牛耕地的辛苦劳作,但我家依然以养牛为乐,并变粪为宝,用以化生沼气,提供火源。

    我的老家在晋南农村,祖辈以耕田为生。如今,农村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器具应有尽有,基本是机械化种地了,但我家依然养着牛。听说前几天一头母牛刚生了小牛,现在圈里还有3头牛。我劝父亲说:“养牛那么累,都卖了吧。”父亲不多解释,只淡淡地说:“你不懂!”

    说起养牛,还得从爷爷辈说起。爷爷是个地道的农民,深知养牲口对种地的重要性。他也很喜欢养牲口,但在生产队里他却没资格干这份工作,因为我家是富农。1878年,中国推出改革开放政策,1982年,联产承包、分田到户的政策落实到我们村,人们兴奋地聚在一起议论。爷爷更是激动不已,不讲究成分,大家都是群众,今后不用挨批斗,而且还可以可着心意养牲口,真是天大的好事啊。于是,我家就不惜重金买得生产队里最好的一匹马,在家盖了马房。这下,爷爷有了自己的心肝宝贝,每晚再也顾不上跟我们聊天说笑了,而是一头扎进马房,一会儿填料,一会儿加草,生怕他的马吃不好掉了膘。不知是爷爷喂得太好,马的力气太足;还是马喜欢群聚不喜欢单独干活,在犁地的时候马跑得特别快,扶犁的人一路小跑才勉强跟上它的速度。那时,我已经十几岁了,是家里的老大,下地干活是理所应当的,胳膊跨筐跟在后面下肥料,竭尽全力也追不上,跑一遭下来,身上的汗流得像淌了水一样。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全家人为之悚然。一次,爸爸赶着马车去县城办事,公路上一辆汽车呼啸而过,马受惊了,疯跑起来,把车掀翻在地,爸爸被摔伤。这是一次令人不堪回想的经历,全家人吓呆了。爷爷沉着脸一声不吭,第二天找经纪人贱卖了那匹马。

    全家人经过几番商量,最终决定买头牛。于是又出高价买了一头一岁左右的母牛,正值秋季,爷爷每天精心喂养。牛比马的性格温和多了,有时也有点犟脾气,爷爷不辞辛苦,耐心调教,到来年春天的时候,小牛已被养得壮壮实实,春耕夏收,这头牛可没少出力气。家人勤劳,又赶上风调雨顺,我们家的粮食大获丰收,生活有了明显改善。这头牛还有大功劳呢,每年下一个小牛犊。再养一年半载,然后卖掉,能赚不少钱。靠这些收入,家人供我们姐弟四人念书。其中有三个考上了大学,现今在外工作,生活。村里往往有人谈论我们考上大学的事,爷爷就笑吟吟地说:“都是改革开放政策好,要不咱做梦也想不到孩子们能上学啊。”

    在太原工作的我很希望接他们来省城住,爷爷总选在农闲时节。他说,地里有草的时候,他要给牛割青草吃。他老人家在垂暮之年主要的精力就放在喂牛上,每天早晚下地割一平车的草,牛吃不完就摊在院子里凉干,留着冬天吃。

    如今,快30年过去了,爷爷离开我们已经四年,他老人家当年买的那头牛的孙子的孙子也有了,家里早已不靠牛种地,但爸爸依然坚持养牛,舍不得全卖掉。不过,牛粪却派上了大用途。在政府的扶持下,家里做了沼气池,用牛粪作为主要的原料产气,左邻右舍的人还常来做热水。

    养牛已成为父母老有所乐的生活。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卢淑琰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故乡忆旧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