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1966年在大寨抗旱

  1966年春天,旱情严重,为了支援农业抗旱,学校提出到农村去学农支农。当时,我在太原七中当外语教师,高二十四班的同学给大寨陈永贵写了封信,要求去大寨学农抗旱,得到陈永贵的支持与回信,他热烈欢迎同学们来大寨。学校当即派我领队,和班主任要桂花、语文老师李清,到大寨学农抗旱。

    为了安排学生的食宿,学校派我和炊事员老邢打前站。到大寨后,我和老邢和泥砌灶,只用一个下午就把伙房和宿舍安排清理出来。陈永贵很赞赏我俩的干劲,从大队抽出了很多木板,在学生们的住处搭了大通铺。我们答谢说,在窑洞的二层楼上打地铺就很好,一点也不潮。但陈永贵坚持要搭木通铺。后来,我们才发现陈永贵是对的。3天后,罗马尼亚的政府代表团到大寨参观,盛赞了大寨对下一代的教育与爱护。我们当时只单纯想到自己能克服困难,并没想到还有国际影响。

    师生共50多人,由队里安排劳动,女同学打土坷垃,翻地、施肥、播种,分到各家,由村民领着干活。男同学分成小组,担水、垒堰、担石头。我和同学们往山上担水,一个上午担3趟就很不容易了。这里吃水难,种地浇水更难。两只大木桶本身就够沉的,从山下井里打水担到几里远的山上地里,非常费劲。肩膀磨肿了,开始的几天很难坚持,总想着明天该换个活了。可是第二天还是担水,只好咬牙挺着继续担。因为这是抗旱,这是战斗,抗旱就要担水救苗。同学们一个个咬着牙,弓着背,四五天下来,肩膀也练出来了。

    这里人们很少吃菜,只能吃点咸菜,每天吃的都是小米粥里边煮玉米面小饼。每人端着砂锅或大碗蹲在家门前连吃带喝。同学们真正地体会到山里农民生活的艰苦。每天早晨,人们在门前吃饭,队长就圪蹴在大柳树下布置任务。饭吃完了,会也开完了,这就是每天的队务碰头会。中午是送饭到地头,不回家吃饭。

    晚上,陈永贵给同学们做了报告。他讲了大寨人在日本侵略时所遭的苦难,讲了老英雄贾进才三战狼窝掌的故事,讲铁扁担梁便良和赵大和、宋立英等人的故事,却不讲他自己的事情。他讲得很动情,很实在,同学们都爱听他的讲话。

    郭凤莲作为团支部书记,也为同学们作过两次报告。她和同学们年龄相仿,白天一起在地里干活,说说笑笑,打成一片。她也高兴大寨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年青人。他们的报告,我都记了笔记,如今一直珍藏着。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陈永贵又挽留我们多住了10天。最后走的时候,大寨党支部的全体成员和我们带队的老师一起,在大寨的大柳树下合影,留下了珍贵的照片。

 

 

图为陈永贵(前排左三)、贾进才(前排右一)、郭凤莲(后排左四)等与作者(前排左四)合影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10621;本文作者:郭琦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故乡忆旧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