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忆太原女师的老师们

  上世纪50年代初,我戴着红领巾走进太原女师的校门。那是新中国的第一代红领巾啊!当时的山西省女子师范学校从初师起就全省统一招生,学生来自全省各地,一律住校,食宿一起,像个亲热的大家庭。

    都是女孩子,没有了许多顾忌,同学们学习、生活都很放松。在我们之前,有一年女师就没有招生,突然招来这一批“红领巾”,顿时学校热闹了许多。高年级的大姐姐主动在课间10分钟来教我们跳集体舞。在集体舞中,新同学之间熟识了,高低年级之间亲热了。特别是通过跳集体舞,女师学生特有的活泼、大方、洒脱的精神风貌潜移默化地传播开来。新同学在学习大同学舞蹈动作的同时,还模仿了她们的神态、仪表,以至很个性的俏皮动作。

    当时的校长程勉斋是位宽厚的长者。宽额方脸,给人的感觉敦厚可信。操一口圆润的平定腔,在露天操场的领操台上作报告,讲人生理想,席地而坐的我们听得如痴如醉。程校长善于和同学交流。一次,校长点名叫我起来,“周总理在万隆会上提出的五项原则是什么?”我紧张地吭哧着说出三条,程校长宽容地笑了笑:“可以得60分了!”从此,我记住了五条原则,老校长的亲切宽容也铭刻于心。

    女师有一批资深的老教师,许多是解放前就任教女师的。他们知识渊博,教学有方,师德高尚。像数学老师武一清,物理老师张恪忱,化学老师邢炳南等,这些老师以渊博的知识养育了学生稚嫩的头脑,也在学生心中铭刻下终生的崇敬。许多年以后,这种纯真而珍贵的师生情缘像陈年佳酿,醇厚而绵长。

    上世纪70年代,董良谟老师以八十多岁高龄仙逝,女师毕业的同学百余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为敬爱的董老师送最后一程。当时,我不在太原,无缘送别董老师而留下永久遗憾。

    当我刚从外地调回太原时,适逢邢炳南老师的遗体告别。来不及任何准备,匆匆来到邢老师灵前。站在告别的队伍中,想起了半个世纪前的一堂化学课。一节课中,邢老师一连问了5个问题,5位同学都利落而准确地说出了正确答案。讲台上的邢老师高兴地说:“托尔斯泰是俄国的国宝,初九班是女师的校宝。”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再看看灵床上的邢老师,我不由得泪流满面。

    三年前,韩静平老师弥留之际,我捧着最美的鲜花来到她的病床前,聆听了她最后断断续续的“心里话”,在韩老师额头上印了一个百感交集的吻,转身走出病房。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掩面失声。韩老师的灵堂里,我送上了“梅花品格清芬播远;日月魂魄蔚智绵长”的挽联。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差来到成都。公干之余的周末,我专程到四川省教育厅去寻找早年调回四川的罗锡畴老师的下落。接待我的厅纪委一位杨姓老同志遗憾地摇摇头:“年代太久了,又没有准确的去向,不好找啊!”事后,我以《绵绵细雨走蓉城》的短文,记录了此次的冒失历程。

    三年前,我们班举办了毕业50年聚会,年届八旬的王暗晓老师见到这些不再年轻的学生,高兴得像个孩子。聚会结束时,他老人家意犹未尽,主动约道:“丁存英,60年聚会别忘了通知我!”在同学的一片欢笑声中,我立即应承下来。

    太原女师的学校生活,给了我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也给了我们母亲般的恩情。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00915;本文作者:丁存英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5-1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故乡忆旧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