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形成了南松北柏?●壁画绘有佛行程经历?●傅山晚年在这里隐居?
多福寺位于太原市城西北20公里柴村镇呼延村西侧崛山围山巅的小峪之中,海拔1280米,创建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初名崛山围教寺,是文殊菩萨道场之一,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重建,曾是晋王李克用与子存勖焚香礼佛场所,明弘治年间改名为多福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珍珠坡”尽头耸立宝塔
8月28日,记者徒步登崛(山围)山。山下的村民说,想拜多福寺,走“珍珠坡”是条捷径。
珍珠坡上砌有340多级石阶。走走停停,一个小时后,记者到了石阶的尽头,一座舍利风水宝塔耸立在眼前。
舍利风水宝塔又名“学工塔”,是明代遗物,为实心塔。东西宽17米,南北长21米,塔高25米,共七层,呈六角六面,塔檐层层挂着形态玲珑的风铃,微风吹拂,叮当作响。除下层用青石垒砌,其余六层全部用青砖砌成。站在塔基上东望,周围景致尽收眼底;西眺,崛(山围)山南坡长满青松,北坡长满古柏,这就是崛(山围)山一景,称之为“南松北柏。”
可惜,未到金秋,看不见漫山遍野的“红叶”盛开。同行的游人说,深秋时,一夜霜降后,满坡红叶,重重叠叠,层林尽染,远远望去,似烈焰蒸腾,光彩夺目,叫人心神俱醉。明代诗人张颐赞叹道:“商飙一夕生长空,霜染枫林处处红。”所以,“崛山围红叶”被列为古阳曲八景之一。
沿山间小径步行二十多分钟后,三进院落的多福寺迎面而来。
大雄宝殿连环壁画罕见
多福寺山门前檐抹角处,左右塑有金刚,民间俗称“哼哈”二将。
山门面宽三间,塑有四大天王。山门的东西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正对山门的是歇山顶建筑大雄宝殿,开间五间,进深三间,四周带围廊,殿内明代彩塑三佛是佛教依空间界域(方位)划分的——“横三世佛”,从东至西依次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太原市崛(山围)山文物保管所副所长夏惠英介绍说,从殿内脊桁下墨画题记“×大明景泰七年岁次丙子四月癸子朔初四□□乙卯时重修谨志”(□□表示模糊的字迹)判断,多福寺大雄宝殿重建于明代宋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殿内东西山墙和后檐东西两端内侧皆绘满壁画,共84幅,总面积为90.93平方米。其画题为释迦牟尼本行经变,即释迦如来应化示迹图,亦称释迦谱、释迦牟尼传记图等。以连环画的形式组成,自东壁南端上隅开始,逆时针绕壁绘制,最后至西壁南端下部结束。其中东壁22幅,北壁东段(东半部)20幅,北壁西段(西半部)20幅,西壁22幅,十分罕见。
各幅画面上的人物、建筑、树木、花卉、奇石、雕刻及自然景物有疏有密,错落有致。在面积不大的画面上勾勒得如此切题得体,当属精心之作。壁画用一般连环画的形式,多有墨框界格,该殿各画幅之间似有界格,但无墨框直线,用建筑、树木、榜题、云雾、流水、色线相隔相连,使各画幅之间既有明确的区分,又浑然一体。
每幅画面上隅都设一个长方形小墨线框,内书榜题两行,画幅的名称、内容和情节在榜题上都有清楚的标注。1988年修缮殿宇,加固壁画时,在画面上发现绘制壁画时画师留下的墨书题记一方。其内容为“大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三月十三日住持□心明”。根据壁画的绘制时限,与上述大雄宝殿内脊桁下重建殿宇时留下的墨书题记相互印证,可知明景泰七年立木上梁,大殿基本上建成,然后砌墙、装修门窗、铺墁地面、塑造佛像,至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绘制完成殿内壁画,历时3年。
在这套佛本行经变中,有许多世俗化的情节和场面。例如,太子年幼时即请阿斯陀占相(即相面)、入学从师、入明师学算法、青少年时骑象等。这些画题中所反映的内容与世人的生活十分贴近。当然,这套经变中也有演化的内容。例如,腋下生子、九龙灌顶、周行七步、足踏莲花、天人献宝、四天王捧马足、遥指火灭、头上出水、足下生火等,都是佛的演化、升华和僧侣对佛的崇拜的反映。佛本行经变是释迦佛出生、成长、出家、修道、醒悟、成正觉、度化世人、直至涅槃等一生经历和行为的叙述而已。换句话说,佛本行经变是他一生行程的经历,而不是佛陀功德和业绩的总结。
画面上的人物,除了帝王、皇后、宫娥,侍女,还有文官、武将、天王、力士、金刚、鬼卒等。其神情姿态或喜、或怒、或善、或恶、或慈祥、或沉静、或凝神、或开朗,皆随着佛本行经变的情节而变化。画面上人物形象因身世、地位和经变情节的演化而各具特色。帝王权高位显,气势威严。摩耶夫人身为皇后,衣着冠戴富丽豪华,神态持重安详,举止大方,喜怒含而不露。宫娥侍女或持宫扇,或捧月斧,或扛羽帚,或引太子沐浴,或扶皇后就坐,小心翼翼,恭谦微谨,窈窕的身材、舒展的情态给人以感染力和亲切感。许多官宦臣宰衣着规范,神情持重,举止端庄。匠师们把封建王朝的体制原原本本地描绘于画面,使历史的真实与艺术夸张融合一体,较恰当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面貌。
在画面上的各类建筑中,宫廷、寺观建筑为多,也有街市、民宅、商店、铺面、茅屋等。其中宫殿、寺庙建筑最为豪华。树木、花卉、珊瑚、灵芝布列其间。它们是佛本行经变产生的背景和环境。各种建筑、环境、景物、陈设均部位恰当,透视准确,无烦杂之感,亦无空旷之弊。它们与各种人物和情节之间连贯有序,好像就是当时的真实面貌。加上山石点缀,云雾缭绕,雪景衬托,花木扶疏,旷野一望无际,富丽华贵永无止境,从而使人感到超凡脱俗的释迦牟尼一生经历非世人所能为,表现出佛法仙境的氛围。
多福寺壁画承袭了我国古代壁画的传统画法,画面严谨,构思精巧,画面用工笔写实,技巧十分娴熟,别具匠心。主要采用了工笔重彩沥粉堆金的装饰手法,就是采用墨和用胶调和的颜料绘于壁面,具有美丽、柔和、浑厚的特质,又能经久不变,色泽常新。
画师们用纯熟的技巧和劲健的笔法,把各类人物的身世、地位、情态、性格以及不同的心理活动准确地刻画出来,富有真实感,是明代太原地区百姓宗教信仰的真实记录,是研究宗教信仰和明代绘画艺术最好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傅山先生著书“红叶洞”
走出大雄宝殿,夏惠英领记者走进寺院的第二进院落。
主轴线上是佛家存放经文、经卷的藏经楼。藏经楼开间5间,是一座下洞上阁式建筑。洞前六根木柱矗立,形成抱厦。洞内青石砌成,为无梁结构,洞门两侧明石柱上墨迹淋漓,笔势飘逸,据考证,字迹为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傅山先生手迹。这是当年傅山先生晚年隐居多福寺时所留下的。
傅山先生当时就住在藏经楼东侧的“红叶洞”。为什么称红叶洞呢?夏惠英介绍说,相传在红叶洞前有一株高大的杏树,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入到嘴里立即化成甜水,百姓俗称“一捧水”。当时洞中住有一位住持,人称“红叶住持”。在红叶住持圆寂时,因怕无人知晓,在圆寂之时,坐于莲花台上,周身散出光芒,这光芒映红了这株高大的杏树,树叶在光芒的映衬下散发出夺目的红光。人们看到红光,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纷纷来到寺庙里,看到红叶住持已圆寂,是那叶子发出的红光,于是给此洞起名“红叶洞”,用来纪念这位红叶住持。也有一种说法就是依据晋阳八景“崛(山围)红叶”而得名的。
洞侧立有一通石碑上书“傅青主先生读书处”,是清光绪十三年五月所立。夏惠英说,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傅青主)先生晚年隐居在此,完成了医学著作《霜红龛集》。在“红叶洞”里,有傅山先生的塑像,身披红巾,洞壁上挂满“有求必应”等锦旗。
“红叶洞”上二层阁楼是“文殊阁”。殿内中央彩塑是骑朝天吼的观世音菩萨。东侧骑青狮的是文殊菩萨,西侧骑大象的是普贤菩萨。佛像高约5米,造型精致逼真,为古代泥塑艺术之珍品,四周明代壁画保存尚好。
千佛殿独立月台上
走出文殊阁,来到寺院的第三进院落。该院落由千佛殿、东西厢房以及西侧的黑龙殿组成。
千佛殿是寺院最高的建筑,独立在4米高的月台上,月台前有石阶,两侧带护栏。千佛殿为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彩塑于1994年竣工。彩塑是三佛四菩萨。在殿壁四周有千佛浮雕。在千佛殿的西侧是黑龙殿,塑有龙王及风、雨、雷、电四神,四周绘有壁画。
在寺院东侧峭壁上,两棵高大的古柏向深谷倾斜而生,被称为“合抱柏”。以此为界,崛山围山南、北坡形成了“南松北柏”的奇特景观,界线分明,绝非人工刻意而为。
伫立崖边,绿树葱茏,林风阵阵,天地琴音,别有一番韵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