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艺术的集中体现?●清同治年间遭遇火灾?●比故宫太和殿还要早?
深藏太原闹市之中的崇善寺颇有些大隐隐于市的感觉。走进五一路东边的狄梁公街,仿佛从现代化都市走到了几十年前的老太原。崇善寺就静静地藏在几条老街巷之间,庄严而不张扬。
近日,记者来到崇善寺。午后的阳光,照在山门青色的琉璃瓦上,泛出一圈圈光晕。从侧门进入,迎面就是被两棵粗大古槐枝叶掩映着的大悲殿。站在大悲殿前的树荫下,听着大殿里传来的晚课诵经声,仿佛夏日里一股清凉之风,拂走了浮躁,让人的心一下子静了下来。
朱元璋“恩准”建寺
关于崇善寺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说创建于唐,原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有说最初叫宗善寺,后改名为崇善;也有说本是隋炀帝行宫,后作为佛寺。
关于崇善寺最早的记载见于残存的《元一统志》:“延寿寺在本县(阳曲县)东二里,宋大中祥符三年额。对绝壑,宛若山林间……久废,今有重建寺宇。”
据现存于崇善寺的《建寺缘由匾》记载,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子为了补报高皇后“罔极劬劳之恩”,特请朱元璋恩准建立新寺,历时八年有余,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终于建成占地245亩的崇善寺。由于崇善寺是朱元璋“恩准”的官建大寺,且又具有家庙性质,所以兴建时颇费财力,务求宏伟。
寺内现存有一幅明代绘制的崇善寺平面图,展现了当年的宏伟风貌。崇善寺是完全按照标准的宫殿式建筑格式修建的。中轴线上的金刚殿、天王殿、大雄殿、毗卢殿、大悲殿、金灵殿,由南往北一字排开。在各大殿的左、右两侧,又整齐地排列着一系列的小院落。它们不仅对称,而且整齐划一,这种格局与北京故宫中轴线上的主殿和东西六宫的布局极为相似。通过这幅图,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年占地245亩的崇善寺,是多么的富丽堂皇,宏伟壮观。当年的崇善寺不仅外表引人注目,更重要的它还是朱家王朝的一座祖庙。明代人对崇善寺的评价是:“规模宣序,俨若仙宫,不唯甲于太原,诚盖晋国第一之伟观”。
崇善寺规模的宏大,气势的壮观,工艺的考究,绘饰的华美,都可看作是明代艺术的集中体现。
佛教雕塑艺术博物馆
崇善寺在太原很有名,不过我们现在所说的崇善寺,其实只是原来崇善寺经历火灾后留存的一小部分。
清同治三年(1864年),崇善寺中突然起火,火随风势迅速蔓延,6座大殿中的5座被焚毁。只有下寺后的大悲殿和钟、鼓亭等附属建筑因与前面有围墙相隔而幸免于难。光绪八年(1882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崇善寺废墟上兴建了文庙,从此,崇善寺一分为二,文庙占了大部分,而仅占原寺庙四十分之一的大悲殿就成为崇善寺的代表。
现存的崇善寺占地约3000平方米,有山门、钟鼓楼、大悲殿等主要建筑。2013年,崇善寺大悲殿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崇善寺的山门为无梁密檐式,绿琉璃瓦覆顶,有正门和两个偏门。中门额书“大悲胜境”,左门额书“宗唐遗址”,右门额书“晋源神景”。门前的一对铁狮为明洪武时铸造,是明代狮兽中的佳作。
进了山门迎面便是大悲殿。大悲殿台基不高,但月台很大,几乎占了整个大院的三分之二,这是整个大院并不因其建筑高大而显得拥塞的主要原因。为使平旷的月台变化有致,月台两侧有两个小巧的六角亭子,左为鼓亭,右为钟亭,一律琉璃瓦盖顶,砖镶围栏,玲珑剔透,极有风致,是火灾后建的仿明琉璃瓦亭。大院东南拐角的大钟楼,高20多米,楼上悬挂着一口正德元年(1506年)铸造的大铁钟,通高2米,外径1.8米,总重9999斤。大钟的音域宽广,轻击圆润深沉,优雅悦耳,重击则声音洪亮,浑厚有力。每遇庆典,浑厚悠扬的钟声,太原全城可闻。
主体建筑大悲殿创建于洪武十六年至二十四年,明成化、嘉靖年间曾两次部分修葺,至今大部分构件仍是洪武年间原物。殿前月台平阔,殿宽7间,进深4间。殿顶为重檐歇山顶,出檐比较深远,黄绿琉璃瓦剪边,通高约20米。上下两层斗拱形制苍古,不仅成为大殿前檐的一系列曲线巧丽的装饰,更是大殿出檐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角拱的设置,凸显了明代建筑在斗拱技术的特色。整个大殿气象雄浑,形制苍古。据寺内僧人介绍,大悲殿是崇善寺的主要建筑,也是太原现存最完整、最标准的明代木构建筑代表,它的历史比北京故宫的太和殿还要早二三十年。
大悲殿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建筑艺术,而更为重要的是它的雕塑艺术和佛藏典籍。火后余生,又经历了近现代的战火,但殿中明代洪武期间的原物——三大士立像却保存完好,连同民国以来从太原各大寺院移来的佛像,总数达百余尊,因此大悲殿又被誉为“佛教雕塑艺术博物馆”。
崇善三宝和佛教藏经
三大士立像是崇善寺的三宝之一。三尊立像都是泥塑贴金菩萨立像,均高8.5米,体态华美精致,法相庄严,是工艺精细而不繁、表意传神的杰作。殿内正面是一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整个造像全身覆有金箔,身姿秀丽,飘动的衣带、流畅的线条,感情丰富的面庞,处处表现出一种端庄、持重的内涵美。这座佛像不仅是珍贵的宗教艺术品,而且也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的东侧为千手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立像,西侧则是普贤菩萨立像。文殊像从正面看,只有三头六臂,但如果加上身后由一圈圈手臂组成的相轮上的手的话,那就不止是千只手臂了。走近观看可以发现塑像的每只手上还托着一个金钵,每个金钵中都端坐着一位释迦佛。据《大乘瑜伽经》的解释,这种形象是文殊菩萨的变相之一,具有如同观音菩萨一样特定的象征意义。相轮上的手每个托着一个金钵,每个金钵中都端坐着一位释迦佛,做工细腻复杂,繁工不蔓,一丝不苟,工艺之精细令人叹服。普贤菩萨右下方的韦驮立像,是一件形神兼具的木雕珍品。大小与真人相仿,铠甲齐整,体稍前倾,眉宇、眼神和嘴角之间,流露出一种坚毅、英武的气质,此塑像和一般的宗教塑像完全不同。此外还有一尊铜佛,一尊缅甸玉佛,十几尊高不盈尺的小铜佛,也都别具一格,各臻其妙。
寺内的僧人告诉记者,除了大悲殿内的三大士像外,崇善寺里的另外两宝就是藏经和两套壁画临摹本。
这里保存的佛教藏经,数量之多、版本之名贵,在全国是少有的。寺内保存着我国木刻印刷史上的早期珍贵版本——北宋《崇宁万寿藏》和南宋《碛砂藏》。这里还保存着元版藏经,即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由民间募资刻印的《普宁藏》。
除上述版本外,这里还有之后从其他寺院或地方移来的多种藏经,如从太原中十万院移来的明版藏经《南藏》和从大同移来的《北藏》,20世纪70年代从日本影印的藏文《大藏经》,又名《甘珠尔》等。此外还有另具特色的石刻《金刚经》拓本、金字《华严经》《法华经》及刺血《华严经》等。正是这一些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不同特色的藏经,使崇善寺在佛教寺院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
两套壁画临摹本,一套是《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图》,描绘了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另一套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描绘了善财童子参拜诸佛学法的故事。这两套摹本,虽经500余年,但仍鲜艳如初,被人们称为“宝石画”。这些画为研究我国的绘画史等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两套画原本是绘制于大雄宝殿两翼长廊上的两套系列佛教故事。《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图》共有84幅,详尽完整地表现了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化的重要事迹。《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共有53幅,表现了善财童子参拜诸佛、勤苦好学的学法历程。
一般佛寺只是在殿宇内部的四壁上绘制一些佛教故事的零碎片段,只选绘其中某一事迹或场景,这两套壁画则以宏大的场景、完整的系列画幅详尽地表现了其内涵。特别是《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图》,以完整的情节,生动的内容,借助单幅连环场景形式表现了释迦成佛教化的全部过程。这在我国佛寺中是较为少见的。可惜的是,这两套壁画的真迹连同其依附的长廊,都毁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的火灾。幸有摹本传世,使我们今天能一睹其本来面目。
据《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图像后跋》记载,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因为原大雄宝殿两翼长廊的壁画年代久远,风化落色,“总寺事金公者,住持福公、深公,钱粮事全公辈,同输一诚,欲为重新妆彩,壮丽先功,特载册叶,图绘前释迦世尊示迹八十四龛、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仪,庸存楷式,永昭常住。”可见摹本是在对原作重新妆彩之前,依原作临摹复制下来的。
崇善寺现存的《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图》摹本,长51厘米,宽37厘米,封面黄色缎料,内页为纸骨绢面,共84幅,画中色彩用矿物质颜料粉绘染,历经500余年,仍鲜艳如初,加上做工精致,装帧考究。图中宏大的场景、富丽堂皇的楼阁、花团锦簇的构图、歌舞升平的气势,都有唐代画风的风格。图中摩耶夫人高髻宽衣的端庄富态、净饭王宽袍敞袖的凝重威严,均透着一股雍容华贵、气度不凡的王家气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