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寺普济十方僧众?●缅甸玉佛五台山之最?●开坛受戒如学生大考?
碧山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东北的光明寺村,曾名北山寺、普济寺、护国寺等,又称广济茅蓬,为五台山最大的“十方丛林”,拥有五台山唯一的一座“戒坛”。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显通寺合并统称为五台山古建筑群。
五台山宗教文物部门这样评价:碧山寺依山傍水,环境清幽,不愧为中国传统山地佛寺的杰作;寺内始筑于北魏的戒坛,已成为五台山佛教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物例证;此外寺内缅甸玉佛、清代塑像等均为上品,艺术价值独特;特别是碧山寺实行“十方丛林”管理制度,推行选贤制度,高僧云集,设坛讲经,使碧山寺名传海外,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在弘扬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同时,也体现了丰富的地方文化活动特色,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五台山较早建造的寺庙
6月的碧山寺林木碧绿。碧山寺坐北朝南,山门前有影壁和牌坊。影壁在南,一字形,仿木结构,硬山顶,上现书金字“南无阿弥陀佛”。牌坊立于路北,为四柱三楼式,单檐悬山顶,通面宽13.69米,总高约12米。牌坊施以红、绿、蓝三色为主的彩绘,枋心绘制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题材。明楼正面题“清凉震萃”,背面题“蕴结灵峰”。明楼正、背面檐下均置牌匾,正面题“清凉胜境”,背面题“勅赐名山”。
碧山寺在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凿石为寺。据《佛祖统计》卷三十八记载,碧山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延兴二年至太和十七年(472—493年),是五台山建造较早的寺庙之一,有说其与五台山最早的寺庙佛光寺、清凉寺等均为同一时期建的寺庙。因其在北台之余脉北山(今华严谷)之麓,始称北山寺。自北魏创建以来,寺庙越千年无人重建、扩建,致明代初仍为一处持戒静休的穴居岩窟。
明代是中国佛教兴盛的一个时代,明代诸帝把五台山看成是优抚番僧的佛教圣地。所以帝王崇佛敬僧,高僧大德弘法利生,五台山佛教得到长足的发展,碧山寺也得到了大规模扩建。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圆照寺住持孤月禅师在此募缘建寺,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伽蓝殿等,次年竣工,朝廷赐匾额“普济禅寺”。此时的碧山寺已具备相当规模。明弘治五年至正德七年(1492—1512年),孝宗皇帝敕谕对寺进行大规模修复,普济禅寺因此成为“丹尘灿烂,金碧净光;飞甍杰构,凌切云霄”的名刹。明嘉靖四年(1525年),太空满禅师重修寺宇宙,使这一古刹重兴。
清康熙初年(1662年)改寺额为“护国”。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圣主仁皇帝又发帑金,重修寺宇,改名碧山寺”,康熙皇帝御书匾额“人云天籁”。相传昔年有乘参、恒修两位禅师朝礼五台山,上到北台顶时,天气突变,冻伤双脚。其间,他们还在北台华严岭,看到两个人被冻死在半路。于是二师誓建一座茅蓬,供朝礼北台的僧人和居士们歇脚和饮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乘参、恒修二师于北台创建“广济茅蓬”,开始供僧俗朝台食宿之用。
佛教寺庙亦称丛林,意为有多数僧众和合聚居一处,有如树木之丛集为林故称丛林。五台山寺庙有青庙(和尚庙)和黄庙(喇嘛庙)之分,青庙中又有子孙庙、十方庙之分。子孙庙按师徒关系实行家传制,外寺僧人不得在本寺担任执事。十方庙可以接待四方来僧,在寺僧人亦可十方云游。十方庙管理实行选贤制,有能力者亦可担任主持,一般一年一选,有威望者可连选连任。“民国”二年(1913年),被公选为住持的乘参、恒修重修了祖堂院。从此朝礼五台山的十方僧众,大多数在碧山寺或广济茅蓬挂单,或长期居住。为了使僧侣在五台山安心办道,乘参、恒修二位大师经常轮流外出化缘,广济茅蓬和碧山寺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民国”十七年(1928年),时任住持还清了碧山寺所欠外债,报省备案,碧山寺为十方常住,此时,碧山寺和广济茅蓬真正成为五台山最大的十方丛林。
寺院建筑依山而造
碧山寺依山而建,前平后高分为前后两院,中轴线上一溜大殿。穿过高大木牌楼,眼前是一条长长的青石通道,两旁石制护栏后林木参天、浓荫庇佑。正前方佛烟缭绕的高大香炉后,山门殿与天王殿合二为一,气势宏大。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檐出廊,单檐歇山顶。殿正中弥勒佛端坐佛龛内,背后后门正中是护法神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独特的是所有圣像都装在龛内和壁窗内,与其他寺院天王殿的布置不同。殿廊彩画绚丽,门额悬横匾一块,上书“护国碧山十方普济禅寺”金字木匾。
中轴线上第二重大殿是雷音殿,因殿内供毗卢遮那佛又称毗卢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后置歇山式抱厦,单檐庑殿顶。大殿内置塑像50余尊。正中供奉毗卢遮那佛,高3.4米,金脸金衣,端坐在莲花座上,头顶宝盖,身后置华丽的背光,前有幡幔、经幢。两侧侍立大梵天王和帝释天护法神,高2.7米,殿两侧塑十二圆觉菩萨。殿内梁上悬挂乾隆皇帝御书“香林宝月”金字牌匾。大殿四周墙壁上嵌有五块石板,上刻明清两代诗人所题诗词,内容有叙事诗,但多为感受寺庙之清雅魅力。五台山宗教文物局副局长史册说:“雷音殿内的清代塑像比例适度,线条分明,色彩古朴,形象端庄,体现了清代雕塑的艺术风貌。”
中轴线上第三座大殿是戒坛殿,大殿门悬匾额“护国戒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高二层楼阁式,重檐歇山顶。大殿内置佛像3尊,两侧是脱沙十八罗汉像,系少有文物珍品。殿内正中有绿青石砌成的方形戒台一座,边长5米,高约1米,须弥座四面雕刻莲瓣,为五台山上唯一的一座戒坛。戒坛上供有一尊缅甸玉佛,高1.4米,玉质洁白,细腻荧光。仔细观看这尊释迦牟尼玉佛右臂裸露下垂,掌心向里,左臂平端于腹前,掌心向上,拇指弯曲,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背设华丽背光。其服装简朴,发髻隆起,面颊丰满,神情开朗,凝目下视、若有所思,看上去还是英俊的青年形象。这尊历史人物的传神雕刻,跟真人盘坐一样大小,不用说雕刻艺术的逼真、精湛,就说当初的玉石原料也是十分难得的。据传说,这尊玉佛是“民国”十八年(1929年)居士徐玉如从缅甸请来送给碧山寺的。昔年这名老修行同一位老僧去印度朝圣,经过缅甸,共请了三尊玉佛回国,一尊置于上海,建了玉佛寺,一尊置于武汉归缘寺,另一尊即在此寺院。
五台山宗教文物局副局长史册说:“这尊缅甸玉佛,雕刻精细,艺术感染力强,可以称得上是五台山上最为精致的玉雕稀世珍品,实为上乘。”
戒坛殿后地势凸起,上建一院,称后高院,寺前后两院之间有垂花门,门内木照壁上书大字“登欢喜地”。后高院内正面为藏经阁,外视二层,面宽五间,上下前出廊。殿内塑弥勒佛,高5.4米,两腿下垂,双足蹬地,高坐在须弥坐上。头部伸到二层楼上,据说这种姿势叫弥勒下坐。弥勒佛肩上有肩花,左肩有宝壶,右肩有法轮,是表示未来之佛。
三年一次的开坛传戒
从农历五月十五(6月12日)开始,寺庙内面向十方的传戒大法会就已展开,今年受戒人数较多,男戒470人,女戒330人,分别在碧山寺和现今其下院竹林寺举行。这项活动为期一月,六月十五结束。
有趣的是,在碧山寺,这样的开坛传戒是每三年一次,而且名额是需要报中国佛教协会核定批准。如此而言,对于求戒者能否如愿获证,如同学生大考。也基于此,除日常佛事活动外,这个活动为碧山寺最大特色,在弘扬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同时,吸引着众多人士参与,社会影响广布海内外。
据《佛祖统计》记载,“五台北寺(今碧山寺)法聪律师,为众专讲《四分律》。门人道覆录为义疏。此解《四分律》之始。”《四分律疏》是中国最早解释《四分律》的论著,为碧山寺戒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有说现存戒台重建于明成化(1465—1487年)年间,有说清顺治七年(1650年)重修戒坛殿,建戒坛,如此说法有待专家考证,但碧山寺戒坛为碧山寺带来无尽的“魅力”。
传戒是设立戒坛为出家僧尼和在家信徒传授戒法的宗教仪式,亦称开戒和放戒,求戒者则称受戒、纳戒和进戒。自愿出家的信教者,只有经过戒师依照传统仪式授戒后,方能成为正式僧尼。授戒人称羯摩师、戒和尚。戒法有五种即为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传戒仪规分三级三次称“三坛受戒”。每坛传戒先讲戒法戒规,再行戒仪,然后正式传戒,每坛传戒时间有长达53天者,而且传戒程序十分复杂,旧时受戒头顶还要燃香烧疤,现已不再坚持。
五台山为佛教圣地,各地自愿出家者,以能在五台山受戒为荣,古往今来如此复杂的仪式似乎没有阻碍信众的虔诚到来,也许这正是台山寺院严守清规戒律、佛教之风纯正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