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系列113

太山龙泉——太原市太山龙泉寺

  ●寺庙中为何有道教影踪?●地宫里到底藏多少秘密?●观音阁的悬塑有多精彩?

 

    太山风景区, 又名太山龙泉寺,地处太原市区西南23公里处风峪沟北山腰,距晋祠文物旅游区仅几公里,是晋祠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龙泉寺除牌楼、山门、戏台、观音阁等之外,还包括龙神祠、龙泉、吕祖洞等,据考证原建于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寺庙,因观音阁内悬塑和太山地宫、棺椁的发现而名声在外。20085月,太山龙泉寺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城龙泉寺

    510日,记者从太原市出发,沿旧晋祠路一路向南行约20余公里,经东关再向西两公里左右到太山,迎面便是一座上书“龙泉寺”的牌楼。

    龙泉寺内石碑记载,该寺曾以泰山寺而称,又称太山寺。太山之名,最早见于沈约撰写的《宋书》。传说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凭借勇敢而闻名远近,他居住的山也由此而名于天下。太山寺之名,便取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

    太山寺创建于唐李旦景云元年(公元710),原为道观,名“昊天祠”。金、元两朝时,寺庙毁于火灾。太山文物保管所所长张志敏谈到,人们步入寺庙,可见一座唐景云二年所立的石碑。该碑碑额盘龙戏珠,龙体交错,刀法洗练明快,气质淳朴浑厚,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整个石碑高6米,地上部分仅剩3.8米,从种种推断看,地下部分应为昊天祠塌毁后所埋。可惜的是,经过1300多年的风雨侵蚀,已无从辨认碑文上的字迹。

    明洪武二十四年,即1391年,太山寺因百姓祈雨得泉而重建,改道观为佛寺,名为龙泉寺。龙泉寺因山势建造,高低错落,主从有致,楼台殿阁,参差其间,自成格局。寺庙四周丛林遍野,古柏掩映,寺隐其间。

    龙泉寺山门为三间券窑洞,一明两暗,中间贯通直达寺内。山门坐北朝南,其上则是坐南朝北的戏台,名叫新乐台,专供神灵看戏而用。据记载,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太原一带大旱,周边百姓祈雨后,居然真的迎来了大雨。为感谢神灵的帮助,此后百姓们自发捐款,修建了谢神专用的戏台。每年庙会期间,龙泉寺内便唱起戏来,周边百姓纷纷来此朝拜。

    进入山门,龙泉寺内依次为钟鼓楼、东西厢房、大雄宝殿。唐景云二年的大碑,就矗立于前院东隅。沿大碑一侧台阶登台而上,是二层阁楼式的大雄宝殿。殿的下层,是砖砌的窑洞,并有前廊。殿内供有观音、文殊、普贤三菩萨,称为三大士殿。

    三大士殿洞顶,有木结构殿阁三楹,中央供奉释迦牟尼坐像,称为佛祖阁。人们由山门进入寺内,沿着石阶上行,即在中部的一个平台墙壁上,发现一处修建的佛足观景台。据说,此处建有佛足,并非偶然,而是因佛祖释迦牟尼在涅槃前,在大方石上留下了一双大足。而到2008年地宫发现后,佛足造型也出现在了棺椁的鎏金棺、银棺一面。据此可见,佛足造型在龙泉寺的出现,并非偶然。信徒们到此参拜,见足如见佛,拜足如拜佛。进入佛祖阁,再行参拜,便是又多一重诚意了。

    龙泉寺由道观到佛寺的变化,只是天灾人祸下寺庙发展的必然。寺内,至今也还保留有众多的道教痕迹。如佛祖阁顶山崖上,就有一小洞,为吕祖洞。洞旁有险要的栈道通向前方,洞内供奉的便是民间传说最多的吕洞宾。吕洞宾为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

    龙泉寺后部山腰,是寺内精华之处八角观音阁。寺左另有水神祠,祠底有龙泉一脉,汩汩细流。此外,山下还有名将李存孝之墓。李存孝本名安思敬,唐末晋王李克用养子,作战极为勇猛,屡建奇功。

  石函共有五层

    太山龙泉寺地宫是如何发现的?里面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510日,太原市入夏以来的第一场雨中,太山文物保管所所长张志敏在寺内的一座小院中,回忆起了当时的情景。

    龙泉寺是文物保护单位,且四周松柏密布。处于大山之中的寺庙,修一个消防蓄水池显得尤为重要。200857日,寺中一处山腰处,张志敏正带着工人,全力挖掘着池子。忽然,原本结实的山土松动起来,再向下挖,工人看到的是一个严整的石条,而石条之下,竟然是一个石门。联想到碑记中的说法,张志敏立即意识到,山土下面可能是个惊人的发现。于是,张志敏赶忙电话通知了太原市文物考古所有关负责人。

    太原市文物考古所专业人员到来后,经过细致地发掘、清理,很快发现该处是一个佛塔的基址。塔基上部,不知哪个年代已毁;下部则是一个长方形的地宫。地宫四周,全部是坚硬的石条。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地宫被打开,原来里面居然是一个共有五层的石函,石函内分别为石椁、木椁、鎏金铜棺、银棺……一层层剥落之后,最里面竟然是系着鲜红绸布的金棺。金棺上的绸布,已经破烂得不经一碰。为了保证棺椁的完好,专家建议对红绸系着的金棺整体保存。经射线探测,金棺内应该是一布包,包裹着的10颗绿豆大小的舍利。

    考古人员观察看到,最外的石棺上盖完好,外面的字迹清晰,下盖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但从石棺盖表面的供养人铭文中,“安息大都护”“田杨名”等字眼,以及“臣”字的特殊写法(即忠字上面一横,意指臣子一身只忠于一人),专家判断这是武则天当政之年所修的佛塔塔基。

    因为,据新旧唐书记载,田杨名是武后朝的安西都护,政绩卓著。而一横一忠所拼的“臣”字,正是武则天年间所造的字之一。据此分析,石函为盛唐时期文物,此塔基当建于唐武周至睿宗时期。因为,武则天之前,石棺上不可能有特殊造字;武则天之后,唐代的皇家也已再不允许使用“武皇”期间的造字。

    地宫内挖掘出的石函内石椁为沙石质,长约58厘米,宽约46厘米,高约28厘米,上面遍刻供养人姓名。木椁四周镶嵌佛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铺首衔环等鎏金铜饰。鎏金铜棺长约21厘米,宽10.5厘米,高13厘米,坐在雕琢精美鎏金铜质须弥座上,四周与木椁一样,仍旧镶嵌有佛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铺首衔环等,棺门两侧立有两尊菩萨。银棺则长13厘米,宽6厘米,高约7厘米,镶嵌着很多宝石。银棺内安放的便是用一条红色绸带系捆的素面金棺。

    棺椁之内,还有多少秘密,专家们一时间难以一一解析。仅仅棺椁实物和上面字迹等的发现,就已经证明此处原为寺庙旧址,且所建的年代为唐武则天时期。考古结束后,太山文物保管所多方努力,将整个地宫建了展示厅,对地宫原址保护。

  古阁古塔古树

    龙泉寺内,除了那次特别的考古发现,另外的精华就是位于佛祖阁后平台上的八角观音阁和内部的诸多悬塑了。

    史料记载,整个观音阁和悬塑,同建于明嘉靖十七年,即公元1538年。阁内雕梁画栋,塑工洗炼,悬塑色泽淳朴、人物栩栩如生。色泽、形态、衣饰及人物表情等,极富有明塑的风格。

    观音阁八卦悬顶,建筑结构奇巧玲珑,阁内正面供奉为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阁内四壁,上下均以悬塑布局而成,有山,有树、有殿宇,有人物。其中,菩萨、罗汉形态各异,形象逼真。阁中央用砖砌成六角莲花台,上供观音。两面则是十八罗汉,人称“十八罗汉朝观音”,四大天王则立于两边护法。

    走在阁内,看着十八罗汉或开心而笑、或托塔挖耳,或举钵而行、或静坐思考,每个人物均有着各自的动作,举手投足之间体现着悬塑艺术的特别魅力。六角莲花台上的观音像,则是一条腿翘起,脚步踩在莲台上;一条腿自然下垂,整个雕塑显得休闲自在,人们称之为“自在观音”。该造像属于木质雕塑。因文革期间被破坏,观音的头部已经被人毁去。现存观音的头部为新近雕刻的头像。

    观音阁两侧,各有一座小殿,分别供奉狮子吼文殊菩萨、白象普贤菩萨,均为明代塑像。阁后,则是一石筑小洞,洞额显示为莲花宝洞,“隆庆二年(公元1567年)五月吉日造”。据碑文记载:“至祐之年,皇姑静息于山巅之洞。”皇姑,传说为北汉宗室之女,因少主继恩被害而遁入空门。

    观音阁向东二十余米,便是龙神祠了,该祠又称龙王庙,供奉龙王。历代以来,每当天气干旱,均有百姓到此祈祷龙王降雨的记录。当然,这些都是传说。而据碑文记载,“寺东数十步为龙神祠。祠前有方潭,深广不盈丈……如有神龙窟宅……祈请雨泽往往有验。”祠前泉水,经石雕龙头流入潭中,清冽幽深、甘醇甜美,人称龙泉。据太山文物保管所副所长赵红霞介绍,此处龙泉的存在,也正是整个龙泉寺命名的由来。

    龙泉寺西百米之处,有龙泉寺历代高僧住持墓塔。这些墓塔造型独特,雕琢细腻,被人们称为小塔林。小塔林内,共有石质墓塔六座,分别为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会滑岩禅师灵塔、明永乐辛丑(公元1421年)彻庵义深禅师灵塔、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第十四代义宝寿塔,及起凡大师塔、征庵深禅师塔、十五代尔公宝山寿塔等。

    此外,龙泉寺内的十余株古树,也颇有特色。漫步在寺内,在迎客松的“指引”下,依次看过唐槐、龙柏、飞龙松之后,再细赏寺前寺后一通通古碑,确为一种享受。

    走过龙泉寺,向西北百余米,便是太山东峰望都峰。相传,武则天在位期间,曾登临此处,观晋阳盛景。望都峰海拔1100米,站在峰顶极目远眺,整个太原新城、晋阳古城一览无余。 

 

太原市太山龙泉寺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任俊兵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4-10-2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系列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