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处原是宋金战场?●
寺名由赵匡胤所起?●
断梁撑住大殿千年?
崇明寺,位于高平市河西镇郭家庄村西北的圣佛山,创建于宋开宝年间(968年-975年),历代屡有修葺。
崇明寺内的中佛殿为宋代原物,创修于宋开宝四年(971年),是该寺之精华,也是高平市现存最早的古建筑。尤其令人叫绝的是,中佛殿历经沧桑1042年,整个建筑结构最大的奥妙,竟是工匠们用两根直径、长度相等的短梁对接而成的断梁。这种小材大用、因材设计的构造,是古代工匠的精明创举,在我国建筑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2001年6月,崇明寺入选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狼谷寺传说
5月25日中午,由晋城市区驱车40多公里,沿长晋二级公路前往高平河西镇郭家庄村。天空阴暗,一会儿竟飘下了雨点。
在村文化广场上,得知记者找崇明寺,一名五旬妇人示意记者将车停放路旁。按照她的指点,记者打着雨伞顺村西边一条下坡路,向村子西北方向走去。行走约1公里,一座坐北朝南的寺院尽收眼底。寺院背靠延绵起伏的青山,前临优雅迂回的峡谷,风光秀丽,环境幽然。雨中的寺院,薄雾笼罩,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你一个人来的?”一句问话传来。只见寺院的侧门前檐下,一老者背手站立。老者叫郭金胜,62岁,守护崇明寺已有6个年头,记者在村文化广场遇到的妇人就是他的老伴,就在记者徒步来寺院途中,老伴用手机已给他报信。到晚上,老伴也与他一同看庙。
崇明寺为二进院,由南至北,沿中轴线有天王殿、中佛殿、后殿及东西廊庑。天王殿两侧有钟鼓楼。由东钟鼓楼的侧门进入寺内,一座屋面举折平缓,出檐深远的大殿映入眼帘。“这是中佛殿。”郭金胜说。中佛殿坐落在40厘米高的砂岩石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歇山顶。大殿筒板布瓦盖顶,脊饰琉璃构建,构筑雄浑,形制煞是壮观。
中佛殿东侧,立有一块石碑,为宋淳化二年(991年)所刻。据碑文记载,崇明寺创建于宋开宝年间(968年-975年),中佛殿建于宋开宝四年(971年),是寺内最早的建筑。
“原来可不叫这名字!”郭金胜说,崇明寺最早叫狼谷寺。“据说是为金国的一位大将建的。”郭金胜讲起了流传当地的一段传说:宋初,宋金两国连年交战,地势险要的郭家庄是战场。当时,一名金国大将战死在附近,于是金人就在村西北修建了狼谷寺,“狼,代表北方游牧民族的习性;谷,与寺院周围的险恶的峡谷地形有很大关系,狼谷寺这个名字估计是这么来的。”
“后来,郭家庄一带又被宋军夺回。”郭金胜说,一次,宋太祖赵匡胤亲临该寺进香,看到“狼谷寺”时,不禁皱起眉头,得知是为金国战死大将而建,于是改为“崇明寺”,意为“崇奉光明”。不过,熟知赵匡胤生平者不难发现,这个传说与历史记载并不相符,因为赵匡胤从“黄袍加身”直至于宋开宝八年(公元976年11月14日)去世,金国尚未建立。或许将传说中的“金国”改为“辽国”更接近历史。
中佛殿北侧的后大殿创建于明代,保留了元代减柱法,面阔五间的建筑,屋内仅用两个柱子。“按照普通做法,当时类似的房间至少用5根柱子。”郭金胜指着后大殿外的四根门柱的柱础。与其他雕刻花草或瑞兽不同,四个柱础上分别雕刻着四幅二十多厘米高、十几厘米宽的石雕画,分别是四名骑马武将,其中两名武将手持大刀,一名武将手持双鞭,还有一名武将一手持长枪一手握剑。其中两名武将的头上,还插着两根戏曲舞台上才能见到的“雉鸡翎”。四武将表情、动作刻画细腻、造型逼真,当年的工匠为何要在柱础上留下这四幅石雕画,这四人又是谁,至今无人能解。
奇特的“断梁”
中佛殿东侧,一幢独特的两层长方形小楼引人注意。
“从外面看,宽度像两间房。”郭金胜说着,由仅能容一人出入的低矮房门走进房间。屋内仅能交叉摆放两张小床,原来,这栋小楼的墙体特别厚,门框入深墙体接近2米,屋内变得狭小也就不足为奇了。“别看房间小,冬暖夏凉,住着舒服呢。”他说,这栋没窗户的楼房,除门和两个圆形通气孔外,几乎密不透风。每晚看庙,他与老伴就住在楼里,“楼上到底有什么,也不清楚,因为早就被封死了。”
小楼究竟是做何用处?墙体厚度为啥不同寻常?郭金胜听人说,这里可能是方丈“闭关”修行之所,二楼或许是寺院存放财物库房。
在郭金胜眼里,中佛殿才是崇明寺“最值得一看”的建筑。中佛殿面阔三间12米,入深8米。“正面墙至前檐出水处是3米,墙角至挑檐长度是5米。”他笑着说,“你见过这么长的挑檐、前檐吗?”
一般古建筑的昂多为平挑,奇怪的是,中佛殿的昂却是下挑的。仔细观瞧中佛殿,其斗拱甚是独特,柱头之上不施普柏枋,斗拱七辅作,双杪双下昂,补间斗拱六辅作,双杪偷心造,下部无栌头和直斗——这些沿袭了唐代建筑造型手法,与五台山佛光寺唐代所建的东大殿几无二致。而其三间殿宇使用的七辅作斗拱,出檐远探至5米之外,又超出了现存五代时期的平遥镇国寺万佛殿,证明中佛殿仍属唐代建筑形制的特点。
“中佛殿整个大殿是靠十根柱子撑起来的。”郭金胜推开中佛殿大门,近百平方米的大殿内,竟看不到一根立柱。顺着郭金胜手指房顶的方向看去,大殿顶部横跨南北的两根大梁正中,都有一道明显的接缝。也就是说,这个大殿的两根大梁,是由两根直径、长短相等的短梁对接榫卯而成。卯接处的上面还放着大角梁。断梁支撑殿顶,让人感觉整个梁架岌岌可危。
说起“断梁”,一个传说在郭家庄至今流传。宋开宝年间的一个夜晚,寺周方圆十里的居民做了同样的梦:观世音菩萨手托净瓶,对大伙说当地出现一只妖精,恐其祸害百姓,近期将有一位僧人前来化缘筑寺。没多久,果然有位自称在梦中受佛祖点化的慧远和尚从远方赶来化缘建寺。在村民的捐助下,筑寺的砖瓦、木料等基本备齐,唯独缺一根大梁。就在村民一筹莫展之际,来了一位自称叫吕凡的中年木匠,说自己能解决这道难题。村民们以为他是吹牛,可到了上梁的良辰吉日,吕凡不慌不忙请村民们将两段半截木头摆好,用草席将两截木头接缝处裹住,然后取寺前溪中清泉浇在草席上。奇迹出现了,一根齐整整的大梁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随后,吕凡又如法炮制,做出第二根大梁,大伙急忙将大梁摆上屋架。等忙活完后,再找吕凡,却不见其踪影。于是有人猜测,“吕凡”或许就是鲁班。正当大伙议论纷纷之际,屋架上的两根大梁突然都成了两截,但整座大殿却岿然不动。
顶起大殿的奥秘
传说归传说,建造中佛殿的匠人到底为何要用断梁?
晋城市古建筑专家、晋城博物馆馆长张广善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建造中佛殿时缺少材料,匠人因材设计、小材大用;匠人技艺高超,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故意造出这座举世无双的惊世之作。“断梁”怎能撑起一座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斗拱是柱头之上托举梁架的承载部件,与梁架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了解断梁的秘密,就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斗拱。”张广善说,“中佛殿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小殿,却使用了与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一样的七铺作斗拱,本身就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秘密。”
他解释道,铺作意味着托举的延长,铺作越多,斗拱的前后伸展就越长,斗拱伸展越长,其悬挑托举的距离就越远,与之相应的,则是连接前后檐柱的距离自然缩短,于是梁就成了一个较小的建筑构件,其支撑作用也就减小了。
原来,在早期的木结构建筑中,斗拱是用来分解屋面压力的。中佛殿所使用的下昂,就是一个以柱子为支点的杠杆,其作用就是利用前檐的压力托举起昂尾所承担的负荷,以减轻屋面对梁的压力。“中佛殿所用的双杪双下昂七辅作斗拱,深远的出檐,大大提高了昂尾的荷载能力,致使整个殿顶的压力大部分被分解到檐柱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梁的荷载。”张广善说,“梁在这里已经显得不太重要,甚至是可有可无。”
张广善又从宋代建筑中梁架的力学原理进行了解释,“在宋代建筑中,尽管大多是抬梁式结构,但宋代建筑中屋面对梁架的压力并不全都是垂直向下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叉手、托脚等相关部件,被传导到两头的柱子上了,这就大大减轻了梁架的直接荷载,其原理与近代建房所用的‘人’字梁有异曲同工之妙。”
用断梁支撑起的古寺千年不倒,这无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是一座充满智慧的科学之作。张广善认为,崇明寺的断梁结构,反映了宋代早期建筑设计者的自主性与创新精神。而在崇明寺中佛殿修建132年后的宋崇宁二年(1103年),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营造法式》才正式刊行,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崇明寺的独具匠心之作,绝非中佛殿“断梁”一处。张广善说,在该寺还可找到隋唐乃至更早的做法。“中佛殿补间辅作,就有早期做法的痕迹。”中佛殿的补间辅作不设栌斗,亦无第一跳华拱与泥道拱,而是在第二跳华拱处出第一跳华拱,上施一足长材长枋,直接托起耍头与撩檐榑,“这种做法在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平遥五代镇国寺万佛殿可以见到。”张广善感慨地说,“但用足材长枋托举撩檐榑的做法,却找不到相似的古建筑实例,堪称国内孤例,能借助崇明寺中佛殿这一载体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