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三晋成语系列:负罪引慝

  负罪引慝(tè)指引咎自责,这是《汉大成语大词典》的解释。这个解释没有错,不过,我觉得其中还包含着委曲求全的成分。蔡沈集传有比较具体的解释:“负罪,自负其罪,不敢以为父母之罪;引慝,自引其慝,不敢以为父母之慝也。”罪和慝都是罪过的意思,也就是自己反省过错,不愿让父母担当一点不好的名声。

    这则成语出自 《尚书·大禹谟》:“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癨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这段话是伯益对大禹说的,说的是舜的故事。故事可以接着顽父?母的情节往下进行,舜被父母从家里赶了出来,十分难过。难过也没有办法,父母火气正大,回去不仅不会收留他,只能让他们更生气。舜是个很孝顺的儿子,怎么能让父母因为自己再生气。思来想去,就来到历山。那时候的历山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土地,耕种的人很少。他便在这里搭了个小草屋算是安了家。接着,早出晚归牞开垦土地,撒下种子,用心管理,收获了不少粮食。

    舜开荒种地的事广为传颂,也就是后人皆知的舜耕历山。初到历山耕种的时候,舜不时想起父母,特别是看见邻居一家人相携种地的热闹场面,就止不住辛酸落泪。这就是《尚书》上写的“日号泣于天”。他悲痛的哭声难免会让他人听见,若是有人问起,他会回答是为自己的过错难过,这大概就是《尚书》上写的“负罪引慝”吧!你看,这岂不是活画了舜委曲求全的品格?

    那么,伯益为什么要对大禹讲舜这委曲求全的故事呢?

    看一下 《尚书》原文就会明白。当时,南方的三苗不听号令,大禹领命前去征讨。大禹在出师前有一段动员令,其中讲:三苗昏庸糊涂,妄自尊大,不恭不敬,轻慢众人,违反正道,败坏德义。君子被排斥,小人受重用,百姓被抛弃,老天降下灾祸,因此,我们前去征讨。由此看,讨伐三苗是完全应该的。

    可是,事出意外,这么正义的战争居然打了三个月没有胜利。再打下去,还有伤亡,后勤供应也是个问题。于是,辅佐大禹的伯益就对主帅说不打啦,退兵。退兵岂不前功尽弃?不会,是要用德行感化三苗。伯益就是在此时对大禹讲舜耕历山、负罪引慝的故事的。而且告诉他,舜收获了粮食,就送回家去,每见父母都恭恭敬敬,父亲不再赶他走,又认下了他这个儿子。伯益讲完舜的故事,说:“至诚能感动神灵,何况三苗呢!”

    大禹接受了伯益的意见,当即撤兵,用道德感化三苗。这一着果然有效,撤兵70天后三苗前来归顺。显然,这是说治理社会,道德有着比武力更强大的力量。

本文作者:乔忠延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12-07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三晋成语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