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寻根问祖不能不去的人祖山

 

 

 

 

 

  “人根之祖,出在吉州”,自古以来就广泛流传于山西晋南地区。近些年,这些传说被前往吉县的考古专家不断地改写为真实的历史,女娲岩画、伏羲岩画、柿子滩古人类遗址群……全国唯一拥有的真凭实据,让人祖山是伏羲女娲故居之地的说服力不断加强。

    正因其唯一性,人祖山文化旅游开发显得更有意义、更具前景。目前,吉县将投资30亿元以上,打造以壶口和人祖山为中心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未来以“黄河旅游名县、人祖文化圣地、休闲度假家园”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将会融入全国旅游大格局。9月初,一条穿越人祖山的道路全线贯通,使得人祖山旅游景区的建设步伐随之加快。

    近年,寻根敬祖的旅游热潮不断兴起,山西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摇篮”蜚声海外,而人祖山也是构建“摇篮”的重要骨架。人祖山究竟是什么样子?真实的人祖山有着怎样的过去?“根祖之地”又有什么发展前景?近日,记者走访绚丽多彩的人祖山,将那里为人少知的根祖文化呈现给读者。

    旖旎风光掩映下的苍茫史迹

    9月初,记者驱车前往人祖山。这里山峰奇巧,云雾飘渺;怪石峥嵘,古木参天;步步是景,景景异形,让人容易忘却山路的颠簸与艰辛。人祖山主峰1742米,面积203平方公里,山上有大小庙宇200余座,景点数十处。在将近顶峰时,记者弃车攀登,徒步密林,登高200米左右,便到了人祖山主峰伏羲岩。

    在伏羲岩之上,建有人祖庙,包括伏羲殿、娲皇宫各一座,占地面积约4亩。整体建筑陈旧,损毁严重。庙内女娲、伏羲塑像严重残破,但从其遗存中依稀可窥昔日雍容华贵之貌。庙北为数孔窑洞式建筑,碑文记载,乃明代火后重修时增建的地藏殿;殿前一堵石砌高墙,为抗战期间晋绥军所筑的工事。院内有2个深达两米的石窖,内存雨水,俗称“天盆”,相传为女娲、伏羲洗漱之处。

    在娲皇宫南面有一块兀立巨石,名为“卧云台”。相传是女娲补天时站立的地方。其下连山石上有几处刻石题记,可惜字迹漫漶。卧云台上有两组方、圆石窝,有论者以为代表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站于台上,极目环眺,风光秀丽的人祖山尽收眼底。

    从主峰向西信步游来,林海中古树参天,神秘而幽静。一会儿漫步山南,一会儿又绕到山北。有时行走在悬崖绝壁之上,看似危险,却在茂密植被的夹裹下,平安无事。林涛起伏,景色宜人,在步行5公里后,一处被称为“玄天上帝庙”(俗称高庙)的地方即在眼前了。

    高庙坐落于一个高200余米的“兀”形石峰之巅,三面临渊,一面陡峭的山梁上修建带有精致石栏的160多个台阶,拾级而上可直达庙门。石峰顶上的平台百余平方米,仿佛处于一个巨大的石柱之上,就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不知古人用何种办法修建了这座高庙,让人既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感叹人类的巧夺天工。

    历史对人祖山情有独钟,人文遗迹星罗棋布。位于人祖山石猪河北的风洞,天然形成,十分罕见。洞下崖龛中建有孔山寺,规模不大,却佛、道并祀,历来香火繁盛;石云洞寺依天然石洞而建,传说院内有一洞穴深不可测,是修仙成佛的所在;滚磨沟、穿针梁、合烟崖,据说是女娲、伏羲测天意结姻缘的遗迹;洞房沟,相传是伏羲女娲当年成婚之地;造化坪上大片的芦苇举着黄白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相传这里便是女娲抟土造人的地方;而散建在山中的七座北极庙,似乎向人们诉说着先民观日测斗以启农耕的艰辛……

    旖旎的人祖山风光,掩映着远古文明的遗迹。行于其中,无论阴晴云雾,节令交替,其神态各放异彩。游人祖山,可令人仿佛回到远古,又如身临仙境,心无纤尘,灵魂也会因之而升华。

    真实遗迹或让女娲走下神坛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创世先祖。她到底是神,还是人?

    1980年,是借助考古触摸历史的重要一年。那一年,人祖山下的柿子滩古人类遗址和“女娲岩画”被原吉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阎金铸首先发现。后来,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大学文博学院、吉县文物管理所进行发掘后,被国家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据考古发掘报告称:柿子滩遗址是中国距今2万年至1万年间现存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为丰富的一处原地埋藏遗址,遗址之上还保留着精美石器和动物的遗骨化石,以此,专家断定柿子滩遗址跨越了粗、细石器与新石器时代。一些考古专家认为,如果说商、周时期我国已进入铜器时代,尧舜禹时期便是新石期时代了。那么,距今2万年至1万年前,正是女娲、伏羲的时代。

    在柿子滩的一处巨大岩石上,两幅表现远古石器母系部族生活的古老岩画,让考古人员备感欣喜。一幅是表现远古时期母系部族狩猎生活的“双鹿图”,另一幅是表现女娲炼石补天和化生万物的 “女性崇拜图”,这些岩画同样距今2万年至1万年之间。1995年,吉县县城东南卦甲山下再次发现伏羲岩画 (刻),其距女娲岩画25公里。2011年,山西省、临汾市和吉县文物考古专家在人祖山的造化坪、水獭坪选点调查,即发现丰富的石器、陶片,而且与柿子滩文化属于同一时期。这些发现使人祖山与女娲伏羲的关系变得紧密起来。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河水南迳北屈县(即吉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略无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故也。”人祖山、风山异称同体,风山因风洞而名,女娲、伏羲因风山取姓,当是合乎逻辑的推断!

    女娲补天、造人等传说又该如何理解呢?很多专家认为所谓的补天,其实是修补居住洞穴顶部的残缺破损处;女娲之所以捏泥人,目的是用来记氏族的系谱,以便让每个人记住自己的族系,或许还是同姓不婚、“始置婚姻”的表征……

    此外,人祖山上关于伏羲、女娲成婚生育的众多遗迹,后人为祭祀伏羲女娲而建的大小庙宇遗址更是数不胜数。当地历史久远的祭祀人祖的民俗,引起世人极大关注的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经C14鉴定距今6200年的人类遗骨、距今2100年~900年的猪羊祭骨,都表明人祖山当是女娲(伏羲)早期的生活地域。因此,在很多专家的眼里,女娲褪去了神话的色彩,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了。

    人祖文明将重掀寻根问祖热潮

    中国人向来具有浓厚的寻根问祖、祭礼先人的传统意识和重视血缘谱系与宗教亲情的 “大家庭”思想。正是这种故土难离的传统观念和薪火相传的宗祧意识,至今都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华人寻宗问祖的恋“家”情结。

    山西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孟繁仁曾说,山西旅游经济发展滞后的症结之一,是山西人对山西人文旅游资源的价值定位认识不清。而认识不清又与对中国历史文化源流存在严重的“盲区”“误区”有关。

    女娲伏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史前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吉县一带流传着许多女娲伏羲的故事,这些故事当属于传说历史的一部分,若能剥去其神话的形式,有助于勾勒出中国史前时期传说历史的真实面貌、存在轮廓和发展线索。

    近年来,围绕女娲伏羲遗迹的考古取得重大突破,尤其人祖山的诸多发现填补了中华根祖文化的空白。就目前来看,人祖山是我国绝无仅有的一份文化遗产。可以说,不了解女娲伏羲,也难识人祖古文化。

    如今,吉县围绕“人根之祖,出在吉州”的文化核心,开始深入挖掘人祖山历史文化内涵,以考古材料为支撑、以典籍记载为依据、以民间传说为参考,形成清晰完整的人祖山文化历史。企业家耿世文更是斥资7.8亿元,开发人祖山景区。

    从目前来看,前往人祖山还需等待时日。因为,人祖山各景点间的旅游通道还没全部开通,主要景点正在依照“总规”和“详规”设计、施工。人祖庙、祭祀广场、戏台庙、上下造化坪古村落、蔡家川窑洞宾馆、抗战纪念馆、烈士园陵项目建设已然提上议事日程。首期工程最早要到20145月完成。但是,如果你心生向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妨前去探秘。

    随着宾馆、别墅、农家院等服务设施将陆续建成,未来的吉县也将逐步形成 “壶口—克难坡—人祖山—蔡家川”旅游循环圈。不难想象,对人祖山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山西寻根问祖旅游的档次和水平,更能够唤醒海峡两岸和全球华人 “一脉相承”“同根同祖”的情感。

 

文来源:山西日报20120917;本文作者:岳晋峰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1-16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行游山西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