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孔子回车辨

 

 

 

 

 

  孔子回车的故事在晋城流传了千百年,有的人确信有其事,有的人认为是子虚乌有。我省学者姚剑先生在这里不是想证明究竟有没有孔子回车这件事,而是想弄明白,这件事情有没有发生的可能性。

    孔子回车的故事在晋城流传了千百年,事由真伪,莫衷一是,有的人确信有其事,有的人认为是子虚乌有。到底能不能搞清楚这个问题呢?恐怕很难,因为在先秦两汉所有与孔子有关的典籍如《论语》《孔子家语》《孟子》《左传》《史记》(有人疑《孔子家语》为魏晋时王肃之伪作,我以为王肃必有所本,不可能是空穴来风的编造,很可能司马迁也看过原本的《孔子家语》)中均无一字记载。钱穆先生可谓功力深厚,写《孔子传》时尚且认为司马迁笔下的孔子有二十五处疑辨“不可考矣”。何况浅薄如我辈?那么我为什么还要自不量力地去为孔子回车问题一辨呢?因为这个问题有意思、有玩味之处。

    晋国小儿开的是玩笑,而孔子以玩笑对玩笑,它所彰显的不仅是晋国小儿的机智幽默,更彰显了孔子的文人风度和天真情怀。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我会对孔子更加肃然起敬。如果这个故事是编的,我会对编者脱帽鞠躬。我的初衷不是想证明究竟有没有孔子回车这件事,而是想弄明白,这件事情有没有发生的可能性。

  孔子的三次出国

    我试图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从孔子年表来看孔子有没有可能到晋国;二是从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来看孔子有没有可能到晋国。

    孔子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二十岁以后三十岁以前在季氏家做过管理仓廪和牛马的小官,三十岁以后设馆授徒。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季氏与昭公翻脸,联合郈氏、孟氏与昭公开战,昭公不得已跑到了齐国。这一年三十五岁的孔子也到了齐国,这是孔子第一次离开鲁国。

    孔子在齐国住了一年,第二年返回鲁国。鲁昭公二十七年,延陵季札公子为子送葬,地点在赢博。赢博靠近鲁国,季札又是贤人,孔子亲自赴赢博参加了葬礼,这是孔子第二次出国。鲁定公十年,孔子五十二岁,官居司空加大司寇,随同鲁定公与齐景公会见于夹谷。夹谷应当在齐国地盘上,当时的情况是齐国强而鲁国弱,国家间君主不可能在弱国地盘上会见。这是孔子第三次出国。这三次出国都没有离开今山东省境内,当然更不可能来到晋国。所以孔子回车之事不可能发生在孔子五十二岁以前。

    孔子在大司寇的位置上只坐了三年,因为推行“堕三都”政策半途而废,被迫去职。“堕三都”的目的是为了巩固鲁国国君的政权,削弱鲁国郈、孟、季三家大夫的势力,由于孟氏顶住了“堕城”,其它被堕的两家对孔子怨言甚多,连鲁定公也对孔子产生了怀疑。于是五十五岁的孔子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流亡生活。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以六十八岁衰翁之身才回到了故乡。由这个孔子年表可以推定,若果有回车故事,定然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这十四年间。

  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

    结合孔子年表,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如下:孔子离开鲁国第一站先到了卫国,闲住了十个月,无所事事,每天在租住的屋子里击磬自娱或到周边走动。其间晋国的佛肸曾经邀请孔子去晋国任职,半途中因晋国内乱,孔子只好又返回卫国。孔子在卫国见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后,终于有了职务,每年的柴薪待遇为俸粟六万,与孔子在鲁国的待遇一样。六十岁那年,孔子离开卫国到了曹国,又到了宋国。宋国司马桓魋欲加害孔子,孔子逃到了陈国。孔子在陈国当了三年官,吴国发兵攻陈,孔子可能在此前后离开陈国到了蔡国,此后又经陈国返回卫国。卫出公素慕孔子文章道德,孔子又一次留在卫国做官四年。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回到鲁国,四年而终。从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来看,孔子到晋国的机会只有一个,就是晋国的佛肸邀请孔子赴晋的那一次,其余的曹、宋、陈、蔡诸国与晋国不搭界。卫国与晋国有共同边界,孔子在卫国闲住的那十个月里,曾经到过匡、蒲等地,匡、蒲为晋、卫边界,孔子在晋、卫边界周游,难保不一时兴起就来到如今的晋城。还有就是据说晋国大夫赵简子曾经邀请孔子赴晋。至于孔子为什么终于没有到晋国做官,历史上说法不一。《史记》中说,孔子本来已经准备入晋,走到半路上听到晋国的两位贤人窦犨、舜华被杀了,非常伤心,说,君子最忌讳伤害同类,连鸟兽都懂得躲避,何况我孔子呢?如果这是孔子“回车”不欲去晋的原因,就与流传的孔子回车的故事大相径庭了。

    从逻辑上说,孔子不可能为了晋国儿童的一个玩笑就放弃了晋国之行。那么《史记》说得是否正确呢?先说窦犨、舜华一事,这两个人的贤名让孔子都尊敬,看来不是一般人,但除了《史记》,任何先秦古籍上都查不到窦犨、舜华的名字。钱穆先生首先就起疑,他在《孔子传》中说,“此二人绝不闻有才德贤行之称见于他书,孔子何为闻其见杀而临河遽返?疑此事实不可信。”在当时的晋国,六卿坐大,国势式微。赵简子虎视眈眈,欲兼并范氏、中行氏;范氏佛肸战战兢兢,依靠齐、郑自保。势同水火的两个人都邀请孔子赴晋,对孔子来说不啻是一道难题。在孔子的理念中,君君臣臣才合乎周礼。赵简子和佛肸都有不臣之心,孔子到晋国的目的原本是想宣仁复礼,恢复晋国原有的秩序。现在看来难以实现,孔子更不愿意卷入晋国的内战,回车之事便是情理中的事情了。

  孔子回车的故事有可能发生

    所以,综上所述,孔子回车故事是有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之可能,在孔子闲居卫国的那十个月里,他的确曾经到过卫、晋边界;事由之可能,是因为晋国两位重量级人物的邀请和孔子有到晋国恢复周礼的心愿。到底有没有发生,谁也不知道。至于儿童拦车之事,就更无法考证了。现在流传的孔子回车的故事应当是晋人的版本,以此说明晋地的人文风尚崇高,用不着孔子来指点迷津。妙的是,这个故事在夸赞晋国小儿的同时并没有贬低孔子,看似孔子无话可说,惆怅而返,其实更能体现孔子的心胸大度与天真情怀。孔子知道与他谈话的是总角小儿,孔子以儿童心理与晋国儿童周旋,宁可看做是忘年间的一场游戏。明万历年间,泽州知府冯瑷在今泽州县晋庙铺镇天井关村立了一通“孔子回车之辙”的石碑。冯瑗是进士出身,属于孔孟门生,若觉得这个故事对孔子有所不敬,借他十个胆,他也不敢立此碑。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象征性的人物,“五四”以来有一股否定孔子的风潮,以当时救亡的情势而论,似乎情由可原。问题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不能归咎于孔子。孔子是一个具有博大人文情怀的教育家、思想家。由于孔子思想占了主导地位,才有两千年国家不致长久分裂的局面,才有汉唐恢弘、宋明文渊。今年是孔子诞辰2563年,忌辰2491年,写这篇文章,兼而纪念孔子。

  ■延伸阅读

  有关“孔子回车”的民间传说

    相传孔子周游列国,传道讲学,在郑国游说结束后,乘车直奔晋国。

    当他同随行弟子来到晋国边境天井关下一山村(今山西省泽州县晋庙铺镇境内)时,见有小孩以石筑城为戏,不肯让路。其中一个叫项橐的顽童,并以“只有车绕城,而无城让车”之说质难孔子。孔子见项橐虽小,却有过人之处,于是躬拜为师,令弟子绕“城”而过。后当孔子行至天井关时,又遇松鼠口衔核桃跑至面前行礼鸣叫。

    孔子见晋国顽童如此聪明,连动物亦懂大礼,十分感慨并回车南归。

    现天井关村仍留有当年的回车辙。后人为祭祀孔子,在村东南修有文庙(史书所载,该庙为东汉时期孔子第十九代孙孔昱在洛阳居官时所建),还立有“孔子回车之辙”石碑和碑亭,并把星轺驿改为了拦车村,从此,孔子回车便成为晋城闻名的四大景观之一。

 

 

 

天井关

 

 

 

孔子回车碑

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姚剑(山西省政府文史馆馆员)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1-20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